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保护视野下辽南复州鼓乐的传承与思考

2022-02-11曲国凤

轻音乐 2022年1期
关键词:鼓乐文化

曲国凤

一、辽南复州鼓乐概念解读

“作为人类文明海洋里的璀璨明珠—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人类精神层面的营养品、值得好好珍惜的心灵世界。”[1]辽南复州鼓乐是辽宁地区民族文化艺术形式,渗透了辽南地区百姓深情厚谊,如今,逐步发展成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一种主要活跃在民俗性活动场所的音乐,同时,辽南复州鼓乐也是我们国家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群众生活、生产需求而产生。

辽南复州鼓乐以器乐演奏为主要表达的艺术形式,广泛运用于百姓的红、白喜事及等各种民俗庆典仪式等方面,其曲目种类庞大,以精湛的演奏技术闻名于世,同时,受到了辽南地区百姓的广泛欢迎和拥戴。从辽南复州鼓乐艺术特征和社会功能看,其历史和文化价值显著,非常具有深入探讨研究的价值。

“古称复州分别是现在的瓦房店市、庄河市、普兰店市等地,是辽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化、繁荣的商业、方便的交通,为复州民间鼓乐的传播打下基础。复州鼓乐当下的发展,既有传统的继承旧,同时也有个性的扬弃。它的继承与发展不仅渗透着辽南地区的历史、风俗、人文、音乐等意识形态领域,而且也为当下辽南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

二、复州鼓乐的历史流变

我们都知道“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3]。唢呐声声、深入人心,在辽南复州当地,只要是辽南鼓乐班的调子响起来了,那一定是有不得了的事情发生了,不论是红事、白事、新生命的诞生、老人过寿及节日庆典,都是用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来体现的。

传统的记谱方式——工尺谱:工尺谱是古时汉族非常传统且常见的记谱法之一。这个名字来源于中国唐朝时期,后来传播到越南、日本等地,属于文字谱的一种。[4]

复州鼓乐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悠久历史,据瓦房店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冯秉权介绍:“有一大批保卫边疆的战士在明朝时移民到了辽南,他们不仅在这里开发荒地,还带来了来自陕西一带的鼓乐技艺。开始的时候,他们是在军队内部用以娱乐演出,后期才慢慢从部队流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从这以后,便在老百姓间广为流传。”它是我国传统民间音乐重要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曲目和精湛的技艺,广受老百姓的喜爱,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品位也是非常突出和宝贵的。

1951年对当时位于文化馆的民间鼓乐班进行了详细调查,共有鼓乐班三十余个,鼓乐艺人三百多人,直到今天,这些团体的后人门,依旧努力传承着祖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复州鼓乐在传承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一种接地气、味道十足的原生态群众文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复州鼓乐逐渐冲破传统,打破了家族和班子群体的限制,增加了艺人之间的交流,营造出一个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的新环境,复州鼓乐也由此得到蓬勃发展。同时,复州鼓乐的传承与时代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只有适度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复州鼓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复州鼓乐的传承需要一定的空间,应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复州鼓乐繁荣发展。近几年,复州鼓乐频繁地进行各种表演活动,对辽南及周围地区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中,复州鼓乐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乐器多种多样,演奏曲目繁多,表演形式丰富,十分受到人们的欢迎。[5]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人民服务的鼓乐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进步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勤劳质朴的民间艺人们总能在不断探索中快速地适应这种变化和生活。首先,复州鼓乐的演奏家们的技艺日益提高,有着飞快的进步,演奏技巧也更为精湛。其次,复州鼓乐在继承老辈艺人的传统作品基础上,加强创新,使曲子种类更加丰富。八十年代初期,在挖掘和整理民间鼓乐曲的同时,还搜集了六百余首鼓乐曲,例如《梅花悲》《孟姜女》《醉酒》等作品,也包括复州鼓乐独有的曲目,如《一条龙》《单鸟》。

总之,从文化变迁的视角来看,辽南复州鼓乐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历史环境与艺术形式的变化。所以,民间传统音乐的发展为辽南复州鼓乐的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生长于新时代的我们,理应秉承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优秀品格,在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南复州鼓乐上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深入探究辽南复州鼓乐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三、复州鼓乐的代表性传承人

