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建新教授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并发Ogilvie综合征及运动型麻痹合并间质性肺炎经验

2022-02-11朱靖宜李成蹊裴兴虹田元祥赵建新

河北中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夹脊带状疱疹腹部

朱靖宜 李成蹊 裴兴虹 田元祥 赵建新△

(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29;2.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四川 崇州 611230;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命全周期健康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皮肤或神经节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常导致神经痛和特有的节段性疱疹。根据病毒侵犯后根神经节的部位及程度、运动根和前角细胞发生的炎症程度的不同,还可以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并发症[1]。带状疱疹Ogilvie综合征,又名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症,是内脏带状疱疹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体征为带状疱疹分布区域出现单侧腹部膨隆。患者往往表现为腹胀、排气排便减少、腹痛等机械性肠梗阻的部分症状和体征,立位腹平片检查表现为结肠扩张、积气,少量气液平面,肠镜检查表现为无明显肠蠕动或肠蠕动减少[2]。带状疱疹运动性麻痹最常发生于头面部,其次是上下肢,常与疱疹分布区域保持一致[3],病毒侵犯腰骶部神经节时,可引起下肢的运动功能障碍。

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和罹患神经痛的几率与年龄及免疫功能相关[4-5]。老年患者常伴随较多基础疾病,危险因素多,疱疹病毒一旦重新激发,则极易发展为重症带状疱疹,往往表现为病邪来势猛,病情重,皮损范围大,疼痛持续时间长且易损害重要脏器。

赵建新,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师承第三届首都国医名师谷世喆教授,第四届首都国医名师、脉学大家寿小云教授,针灸名家李学武教授,为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寿小云名医传承工作站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站负责人。赵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刺络拔罐结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及神经痛。在脏腑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赵教授对1例老年女性带状疱疹并发Ogilvie综合征及运动性麻痹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运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诊治,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分析

带状疱疹中医学称之为“蛇串疮”,又称“蛇盘疮”“缠腰火龙”“缠腰火丹”等,均体现了带状疱疹特有的节段性的潮红斑、水疱。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久化热或体内原有湿热之邪蕴结,复感外来毒邪而发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老年性带状疱疹病性为本虚标实,“邪实”多责之于湿邪、热毒、气滞、血瘀等方面。初起毒热蕴于血分,发为淡红色斑疹,继而湿热壅阻肌肤,形成群集性水疱;后期正气虚弱,邪毒虽去,瘀血仍留滞经脉中,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或因血虚而不能濡养损伤之经络,不荣而痛。年老者多体弱,“虚”之本往往更为显著,本有脏腑经气脉络之虚衰,复因调摄失宜,忧思郁怒,劳心过度,再伐五脏之阴,而使病症冗多,病程缠绵。

中医并无带状疱疹并发Ogilvie综合征相关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为“肠结”“痞满”“腹痛”“便秘”等范畴,肠属六腑,六腑主运化,其功能泻而不藏,外感湿热毒邪侵入肠腑,致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滞塞上逆而为病。气机运行本为一体,下窍不通则中上二焦皆可为病,脾胃运化失职,气机逆乱,肌肉无以濡养而痿弱不用,则见腹部膨隆;腑气郁滞,糟粕内停则见便秘,矢气不通;气滞内停,不通则痛,加之毒邪内犯,伤津耗液,阴液亏耗,不荣而痛,则见腹痛。

运动型麻痹在中医学可归属于“痿证”范畴,表现为四肢经脉迟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可导致肌肉萎缩的疾病,与一般的痿证不同,由带状疱疹并发而来的肢体痿废不用,与湿热毒邪耗气伤津密不可分。

间质性肺炎在中医学中大致归属于“肺痹”“肺痿”等范畴,本病的主要病机有气虚、痰湿、水饮三类[6],外感、环境及情志因素是主要病因[7]。患者体质虚弱是重要的体质因素,女性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且有免疫系统疾病的相关病史。《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不足病肺痹。”患者肺肾不足,尤以肺虚明显,若感受外邪,加之患病后诸症同发,情绪难免起伏,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则易加重本病。

