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中国壮族服饰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以CNKI 数据库2001—2021 年为数据源

2022-02-11刘宗明杨美娇

湖南包装 2022年6期
关键词:壮族图谱服饰

刘宗明 杨美娇

(1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2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壮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饰繁复精美、饰物绚丽多姿,沉淀着千百年来的壮族历史与文化,成为洞观壮族文化起源与演变、内涵与外延的窗口。20 世纪80 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俗文化研究的恢复和发展,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也在这股热潮中得到漫延和关注,但研究初期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较少;进入21 世纪,壮族服饰文化的相关研究逐渐兴盛,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壮族服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那么,近20 年壮族服饰研究的状况如何?主要围绕哪些主题进行讨论?壮族服饰研究的热点动向和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未来亟待解决和推进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把握壮族服饰研究现状、热点研究主题与发展趋势,对推动壮族服饰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CiteSpace 软件对近21 年(2001-2021 年)壮族服饰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直观数据知识图谱,同时以客观定量的方式深度剖析和解读现有文献的研究内容和关键信息,整体把握壮族服饰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解析研究热点并揭示未来发展趋势,力图全面清晰地展现壮族服饰研究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我国壮族服饰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后续突破和创新。

1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条件设置为主题=“壮族服饰”或含“壮族织锦”或含“壮族刺绣”或含“壮族蜡染”,检索时限设置为2001 年1 月—2021 年12 月,检索得到1 017 条结果,为保证数据来源的有效性和代表性,在此基础上剔除报纸、新闻评论、会议论文等与主题无关的文献,最终筛选得到有效数据935 条,其中硕博论文123 条( 博士论文5 条) ,核心期刊和CSSCI 论文共计116 条。

研究工具主要采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该软件通过对某一科学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探究科学研究的动态变化,并绘制可视化图谱使文献数据图形化,从而清晰直观地传达文献信息,以此来追踪学科领域的热点主题,探测研究发展的前沿[1]。基于CiteSpace 软件的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三大分析模块将文献数据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结合文献分析法,对壮族服饰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与研究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壮族服饰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数据分析与讨论

2.1 年度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年际变化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知识量变化的宏观动态,是评定学科研究发展的重要指标[2]。图1 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壮族服饰研究领域的年发文量情况,依据其数量变化趋势及重要节点,发现2010 年和2017 年是该研究领域的分水岭,由此将我国壮族服饰研究划分为3 个阶段:

图1 年发文量和政策法规时间分布图(2001-2021 年)

(1)第一阶段:探索阶段(2001-2010 年)。该阶段发表的论文数量总体较少,学术界对壮族服饰研究的关注度较低;2004-2010 年间,政府相继颁布了加强非遗保护及管理的相关文件。2006 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遗。此后,研究开始聚焦于以壮族织锦为代表的壮族服饰文化的初步解析。

(2)第二阶段:拓展阶段(2011-2016 年)。此阶段发文量稳步上升, 2011 年《非遗法》的颁布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得壮族服饰研究热度进一步提升。

(3)第三阶段:爆发阶段(2017-2021 年)。该时期相关发文量迅速增长,年平均发文数量高达112 篇,2020 年达到了近20年的峰值(123 篇)。结合国家政策解读发现,在文化振兴背景下,2017 年至2018 年国家政策层面出台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传统工艺振兴和非遗扶贫等相关纲领性文件,在此导向下学界对壮族服饰的保护和发展研究趋热。

通过壮族服饰研究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壮族服饰研究还将是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领域。研究热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导向。