通过田野考察,我们了解到复州鼓乐的代表性传承人大约有十几位,其中老一辈的代表人物有宋立春、李永昌等,他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鼓乐的老前辈,一直坚守阵地,始终活跃在文化的前沿,并且用一生为之守护、奋斗。现在这些老艺人已经所剩不多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坚守让人动容,正是因为这些人为之不懈地付出,才有了复州鼓乐的今天,历史会记住他们的坚守。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继承老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将其继续发扬下去。在传承过程中,以宋喜平为代表、活跃在顶峰时期的复州鼓乐艺术家有:金丰茂、于凤君、郝好令、高岩、胡光辉等。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们至今还在为辽南复州鼓乐的发展和传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努力将优良传统发扬下去。

在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复州鼓乐目前已经进入了最好的时期,复州鼓乐团的主要演职人员经常参加辽宁省及全国演出宣传复州鼓乐,例如:2017年6月参加张艺谋导演的《对话·预言2047》剧组[6],并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冯秉权说:“每次演出后,观众的掌声都经久不息,不少人都会起立致敬,每当看到这样的场面,我们都会觉得一切的努力付出都有了最好的回报。”[7]他还表示,今后他们会组织更多的演出,让复州鼓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不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古老的艺术,同时也能让年轻的艺人有更多的演出机会,增加演出经验,能够早日成为演奏家。同年8月份参加英国爱丁堡国际第二届艺术节演出。2019年7月复州鼓乐团积极参与由广东卫视、山西卫视联合制作的《国乐大典》第二季节目,获得“优秀国乐团”荣誉称号。2020年1月参与“盛世国乐·四海飘香——唢呐、管子专场音乐会”。2019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族器乐大赛中,许多著名唢呐演奏家共同演绎唢呐名曲《百鸟朝凤》。2019年12月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风华国乐》节目录制,还被多家专业音乐学院邀请传授东北辽宁复州鼓乐,例如:2016年10月应邀参加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在西安音乐学院展演《复州鼓乐》;2017今年5月参加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数据库”录制,并录制了四十余首传统曲目,并在中国音乐学院校音乐厅开专场音乐会;2018年6月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大唢呐”讲座;参加“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演出。2020年12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复州鼓乐应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全国农民新年音乐会”(该音乐会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主办的一档有乡村特色、有现代质感、有田园情怀的农民新年音乐会,力争推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乡村音乐作品)。通过这次活动,充分展示了辽南复州鼓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加强了地域性文化交流与推广,利用博大精深的民间鼓乐的艺术魅力去打造专属辽南的地域名片。

近几年的复州鼓乐走入了国家重点的音乐学院,走入了国家大剧院,登上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可以说是走向复州鼓乐的巅峰时代。

作为新时代复州鼓乐传承人的我们,通过不同渠道的宣传途径扩散出去,让更多人来了解它、保护它。实际上传承是我们延续原来老祖宗留给我们好的东西,在传承的过程中最可贵的品质则是坚持。

复州鼓乐积极参加“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四、复州鼓乐的传承与思考

辽南复州鼓乐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历经风雨,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流变,但并没有阻隔和磨灭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和人们对它的感情。相反,由于它的乐器多样、曲目繁多、作用广泛而得到了人们对它广泛的喜爱。

辽南复州鼓乐作为省级非遗项目,近些年来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与传承,涌现出众多青年人,让这一古老的文化焕发了新生,呈现出勃勃生机。

时至今日,复州鼓乐在节日庆典、重大活动、文体赛事等活动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艺术形式。这充分说明人才是复州鼓乐存活根本。

虽然,辽南复州鼓乐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获得了一些针对传承人保护项目,但是,根据研究者现场考察和采风所了解的情况,其现状不容乐观,比如:传承人与项目之间存在着依赖关系,传承人就是人才,对传承人的发掘、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有传承人才有项目,保护好传承人才能谈到复州鼓乐项目的发展,因此,关于传承人的培养和引领,有许多具体工作要更加深入细致地去努力。

