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儿童书籍设计的情感化表现

2022-02-11李洲君

湖南包装 2022年6期
关键词:情感化版式书籍

李洲君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儿童书籍是儿童认知世界、启发智慧的重要途径。虽然网络时代学习途径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但传统纸质书籍依旧是大部分儿童获取知识的途径,儿童书籍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儿童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否高效。因此如何通过儿童书籍的情感化设计、吸引小朋友自主阅读和学习、最终建立儿童与书籍之间情感的连接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章从图形、色彩、造型、材质等多方面探析儿童书籍的情感化设计,并结合情感化表现的书籍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儿童书籍情感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1 儿童书籍设计的情感化概述

情感化设计是指设计师结合人脑的情感水平进行针对性设计,从而使产品与目标消费群需要的态度或体验相符,产生一种情感的驱动力,并作用于产品,使产品的价值增值[1]。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情感化设计的需求日益增高,儿童年龄层的群体有更强烈的情感需求,如何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是现代设计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书籍并不仅仅只是创造利润的商品,它更多承担的是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因此,进行书籍整体设计时,设计者应该融入人们的本能特点、行为特点和反思特点,将这些特点进行融入后,情感化设计才能得以体现出来。

第一,本能特点。它是在思维和意识之前出现的,强调的是当下瞬间的情感效果。儿童群体对视觉和触觉的认知有着极高的兴趣,他们对世界万物都充满好奇,同时又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因而通过本能驱动的儿童书籍设计更加要注重书籍的外观,通过好看的图画和色彩,对儿童产生视觉上的吸引力,让儿童读者在看到书的第一时间通过本能反应对该书籍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第二,行为特点。设计者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书籍的易懂性、功能性和触摸感。儿童书籍从开本、纸张、装订方式的选择到封面、版式、插图、内文编排设计都具有其特殊性。因此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要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进行全面思考,帮助儿童读者扫清阅读时存在的障碍,并让他们在情感上接受书籍内容[2]。

第三,反思特点。该层面强调的是书籍内容对读者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3]。因此,在进行儿童书籍设计时需要设计者对儿童读者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情感接受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准确传递书籍的内容及其具备的情感,并能帮助儿童通过阅读体验将这种情感进行延伸。

在儿童书籍设计中牢牢把握住以上3 个特点,可以将书籍设计的情感化发挥得更加充分,最终达到符合预期的设计效果。让儿童读者有完美的阅读体验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并促进其情感的发展。

2 满足情感化需求的儿童书籍设计分析

中国书籍设计专业的权威专家吕敬人先生曾说过:“书籍设计应该具有与文本内容相对应的价值,书应成为读者与之共鸣的精神栖息地,这就是做书的目的。一本设计理想的书应体现和谐对比之美。和谐为读者创造精神需求的空间;对比则是营造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五感之阅读愉悦的舞台。好书令人爱不释手,读来有趣,受之有益。[4]”以下将从儿童的视觉本能性、行为性和思考性3 方面对书籍情感化设计进行具体分析。

2.1 满足儿童视觉情感需求的书籍设计

在儿童书籍设计时,可以通过有趣的图案、自由的版面和丰富的色彩进行重组和设计,使书籍看起来更加富于想象和视觉冲击力,以此来达到儿童内在丰富的情感需求。

2.1.1 通过版式的自由性增强感性认知 版式设计可以看作是书籍与读者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通过对文字、色彩和插图等的有机排列组合,以视觉的美感满足读者多样化的情感需求。自由版式的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版式形式,被广泛应用在儿童书籍设计中。自由版式最大的特点是自由、随性,它打破了传统网格版式的严谨性。在设计上强调创意性和个性化发展,更注重传递创作者本身的主观感受;在风格上保证了文字和图画一体性,让读者通过图文交融的版式设计感受创作者的观念和情感,从而实现强烈情感表达的效果。

儿童在阅读时,以感性认知为主。自由版式借助色彩、文字与图形的自由性完成了情感的表达,其中所展现的造型的独特性、文字与图形的创新性等特点正好符合儿童情感化的需求。通过自由版式设计勾起儿童的阅读兴趣,在此过程中帮助儿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并达成知识获取的目标。