2 治疗特色

2.1 止痛为先,深入浅出 赵教授治疗带状疱疹伴发的神经痛,以刺血拔罐疗法为主,旨在引邪外出,通络止痛,痛点浅时用梅花针或多头采血针,痛点深时换为注射针头深刺,方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在中医古籍中,有关于刺血理论的阐述颇多,《素问·离合真邪论》载:“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刺出其血,其病立已。”《针灸大成》云:“人之气血凝滞不通,可用刺血法以祛除其凝滞,活血化瘀。”针对带状疱疹老年患者本虚标实的病性,首先施用刺络放血,可引导湿热之邪外出,后期施用此法,邪气已去大半,此时重在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濡养肌肤。活血化瘀之法贯穿治疗的全过程,“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素问·针解》),刺络放血“祛血络之凝”,可宣通瘀滞,通利经络,“祛瘀则生新”。现代研究认为,对于虚证患者,通过泻出一定量的血液,可对其骨髓造血系统产生良性刺激而生新血,强免疫,从而达到激发全身正气的作用[8],使气血平和,脉络通畅,通则不痛。配合拔罐疗法,既可将瘀血、湿气以负压引出,促进病理产物的排出,又可利用负压作用和温热作用增加血液的灌流量,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同时一氧化氮等血管扩张因子的释放[9]还能缓解血管和肌肉的痉挛状态,解除末梢神经受压迫症状,从而有效缓解疼痛。

2.2 祛邪贯穿始终,诸症兼顾 带状疱疹及并发症的治疗重在治本。一则以“围刺法”控制病邪,二则以“刺夹脊穴”直去毒邪。围刺法形似于《灵枢·官针》中所述五刺法之一的“豹纹刺”,“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但并不局限于左右前后4个方向,而是围绕皮损局部各个方向向中央刺入,这能有效封闭病邪于络脉,防止其继续侵犯他处。华佗夹脊穴归于经外奇穴的范畴,《灵枢·终始》云:“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本病是疱疹病毒侵害脊髓后根的某一神经节所致,现代神经解剖学已证实,夹脊穴附近分布有脊神经后支,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10],针刺病变节段所对应的夹脊穴能直入毒邪所留之处,治病之根本,能治疗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腹部及下肢等各类并发症。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借助于气街径路与上下、左右、前后经脉之气沟通,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脉气的转输点,督脉为“阳脉之海”,足太阳膀胱经通行全身,为阳气最旺盛的经脉,故针刺夹脊穴能有效调动全身阳气,扶正祛邪,使脉气通利,气血流畅,达到通经活络、祛毒止痛的目的。

“治痿独取阳明”,带状疱疹并发Ogilvie综合征及运动性麻痹均可见肌肉痿弱不用,治疗时应重视阳明经的调理。“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素问·痿论》),人体精气血津液均赖于脾胃的生化,脾气健运,一则水液代谢正常,能促进水液在体内的输布和排泄,防止湿邪在体内流连;二则运化功能正常,则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运散输布才能旺盛,脏腑脉络得以充养,精气得以化生。“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素问·痿论》),肢体的正常活动是由阳明经之气血濡养连接骨骼、关节的宗筋得以维持的。足阳明胃经循行于下肢,沿经络取穴还可疏通局部经气,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患者因间质性肺炎引起的夜间咳嗽咯痰明显,赵教授提出使用闪火罐法帮助患者排出难咯之顽痰,即先在局部定穴,随后施以拔火罐。反复多次的拔罐可有效加强患者皮肤组织与深层肺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快毒素的排出,闪火罐还可促进局部经络气血运行和流通,温补肺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起到温通经络的作用[11]。

2.3 宁心助眠,调理情志,遵循整体观念 赵教授认为,老年性带状疱疹患者,尤其是基础疾病较多、免疫力较为低下的人群,应当十分注重后期调理,防止病邪再犯。此阶段的治疗应遵循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激发调节全身阳气,正盛方可祛邪外出。“心主神志”,心为藏神之所,为生命活动的主宰,为诸脏腑之首,对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都发挥着调节作用。《素问·宝命全形论》载:“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老年患者罹患病痛,病程缠绵,心神难安,夜不能寐,在针对其主症治疗的同时,尤须注重宁神助眠,调理情志,心神得养,神志活动才能正常,有助于机体的康复。同时,针对患者原有虚损的脏腑,也应一同进行调理,达到全身的阴阳平衡。老年患者正气较虚,针刺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激发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对增强机体免疫力有重要作用,治疗时可适当减轻刺激量,延长治疗周期以巩固疗效。

