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黄土地基水泥土柱锤冲扩桩工作性能研究
2022-02-12杲斐
杲斐
1.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 730070;2.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 730060
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要求十分严格,在湿陷性黄土区要特别重视控制路基沉降的地基加固工作。采用复合地基可以较好地发挥天然地基土体的承载潜能,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1]。在土质较为软弱的地区,复合地基已逐渐成为地基处理的主要形式[2]。Yoshikuni[3]通过研究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力学特征,给出了散体桩复合地基固结的理论解。王长丹等[4-5]通过模型试验,测试了桩网复合地基与桩筏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区的加固效果。陈世雷等[6]依托中川铁路工程,探究了二灰掺和比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王旭等[7]通过静载试验对黄土区水泥粉煤灰碎石(Cement Fly⁃ash Gravel,CFG)桩与振动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进行了评价。
柱锤冲扩桩是一种以较低成本减小地基变形,消除黄土湿陷性并提高承载力的地基处理方法,在黄土地基加固领域应用较广。毛伟等[8]依托大西铁路工程,探究了锤重、落距、夯击次数对桩身压实度、桩间土挤密系数、桩间土湿陷性以及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屈耀辉等[9]依托郑西铁路工程,描述了浸水条件下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李玉强等[10]通过静载试验研究了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
柱锤冲扩桩理论落后于实践,国内对其研究较少,大多通过静载试验对其承载特性进行评价,也缺乏对以水泥土为桩材的柱锤冲扩桩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依托兰张三四线铁路工程,通过现场试验对水泥土柱锤冲扩桩的承载特性进行评价,分析桩土应力并测得水平挤密范围、最大挤密系数;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与现场工况对应的计算模型,分析单桩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并讨论桩体的力学特征与复合地基的破坏特征。
1 现场试验
1.1 场地工况与成桩设计
试验场地位于新建铁路兰张三四线永登车站附近。试验区地层主要为砂质黄土,灰黄色,土质较均匀,结构较疏松,土的含水率从顶部到底部由稍湿过渡为饱和,夹黏性黄土和砂透镜体;采用水泥土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
现场试验的成桩过程采用与永登车站地基相同的施工工法,水泥土柱锤冲扩桩桩长为12.0 m,桩孔径为0.4 m,分层夯填后可能会产生略微扩张。复合地基桩孔采用正方形布置,桩间距为1.2 m。孔内填料为P·O 42.5水泥、水和场地原状土的混合料。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89 g/cm3,最优含水率为14.4%。混合料中水泥与土的质量比为1∶17。由于水泥土中水泥的含量对混合料的最优含水率影响较小[11],所以水的掺量应满足土的最优含水率,应根据施工当天土的含水率进行调整。
成桩方式为冲击成孔,分层填料并夯实。其中夯机锤质量1.8 t,落距2.5 m;每填充1.5 m混合料夯锤10次,直至地表。成桩结束后需要养护28 d,方可进行静载荷试验。
1.2 试验设计与相关设备埋设
单桩边缘1.2 m范围内,每隔0.12 m用环刀取1份土样。复合地基相邻两桩之间用环刀等间距取5份土样,两对角桩之间用环刀等间距取6份土样。室内进行环刀样挤密系数试验,评价水泥土柱锤冲扩桩水平向挤密效果与挤密范围。静载荷试验的仪器与设备由反力系统、加载系统、沉降观测系统和应力观测系统四部分组成。沉降采集设备为RSM⁃JC5(A)静载荷测试仪。
单桩桩顶与复合地基加载区的四角布设千分表,复合地基桩顶和桩间土布设土压力盒,如图1所示。
图1 应力与沉降观测设备布置(单位:cm)
试验采用分级慢速维持荷载法,依据JGJ 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进行。单桩最大加载荷载为45 kN,复合地基最大加载荷载为260 kPa,加载分为9级,卸载分为5级。每级判稳条件与停止加载条件依据JGJ 79—2012确定。
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1.3.1 水平挤密效果
单桩与复合地基各试验点水平向挤密系数见图2、图3。
图2 单桩桩周土挤密系数
图3 复合地基桩间土挤密系数
由图2可知:单桩桩周土挤密系数最大为0.962,挤密系数随距桩边缘距离增大非线性减小,最终收敛为原状土的挤密系数(场地原状土挤密系数为0.889)。可推断单桩挤密范围在0.5 m(1.25倍桩径)左右。
由图3可知:复合地基相邻两桩之间的桩间土挤密系数最大为0.976,最小为0.953;两对角桩之间的桩间土挤密系数最大为0.959,最小为0.909。正方形布桩的复合地基相邻两桩之间距离较短,成桩时桩间土受到反复挤压,挤密效果显著提升;两对角桩之间距离较长,远大于两倍的单桩挤密范围,最大、最小挤密系数与单桩相似。
综上所述,水泥土柱锤冲扩桩能够有效地提升桩周土的挤密系数;复合地基的桩间距减去桩直径的距离应控制在1.0 m(2.50倍桩径)的范围内,以便桩间土能达到较好的挤密效果。
1.3.2 承载力特性
单桩与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曲线见图4。因加载能力有限,单桩与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均未加载到JGJ 79—2012描述的破坏状态。由图4可知: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不小于441 kN,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不低于260 kPa。
图4 不同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
由图4(a)可知:荷载从0增至150 kN时,沉降增长缓慢,并呈现线弹性。荷载达到150 kN往后表现为光滑的弧形;加载曲线整体呈现缓变型,无明显拐点。卸载后,单桩立刻产生回弹,且表现出回弹滞后现象。
由图4(b)可知:荷载从0增至57.8 kPa时,地基沉降较小;荷载由57.8 kPa达到231.1 kPa时,沉降曲线近似为线性,未发生明显陡降;加载至260 kPa后,地基的沉降突然增加,但未表现出明显的破坏特征。卸载后,地基的回弹滞后现象更加明显。
1.3.3 桩土应力特征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曲线见图5。可知:加载过程中,桩土应力比在加载第一级时出现陡增,当桩土应力比到达峰值12.65后,其随着荷载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最终收敛于4.00左右。
