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双创”实践影响因素调查与效力判定分析
2022-02-12王江丽
王江丽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 510520)
近年来,各省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的利好政策及措施,各大高校也大力推进双创教育改革,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双创”比例与质量。影响大学生开展“双创”的因素很多,双创意识、双创教育、大学生对双创风险的预判都有可能直接决定大学生是否开展双创实践。而社会环境、专业背景、双创能力的获得及资源支持更是影响大学生“双创”的重要因素。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厘清各双创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对“双创”所产生的影响效力,不仅可以让各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双创教育顶层设计,亦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双创意识和双创综合能力,为促进大学生双创比率和双创质量提供良好基础。
1 相关概念定义
“双创”指的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下的创新创业行为。大学生“双创”实践指融入一定创新理念、创新成果的自主创业,创业是创新的载体。
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主要包含对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业技能、创业品质的培养下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是教育的目标,培养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与创新创业品质则是教育的核心。
大学生双创受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双创能力及资源的影响,它是各种条件支持下综合考量决策的结果。影响大学生“双创”的因素很多,双创认知与需求、双创教育、双创风险感知度、自有资源等都有可能直接决定大学生是否开展双创实践。
2 本项目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项目主要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访谈、个案研究等方式收集数据,并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研究。本调查以网络问卷调查为主。网络问卷共计37小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及矩阵题,其中矩阵式问题采用五级评分制。
参与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广东省14个院校的三年全日制高职学生。项目共回收3633份网络问卷,87份双创委员访谈档案,6份双创大学生访谈档案。调查样本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比例为66.7%、27.7%、5.6%。男女比例为55.44%和44.56%,性别分布较为均衡。调查对象分布在人文、艺术、管理、计算机、财经等9个专业,其中机电工程类学生数量最多,占总人数的25.1%,其他专业人数较均衡。
为了更好地研究双创影响因素及其效力,本文从学生身份、学习成绩、月消费金额等维度进行研究分析。样本中有47.48%的学生担任了学生干部,52.52%的学生没有担任职务;学习成绩分为专业排名15%、16%~30%、50%三个等级进行分析,样本比例分别为20.48%、36.75%、12.17%。学生月消费金额在1001~1500元的比例最高,占44.4%,每月的消费金额1500元以上的学生数较少,整体消费水平居中。
3 “双创”实践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双创”认同度分析
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对于“双创”的认知较为模糊,33%的大学生认为 “开发一项创新项目”即可称为“双创”;另外,33%的大学生认为只要开启一份商业项目,如开店,即为“双创”;还有14.4%的大学生认为只要是自己开设的能够赚钱的工作都可以称为“双创”。
高职大学生在性别、专业、学习成绩、担任职务、消费能力等维度上对创新创业的认同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担任职务的学生进行双创的比例较高。男生进行双创的比例比女生高4个百分点。建筑工程、计算机、人文艺术类学生双创的比例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在消费能力维度调查上,每月消费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学生正在进行创新创业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消费金额2000元以下的学生。
“双创”实践是一项对学生思想认知、专业素质、技能的综合考验。数据表明,学习成绩越优秀的学生,创新创业的可能性越高。学习成绩排名专业前15%的学生正在进行创新创业的比例最高,为5.51%。
3.2 双创动机及需求分析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表现出缺乏勇气和自信心不足等现象。虽然75.72%的大学生有较强的“双创”意愿,但只有8.51%的学生曾进行过详细的规划。学生样本中开展双创实践的比例较低,仅占比2.73%。学生开展双创的动机相差较大,42%的大学生认为双创“能为自己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40%的大学生认为双创“能较大程度改善自己的经济情况”,仅有10%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只是解决自己就业的一种手段,无法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
3.3 双创风险感知调查
3.3.1 “双创”风险评估
“缺乏资金”“缺乏经验”“知识技能不足”是大多数高职大学生认同的双创实践风险。虽然高职大学生开展双创的意愿并不低,但是缺乏双创政策分析、缺乏项目可行性指导及资金不足等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
有双创计划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创业手续、流程指导”和“双创孵化场地”,正在进行双创的大学生则希望学校能提供“专业的创业心理培训”,从而增强自己的创业信心,缓解双创压力。这表明,在不同的双创阶段,学生的教育指导需求也不同,学校的“双创”教育应区分学生面临的实际情况,提供差异化、即时性的“双创”教育与帮助,避免一刀切教育。
3.3.2 “双创”能力要求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认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开展双创的基础,而“社交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应变能力”则是促进双创成功的重要条件。如表1所示。
表1 双创能力要求
3.4 “双创”教育形式及实效分析
3.4.1 “双创”教育机构调查
在国家“大众创新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下,各省市高校积极响应,通过设立创业学院,负责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规划和实施。但在调查中发现,只有50%左右的学生明确知道学校已设立创业学院,37.6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学校是否设立创业学院。在设立了创业学院的学校中,正在进行双创的学生比例为3.42%,高于没有设立创业学院的学校。这表明“双创”教育机构的完善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双创”意愿和行为。
3.4.2 “双创”教育形式分析
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选取对于教育效果将产生直接影响。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占所有双创教育形式的67.3%,缺乏“双创模拟教学”“双创导师制”“政策咨询与分析”等教育形式。学生在学习双创理论的基础上缺乏创业项目实操体验,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4.3 “双创”教育倾向性调查