3 典型病例

王某,女,78岁。2021-04-27初诊。主诉:右侧腰骶、胁肋、小腹部满布疱疹、疼痛剧烈5 d,伴右侧下肢活动无力。患者2021-04-22出现右侧腰骶、胁肋、小腹部、腹股沟上方满布带状疱疹,疼痛剧烈,伴有右侧下肢活动无力。就诊于某医院,予盐酸伐昔洛韦片、加巴喷丁片、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抗病毒及营养神经治疗,外用利多卡因凝胶止痛,疼痛缓解不明显;患者长年患间质性肺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因咳嗽咯痰加重就诊于某中医医院呼吸科,予中药汤剂(具体用药不详),未见明显疗效,为求进一步中医治疗就诊于赵建新教授处。刻下症见:患者面色黑红,痛苦面容,情绪焦虑,右侧腰骶、胁肋、小腹部、腹股沟上方满布水疱,皮色鲜红,部分水疱已破,呈刺痛、灼痛、撕裂样痛,疼痛拒按,夜间疼痛明显,甚则彻夜难眠,自服止痛药(具体不详)后控制不佳。右腿迈步困难,腿麻腿痛,需拄拐行走。夜间睡前咳嗽时间达3 h,痰量多(50 mL左右)。大便干,小便黄,舌黯红,苔黄腻,舌下瘀络,脉滑偏数。

续:患者2021年6月下旬自觉腹部发紧不适,站立时有沉坠感,就诊时查体发现患者站立时左右腹部不对称,右侧腰腹部带状疱疹皮损分布区域明显膨隆,咳嗽时像吹气球一样鼓起,触诊膨出部位柔软(见图1)。2021-06-23就诊于他院,查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2021-09-02于解放军某医院行腹膜后CT平扫示:左侧腹部小肠积液量稍增多并气-液平。2021-09-13于某大学某附属医院行腹部超声示:右上腹壁皮下脂肪层较左侧厚。西医诊断:带状疱疹;运动型麻痹;Ogilvie综合征;间质性肺炎。中医诊断:蛇串疮(肝经湿热、气滞血瘀证)。治则: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活血通络,化瘀止痛。

治疗方案:(1)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并发症:疱疹局部梅花针叩刺出血加拔罐,毫针针刺华佗夹脊穴、疱疹局部围刺,隔日1次。操作:对上述部位及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在疱疹局部叩刺至微出血为度,再使用大号罐在叩刺处用拔火罐,留罐5~10 min,出血3~5 mL,取罐后用复合碘消毒液消毒患处2~3遍;随后采用0.30 mm×40 mm的无菌针灸针针刺疱疹区域、腹部膨隆区域及下肢运动型麻痹所对应节段的华佗夹脊穴(第10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一侧取8个穴位),针尖朝向脊柱进针,针刺深度为35~40 mm,进至有骨性阻碍为度;用0.30 mm×40 mm的无菌针灸针在皮损局部进行围刺,即沿皮损四周从各个方向呈15~30°角度向皮疹中央方向平刺或者斜刺,进针深度约为10 mm,留针25 min。治疗4周后出现腹部深压痛点,改为9号针头直刺入深压痛点体表投影点3 cm,提插令患者出现酸胀感后出针,血出拔罐,余治疗同前,此阶段持续2个月后再次转为浅痛点,采用三头采血针局部浅刺,余治疗同前。(2)初诊治疗1周后疼痛缓解,加下列穴位配合治疗下肢无力、大便不通、睡眠不佳及咳嗽咯痰,隔日1次。取穴(双侧穴位均取双侧):神庭、百会、内关、风池、膻中、中脘、水分、气海、天枢、大横、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阴陵泉;针对夜间咯痰量多,对下列穴位进行闪罐治疗:大椎、定喘、肺俞、心俞、膈俞、大肠俞、中府、云门、膻中、中脘、天枢、章门。①针刺操作: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头部穴位采用0.25 mm×25 mm针灸针呈15°平刺进针约5 mm,其余部位均采用0.30 mm×40 mm针灸针,直刺进针约25~30 mm,以针刺得气为度,留针约25 min。②闪罐操作:准备3~4个大号罐,交替在后背及前胸的上述穴位处进行闪火法,罐口温度应以患者舒适为要,持续约10 min,不留罐。(3)初诊治疗2周后睡眠较前明显好转,疼痛已推迟至凌晨4:00出现。初诊治疗4周后白天基本停服止痛药,仅夜间服一次加巴喷丁片。(4)后续继续针刺治疗结合罐疗,隔日1次,治疗4个月后诸症均明显改善,疱疹局部均结痂,已完全停服止痛药,腹部膨隆较前减轻,出现褶皱,站立时腹部沉坠感减轻,可不拄拐行走一段距离,夜间睡前已不咳嗽咯痰,睡眠佳,面色好,食欲好,大便较前通畅,舌黯红,苔薄白。