为此,2014年,沈阳音乐学院“传统音乐教学基地”于瓦房店市非遗中心挂牌成立。辽宁省非遗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冯志莲,通过学校这个大平台积极与国内和国际友好学院沟通交流,将复州鼓乐推荐出去。冯志莲说:“这个教学基地的建立是一个双赢,艺术来源于生活,复州鼓乐本身就是从老百姓生活中滋养出来的,学校的学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那些最直接表现真实情感的旋律和曲调,经过几百年的沉淀而经久不息,必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让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4月初,沈阳音乐学院邀请了辽南复州鼓乐的非遗传承人到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2019年中国非遗·辽宁鼓乐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

特别是在央视《国乐大典》的节目上,辽南复州鼓乐团选手也积极为观众讲解循环呼吸法,积极传播演奏技巧,也为宣传复州鼓乐传承与传播,作出了很大的积极贡献。

同时,辽南复州鼓乐代表性传承人宋喜平针对传承人的现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说:“近年来,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老的曲牌,喜欢结合新的时尚的东西。我认为年轻人应该先扎根于传统,多学一点传统的东西,这才是他们目前应该做的。”[8]

笔者以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辽南复州鼓乐,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就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对此我们责无旁贷。就像影片《百鸟朝凤》中焦三爷那句“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一样,越是有德行的匠人,就越坚守,因为过往的岁月中,无数前辈就是如此坚守,才让衣钵世代传承。

时代变迁和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没有阻隔和消减东北地区人民群众对辽南复州鼓乐的热情和喜爱,相反,辽南复州鼓乐在东北百姓中的影响力更大了,其乐器多样、曲目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曲调优美、作用广泛,更受人们的喜爱了。

千百年以来,复州鼓乐——辽南沃土上诞生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古老的艺术经历了多次朝代更迭和历史的变迁,历经风雨一路走来,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欣慰。

从宏观视野看,“近年来,中国人物质和文化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在物质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方式却打了不少折扣,许多人坚持一种及时行乐、文化肤浅的精神消费方式,其弊端是造成人们忘却传统历史和文化,丧失历史感和有理想有追求,是碎片化的生活。只有一个不间断的漫长历史的民族,才可以克服这种空虚感,才能够不至于使自己在民族人类进化史上,成为毫无历史文化意义的一些碎片。”[9]

一座城市要有高楼大厦,更要敦厚的历史和文化做支撑,一旦城市缺少了文化,哪怕再奢华、再热闹非凡,也是不能够持久的。

音乐文化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辽南复州鼓乐是复州大地人民群众写意抒情的绝响,是乡野民间百姓情绪涌动的乐章,是对辽南风俗文化的咏叹,也是一种古老传统文化阅尽历史沧桑又不断走向新生的渴望,这是祖辈们为后辈留下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饱含了东北人民的智慧、勇气、责任和护佑,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鲜活有形的文化载体,充分标志着东北地区古老悠久遗存的存在。

高校体育教学具有自身的特色,与高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高校体育教学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对于大学生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将体育课作为必修课的任务来按照时间去规划完成[1],因此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是必须的,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就要理清存在于其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而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评价是发现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尤其是融入学生评价更是能够获得最直接的线索。

“当下中国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所有的变化构成新的现实与新的挑战,作为植根于中国音乐历史与文化伟大传统中的探索者、研究者,应当对此做出自己积极的回应。”[10]

面对古老悠久的辽南音乐文化,我们充满了敬畏和感慨,辽南复州鼓乐历史文化与传播研究的系列成果,将奉献给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东北,奉献给正在蓬勃发展中的辽宁大连。

注释:

[1]郑晓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01):85—91.

[2]栾 芳.复州鼓乐的百年传承之路[J].音乐生活,2018(02):26—28.

[3]高光辉.关于复州鼓乐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戏剧之家,2016(12):47.

[4]韩 旭.命若琴弦——专访北京市曲剧团弦师耆老许吉星先生[J].北京纪事,2019(02):53—57.

[5]同[2].

[6]辽宁鼓乐传承要融入现代元素[N].辽宁日报,2019-04-10.

[7]复州鼓乐亮相国家大剧院[N].辽宁日报,2017-06-30.

[8]同[2].

[9][10]郭建民,赵世兰.以舟为家 向海而歌——疍家“水上民歌”历史文化与传播研究(序)[J].音乐生活,2020(01):62—65.

猜你喜欢

鼓乐文化
文化与人
西安鼓乐套词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传统音乐类】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亟待“交响”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谁远谁近?
一曲民俗生命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