学生对双创教育形式和内容也存在着选择倾向性。其中,47.89%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创业模拟教学”,29.01%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创新创业竞赛”。在双创教育形式选择上,学生更喜欢和创业成功人士直接交流,他们更渴望获得专业人士的经验分享与指导,这要求学校在双创教育中,大力引进企业兼职教师,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学生双创导师,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开展双创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3.5 “双创”影响因素表现形式研究
3.5.1 “双创”时间与项目选择分析
在调查中,20%的学生考虑在毕业一年后进行创新创业,19%的学生则认为大二阶段更适合创新创业。进一步分析发现,倾向于大二开展双创的学生参加“双创竞赛”“双创实训”的比例较高,在校期间积累的双创实践经验为创新创业的开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比赛”和“校内创业基地项目”等实践类双创教育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双创”意愿和行为,其教育效果比理论教育更显著。
启动资金少、经营风险低并不是学生选择双创项目时考虑的首要条件。其中,“高新产业”和“电商微创业”项目是学生较容易选择的项目类型,他们认为双创项目的行业前景和可持续发展是选择项目时更应该考察的重要因素。
3.5.2 双创教育效果分析
不同形式的双创教育产生的教育效果差异较大。对比分析不同形式的双创教育发现,获得过“双创咨询等服务”的学生创新创业的比例最高,为3.3%。创设了“双创孵化基地”的学校只有10.42%的学生从未考虑过创新创业,学生双创意愿最高。创业讲座在促进学生双创规划上具有一定作用。
4 “双创”影响因素效力判定分析
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发现,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很多,不同影响因素对学生双创意愿和行为的作用效力不同。为了判定不同因素对学生双创实践的影响效力大小,本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构建影响因素判断矩阵。本层次分析法将“双创”实践影响因素效力作为目标层,将目标细化分解为四个影响因素,即双创认知及认同度、双创动机和需求、双创风险感知、双创教育实效。通过专家赋值后加权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并最终构建出影响因素效力方程。
4.1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4.1.1 构建准则层和子准则层
层次分析目标为双创影响因素效力A,准则层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分别是B1双创认知及认同度,B2双创动机和需求,B3双创风险感知,B4双创教育实效。子准则层指标由调查问卷题项归纳得出,共15个具体指标,根据内容涵义将其划归到具体的子准则层中,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双创”实践影响因素效力层次结构模型
4.1.2 构建判断矩阵
各层次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采用了专家赋值法,将各层次因素的重要程度按照标度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准则层和子准则层因素的最初判断权重。为了避免专家打分可能出现一些重要判断上的矛盾,本文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确保准则层和子准则层因素满足CR<0.1 的一致性要求。在咨询专家的相关意见后对各权重进行调整,最终确定了各层次因素的权重系数。一致性检验数值如表2所示。由专家赋值调整后构建了判断矩阵。
表2 CR统计表
4.1.3 计算影响因素指标相对权重
首先计算各层次因素相较于上一层某因素的相对权重向量W,再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最终权重系数。数值如表3所示。
表3 各因素指标权重
根据最终的权重系数构建“双创”实践影响因素效力判定方程:
B1=0.10X4+0.67X10+0.23X14
B2=0.18X3+0.11X5+0.11X8+0.60X9
B3=0.15X1+0.05X2+0.57X13+0.23X15
B4=0.27X6+0.12X7+0.06X11+0.54X12
A=0.061B1+0.22B2+0.093B3+0.626B4
根据方程公式计算所有样本在子准则层上的影响因素效力均值,得出数据(见表4)。
表4 各个因素的影响力均值及排名
4.2 “双创”影响因素效力差异分析结果
分析确定大学生双创影响因素效力值可以为高校双创教育顶层设计提供方向性参考,为制定双创人才培养措施提供实证依据。从双创影响因素的效力均值可以看出,B2双创动机和需求的分值最高,这表明“双创”动机和需求对大学生双创实践的影响效力最大,其次是B4双创教育实效。具体从各影响因素指标上则可以看出,X9执行力对大学生双创实践的影响效力最大,其次为X10 双创实践意愿、X13职业意向、X12双创文化氛围、X15双创困难评估等指标。
5 研究结论
5.1 “双创”实践影响因素调查结论
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大学生进行“双创”的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分析法将影响大学生实施“双创”实践的影响因素归纳总结为四个层面,即双创认知及认同度、双创动机和需求、双创风险感知及双创教育实效。经过数据调查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对于“双创”的认知较为模糊,对“双创”实践的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高职大学生在性别、专业、学习成绩、担任职务、消费能力等维度上对创新创业的认同度存在明显差异。学习成绩、担任学生干部、消费水平等因素对“双创”实践存在正向促进作用。
大学生对“双创”实践的风险感知度高,对于创新创业表现出缺乏勇气和自信心不足等现象。学生样本中开展双创实践的比例较低,仅占2.73%。学生开展双创的动机相差较大。双创能力的不足、“双创”指导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
大部分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与实践的需求。
5.2 “双创”影响因素效力判定分析结论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双创”影响因素效力判定方程,根据方程计算了“双创”影响因素的效力均值。从数据计算结果得出,对高职大学生开展“双创”实践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是双创动机和需求,这也为高职院校优化“双创”教育内容提供了参考,高职院校在“双创”教育中应着重提升学生的“双创”意识,激发学生“双创”需求,促进学生参与“双创”知识学习与模拟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双创”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促进学生开展“双创”实践具有正向引领作用。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应重视各影响因素对双创培养效果的促进作用,分层次、强合作、保资源,形成“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双创教育改革新局面。从激发学生双创需求,唤醒学生双创意识出发,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社会、企业资源,设立双创基金,协同教育;重视实践教育顶层设计,形成理论+实践的完整体验式教育模式;营造促进双创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青春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满足学生双创实际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激发双创活力、厚植创新创业文化,改善营商环境,真正达到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融合,提升学生双创自信心,锻炼学生双创意志,切实提高学生双创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