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2-12张富强
摘 要: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加强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将思维导图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形成。教师可先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再提出应用思维导图的具体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5-01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5.060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很多学生一提到数学就感到头疼,这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水平呢?通过实际教学工作发现,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顺序进行学习,目标更清晰,内容更充实,锻炼了学生概况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深入学习数学奠定基础。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强化对思维导图的使用,将思维导图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它以图画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和传统“粉笔+黑板”的灌输式教学相比更具吸引力。思维导图展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迎合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数学,满足了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开创了全新的数学学习局面。
(二)促进知识系统化,增强知识记忆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树状图,它运用图文结合的技巧,把各级的主题关系、相互隶属关系和层级关系用文字、线条、图形、颜色等串联起来,充分运用学生左右脑的机能,开发学生在记忆、阅读、思维等方面的潜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圖,促进了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学生以绘画形式将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在不同的重点内容间添加不同的线条,将零散的数学知识编织成一张大网。思维导图对于学困生的教育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其可以运用图形、颜色等对需要重点识记的内容进行突出显示,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记忆。
(三)增进师生间交流,实现协作学习
思维导图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局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思维导图以教学主题为中心,向外展开分支,将教学的关键点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导图为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明确了方向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学生很容易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变得有话可说,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协作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课前预习环节运用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高有低,很多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时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即使有的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也只是走马观花地把书本上的知识浏览一遍,根本没有形成数学知识框架,对课堂教学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而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前预习的效率,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给出学生明确的预习目标,让学生围绕预习目标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索。在预习开始之前,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预习任务进行思考和联想,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对学过的相关旧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再引导学生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预习中,实现以旧带新,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预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数学阅读,让学生一边阅读教材,一边绘制思维导图,由预习目标向外分支,随着对教材研读的深入,将分析进行细化和完善,用关键词和容易辨识的符号画出自己整体的预习框架,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是一种高效的预习方式,从宏观到微观,从主体到分支,让数学知识更加完整。
(二)在课堂教学环节运用思维导图
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头疼,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的运用教学手段,深化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感,以学生的视角去分析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和黑板板书为主,注重知识的传递,却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厌学,课堂教学内容记不住,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而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可以按照教学流程一边讲解,一边和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清晰标注在思维导图上,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抓住学习的重点,培养学生用思维导图记笔记的好习惯。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中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减少无效劳动。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绘制思维导图,创新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用新鲜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要将思维导图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下载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数学资源的共享,使学生更加精准的把握数学知识点,为课程改革增加了活力。
(三)在课后复习环节运用思维导图
课后复习是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增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要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后复习环节之中,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深入、全面地复习,再现各个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形成系统的数学认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单元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每一个数学单元都有清晰的认识,从单元主题入手,强化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在复习时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在思维导图上添加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复习的动力十足,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当数学教材全部复习完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发挥小组成员的才能,绘制本学期的数学思维导图,将整本教材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便于学生记忆和巩固。学生对于绘制思维导图非常感兴趣,既梳理了知识脉络,也强化了数学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是随意的,而是通过识图、制图、用图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应用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展开、归纳和整理,使数学知识在学生心里扎根。
(四)利用思维导图设计导学案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无论何种教学应用都应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和原则。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时,要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讓学生对思维导图内容进行识记、消化和吸收,提高思维导图教学的实效。导学案是一套特制的高效教案,是课堂教学知识的浓缩,以往的课堂导学案多以文字叙述为主,字数多、段落多,给学生一种繁琐的感觉,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利用思维导图设计导学案,把大量的预习内容用简短的文字和生动的图形直观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小学数学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主次分明、循序渐进地展示在导学案中,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导学案,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个性化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际操作中,数学教师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思维导图展开后会非常大,黑板上无法进行展示,学生的笔记本也放不下。经过研究和探索,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主图+辅图”的方式进行呈现,使数学课堂更加完善和人性化。思维导图不仅是一个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得力助手,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碰撞,使其发现数学知识蕴含的真谛,学习状态进入到良性循环中。
三、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指导学生合理使用思维导图,使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铺垫。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深造,引导学生内化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琴.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旬),2019(10).
[2] 常兰.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6).
[3] 杨爱娟.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9(22).
[4] 曹靖.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责任编辑 赵颂花]
作者简介:张富强(1973.8— ),男,汉族,甘肃张掖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