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校政企合力的产教融合发展研究
——以扬州产业发展为例

2022-02-12孟蒹蒹

山西青年 2022年24期
关键词:扬州市工科扬州

孟蒹蒹 于 涛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225100

一、引言

(一)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趋势

自2017年2月以来,新工科建设成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三部曲”[1]。“天大行动”从方面产业需求、技术发展、学生志趣方面提问,提出新工科建设的目标和行动路线,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2];张大良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六个问题导向[3]。培育新发展动能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工匠型人才的支撑。新工科是面向当前急需和未来发展,运用新兴技术促进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形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成为各大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举措,产教融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在深化改革背景下扬州产业呈现高端发展趋势,为此扬州高校要凝聚政企合力、深化产教融合,以此培养更多工匠型人才。因此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培养产教融合人才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扬州产业结构现状

扬州现有八大产业集群和“5+3”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扬州现有高校9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6所。2019年4月,扬州市出台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扬府办发〔2019〕13号),文件加快扬州市产教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源质量,助推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提出了26条实施意见。从提出了服务“健康扬州”建设,促进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对接融通,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2021年12月,江苏省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扬州举行,成立江苏产教融合促进会(联盟)及扬州市产教融合促进会并提出:围绕开门办学,积极做好社会培训;工学一体,扎实开展校企合作;有效对接,共同培养适应性强的高技能人才;引企入校,共同打造公共实训实验基地;赛事引领,合力打造“扬家匠”和“苏大强”品牌;线上线下,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新格局。

2021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跻身全国前30名,全年共组织1214家企业申报高企,获认定数498家,1~11月份,该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3.5%,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9%,规上工业企业填报研发支出167亿元,同比增长23.1%。全市1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4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连续第2年荣获江苏友谊奖。

二、扬州市产教融合校政企合力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一)政府缺少统筹规划布局以及政策指导性文件,缺少充分监管调控职能;企业与高校的融合浮于表面,没有真正参与到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开发、教学改革等的制定。因此,政府在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还需要进一步联结;政府的金融、税收、土地、工信、科技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产业结构与教育结构缺乏整体、科学的规划和协调,校企合作关系松散。对接缺乏特色,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薄弱。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应对社会和行业产业需求,相关产业教育缺乏新技术和新手段,校企对接方式陈旧、效率低下。高校科研成果成熟度不高,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研究成果转化效率低,难以实现落地,用人单位需求与培养单位人才培养信息不对称。

(三)企业主体参与度内驱力不足,“地方政府—高校—企业联动”的产教融合体系尚未高效发挥作用。产教融合停留在表面、项目单一,尤其是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部分职业院校实施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面,并未寻求更深、更广的空间,共同实现创新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与此同时,缺乏深入的人才交流,对照先进地区和自身发展需求,人才资源驱动高质量发展效能有待进一步增强。但是,当前扬州企业主体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尤其是未及时将人才需求反馈给高职院校,导致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质量不高,成为制约政企合力的重要因素。

(四)学校自身内功不强等堵点难点痛点,专业设置脱离产业发展趋势。基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高校教育更多侧重于人的成长,侧重于科研活动。虽然高校为区域产业提供了优质的人才资源,但是在新工科背景下,由于目前高校为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专业师资往往理论基础扎实、学历高,而实践的知识和教学能力不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实践条件不充分,签协议、挂牌子较多,真正接受学生实习的岗位和人数少,或让学生接触实质业务内容训练的机会少。

三、新工科背景下推进和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探索和对策建议

针对制约扬州市产教融合校政企合力发展的因素,扬州市要围绕新工科发展,着力把扬州建设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产教融合发展政策和机制。政府加强政策整合,建立健全各部门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的制度体系,消除现有部门、单位和政策之间的政策孤岛现象,清除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提高产教融合工作的治理能力。政府做“红娘”促进校企联姻。

