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雕艺术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22-02-11李兵崇川区大汉古典家具厂

艺术品鉴 2022年35期
关键词:木雕纹样雕刻

李兵(崇川区大汉古典家具厂)

一、木雕艺术发展概述

(一)木雕艺术历史

我国木雕艺术拥有悠久历史。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距今七千多年,已经出现木雕鱼。秦汉木雕工艺成熟,雕刻、绘画艺术完美精致,出现了施彩木雕,代表古代木雕工艺达到很高水平。经唐宋至明清,木雕工艺趋于成熟,作品趋于完美。春秋战国时期,木雕艺术分为装饰木雕、人物造像、木俑、礼祭等。战国时期工艺品拥有简单刻纹及雕花阴刻,进而发展出立体圆雕工艺。例如,漆木鹿为典型立体圆雕,道法凝练简洁,造型惟妙惟肖,身体各部位十分和谐。秦汉时期木雕,在继承春秋战国工艺基础上,又获得较大发展,体现在独立性木雕上,汉墓出土动物木雕作品,雕刻的动物身长约为14~55cm,形态逼真,为后续独立木雕提供经验。例如,晋代出现的木偶,福建漳州布袋木偶蜚声中外。隋唐阶段,木雕工艺越来越多用于庙宇民居、殿堂楼阁,装饰性木雕得以发展,木雕工艺日趋完美。隋唐是封建社会高峰时期,疆域辽阔、南北统一,经济发达,中外频繁交流。当时唐文化为最先进文化,各种工艺迅速发展,经济的繁荣,加上统治者的鼓励,使相关建筑遍及各地,手工业发展,工匠手艺成熟,人数也不断增加,并将做法初步总结,形成标准与制度。并且,中外文化的融合交流,使得建筑细部处理、装饰应用、雕刻手法方面,均产生谨严美妙的方法,也体现在塑像、雕刻、绘画等艺术上。宋代审美观念不同于唐朝,经济中心南移,建筑、艺术、文化受到南方审美影响,统治者苟安一隅,及时享乐,喜欢秀美纤细事物,建筑装饰手法产生变化,创作出重楼飞阁。并颁布《营造法式》建筑设计、施工规范书,统一建筑规格,确定工艺标准,卷十二记载了旋作、雕作、竹作、锯作这四种制度。雕作是木雕工艺工种,规定了雕作的雕插写生花、混作等,详细叙述雕刻的飞仙类、神仙类、凤凰类等题材。明清时期木雕工艺趋于成熟,广泛用于门窗、家具上。在科技进步下,明清商品经济繁荣昌盛,人口不断增多,住宅建筑无论质量还是数量均有提高,刺激了手工业繁荣。该阶段,手工艺人创造出嵌雕组合与贴雕形式,前者是将雕刻部件以胶粘接在透雕木构件与其他浮雕上,省工省料,后者则是雕刻完图案后,组合至建筑构件上。明清是传统木构建筑最后发展阶段,基于历代实践成果,在工艺技术、建筑材料、构造形式方面形成统一风格,使得木雕成为灿烂的艺术明珠。