2.2 期刊来源与被引文分析

分析壮族服饰研究文献的期刊来源分布,了解壮族服饰研究领域及其走向,从而为研究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信息。统计收录文献数量前十的期刊见表1,分析发现收录壮族服饰相关研究的研究期刊涉及纺织服装、设计、民族、教育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多学科发展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近21 年发表在期刊上的812 篇论文中,仅116 篇文献发表在权威核心期刊,占比仅为14%,高水平期刊的载文量较少,壮族服饰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从被引文献来看,被引次数60 次以上的文献有4 篇,引用次数最高的文献为谭有进[3]于2013 年发表的博士论文,基于艺术设计学、民族学、社会学等视角,以壮族文化为代表探讨平面设计的民族化表现方法,总结了平面设计民族化表现的方法要点和发展态势,被引次数87 次。其次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吕屏[4]以文化再生产理论为视角探讨壮族绣球为代表的民艺文化传承问题,阐述了其传承的内在机制和根本原因,被引次数72 次;中山大学的刘晓春[5]以广西壮锦为个案之一,提出开展生产性保护的具体实践和思考,被引次数66 次;厦门理工学院的丁智才[6]基于民族文化产业视域,进行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代表的非遗生产性保护探索,被引次数63 次。这些高被引文献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壮族服饰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值得后续研究者的精读与深度分析。总体来看,壮族服饰研究文献在高水平刊物的发表量较少、被引用率较低,研究向高水平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应引起学界更多的关注。

表1 壮族服饰发文量前10 的期刊统计

2.3 作者合作分布

要深入了解一个学术领域的发展和完善程度,需厘清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7]。借助CiteSpace 软件绘制作者共现图谱(图2),图谱中形成的节点数N=421 代表作者的数量,节点连线数E=89 代表作者间两两合作的次数。研究作者中形成了一个以宋国栋为核心的合作团队,该团队主要探讨壮族服饰元素相关的设计应用研究。总体上看,研究者之间形成的团队规模较小,跨团队与跨学科合作频率、强度较弱,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研究特点。统计发文量排名前十的高产作者(表2),其中,广西民族博物馆的樊苗苗、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匡迁以及广西民族大学的陈丽琴是壮族服饰研究最高产的作者。进一步分析发现核心作者近年聚焦的热点话题主要为:织锦技艺与服饰结构解析[8-10]、艺术特征与民俗文化的影响[11,12]以及服饰文化的管理与保护[13,14]等方面。高产作者所作的研究对壮族服饰领域的知识系统和学科分支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奠定了该领域的学术基础。

图2 作者共现图谱

表2 壮族服饰发文量前10 的作者统计

2.4 研究机构分析

研究机构合作关系图谱如图3 所示,节点数N=309,节点连线数E=72,网络密度数值0.001 5,表明壮族服饰研究的文献共来自于309 个研究机构,其中72 个机构存在合作关系,但合作关系不紧密。表3 所示为发文量前十的研究机构。分析发现,壮族服饰的研究机构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高校机构为主要研究阵地。在机构类别方面,呈现以普通高等院校为主、博物馆为辅的特点。在发文量与合作方面,广西艺术学院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90 篇),占壮族服饰研究文献总数的9.6%,表明广西艺术学院对壮族服饰的研究较为深入,并与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等机构之间建立了良性的互动合作关系。但总体上看,大部分机构处于独立研究状态。后续研究应综合各机构的研究优势,通过团结协作整合各项资源,以推动壮族服饰研究工作的开展,为壮族服饰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更多的策略。

图3 机构合作关系图谱

表3 壮族服饰研究发文量前10 的机构统计

2.5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章核心的提炼,反映着文章的研究方向与主题,借助关键词能够探寻领域的研究热点[15]。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4 所示,图谱中共有441 个节点,478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 0.004 9;其中,圆形节点的半径与该词频次大小呈正相关。从关键词频次来看,壮锦、壮族、壮族服饰、传承、广西、壮锦图案等关键词出现频次最多,“壮锦”是样本文献中研究热度最高的词汇,出现频次183 次,该主题词下研究聚焦的是审美艺术、艺术渊源、创新设计和应用等细分领域。围绕 “壮族”所展开的讨论有历史记忆、文化嬗变、服饰演变、刺绣工艺、传承等细分领域。“壮族服饰”主题下细分的方向有壮族文化、图腾崇拜、社会归属、色彩语言和图像采集等。从关键词的中心性来看,传承、壮族、壮族文化等关键词节点中心性较高,在网络中起到重要枢纽作用。从关键词出现年份来看,应用、民族文化、图案、纹样、服装设计、壮锦元素等关键词首次出现时间较晚,是近年来壮族服饰研究的热点主题。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运用CiteSpace 软件绘制显示关键词聚类的时间线图谱,如图5 所示,图谱中清晰地呈现了壮族服饰研究热点随时间变化的演变过程,聚类大小按降序排列在右侧。该聚类图谱的模块值Q=0.870 5,轮廓值S=0.979 6,表明聚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图5 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

