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发展格局与我国核心产业链安全体系构建的相关关系研究

2022-02-12高小钦

商展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产业链

高小钦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1 双循环发展格局是构建我国核心产业链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础

在双循环格局中,优化国内经济大循环是提高经济质量极为重要的环节[1]。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形成内需带动经济的广阔市场,不仅有利于国内各种链条之间的有效连接,也有助于加强国内经济实力,为国内国外的双循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国际大循环则是国内循环的一种外延性和补足。两个循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是推动国内核心产业链升级的必要措施。通过内外循环的双向推动,发挥1+1>2的协同作用[2],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应对国际环境复杂变化的韧性,助力我国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

1.1 双循环格局对高新技术产业链安全体系的基础作用

近几年,相继崛起的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多次系统性调整和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试图通过“卡脖子”实现“去中国化”,不断加大对中国的威胁和压力,严重威胁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安全。在双循环体系下,把控产业链安全体系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内大循环的“高质量”能促进产业循环,发挥生产刺激的循环力,把国内市场作为需求的主要来源。另外,要想实现高质量的产业循环,通过技术革新,尤其是以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的深度整合和产业革新,加速数字经济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尤其是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率,加速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1.2 双循环格局对能源产业链安全体系的基础作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产业链的安全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能源产业的大循环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整体能源效率,关系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在双循环的框架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加强能源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紧密结合和相互联通。从石油供应量角度看,其对外依存度仍然超70%,对化工产业的“国内大循环”的支撑相比较弱。但国内煤炭资源方面基本上独立自主,像煤化工等能源产业的“国内大循环”基础更加坚实。从国际形势来看,除了石油、天然气资源生产能力比较弱之外,不仅炼化、煤化、化工产业覆盖面都排名世界第一位,而且最大的单一市场也属于中国,有力支撑了能源产业链的构建。这表明完全有可能构建以中国市场为中心的能源产业“国际大循环”[3]。

1.3 双循环格局对农业链安全体系的基础作用

农业全产业链的构建是我国现代农业依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循环模式下,将农业全产业组织从零碎到牢固,从片面到全面,从以生产为主到以销售为主,从简单到多样化的重新整合,促进辐射式产业体系的形成,推动整体功能效益。同时农业各部门和各主体的有效互动,构成了共同农业发展的整体制度性,改变了农业的发展方式。以区域农业为主导,涵盖农业链的各个环节各个主体,使其紧密联合起来、有效延伸,形成不可替代、相互结合的整体,有效推动农业从资源型向内涵型、从产量型向质量型发展的转变。

表1 主要矿产对外依存度及进口量

2 核心产业链安全体系的构建是双循环发展格局的保障条件

我国已经具有最完备的上中下游产业链优势及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已逐步形成全世界最清晰的工业体系。无论是以光伏、风能、电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还是以钢铁、稀土为代表的工业原料。安全稳固的核心产业链体系是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核心产业链现代化双循环畅通,能更好地引导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强大武器。

2.1 高新技术产业链安全体系对双循环发展的保障作用

只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新行为和业态、新模式,才会突破一批重要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地引领和促进企业创造新的需求,产业链才能畅通。只有通过生产、消费、分配与流通环节,才能助力形成和发展双循环发展格局,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经济体系的高效变革、动力变革与质量变革,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创造新的优势。想要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需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建立自主可控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有助于打破我国产业循环的痛点和堵点[4]。

2.2 能源产业链安全体系对双循环发展的保障作用

能源产业链安全体系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内循环体系,就是要建立经济稳定的供应链和运行体系,而能源供给保障体系是供应链安全韧性的重要内容。在主动循环的模式下,国内覆盖面庞大的内需体系是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在稳定发展中维持经济的增长。顺畅的能源产业链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减少依赖国际能源进口的风险,降低资源对外依存度并使其替代进口资源成为我国主要供应来源。大宗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稳定安全供给将得到有效保障,并对破解大国博弈对我国在全球获取资源能力的不利影响方面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2.3 农业产业链安全体系对双循环发展的保障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尤其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必要性越来越高。当今世界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属于社会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国内大循环的实现具有保障作用[5]。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的大背景下,有些国家粮食出口受到限制,国际农产品市场随之发生剧烈震荡,但中国的重要农产品方面供给充足、价格相对稳定,所以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由于当下经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加深,农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业原料资源。尤其是轻工业原材料的主要来源,提供条件使得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的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这也是国内大循环的一个起点。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倡导对农业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价值,促使农业全方位发展,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

3 双循环发展格局与核心产业链安全体系相互促进

3.1 双循环发展格局使核心产业链安全体系更加巩固健全

以新的发展格局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升级,就是要以关键需求、核心技术为导向,对其新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和应用,开发打造丰富新业态。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完善将推动我国核心产业链走向高质量智能化,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保持战略稳定、安全可靠,有助于构建灵活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6]。

以新的发展格局完善能源产业链,就是要继续加强国内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设,有效促进国际能源合作项目,建立全方位供应体系。把握我国在技术领域、资金设备、市场等方面上的有利条件,实现对外开放环境下的能源安全[7]。维护水电、油气、运输、通信、网络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促使战略性能源资源进口多元化,提高能源安全利用水平。

以新的发展格局推动农业链,就是要合理规划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性变革,主导优质农业有效供给。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换,对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方面进行优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使农村一体化发展。“十四五” 期间,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是关键,以国际标准为标准,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组织方式,围绕原材料进口和供需不平衡问题,使其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应该设置基础生产能力改造迭代清单,扩充链块辅助链,明确全产业链的技术路线、区域布局和应用领域[8]。

3.2 核心产业链安全体系使双循环发展格局更坚实稳定

3.2.1 构建覆盖全产业的产业链国内国际大循环

首先,核心产业链的循环需要畅通产业间各链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来维持,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也必不可少,提高供给体系适应性来应对国内需求的灵活性。建立国内循环体系的产业基础,平衡产业链、供应链的转移与内移的关系,部署重大产业基础的重建和产业链的升级,解决市场准入和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问题,重建传统制造业比较优势。其次,构建国际循环体系是要提高国际循环的抗压力和稳定性。一是要逐渐开放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市场,有效推动国内外市场的有效适应。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协作,稳固经济循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巩固双边关系,坚持互利共赢,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加快内陆地区建设。最后,依托高端技术布局以我国为主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9]。

3.2.2 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补齐内循环短板

谈论没有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双循环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和没有水源的水。它们是联系双循环的纽带,是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力量。为继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供需对接锻造经济体系核心产业链条,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对完善内需和市场制度体系形成有力支持。在产业革新方面,维持交通运输业、工业等已具备的产业链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战略导向,通过产业链各个环节推进科技研发成果的可持续和高水平的转化,使得创新要素畅通,以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和动力,巩固国内经济循环产业的基础[10]。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保障核心产业链体系的安全。面临国内外结构性转变的复杂形势,借助于产业基础实力雄踞和产业链条完整的特点,综合发力构建我国核心产业链安全体系,保持各环节的畅通,保障核心产业链协同加速发展[11],建成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产业链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筑牢产业链安全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