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几种病害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2022-02-11刘吉梅
刘吉梅
(菏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菏泽 274000)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料作物,也是食品和油脂加工工业的重要原料。花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花生油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油,富含油酸和亚油酸,其中油酸能够降低高血脂和胆固醇。随着我国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花生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1 花生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又称为花生瘟,是一种细菌性土传病害,会出现在苗期至收获期,损失率达10%~20%,严重时损失率在50%以上。如果结荚前发病,损失率高达100%;如果结荚后发病,损失率达60%~70%;如果收获前15 d 发病,损失率达20%~30%。
1.1 病原
发生青枯病主要是由茄雷尔氏菌引起的。菌体为短棒状,有一根或者多根极生的鞭毛,没有芽孢和荚膜。病菌寄主范围广泛,包括茄科、菊科、苋科等多种作物,病菌不耐干燥和日晒。
1.2 主要症状
花生青枯病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花期发病率最高。通常情况下,病菌主要从根部入侵,主根尖端染病后变色软腐,之后通过维管束向上扩展,直接到达植株顶端。切开患病根茎部位后可发现维管束变为深褐色,用手按压后会出现菌脓。发病初期,早晨叶片张开延迟,晚上提前闭合。随着病情的扩散和蔓延,全株叶片开始凋落,1~2 d 后整株死亡,但是叶片仍保持绿色,地下部位易拔起。
1.3 病害循环
花生青枯病的病菌主要在病田土壤、病残体和土杂肥中越冬,在第二年成为主要传染源。病菌分布在土壤深处,可达30 cm,较多分布在0~15 cm 的土层内,可以通过水流或者地下水传播,能通过昆虫、人畜和农事活动传播,其中农事活动包括深翻和耙地等,该病菌直接通过伤口入体[1]。
1.4 发病规律
青枯病的发生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品种的抗病能力有直接的关系。花生青枯病的病菌是一种喜高温的细菌,在播种后如果日平均气温高达20 ℃以上、土层深5 cm 处温度在25 ℃以上,经过6~8 d 后开始发病。在高温多雨的天气条件下,尤其是晴时雨或者久旱突然降水等天气很容易诱发该病。通常情况下,干旱的年份发病较为严重。花生适合生长在pH 值呈微偏酸性的土壤中,而青枯病的病菌对土壤中的空气含量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调查研究显示,如果土壤中的含沙量增多,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增加,有利于病菌生存,提高发病概率。青枯病在土壤贫瘠和保肥能力较差的土壤、地下害虫严重和多年连作的田块发病严重。中耕除草会导致植株出现伤口,使用带菌的土杂肥会增加发病概率。此外,不同的花生品种以及植株生育期会影响发病概率[2]。
1.5 防治方法
第一,科学轮作。选择非寄主类的农作物轮作,最好水旱轮作。第二,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结合当地种植条件,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可以降低发病概率。第三,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改良土壤,为花生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适当增施有机肥,及时排出积水,施足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并且配合氮肥、磷肥和钾肥,基肥占总施肥量的80%~90%。在花生开花下针期适当增施尿素和钾肥,叶面喷施肥料选择0.2%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第四,及时拔出病株,并统一深埋焚烧处理,降低病菌发生概率。收获后深翻土壤,减少越冬病菌数量。第五,药剂防治。要做好花生根瘤菌的接种工作,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通常情况下,选择根瘤菌水剂3.5~4 mL,放入1 kg 的花生种子搅拌,不需要加水在阴凉处晾干,均匀晾晒后播种,当天完成播种,存放时间不能超过12 h。
2 花生茎腐病
2.1 病原
花生茎腐病主要是由棉色二孢菌引起的,田间发病概率为10%左右,严重时达30%,造成花生植株大量死亡。
2.2 主要症状
从苗期到成熟期都可能出现花生茎腐病,苗期至合成株期的发病概率最高,主要为害花生的根茎部和子叶部位,其中为害根茎部和茎基部最为严重。病菌直接从子叶或者根茎部入侵植株,染病后的子叶变为黑褐色,呈干腐状。之后感染地面的茎基部或者地下根部,患病部位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的病斑。随着病害的扩散和蔓延,病变部位形成大斑块,呈黑褐色,维管束腐烂。发病初期,叶色变淡,随着病情的发展,整个植株萎蔫而枯死[3]。
2.3 病害循环