综合分析关键词共现图谱和时间线图谱,结合定性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壮族服饰的热点研究方向。根据时间线图谱中显示的各阶段发展,关键词“壮锦”出现时间较早,且热度的延续性长、时间跨度大,是壮族服饰研究的核心主题。前期热度趋高的关键词包含“壮锦”“壮族”“规范功能”“图腾崇拜”“宗教文化”“文化嬗变”“几何纹样”等,随着研究的推进,后期“发展”“创新”“现代设计”“会展设计”“服装设计”“非遗传承人”“文创产品”等关键词趋热(表4),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总结归纳出壮族服饰研究的两大热点方向:

表4 频次位于前20 的关键词统计

一是壮族服饰的艺术特征和价值内涵研究。作为壮族文化的凝练之物,壮族服饰是外在物质表现与内在精神相统一的符号,因此大量研究也主要从服饰元素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展开。近21 年来,多学科的介入拓宽了壮族服饰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从符号学的角度通过纹样符号的外在表征深入符号所传达的寓意内涵[16,17];有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壮族服饰的美学法则和审美情感[18];有从生态学视角分析壮族服饰与自然、文化环境的关系,继而探讨壮族服饰衍生、传承缘由[19]。研究者通过多种学科理论的协调运用,对壮族服饰的表征和内涵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

二是壮族服饰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大量研究以个案切入壮族服饰保护策略的探讨,如结合科学技术发展背景的文化数字化保护成为研究者探索民族文化保护的热点领域。漆亚莉等[20]以构建“壮族服饰文化数据库”为例,探索民族服饰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模式。遵循“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原则,马红[21]提出通过政策导向、舆论宣传、培养传承人、教育介入,最后设计介入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壮锦艺术传承方式。在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设计应用研究成为主流的背景下,黄江文[22]、陈旭[23]等依托不同门类艺术设计实践,探寻壮族服饰元素的应用策略。学者们从国家、社会和市场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为壮族服饰的保护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实践策略。

2.6 研究热点演进分析

关键词突现(burst)能够显示出某一学科领域研究热点的演化动态,可以发现某一个关键词的兴起和衰落情况,预测研究前沿趋势,关键词突现图谱(图6)显示的“Strength”一栏为突现强度,数值越大的关键词往往具有里程碑意义[24];红色部分表示该研究热点兴起和衰落的时间跨度。结合时间线图谱(图5)分析,国内壮族服饰研究演化发展路径可以显著划分为3 个阶段。

图6 关键词突现图谱

第一阶段:探索期(2001 年-2010 年),突现词“沙人(指主要生活在中国云南、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群众,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族识别,沙人识别成为中国壮族和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织锦”“文化符号”和“手工技艺”反映了该时期聚焦的话题。该阶段研究层面较窄,主要沿着“文化溯源—价值挖掘”的方向延伸。研究多从历史的维度展开分析,梳理史论文献,考察壮族服饰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演变历程和形成原因,探讨壮族族群的历史和文化活动,挖掘壮族服饰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揭示壮族服饰文化继承与发展、创新与融合的规律。该时期总体上以溯源式文本研究为主,研究进展较为缓慢且研究的深度不足,仍有极大的探索空间。

第二阶段:拓展期(2011 年-2016 年),该时期研究稳步发展,“壮锦图案”“开发”“图案纹样”“服装设计”“造型”“元素”等是该时期的热点方向。该阶段壮族服饰研究主要从“艺术表征—文化内涵”方向开展,通过对服饰实体物质文化进行全面描述,就服饰纹样的形、色、质等物质实体的艺术性考察,继而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寓意、信仰内涵等,同时也对服饰的制作工艺、文化习俗等非物质文化进行深层探究。该阶段的研究内容逐渐细化,由溯源性和概括性研究向着多领域、小主题转变研究,促进了研究的深化和理论化,也从多角度展现了壮族服饰所囊括的多维价值。