2.1.2 通过色彩的鲜明性确定情感导向 色彩不仅绚丽多彩、变化无穷,更以神奇的力量给予人类心灵慰藉、美好情感及无限的视觉美[5]。同时色彩通过视觉传达出丰富的情感语言和心理暗示,儿童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去理解各式各样的书籍内容,因此儿童书籍设计中色彩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一本优秀的儿童书籍首先在色彩视觉冲力上要迎合儿童读者的色彩喜好,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儿童对色彩的认知在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学龄前的儿童已经能够体会到色彩的冷暖,能准确说出十几种不同的色彩名称。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对世界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对色彩的均衡与和谐有一定的美感直觉,容易对颜色鲜艳、色相明确、对比度较大、饱和度较高的颜色产生偏好反应。因此,儿童书籍对色彩恰当的使用能够提高书籍的关注度,同时可以引发更高层面的精神体验。

设计者在进行儿童书籍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根据该类型图书特点进行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设计定位,在色彩上尽量选择能够引起儿童情感波动的理想色彩,大胆选择色彩明快的设计风格,让书籍的情感导向更加明确。其次,色彩在儿童书籍封面上要进行重点创作,通过封面把书本身的内容表现出来,把读者从外面看不见的元素提炼后,根据儿童书籍设计特点将色彩和图形进行视觉呈现,使其能体现书籍更深的文化意境。从书籍外观就能引起儿童读者兴趣,并能引导他们进入书籍丰富的内部世界,在阅读过程中达成情感导向与升华。

2.1.3 满足儿童视觉情感需求的设计案例 笔者设计的儿童美术教程系列书籍(图1)3本封面的画面中,分别选择了一个具象元素的局部当作主体,并进行了夸张和拟人化的处理,这样的造型符合儿童这个年龄段形象化思维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特征,能够迅速吸引儿童目光。色彩方面选择了明快亮丽的颜色,并添加了很多可爱的小元素丰富画面,这些元素围绕着主元素进行自由变换,使得画面内容既丰富又有一定的秩序感,整个封面视觉冲击力强,并营造出无拘无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在阅读时情感上能产生共鸣感,对书籍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图1 《儿童美术教程》封面设计

2.2 满足儿童互动行为情感需求的书籍设计

互动是创造经验、传达感情与反馈信息的综合关系[6]。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互动关系,儿童通过行为感官直接与书籍进行双向的互动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情绪情感进行外化与传递,这能够提高孩子参与主体情感投入的程度,为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从而满足儿童不同的互动体验需求[7]。因此,在进行儿童认知类书籍设计时,尽量考虑带给孩子们愉悦的互动体验,让儿童在游戏互动中体验情感,获取知识,使阅读不再枯燥,从而让孩子阅读的同时进行知识的获取。

2.2.1 通过造型的趣味性引发互动行为 书籍构成作为人与信息之间的桥梁,是一种具有立体空间特征的文化产品。因此书籍不是平面二维产物,而是具有三维立体造型特点的载体,这种造型魅力在于从更深层面实现了书籍的情感表达。无论是普通书籍还是立体书籍,都以实现层次感、空间感为设计目标。儿童书籍设计中,通过对阅读方式的拓展和互动性的研究,延伸出许多富有趣味的结构和造型,立体书就是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型之一。

立体书在阅读形式上追求的操作性和互动性正好符合儿童阶段乐于探索新事物心理特点,近几年深受儿童图书市场欢迎。从造型上看,儿童立体书在平面的页面上创作了一个三维视觉图像,使儿童的目光可以进入到图像里面,从而实现空间上的真实、视觉上的错觉和全新的情感体验。从结构上看,儿童立体书将抽拉、触摸、折叠等多种互动形式融入进去,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并从互动中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齐天大圣》立体书(图2),全书有很多立体和互动机关,儿童每翻开一页都会有惊艳的立体插图跃然纸上。同时每个页面还设计了一到两个小页面,翻开后又有一组小的立体结构呈现出来,大大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故事的趣味性、插图的活泼型和造型的趣味性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使得儿童在翻阅过程中轻松接受书籍内容的同时,获得身心愉悦的情感体验。

图2 立体书《齐天大圣》内页

2.2.2 通过材质的独特性增强互动情感 书籍的完美形态可以调动读者的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感官功能。而在“五感”中,通过触觉体验书籍的质感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情感体验。儿童通过手的触摸,体会材料的粗糙或细腻的不同质感,都会触发他们不同的情感共鸣。