(二)木雕工艺技法

木雕创作中,技法是工匠对空间及形象的处理方法,体现在雕、刻上,产生特殊雕刻韵味,带来良好艺术效果。在《营造法式》规定多种雕刻技法,为更好的表达装饰效果,混合使用几种雕刻技法。(1)浮雕。浮雕是指平面上将纹样以外木质剔除,凸显出图案纹样的雕刻技法,是传统木雕常用技法,可分为深浮雕与浅浮雕。深浮雕雕刻纹样起伏较大,层次少为2~3 层,多为7~8 层,深度感与空间感强烈,能够表现复杂纹样与场景。图1 中,深浮雕前景为主体,以半圆雕、圆雕方式,使得形象更为立体,背景比例压缩,层层相叠,表现出繁而有序、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浅浮雕以线为主,面为辅,线面结合展现物体雕刻技法,纹样周围剔地不深,形态不是特别突出,纹样压缩较多,造型高低起伏无较大落差。浮雕层次感较浅,风格古朴清逸、清新淡雅,多用于台屏、裙板雕刻中。(2)圆雕。圆雕是全方位雕饰整体木材,立体感强,多用于完整建筑构件,或是独立柱头,有挑檐端头龙首等,具有立体雕塑特点,每个面均能用来欣赏,都是完整独立的整体。圆雕分为独立性与装饰性这两种。其中,独立性圆雕是用于欣赏的陈设品,为艺术雕塑,造型丰富;装饰性圆雕则用于家具椅腿、桌腿等部分,技法有四面雕、三面雕、双面雕等。(3)嵌雕。嵌雕工艺能够增强立体感,构件上通体雕刻花样后,镶嵌细部构件,逐层钉嵌和凸出,进而打磨。根据镶嵌工艺,可分为薄木镶嵌、拼贴、挖嵌、压嵌。传统挖嵌技法是镶嵌图案外轮廓为界限,装饰部分使用刀具挖出凹坑,将不同颜色材料嵌入坑内,修正加工。薄木镶嵌则是将拼成的图案薄木嵌入底板中,作为整体粘贴至基材。拼贴是不嵌只镶,将各种颜色不同原件拼接为图案后粘贴在基面上。压嵌是镶嵌部件涂抹胶水,压覆至被镶嵌作品表面,利用机器施加压力,使其压入装饰表面,牢固后打磨镶嵌部件表面。(4)透雕。透雕也木雕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木材上切割空洞,以平刻技法进行雕刻,使人能够看出雕刻的花纹图案,空洞较为匀称,玲珑剔透,艺术风格强烈。该技艺对雕刻工艺要求高,需要雕刻者在木材上绘出图案花纹,按照要求雕刻,将镂空地方拉通,铲平其他地方,能够兼顾雕刻构件视觉效果,常用于花罩、雀替等构件,分隔两面空间。透雕还能用家具的桌椅、床、屏风上,镂空雕琢,作品玲珑剔透。

图1 深浮雕《大吉大利》(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三)木雕艺术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木雕艺术审美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不同历史阶段,艺术风格产生新变化,审美观念也不同,直接体现到木雕作品上。我国雕刻艺术十分注重美感,早期艺术设计应用了变形、抽象、夸张技法,丰富了艺术语言,拓展作品内涵,形成木雕丰富的装饰纹样。每种纹样内含独特,象征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

传统木雕是古代建筑的重要装饰部分。建筑多为木结构,为避免木构件风吹雨淋损坏,需利用大屋顶遮风挡雨,制造屋檐,以檐桁为支撑,利用桁架传递荷载至柱子。伴随建筑的发展,建筑样式愈发丰富,发展了雀替这一新构件,成为建筑翅膀,延伸至躯体两侧,有效解决承重问题,打破两柱间呆板框格,丰富了檐下空间,使得更为灵动美观,使得木雕艺术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

二、木雕艺术家具设计思路

(一)设计内涵

当前,有关设计热点聚焦在人文化、人性化、绿色环保。家具的每次变革均追求“以人为本、崇尚自然、文化渗透”理念,以现代设计为基础,体现出文化回归与以人为本的文化传承与民族性。