病菌能够在种子或者土壤中的病残体内越冬,在第二年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可从伤口入侵,也可直接入侵。苗期和结果期易感染茎腐病,花期不易染病。病菌在田间借助水流传播,也能借助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2.4 发病规律
第一,种子能够携带病菌,并且种子的带菌率和病害的发生呈正相关。第二,耕作方式会影响发病概率,连作的地块发病严重,轮作的地块发病较轻。第三,土层深5 cm 连续10 d 温度稳定在20 ℃以上的地区易发生茎腐病。通常情况下,苗期出现降水天气会导致土壤温度过高,从而增加发病概率。降水次数频繁以及处于低温条件下不利于茎腐病发生。不同品种的发病率和抗病性存在差异,蔓生型早熟小粒品种发病较轻,直立型花生品种发病较为严重。
2.5 防治方法
第一,农业防治。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挑选好花生籽粒,防止种子发霉变质,采种完成后做好晒种工作,保证花生种子的含水量在8%以下;科学合理轮作,选择水旱轮作,与玉米和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降低茎腐病的发生概率;做好田间水肥管理工作,在整地的过程中增施基肥,选择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立即拔除病株,做好田间消毒管理工作,统一将病株带离田间并焚烧,避免病菌扩散和蔓延。第二,药剂防治。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做好蚜虫和叶蝉等虫害的防治工作,减少花生植株伤口,降低发病概率。在花生苗期和盛花下针期要做好药剂防治,使用爱苗1 000 倍液,用量为300~450 g/hm2,每隔10~15 d 用药1 次,连续用药1~2 次;或使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喷雾防治,用量为1 125 kg/hm2;或使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发病初期连续用药2~3 次,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3 花生锈病
3.1 病原
花生锈病主要是由落花生柄锈菌引起的,在我国以夏孢子的方式出现,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3.2 主要症状
花生锈病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传染性病害,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对花生的为害较大。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会出现褪绿或者淡黄色的斑点,之后逐渐扩散形成黄色病斑,叶片背部会出现黄色隆起的小疱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呈褐色,并且会破裂露出红褐色粉末状的物质,即夏孢子堆或者夏孢子,严重时叶片有大量的夏孢子堆,造成叶片变黄干枯,远望呈火烧状。
3.3 病害循环
锈菌病夏孢子在冬季花生落粒病苗上越冬,带病的荚果和病蔓是主要侵染源。夏孢子通过气孔或者表皮细胞入侵,经过65 h 后扩展到组织内部,8 d 后会明显出现黄褐色的夏孢子堆。2 d 后夏孢子堆的叶片表皮会释放出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再次成为侵染源,在环境适合的条件下扩散和流行,对花生的为害比较大。
3.4 发病规律
第一,发生锈菌病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直接的关系,5—6 月平均降水量在200~300 mm 并且降水天数较多,会造成该病的扩散和流行。9 月多雨的情况会增加发病概率。如果出现大雾或者重雾天气,也会引发该病。第二,如果春季种植花生,早播种发病轻,晚播种发病重。第三,一年四季都种植花生并且连作的地区发生该病比较严重,轮作地区发生该病比较轻。田间排水不良或者偏施氮肥会增加该病的发生概率,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能够增强花生的抗病能力,降低发病概率。
3.5 防治方法
第一,在选种的过程中,选择抗病和抗虫能力强的品种。用水浸泡花生种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灭杀花生锈病菌。第二,在播种前整理种植地,焚烧处理花生带病秧苗和杂草,深耕土壤,能够有效灭杀土壤中的病菌。在种植前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田间积水,降低发病概率。第三,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以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当田间发病率15%~30%或者1~2 片叶有病斑时,要及时喷药防治。选择的药剂包括75%百菌清600 倍液、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20%三唑酮乳油,所选择的药剂600 mL 兑水750 kg,控制好药量,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4 花生根腐病
4.1 病原
根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孢菌、尖镰孢菌、粉红镰孢菌、三线镰孢菌等引起的。
4.2 主要症状
花生根腐病在我国重要的花生产区都有发生,发生在花生各个生育期,主要症状为烂根死苗,造成严重缺苗断垄的现象,导致幼苗成片死亡。