1.加大“产教融合”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合作模式,建立健全保障补助机制,将政策落细、落实,提升学校和企业参与积极性,多渠道支持产教融合重大项目建设。2.加强产业与教育政策的对接,增加产能和提高创新技术。鼓励制造业企业联合高校建设配套实训设施,依托实训平台基地提升高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鼓励高校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到试点企业开展岗位操作、为试点企业在岗职工提供工学交替的教育方式,以此提升全民职业素养。3.畅通经费渠道,为培育工匠型人才提供资金支撑。扬州市要深化财政资金改革,鼓励高校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对于科研成果转化不仅要给予财税减免,而且还要在课题经费等方面倾斜,以此发挥其资源效益。在产业布局规划中充分考虑高校资源布局规划,将高校资源与企业资源进行整合,达到资源最大化应用[4]。

(二)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合作办学机制,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加强人才供需对接,开展技术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主导产业中遴选一批校企合作基础好、参与办学积极性高、行业中具有较大话语权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激发行业龙头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主导行业人才培养培训标准的积极性。企业与高校提前优化学科专业,共建共订培养方案、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形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产业与人才的融合,打造人才的“强磁场”,努力打造专业集群科技人才的“蓄水池”。

服务体系要体现全方位,聚焦人才服务便捷化,推进“扬州人才码”等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特别是针对战略新兴行业,建立产业发展数据库,各方及时沟通最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等信息;拓展苏北及中西部地区的招生渠道,校企双方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免学杂费等方式,壮大企业急缺的后备技能人才队伍,拓宽紧缺人才的引进渠道。为了吸引高端人才,扬州市要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进入扬州,投入到扬州经济建设中。例如,扬州市要将企业吸引的高端人才纳入全市人才管理范畴,让其享受双倍特殊津贴。建立健全发挥骨干人才引领作用的体制机制,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聚焦人才服务精准化,健全各级领导联系服务人才制度;聚焦人才居住环境舒适化,建设高品质人才公寓,改善其生活环境[5]。

近年来,扬州市聚焦聚力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全市科创水平持续提升,先后引进沈飞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创平台。另外,出台的“科技创新10条”,从企业、平台、揭榜挂帅项目、载体、成果转化等10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同时对“智改数转”实施“十大行动”,分级分类推动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智改数转”,聚焦突破规上工业企业发展瓶颈,致力破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难题[6]。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建强具有“工匠精神”产教融合教师队伍。新工科建设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不但要精于本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懂得跨专业的知识。因此扬州市高校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重视多元化人才的引进,将企业优秀人才作为补充新鲜血液,通过师徒制师傅对学生的传帮带过程中传承工匠精神;另一方面,缺乏工厂实际工作经验的高校教师也要走出去,不能作为“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而着重提升中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进一步了解现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开阔了眼界,为推进学校专业建设、深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拓宽了思路;另外,重点引进和加强产教融合的创新团队建设,吸引行业企业高端人才到院校任教,探索建立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和确定兼职报酬制度。

(四)面向产业需求,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围绕扬州“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校要围绕企业所需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提供技术创新服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综合实习效果与人才的高质量输出。将“工匠精神”理念融入各类专业集群实践平台中,组织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加强行业最新知识、行业最新研究进展、工程伦理实践等方面知识的锻炼,形成“企业在课堂旁,学生在企业中”的平台资源环境。建立吸引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技术创新的人才高地。

持续推进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平台,营造真实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环境。鼓励行业企业将技术革新项目作为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来源,实行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结合思政和劳动教育课程,通过设立工匠院校、劳模班、卓越人才,小班化教学形式现场教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四、结语

聚焦创新创造的大舞台、集聚人才的主阵地,高质量推动产业与人才的高度融合,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参与主体多元、合作模式多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发力,增强融合成效。坚持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融合并进,充分发挥三方面校地合力作用,让创新资源变成现实生产力,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城市发展,努力推动人才队伍现代化、人才效能现代化和人才发展治理现代化,激发市场主体育才活力,建强高校育才阵地,高效能打造本土人才培育体系,形成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猜你喜欢

扬州市工科扬州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扬州市直击一线精准执法 媒体直播显成效
扬州市深化危化领域精准执法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