APP下载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美学》创新教学

2022-02-12胡洁娜

山西青年 2022年24期
关键词:师范生美学美的

胡洁娜 唐 晔

1.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2.遵义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

2017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随后提出以培养“反思性”“研究型”教师为目标的新师范教育;2021年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卓越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明确卓越教师以胜任核心素养教育为关键能力。当前教师总体要求落实在师德、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等三个方面,教师培养从“量”的追求向“质”的提升。从现实看,基础教育在规模满足后走向质量提升、均衡优质的转变,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卓越职前教师、全方位服务基础教育、持续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才是师范培养之首要目标。

师范专业认证目的在于推进师范类专业人才的标准化培养。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培养优秀师范生的毕业要求之一,语文学科素养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分别就基础教育阶段明确语文学科素养,即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内涵,以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为内涵的语文核心素养。

《美学》通过对审美活动的研究,提升学生“艺术与人生”的高阶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引领学生提升人生境界。《美学》对于师范生具重要意义,首先从语文核心素养与美学的关系来看,表面上四个素养中只有“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创造”与“美学”直接关联,但是汉语言的准确生动性、民族文化的诗意思维、民族文化的“和谐”内核、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等都离不开美学研究;其次,对于师范生而言,此时是受教者,毕业后是施教者,“美育”的获得与传递显得十分重要。然而,传统的美学教学采用教师全盘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讲授的内容更偏重“美学”的哲学性,形成了教学中的三大痛点:一是师范生习得枯燥的美学理论,未有效接受美育,无法进行美育传递;二是同质化倾向明显,师范性色彩模糊,与中学语文教学距离较远,学生未完成“四有教师”储备;三是教师全盘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不足。对此,教学团队立足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美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一系列改革。

一、重塑教学理念

地方师范院校的《美学》需立足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呈现出“以美启智、以美蕴情、以美铸魂”的教学理念,从人生观价值观角度提升师范生从教意愿。

遵义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立足西部,服务山乡,能在基层中学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骨干教师。《美学》课程任务,要指导师范生通过美的方式解析文学作品之语言美、情感美、表达美与生命美,走进创作者美的心灵,从而在教学环节中一一呈现。从本质上讲,语文教师借文本之美打动感染学生形成共情,激发出学生审美心理意识及探索行为。“以美启智”界定了《美学概论》区别于《文学概论》的课程特色。面对文学作品,美学研究与文学解读出发点与终点有别,研究方式亦迥异:美学主动将审美意象与人生哲学意义链接,使审美意象从艺术作品中独立出来,从典型性走向普遍性,实现从文学文本向人类生存的哲理升华。

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具备的价值观,面对生活困难的情绪,对生命形成的认知不仅会直接影响个体自身的行为选择,还会延及职业的教育活动。《美学》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活动的审美教育提升审美境界与审美情操,以引领师范生形成高尚的审美趣味,以生命本真的样态去理解关怀学生,促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己任,践行“以美蕴情”的情感教育理念。

对于地方院校师范生而言,需要树立扎根西部、服务山乡的职业信念,《美学》通过系列人格美的案例诠释教师职业之淡泊名利的定力与热爱教育的执着的特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师范生心灵,旨在培养“四有”好老师,体现出“以美铸魂”的特点。

二、扩展教学内容

师范专业认证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团队在分析《美学》先修课程的学习状况之后,对学生学前学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学生对《美学》不熟悉,对美学理论比较陌生;另一方面,学生期待多形式的教学方式,尤其希望在教师引领下进行提升师范生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美学》教学将美学理论与现实语境链接,进行沉浸式审美体验,引领师范生进入审美活动,启发师范生走向人类生存的哲思;主动将中学语文教材篇目的审美意蕴与美学连接,加强美学与语文的联系;关注当下、地域审美现象,回应时代与民族审美需求的变化,凸显美学与时代的紧密关系,从而提升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创设审美活动,激活师范生审美能力

英国科学家波兰尼曾将知识分为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明确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明确知识是指运用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达的知识;默会知识需要个人在自己参与的相关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取,平时没有明确意识到但又影响心理和行为的知识。[1]不难看出,明确知识偏重于理性认识,默会知识侧重感性知识。美学何为?早在美学学科成立之时,鲍姆加登就界定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学科”,也就是说美学知识需通过参与体验,于审美活动中形成并获得。“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黑格尔),审美的特性对应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2]然而,这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却在理性至上的桎梏下,主要研究美的本质与审美现象规律,哲学性、抽象性、理论性成为其令人望而生畏的特性,失去了审美活动的鲜活性与感染力。“审美活动不同于其他人类活动的独特意义在于,它不仅为人构筑起一个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使人在现实中处于分裂状态的感性与理性得到和谐统一,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使人由此而深刻体悟到做人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使命,从而在人心里鼓起追寻理想的激情。”[3]对此,美学教学从人的类本质角度出发,体现审美活动是人类劳动实践的特殊方式,明确审美需要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和生命追求,力求使学生在真善美统一中达到自由王国,又从师范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审美实践活动,实现审美主体共情,引导学生将美学知识转化为美的作品。例如,在《自然美》部分,就“竹”进行审美实践,学生或将竹叶竹枝改造作画造字,或在古典诗词中找到灵感,创作出“风雪难折故节绿,凌云深处有清姿”的诗句,或将“竹”与仡佬族图腾崇拜联系,将之视为民族性的写照,使“自然美”之“如画模式”“比德模式”“天成之美”等类型在审美活动中活起来。随后,指导学生进行“中国文化中的自然观”的课题研究,深度剖析“自然美”,既激发学生对美的感悟力、思考力与表现力,又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感,从“美的学习者”转变为“美的创造者”。