从书籍设计对材料的选择看,不同的材质所具备的不同特质都具有一定的情感传达价值,每一种材质都有其特殊的情感语言,有的内敛而细致,有的豪迈而粗旷。在儿童书籍中纸张还是主要设计材料,利用不同厚度不同质地的纸张进行设计,并选择相对应的印刷效果能够获得更理想的情感设计效果,给儿童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例如《我们的身体》一书(图3),在其中一个页面设置了布、塑料片等不同的材料,有意识地让儿童去触摸,体会粗糙、扎手、柔软、光滑等触觉感官,给人以真实的触感体验。

图3 《我们的身体》内页

2.2.3 满足儿童互动行为情感需求的设计案例 例如201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谈天设计的《汉字日历2020》(图4),设计师设计了366组趣味又可爱的甲骨文与汉字,让儿童在识字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美感。而书籍的翻阅方式巧妙地设计成了日历的形式,日历的一面是生动的甲骨文字形,另一面则是其对应的汉字与解释。小朋友可以通过猜文字的游戏来进行汉字启蒙。每天撕下来的日历纸可以放在日历收纳盒中随时温习,在每日的互动活动中识字,儿童既增长知识,又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图4 《汉字日历2020》封面设计

2.3 满足儿童思考情感需求的书籍设计

思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儿童心智对书籍阅读过程的理解反应[8],同时也是儿童的一种反思行为。在进行儿童书籍设计时,设计师可以用小读者喜欢的具象视觉表现来诠释书籍的意义和内涵,引导儿童进行想象和思考[9],在他们通过思考理解了这种含义之后,便能自主地从书籍中吸取相对应的知识,并获取情感上的共鸣。

2.3.1 通过图形的具象性启发思考行为 儿童的专注力不及成年人,在书籍设计过程中,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有愉悦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保证儿童的专注力和探索力是衡量儿童书籍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相对于抽象图形,儿童更喜欢具象的图形,一个有鼻子有眼睛的小动物为主体的封面设计相对于以几何图形为主体的封面设计会更容易引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吸引儿童读者的目光。

根据这一特点,儿童类图书大部分都会利用具象图形对客观对象进行具像化描述。即使是以抽象图形为主题的书籍,创作者也会巧妙地将其进行拟人化创作。通过拟人化创作的方式可以让抽象的、没有生命的物体“活”起来,让儿童读者迅速与之亲近起来,从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使其愿意去翻阅和探索。如儿童图形认知系列绘本《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5)在绘制与设计中,图画创作者给这3 个图形添加了大大的眼睛和短短的腿,让原本毫无生气的几何图形拥有了灵活生动的表情和有趣的肢体语言,再配上简单的文字故事让绘本变得趣味十足。儿童阅读过程中完成了对图形情感上的认可,也对图形有了理解和认知。

图5 绘本《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2.3.2 满足儿童思考情感需求的设计案例 笔者设计的《国学小课堂》系列书籍(图6),内文插图精选了古籍木刻版画,封面插图用国画风格描绘了古代儿童学习和娱乐的场景,其中儿童衣着与装束、使用的物品都体现了古代生活的风貌,阅读者通过画面就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在设计上将传统线装本书籍封面设计与现代构成设计相结合,整个设计带有古风韵味,儿童在阅读时通过装帧形式可以从情感上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去思考和理解古文知识,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

图6 《国学小课堂》书籍设计

3 结语

儿童书籍设计的情感化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将书籍的内容更好地呈现出来,还使得书籍更具有魅力和独特性,让书籍成为儿童获取知识的桥梁。现代儿童书籍设计不能再局限于只满足知识获取的基本功能,必须从小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精神需求角度去思考。文章深入解析了儿童的情感需求,分析儿童书籍的设计方法,从情感角度分析如何设计满足儿童情感需求并受到儿童喜爱的书籍。在基础内容之上融入情感化的设计使书籍更具有吸引力,这是儿童书籍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情感化版式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儿童玩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乡村儿童玩教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艺术玩具设计方法研究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连环混配现象研究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浅谈报纸版式功能的转变
书籍
澳门早中期样钞版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