第三阶段:爆发期(2017 年-2021 年),该阶段是研究的活跃期,研究文献数量快速增长。“应用”“文化内涵”“设计”“壮锦纹样”“壮族文化”“纹样”等突现词反映该时期的热点,总体沿着“文化元素提炼——文化再现与创新发展”方向推进。当前,大量研究以“壮锦纹样”等文化元素的研究为基础,以“文化内涵”的挖掘为导向,进一步开展相关的设计应用实践。同时,大众消费文化、旅游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壮族服饰研究提供了新的命题和创新空间,文化商品化、传播数字化的趋势形成,有效扩大了壮族服饰文化的社会效应,提升了文化传承的全民参与性。近年来,活态传承、旅游开发、产教融合以及数字化等在壮族服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发展中陆续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

3 结论与展望

3.1 研究结论

本文借助CiteSpace 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了近21 年(2001-2021)壮族服饰领域的发文作者及机构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图谱,通过系统分析与回顾,得出下述结论:

(1)发文情况方面。近21 年壮族服饰研究领域文献数量增长经历了探索、拓展、爆发3 个阶段,特别是2017 年后发文量增长迅速,当前研究处于活跃期,壮族服饰研究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学术界对该领域的关注度与国家政策的重视程度相关。从领域的期刊来源和高被引文献来看,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在研究中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多种方法融合创新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但目前高水平、引领性成果数量较少,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瓶颈问题。

(2)作者及机构合作方面。当前壮族服饰领域的发文作者间缺乏合作,未形成紧密的合作研究体系,领域内较为权威的研究者有樊苗苗、匡迁、陈丽琴等人。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较少,机构类型以广西地区高校平台为主,广西艺术学院在壮族服饰研究领域影响较大,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中心的跨机构合作平台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上看,壮族服饰的研究主体呈现出“单兵作战”的特点,领域的学术交流有待加强。

(3)研究热点与演化路径方面。壮族服饰的研究热点方向:一是壮族服饰的艺术特征和价值内涵解读;二是壮族服饰的保护与发展体系构思。其研究演化路径经历了3 个阶段:探索期围绕壮族服饰这个文化符号的整体面貌和价值进行宏观的、全面的概括;拓展期研究领域延伸至服饰纹样特征及其所蕴涵的审美意识、社会文化及信仰内涵的解析;爆发期围绕壮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问题等多元分殊;整体沿着“文化溯源—价值挖掘—艺术表征—文化内涵—文化元素提炼—文化再现与创新发展”等多角度交叉演进。近年来,壮族服饰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活化与转型、文化应用策略等领域,其中,活态传承、旅游开发、产教融合、数字化等话题是未来壮族服饰保护与发展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

3.2 研究展望

壮族服饰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需要改进和提升之处,未来壮族服饰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深入:

(1)构建“跨学科、联系紧”的壮族服饰研究团队。目前壮族服饰研究领域未形成显著的研究团体,研究机构以广西地区高校为主阵地,跨机构交流少,缺乏良性的学术交流与互动。因此可通过组建壮族服饰研究的相关科研机构和团体,加强研究者之间、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加入,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壮族服饰研究主体,整体推动壮族服饰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

(2)加强壮族服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创新。目前壮族服饰的基础理论研究尚显薄弱,不同学科的融合研究处于探索的初级状态,未形成统一的有机体和科学的研究范式,导致长久以来研究注重物质文化因子而忽略非物质文化因子、注重实际应用而忽略学理分析的问题与缺陷。因此,应梳理壮族服饰研究的基本模式与框架,加强和完善基础理论建设及方法的创新,关注工具创新对壮族服饰研究发展的影响。未来可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方法构建壮族服饰研究的基础理论构架,建设系统化的、专业化的学科体系,加快领域的研究进程。

(3)探索壮族服饰文化保护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面对大数据和新媒体的冲击,壮族服饰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当前,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已日趋成熟,虚拟现实、三维重构、文化遗产图像和视频检索等技术逐渐渗透到非遗研究领域中[25,26],成为传统文化管理和开发的重要手段,也为壮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研究视野。在未来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质性研究相结合,提升壮族服饰保护的质量和效果,将是壮族服饰研究方法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猜你喜欢

壮族图谱服饰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动物“闯”入服饰界
绘一张成长图谱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