(二)建构语文与美学的桥梁,消弭师范生对语文的陌生化

《美学》建构出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美”的哲学意义与中学语文的联系,以美育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哲理内涵,领悟“美”与人生的紧密关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别以远主体和近主体的角色进入源客体(教材等教育资源),形成诸我共同体,在丰富绚丽的语文世界中,获得人与世界的亲近,获得个体精神的丰富,并最终获得一种优化了的高品质的生命形式。”[4]接受美学将艺术的审美活动视为主体间性对话,朱立元认为“审美是高级形态的人生境界”,生命美学创立者潘知常主张“美学即生命的最高阐释”。入选语文教材的文学佳作流淌着作者生命情感、跳跃着生命律动,正是美学作为人生哲学的诠释对象。对此,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意义”等课题研究,从《沁园春· 长沙》《我与地坛》《苏武传》《望海潮》汲取对自然的热爱,对青春生命的热情与信心,感悟作者生命的力度,既加深师范生对美学的理解,又消弭他们对语文教材的陌生化。此外,借助网络中语文优质课资源,带领学生参与课例分析,实现审美能力、从教能力双提升,使他们从“美的接受者”转变为“美的传递者”。

(三)关注时代审美热点,增强师范生文化自信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各具独特性又彼此交融。语言是基础,是民族文化思维的独特载体,是民族审美意识的彰显,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征。语言是多样态的,颇具时代性的审美现象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民族话语,当下的“国潮美学”就是典型例证。从李宁、毛戈平等品牌为首的衣冠文化引领国潮热,故宫文创产品打破了固有的封闭模式,《唐宫夜宴》到《只此青绿》的文化舞蹈风靡大众……冬奥会开幕式与闭幕式中华文化符码让国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民族文化深邃的张力。国潮美学的前期是借助色彩、线条、形状对古典文化的借用,冬奥会则在表现内容、呈现手法、价值内核角度走进中华古典美学。二十四节气的浪漫温润、立春的绿意盎然,雪花火炬台凝聚的希望与团结、碧蓝水墨的诗意时空,简约的意象表达“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生机之美。吉祥如意的中国结、巧妙的十二生肖雪车、昔我往矣别时柳、“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璀璨夺目的烟火,处处展现举重若轻的大国从容。这是五千年文化浸润滋养出的国潮美学,高雅而精致。再看冬奥会的会徽、奖牌、服饰,既有天地人和的哲学观呈现,又有中国传统之色与汉字的和谐熔铸,更有富含高科技水平的人性化设计,与志愿者的奉献互助、运动员高超的竞技水平相得益彰,陈述着魅力四射的中国话语,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样的“国潮”文化值得国人自豪。引入如是审美热点进入《美学》课堂,无疑能激发师范生浓厚的兴趣,形成高雅的审美趣味,提升文化自信,使他们从“美的学习者”转变为“美的思考者”。

三、创新教学模式

经过改革,《美学》形成“两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两课堂”即教学打破课内与课外的隔膜,以更广泛的活动方式实现对美学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并在课外活动中解析审美现象。

《美学》将教学拓展到课余生活中,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实现教学活动与学生活动结合,从而弥补教学时间少、学生参与度不高等不足。“致和美学工作室”成立的宗旨在于坚定师范生从教意愿提升其职前从教能力,以社团活动的方式延展美学课堂。“致和”一语出自唐严维的《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致和知必感,岁旱未书灾。”意为人事极其和顺。中国古典美学以“中和”为审美形态,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 中庸》)之情感中和状态追求人生境界与生活状态的和谐之美。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指向的亦是一种心灵与存在的和谐状态。工作室取名“致和”,意指美育具启蒙祛昧致和之能,实现化民致和的目的。“致和美学工作室”进行一系列颇具特色的审美活动:“丰子恺教育漫画展”“《地球上的星星》观影”“教育歌曲审美鉴赏”等活动助力师范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树立扎根基层的就业信念;“贵州骏马奖作品解析”“仡佬族之美”“走进遵义博物馆”等活动,让《美学》在博物馆、美术馆、名胜古迹甚至在社会生活场景中活跃,增强师范生的民族、地域文化认同感,使之自觉承担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古韵流长”古典诗文朗诵、教师风采大赛、名师课例教学观摩等活动有力地夯实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改善“重理论、轻技能”的旧局面。在此基础上,开设以“传播教育理念、提升审美趣味、探讨语文教学艺术”为宗旨的“致和美学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为师范生展现审美活动成果提供平台,又加强师生间深度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师范生培养为中心,培养具有科学理念与育人情怀的教育素养、具备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能力与教学能力、对生命意义与生存境界具备感悟力、对民族文化与地域红色文化具传承力的合格师范生为目标的《美学》创新教学,凸显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体现出“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较成功地解决了师范性模糊、学生主动性不足、学生无法进行审美教育的三大课程痛点,可视为师范认证背景下践行师范院校为地方培养教师人才的培养方式的一次有力尝试。

猜你喜欢

师范生美学美的
盘中的意式美学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打破平衡
外婆的美学
好美的雾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