在播种出苗前染病会导致花生烂种和烂芽。幼苗染病后主根变成褐色,逐渐枯萎死亡。成株染病后根茎部位会长出褐色病斑,发病植株地上部分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并且开花结果少,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质量。
4.3 病害循环
根腐病的病菌会随着病残体在土壤、含有病菌的牛粪或者土杂肥中越冬,成为主要感染源。随着风雨或者农事操作传播,从伤口入侵或者直接入侵。病菌的附生性较强。
4.4 发病规律
不同的花生品种对该病的抗病能力不同,种粒小、瘪或者在播种前没有经过晒种会增加发病概率。土壤条件会影响该病的发生,轮作种植、土壤通风透气性好的田块发病轻,土壤易板结、通风透气性差的田块易发生根腐病。
4.5 防治方法
第一,科学选种。选择籽粒饱满和健康的种子,并晒种,能够杀死表面携带的病原菌,提高发芽率。需要注意的是,去壳种子晾晒前不要伤及果皮,在地面上铺上一层报纸,每隔2 h 翻动1 次,天气较好的情况下晾晒1 d 即可,第二天播种。第二,科学合理轮作。病情较轻的花生田可以隔年轮作,病情较重的花生田每隔3~5 年轮作1 次,最好选择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搭配轮作。第三,科学拌种能够有效预防根腐病,可以选择50%多菌灵100 mL 兑水20 kg 拌种,拌种后晾干播种。第四,加强田间栽培管理。为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降水后要及时排水,通过增施肥料改善土壤性能,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第五,药剂防治。要坚持及早发现及早防治的原则,发现病害植株后及时用药防治,可以选择喷雾或者淋灌的方法用药,避免病害扩散和蔓延。可以选择多菌灵或者70%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每间隔7~15 d 用药1 次,均匀喷洒,或者选择特效杀菌剂和叶面肥料混合灌根或者喷湿茎基部进行防治。结合花生叶斑病和疮荚病进行防治,选择50%氯溴异氰尿酸,每隔10~15 d 喷洒1 次,连续喷洒2~3 次。交替使用药剂,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如果田间出现蚜虫或者棉铃虫,在使用药剂时加入10%吡虫啉,或者选择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 倍液,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5 花生褐斑病与黑斑病
花生褐斑病与黑斑病是叶片的主要病害,易发病,为害严重,主要出现在花生的生长前期和中期。发病后导致花生提早落叶,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致使养分积累能力下降,造成花生减产[4]。
5.1 主要症状
5.1.1 褐斑病
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黄褐色或者铁锈色的病斑,随着病情的扩散,病斑会逐渐形成不规则的病斑。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部位会出现黑色的霉状物,为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叶片会产生大量病斑,造成叶片干枯脱落。
5.1.2 黑斑病
黑斑病的病斑比褐斑病的小,形状为圆形或者近似圆形,颜色呈暗褐色或者黑褐色,正反面的颜色相似,病斑部位会出现黑色小点,即为病菌子座,严重时导致大量叶片干枯脱落。
5.2 发病规律
5.2.1 褐斑病
在温度为5~36 ℃的条件下都能发生,适合温度为25~28 ℃,在露水较多的天气条件下分生孢子的数量较多,在土壤肥沃和地势低洼的地区易发病。
5.2.2 黑斑病
黑斑病的病菌或者分生孢子能够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5 月下旬成为主要侵染源,7—9 月是发病盛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雨水是主要的发病条件,在低洼积水的地方会增加发病概率[5]。
5.3 防治方法
5.3.1 褐斑病
第一,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并轮作种植,避免由于品种单一而导致抗病能力下降,防止该病扩散和流行。第二,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减少氮肥施用量,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降水后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降低发病概率。第三,选择药剂防治。发病后可以选择4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800 倍液,每隔10~15 d 喷洒1 次,连续用药2~3 次。
5.3.2 黑斑病
第一,选择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第二,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如果田间病叶率为10%~15%,可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每隔10~15 d 喷洒叶片1 次,连续用药2~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