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分析

2022-02-11

种子科技 2022年22期
关键词:冬小麦防治效果病虫害

黄 超

(滦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北 唐山 063700)

1 冬小麦种植技术要点

1.1 精细整地

冬小麦种植对土地有很高的要求,在种植前需要种植户考察土地状态,尤其是要了解土壤成分、质地、储水能力等,综合分析多方面要素,选择最合适的种植区域,以保证冬小麦健康生长。当选择好地块后,还需要对土地进行精细翻整,这也是提高冬小麦产量、减少病虫害的重要步骤。种植户应严格遵循深、透、细平原则,并随时观察土地翻整情况,如果发现较大的土块,应及时将其敲碎,同时还要清除土壤中的杂草,为冬小麦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另外,精细整地过程中还应确保上虚下实,这样可以使冬小麦更好地深扎根须,提高其成活率。

1.2 合理施肥

施肥是冬小麦种植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可以为冬小麦生长提供所需营养,促使其产量增加。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肥料以及控制施肥次数,从而保证冬小麦的优质与高产。具体来说,种植户在选择肥料前,应提前了解当地的水土环境,尤其是要分析种植区域中的土壤成分,根据土壤中缺少的成分来选择相应的肥料,以满足冬小麦的营养所需。需要结合冬小麦生长情况来合理调整施肥频率。如果过量使用肥料,不仅会造成冬小麦营养过剩,引发病虫害,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周围生态环境。

1.3 种子选择

种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冬小麦后期的产量。所有种植技术中,科学选择种子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种植户应提前了解当地生长条件,观察气候、地理环境等情况,分析不同冬小麦种子的性能,从中选出最适宜当地种植条件的种子,以保障冬小麦的产量。在采购冬小麦种子的过程中,为保证种子质量与性能符合要求,必须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尽量不选择证件不齐全的商家,避免影响整体产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挑选种子时,从外表上看,可以选饱满、均匀的种子;从性能上看,可以选早熟、耐寒的种子,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冬小麦健康生长。

1.4 适时播种

冬小麦就是在冬天播种的小麦,如何选择播种时间非常关键。如果太早播种,温度不适宜会影响小麦成穗率;如果太晚播种,温度过低会导致麦苗无法安全过冬。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冬小麦更适宜在15 ℃的条件下种植,这需要种植户全面了解当地的季节气候以及温度变化,根据所得数据信息来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以保证冬小麦安全过冬。为进一步提高播种质量,减少病虫害,需要提前对种子进行有效处理,将能够预防病虫害的药剂与种子进行混合搅拌,然后进行播种,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冬小麦成活率[1]。

1.5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也是冬小麦种植技术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素之一,决定了冬小麦的粒重与产量。众所周知,无论是根系生长还是茎叶生长,都需要大量阳光、水分、养分以及一定的生长空间,所以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确保冬小麦茁壮生长。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冬小麦栽种密度与耗水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种植过密会导致土壤中的水分不够,进而造成冬小麦的生长良莠不齐。虽然大密度种植可以保证产量,但会造成质量不一,对种植户的影响也很大。所以,种植户应重视对种植密度的考量,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当地的天气气候、光照条件、土壤环境等,结合实际情况来控制冬小麦种植密度,以实现产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1.6 田间管理

冬小麦种植工作完成之后进行田间管理。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杂草、病虫害,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冬小麦的产量与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种植户应定期进行杂草处理,目前常见的处理方式有化学药剂和人工除草两种。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需要使用更加绿色无害的除草剂来完成这项工作,以保证冬小麦的生长环境良好。另外,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种子特性,例如越冬性、抗寒性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栽培管理方法,以降低植株冻害损伤发生概率[2]。

1.7 浇水灌溉

在冬小麦种植技术中,浇水灌溉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冬小麦对水分的依赖性较大,如果土壤水分不足会导致冬小麦质量良莠不齐,如果水分过多则会导致麦苗根系腐烂,产生各种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冬小麦产量与质量,所以做好浇水灌溉工作很有必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种植户应提前了解当地天气。如果后续天气比较干燥,需要定期对冬小麦进行浇水灌溉,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墒情;如果降水量充足,则不再需要另外灌溉。一般来说,冬小麦最需要灌溉的时间通常在冬前和春季,这时种植户需要定时、及时补水,以保证其生长所需,从而提高产量。

1.8 秸秆还田

在新时期,对冬小麦秸秆的处理方式更加绿色科学。传统的秸秆燃烧方式不仅会污染空气,而且会浪费大量秸秆资源。采用秸秆还田处理方式可以很好地发挥秸秆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一定程度来说,秸秆还田是冬小麦种植技术中最关键的一项技术手段,与当前时代发展方向相吻合,不仅可以提高冬小麦产量,而且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种植户应先粉碎冬小麦的根茎和秸秆,然后将这些碎料分成两部分处理,一部分埋到土里作为养分优化土壤结构,另一部分均匀覆盖在地表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为下一批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2 当前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2.1 施药器械较落后

通过相关调查分析可以发现,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发展迅速,有效提升了冬小麦的产量与质量,但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来说,种植户对先进技术的了解不足,对现代化的施药器械使用方法不熟悉,所以他们更愿意采用传统的施药方法。传统施药方法对种植户的能力及经验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施药量把控不当会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影响冬小麦的产量。此外,在采用传统施药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例如漏药、滴药等,无法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阻碍了冬小麦的健康生长[3]。

2.2 农户用药技术水平低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建设,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了很大推进,但农业生产人员多为中老年人群,虽然有很丰富的用药经验,也了解冬小麦的病虫害知识,但由于缺乏绿色理念,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低,使整体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并不高。我国对此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例如引进优秀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加大对冬小麦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很多种植户都改进了用药技术。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农户的用药技术水平还是偏低,这也是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以及冬小麦产量的重要原因。