按:本例患者年老体虚,正气不足,又因患有间质性肺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机体免疫力低下,故病邪侵犯机体引发了带状疱疹及其他并发症。“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赵教授认为带状疱疹神经痛明显时须先用刺络拔罐法引湿热毒邪尽出,再用局部围刺法防邪气外传,针对于两种特殊类型的并发症,则应当追其根本,刺激病变神经节段。患者年老体弱,正气不足,病邪侵犯机体,正气祛邪于外,则不能顾护于内,中焦气机不调,脾胃升降失司,无力运化水谷精微物质,“脾主四肢”,肌肉无以濡养,故痿弱无力,热毒煎灼津液,故大便干;湿邪内犯,最易伤脾阳,患者原有肺肾两虚之病性,加之脾阳虚衰,运化水液功能失常,痰饮内停,故见夜间咳痰量多,诸症同犯,则难以入眠。治疗上选用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为主,中脘为胃募、腑会,在脐上,天枢为大肠募,与大横居于脐旁,膻中为八会穴之气会,合气海主治一切气疾,局部选用上穴疏调胃肠气机,“肚腹三里留”“合治内腑”,足三里为胃腑下合穴,可通调腑气,“治痿独取阳明”,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配合上巨虚可疏调阳明经气,疏筋活络,对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作用;便秘病位在肠,故取大肠俞与天枢俞募配穴,再加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共用通调大肠腑气;水分“主水病”,合阴陵泉调节全身水液代谢,三阴交属脾经,通于任脉和肝肾诸经,既能健脾化湿导滞,又能疏肝理气行瘀,还能补益肾阴肾阳,调和气血,诸穴合用,使中焦枢机斡旋,气血生化有源;患者主因疼痛、咳嗽而失眠,治疗重在除根,另辅以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络穴内关宁心安神,百会位于巅顶,入络脑,可清头目宁神志,风池解郁安神,恰合病机。由于患者长年患有间质性肺炎,咳嗽咯痰量多难咯,又因带状疱疹神经痛遍及胁肋及腰骶部,难以平卧,故采用闪罐法对患者前胸后背部施以轻缓刺激,以负压的机械刺激及火罐的温热刺激作用于穴位,促进痰液的排出,起到温补之效。

4 结语

西医治疗带状疱疹常规使用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5]。本例带状疱疹并发Ogilvie综合征及运动性麻痹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除常西医疗法外,联合了包括刺血拔罐、毫针围刺病损局部、毫针刺夹脊穴及闪罐在内的中医疗法,基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和整体观,先直取痛点,深入浅出,针对患者疼痛层次的变化灵活调理针具的长度和规格,配合拔罐促毒邪排出,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再取病变节段相应夹脊穴,遵循“治病求本”的理念,重点治疗神经痛、腹部膨隆及下肢无力等各项并发症,同时用围刺法延缓毒邪扩散;随后针对老年患者脾胃虚弱、睡眠不佳及痰多难咯等情况综合治疗,使患者各项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充分体现了针灸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治疗作用,为临床诊治相关病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夹脊带状疱疹腹部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