(1)简约设计思想。家具设计中,审美作为主要考量,设计情感与体验均通过审美表达,考虑物品审美性。产品审美标准包括功能美、形态美、材质美,优秀设计师能够借助产品表达内心情感,通过设计展现思想,如色彩、声音、空间、体积、线条等。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审美情趣也有所变化,特别是现代社会,城市无差别化,人与人之间的行为相似性,使得人们感受时代便捷的同时,更注重个人需求。并且,我国颁布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设计风格从奢侈向简洁、简约转变,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因此,设计师家具设计中,应当明确产品内在审美与外在功能区别,打破传统模式,设计符合潮流、简约高雅的家具。(2)个性化表达。设计目的是满足人们需求。设计本质是造物行为,是适应社会、顺应自然的活动,为人们营造舒适环境。因此必须考虑人们实际个性需求,秉持以人为本,个性化表达。设计师设计中,要保证产品符合适用对象身体状况、年龄等个性化特征,为使用者提供精神享受,充满人性关爱,达到人与产品的和谐统一。例如,座椅功能在于放松人的肌肉,橱柜家具需拥有储物功能,产品的材料、色彩、造型等搭配,均要保证使用者的需求,在融入木雕艺术的同时,体现时代感。(3)多元化风格。信息时代下,多样化材料的出现,使得产品不受自身结构局限,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家具设计也是如此。雕刻产品最初使用陶土、石头、木材、兽骨等天然材料,工业革命后,塑料、金属等材料走进产品用料,产品材料与加工工艺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例如,明代家具设计使用原木产品,木工工艺高超,利用榫连接产品,家具结构完美,配上木雕,独具匠心;芬兰阿尔托设计师,使用坚硬而薄的胶合板生产舒适、轻巧的现代家居。现代的家具设计,由于多样化的材料,多元化风格十分明显。(4)生态化工艺。环保是现代设计的重点,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引发了环境问题,需要注重自然环境要素,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家具设计,为人们提供舒适优质条件时,也对自然资源、环境造成毁坏,特别是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不断翻新设计样式,产品更新较快,加快了资源消耗。因此,设计师应考虑人、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互相融合、互相适应的新机制,将环保要素融入至家具设计理念中,从而提升家具品味。

(二)设计构思

(1)材料设计。木雕家具中,材料选择有白杨、椴木、樟木、檀香木、柚木、果木、榉木等可雕刻材料。常用材料见表1。材料需符合雕刻要求,产品做到无棱角、光滑平整,线条均匀饱满,无波浪形、自然顺直,触觉良好。例如某品牌家具用材以高端硬木与国标红木为主,辅助用材为金属和黄杨木,婚假家具使用高端材料,加入黄杨木雕与竹编进行设计,也可采取拼色、套色做法。(2)造型设计。家具造型设计中,体量需根据使用空间设计,不能一味强调磅礴大气,装饰方面保留雕刻,适当应用其他装饰手法。设计元素选择东阳木雕、卢宅建筑、婚嫁、花灯等民宿元素,利用现代手法艺术加工,以结构或装饰面板形式用于家具设计。(3)图案设计。家具图案设计中,不仅要保留图案符号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也要符合现代工艺要求与时代特征。①动物类图案。人们通过谐音、寓意、象征等方式使用动物图案元素,并将其雕刻出来。例如,龙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权威与尊贵,凤象征美丽与仁爱,狮子象征护法使者,麒麟象征祥瑞,大象代表时来运转。龙凤结合代表“龙凤呈祥”,标识盛世太平、婚姻美满,双龙与宝珠姐和,标识吉祥宝贵。还有象征幸福光明的“凤戏牡丹”,长寿的“松鹤延年”等题材。②人物类图案。人物题材有现实性,体现为内容和现实存在联系,涉及画面刻画与表达的是真实故事。小说戏曲、古典神话中标识忠孝节义、伦理道德、化凶辟邪、男女婚嫁、宣扬文化、歌颂生活等愿想,以雕刻方式表达出来。这些作品丰富多彩,倡导孝敬父母、爱护祖国等优良品德,也有象征婚姻和谐、祈福发财的愿望。此类作品丰富多彩,包括《杨家将》 《罗家将》 《水浒传》 《苏武牧羊》 《西厢记》、岳母刺字、八仙过海等。③植物类图案。植物元素丰富多彩,包括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百合、水仙、松柏、牡丹、莲花、缠枝花等,成为人们雕刻的题材,期望通过象征、寓意,传达人们愿望。例如,菊花清新淡雅,象征品格高尚,有长寿吉祥的意义;莲花多籽,象征多子多福,且“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品质高尚与坚毅,故有花中君子之称;牡丹色香韵齐全,象征和平幸福与繁荣昌盛,一度奉为国花。④各类装饰纹样。图案取材于现实,经过艺术加工制成实用美术件。装饰题材的内容是该物体想要体现的概况与风貌,具体表现为大自然客观事物,呈现的纹样图案,将具体艺术与抽象艺术手法结合,经过设计创造、升华,形成以线型为表现模式的装饰方法,构成图案装饰。伴随历史变迁,装饰纹样也逐步改进,从家喻户晓套环纹,到水波纹、绣球纹,再到回纹、动物、流水、花草、山川等大自然纹路,进而联想衍生的流云纹、鱼鳞纹、龟背纹、飞天纹等,纹样产生日新月异变化。部分纹样是木雕工匠的智慧结晶,是雕刻中形成的。木雕工艺至今,需要进一步发掘、整理,沿袭传统装饰纹样,也要汲取民族文化,创造时代价值,符合时代审美。⑤构思布局。木雕装饰图案种类不同,分为寓意图案与纹样图案两种,前者是艺术与文学的结合,后者是艺术与自然地结合。寓意纹样能够表达意境,采取借喻与现实两种手法,借喻是以同音字为主,现实则是根据生活故事,将其寓意与内涵灵活展现出来,宣传美德,推行真善美,赞美人性、爱情故事,或是反映社会现实。家具雕刻方面,内容来源广泛,可融入了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设计内容互相衔接,人物刻画根据所处环境进行调整,表情、衣着、体态在雕刻中表现各有不同,从而展现出超高雕刻技术。例如如图2所示的家具设计中,图案选择美好寓意,采取局步雕、满雕方式,局步雕为矩形、圆形。并将麒麟、龙、凤等复杂造型简单化,由龙纹与拐子纹组合,符合现代空间需求(见图2)。