2.3 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

农药、化肥的使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冬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因此合理用药和施肥非常关键。只有严格按照要求科学使用杀虫剂、肥料,才能更好地解决冬小麦生长期间的各种病虫害问题,进而实现优质与高产的目标。然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有些种植户并不注重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他们往往会凭借自己的经验用药和施肥,没有结合冬小麦的实际生长情况来制订完善的用药施肥计划,导致一些冬小麦因过度杀虫而出现粒重变小、品质变差的情况[4]。

3 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实施要点

3.1 加强不同防治手段的有效应用

3.1.1 化学防治病虫害

化学防治病虫害是效率较高的防治手段,但考虑到环境问题,需要更加合理地使用该方法。具体来说,在冬小麦病虫害比较严重的位置,可以结合使用戊唑醇、三唑酮粉剂,融入到清水中对病虫害比较严重的位置进行喷洒,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一些病害会在冬小麦结球前后发生。为了不影响冬小麦生长,可以使用吡虫啉加以预防,并做好相应的防治管理工作,确保病害被完全消灭。当病虫害混合出现时,需要在冬小麦播种管理的过程中就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可以用杀菌剂和农药提前预防,达到控制病虫害产生的效果。如果土地中带有细菌病害,应根据受感染土地的区域实际情况来选择药物剂型。为避免细菌广泛传播,可以采取三唑类消毒药物进行防治,缩小病虫害的影响范围,保障冬小麦健康生长。

3.1.2 物理防治病虫害

相对于化学防治手段来说,物理防治更加绿色环保,是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所谓物理防治,简单来说就是指借助一些简单工具或物理因素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例如人工捕杀、设置障碍、利用虫害趋光性灭虫等。在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种植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物理防治措施。如果是杂草过多而导致病害产生,就需要进行人工除草,并加强对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当发现田间出现大量的虫卵而采用化学防治可能会损伤麦苗时,可以采用诱杀法或人工器械法进行处理,不仅绿色环保无污染,还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物理防治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是杀虫效率低,难以彻底防治,另一方面是人工费用高,无法保证效益最大化[5]。

3.1.3 农业防治病虫害

农业防治病虫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往往体现在冬小麦种植、生长、结穗等各环节。在冬小麦种植期间,可以通过选种、选择适宜播种时间等方式避免病虫害侵入,从根源上解决病虫害问题,保障冬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在冬小麦生长期间,病虫害产生概率大大增加。为了有效控制其产生,需要在施肥、灌溉等工作中开展有效防治工作,例如在施肥时加入能够防治病虫害、对冬小麦无副作用的药剂。实际上,农业防治病虫害的成本最低,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主要是依靠农时、自然规律进行防治,因而在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十分常见。农业防治本身具有实效性,因此并不能确保这一方式可以完全满足冬小麦的健康生长需求。如果出现更严重的病虫害,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手段。

3.1.4 生物防治病虫害

生物防治也是非常绿色环保的一项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生物捕食、寄生等来实现对虫害的有效防治。要想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需要保护虫害的天敌,或者饲养一些昆虫来防治虫害,保证冬小麦健康生长。一些植物可以吸引昆虫,例如草蛉和蚜茧蜂,这些昆虫本身不会对冬小麦造成任何影响,但却是蚜虫的天敌,利用虫类之间的捕食,可以很好地防治蚜虫,防止对冬小麦产生不利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生物防治效果显著,也受到冬小麦种植户的青睐,因此加强对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分析,提升防治效果,实现冬小麦的优质与高产。

3.2 加强对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

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会影响冬小麦的产量与质量,还可能导致病虫害产生,因此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非常重要。具体来说,种植户需要根据冬小麦的实际生长需求来制订完善的管理方案,将施肥和用药计划作为重点,还要选择好时间,以确保更好地落实这项工作,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种植管理,在春天对冬小麦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其实际生长情况来管控水肥用量,避免土壤营养过剩而导致虫害滋生,为冬小麦健康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3.3 对冬小麦种植户进行综合培训

种植户作为冬小麦的主要管理者,其专业技术水平及知识储备将直接影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为了更好地保障冬小麦的生长环境,必须加强对种植户的综合培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加强相关技术培训工作。虽然大部分种植户都具有很丰富的防治病虫害经验,但随着时代发展,有些防治手段并不适用于当下。种植户需要学习一些新的防治技术。政府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例如组织科技交流会、演讲活动等,使种植户可以了解并学习更多新型防治技术。二是引导种植户做好调查工作。前期的环境调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种植户更好地调整防治手段,例如根据种子特性及当地环境条件来合理进行播种、施肥、除草等,从而减少病虫害产生。

3.4 加大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力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及农作物产量,还应加大对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宣传力度。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新的种植技术只在小范围内应用,很多种植户依然采用传统种植方法,导致冬小麦产量与质量难以提高。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必须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宣传力度。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段科普与宣传种植技术,使更多种植户了解最新的种植技术,并加强对其的应用,从而提升冬小麦产量与质量。与此同时,宣传病虫害防治技术,邀请相关专家深入到种植地点与种植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并传授种植户各种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更好地提升冬小麦品质与产量。

4 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对农作物的需求量日渐增大。小麦作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生产质量与数量将直接影响我国食品、粮食产业的发展。要想实现小麦的优质与高产,必须加大对其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究与分析力度,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和防治手段,还要加强冬小麦种植户的培训,更新种植管理理念,提高种植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冬小麦的优质与高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促进我国冬小麦种植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冬小麦防治效果病虫害
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甘肃冬小麦田
小麦返青期除草剂防治效果试验
冬小麦和春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