图5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曲线
综上所述,在荷载作用初期,桩土应力比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荷载的进一步增大,桩体产生塑性变形,桩身应力逐渐向桩间土转移,应力比减小,直至桩和桩间土共同进入塑性状态,应力比趋于某一定值,与散体桩特征相似。
2 数值模拟
2.1 模型的建立
有限元模型以现场试验为载体,桩与土的材料参数均与现场试验相匹配。由于相对于土体,水泥土的弹性模量较大,破坏应变较小,十分容易在加载初期进入屈服状态,因此将水泥土柱锤冲扩桩的本构模型设为弹塑性;土体本构模型为常用的摩尔-库伦模型;为了方便计算,其余材料本构模型均设为弹性。材料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材料物理力学参数
单桩与复合地基模型的应力与应变均属于轴对称问题,在计算时可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平面问题[12]。模型中,边界条件为土体左右两侧约束水平位移,土体下部约束水平与竖向位移。单桩与复合地基模型宽14.4 m,高20.0 m,其中下卧层厚8.0 m。桩体直径0.4 m,长12.0 m,复合地基桩间距为1.2 m,承压板2.5 m×0.8 m,垫层2.5 m×0.2 m,见图6。
图6 单桩与复合地基网格模型
本文采用接触对算法。将桩体侧面设为master surface,土体侧面设为slave surface,采用surface⁃to⁃surface离散方法,接触跟踪方法设为small sliding;考虑到施工工法为分层夯填,桩与土之间接触紧密,接触面切向行为采用弹性滑移变形模型,属性设置为rough,法向行为采用接触压力-过盈模型,属性设置为hard。网格单元的形状为四边形,单元类型为CPE4。
2.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2.2.1 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水泥土柱锤冲扩桩单桩与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见图7。
图7 荷载-沉降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对比
由图7可知:数值模拟与试验得到的单桩、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曲线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说明有限元模型中设置的材料参数、边界条件与接触属性具有合理性。
2.2.2 承载力特征值
单桩与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见图8。可知:单桩与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均为缓变型。
图8 不同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计算结果
参考JGJ 79—2012、GB 50025—201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和TB 10106—2010《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并综合考虑水泥土柱锤冲扩桩的工作性能、工程需求与场地条件,当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时,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桩顶总沉降达40 mm时所对应的荷载值,承载力特征值为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s/b=0.01(s和b分别为沉降和荷载板边长)时所对应的压力,且当采用边长或直径大于2 m的承压板进行试验时,b按2 m计。得到单桩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412 kN与315 kPa。
2.2.3 桩体力学特征
在单桩模型顶部以桩体中轴线为中心,设置一1.0 m×0.2 m的垫层,材料与网格属性同复合地基模型一致,按等增量将420 kPa荷载分6级施加到垫层顶部,轴力与侧摩阻力随深度的变化曲线见图9。
图9 桩体轴力、侧摩阻力分布
由图9可知:①桩身侧摩阻力主要集中于上部,峰值出现在深度1 m范围内,而侧摩阻力的大小反映了桩土之间的相对滑移状态,因此桩身变形主要集中在上部;②随着荷载的增大,桩的上部侧摩阻力增长明显,而中下部变化不大,说明增加的荷载主要由上部侧摩阻力承担;③受负摩阻力影响,轴力在浅层处先增长,后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缓和;临界桩长以下侧摩阻力趋近于0,小于桩材本身的重力,轴力随深度增加表现出增长的趋势;④临界桩长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加,加载到70 kPa时临界桩长为6 m,加载到140 kPa时临界桩长为8 m,加载到420 kPa时临界桩长超过12 m。
2.2.4 复合地基破坏特征
复合地基在不同荷载下的塑性区和竖向变形分布见图10、图11。可知:荷载较小时,塑性区只出现在桩体部分,竖向变形的分布区以桩体和承台为中心向四周扩展;随着荷载增大,桩间土出现塑性区并逐渐扩大,竖向变形分布区以承台为中心呈泡状向四周辐射;荷载为700 kPa时,复合地基桩间土的塑性区连接地表并相互贯通,承台下部的地基下沉,两侧隆起,结合上文所得到的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曲线,说明此时复合地基完全破坏,类型为整体剪切破坏。
图10 不同荷载下复合地基塑性区分布
图11 不同荷载下复合地基竖向变形分布(单位:10-1 m)
3 结论
1)水泥土柱锤冲扩桩单桩水平挤密范围大致为0.50 m(1.25倍桩径),地表处最大挤密系数能达到0.96;当复合地基相邻两桩桩间距为1.2 m的时候,桩间土挤密系数最大为0.976,最小为0.953,相比原状土挤密系数0.889有显著提升。
2)加载初期,水泥土柱锤冲扩桩的桩土应力比处于增长阶段,在加载第一级时到达峰值12.65;之后呈非线性减小,并随着桩体与桩间土全部进入塑性而逐渐稳定,最终维持在4.00左右。
3)水泥土柱锤冲扩桩单桩与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均为缓变型;经计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412 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15 kPa,说明水泥土柱锤冲扩桩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4)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大,桩周土出现塑性区,且塑性区面积逐渐扩展,当加载到700 kPa时,塑性区连接地表并相互贯通,承台下部的地基下沉,两侧隆起,复合地基呈现整体剪切破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