表1 家具常用材

图2 抽象龙纹(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三、木雕艺术设计实践与设计总结

木雕艺术底蕴浓厚、历史悠久。家具设计必须根据地域特色,考虑地方民俗文化,选择恰当家具工艺、造型与图案,雕刻内容需根据不同阶层、年龄调查分析,探究受欢迎的形式与纹样种类,对纹样多样化处理。如图3 所示的座椅,整体造型流畅简洁,满足年轻人对家具的需求,家具方案契合地方民俗文化,满足人们精神需求,造型延续了简约风格,功能增加了置物、功能,使得座椅更为实用。并且,将雕刻技法与雕刻题材有效结合,采取木工与油漆2 道工序,木工精密有艺术感,油漆繁复静止,保证家具品质。个性化需求方面,突破传统陈列家具方式,考了民用空间个性化及礼仪需求,分为子母位与主人位。生态价值方面用料较小,用材高端,节约用料成本与时间,充分提现了生态化的特点。材料选择上,可选用红花梨(菠萝格或者酸枝),木雕部分,选用寓意吉祥如意的纹样与图案,增加文化仪式感与认同感,提高了家具情感价值。

图3 座椅设计(左1子母位,右1主人位)(图片来源:刘漫萍“东作”客厅家具的研究)

四、结语

中国木雕艺术历史悠久,无论是木雕家具、殿堂楼阁,还是案几陈设,均融入了木雕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极具有民族特色,深受民众喜爱。木雕工艺用于家具中,家具设计师要根据不同地区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差异,采取不同木雕材料、图案及技艺,彰显家具特色。因此家具设计中,设计师应根据需求,明确木雕艺术用于家具的设计内涵,做好设计构思,完成设计作品,突出木雕艺术的观赏性与实用性,赋予雕刻家具艺术属性,在推动家具设计的创新发展的同时,传承于弘扬木雕文化。

猜你喜欢

木雕纹样雕刻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On art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雕刻树叶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雕刻时光
木雕鱼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