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变革意蕴探析
2022-02-11刘绪军温贻芳
刘绪军 温贻芳
[摘要]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是立德树人一以贯之,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人才培养应该在变革指向、变革策略、变革导向等方面充分理解其变革意蕴,人才培养变革指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变革策略重点从体系贯通、专业升级、培养方案优化、资源共建共享、师资提质、制度保障探索其实施路径;变革导向聚焦从科学性、协同性、贡献度评价其培养成效。同时,高职院校要快速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变革意蕴;新时代
[作者简介]刘绪军(1979- ),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温贻芳(1975- ),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江苏 苏州 215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一流高职院校教师传授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2018032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01-0058-06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产业迫切需要调结构、促转型,中国政府创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系列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引领职业教育要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重要贡献”。着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一、 变革指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时强调,“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要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新思想铸魂育人,以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感受党的伟大思想感召力、凝聚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发展高职教育,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始终坚持把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作为办好高职教育的定位不动摇。
(一)为党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高职教育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把为党育人的培养思想作为办学发展的第一核心要务,贯穿育人全过程,加强内涵建设。
一是坚持党对高职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高职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高职教育的最大制度优势,是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最坚强的领导力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融入学院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等方面,强化党建工作引领,协同推进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学院发展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发展,形成党建促进学院发展、学院发展支撑党建发展迈向新高度的良好局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巩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发展的指导地位,深入领会、贯彻党的最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是大力培养敬党、忠诚、爱党的人才。党性是一个执政党的本质特性。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把先进性贯穿于学生的生活、教学、活动等全过程,让学生全程全方位接受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远跟党走、听党话,时刻把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放在首位;行动上积极主动,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党中央的要求“对标找差”,做到应改及改、精准无误;实践上百折不挠,按照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寻找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契合点,读原著原话、悟道理、践行新思想、树立新理念,把对党的忠诚根植于心、付之于行,将敬党、忠诚、爱党的心融入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为国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国家富强、民族兴旺都离不开人才。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职院校要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培养大量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完成国家寄予高职院校的初心和使命。
一是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由于中国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等与时代发展不匹配,迫切需要促转型、调结构,实现规模集约化发展,因此中国政府推出系列国家战略,助推中国产业迈向中高端,以解决日益突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那么,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培养大量符合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都是技术技能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培育学生面向新的就业岗位、新的就业方向、新的就业技能等适应能力,站在国家战略要求的高度,立足现实情况,承担国家战略需要赋予的职责和使命,高质量达成国家既定目标,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二是培养服务区域产业、扎根地方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大多数是地方办学,因此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应偏向区域产业,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区域产业大多数是当地的特色产业,高职院校必须依据地域特色产业设置专业,依据特色产业对技能的特殊需求开设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将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入人文素养培育,把地域特色凝聚成办学特色,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深挖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深究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服务区域产业、扎根地方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变革策略: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能力的需求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特色与质量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体系通畅: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人才培养体系
要按照“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教育发展理念,一体化系统设计、构建多元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一是纵向贯通。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必须打破专科层次办学的“天花板”,紧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深度分析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岗位能力和素质,从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全面探究职业教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并依此构建“分层分类、个性培养”“一企一案、一生一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教育的类型与特点,实施区域产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实施专业升级,与龙头企业开展专业内涵建设,发挥行、校、企优势,共建专业和人才培养载体,混编师资团队,举办本科层次及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纵向畅通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聚力培养大量“产业需要、人民期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横向融通。职业教育要实现横向融通,要从“政行校企”四方融通入手。首先,政府部门要出台政策,制定职业资格证书统一标准,构建职业资格证书的互认制度,实现资格证书的融通,同时还要搭建学分银行,实现学习者的技术技能积累。其次,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协调组织功能,将行业优势资源整合,发挥“1+1>2”的效应,为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学历提升、岗位培训搭建通道,为学校教师企业实践、混编团队、技术研发等搭建平台。再次,校校融通,实现校际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课程标准共定,课程学分互选互认,促进普职融通,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通道,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选择。最后,企业融通,校企深度融合推进1+X证书制度,提升证书的含金量,制定企业证书互认机制,架设“政行校企”四方互融互通的桥梁,助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二)专业升级:专业群内涵建设是关键
随着产业向集群式方向发展,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也要走集群式发展之路,实现人才聚集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提升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度,对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专业设置需要动态化。面对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专业也要转型升级,构建适应新产业、新技术变革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品牌与产业竞争力匹配,专业内涵建设适应产业发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接产业人才真实需求,将专业建在产业上、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专业建设服务产业集群化发展。专业建设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构建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淘汰招生与就业不旺的专业,及时增设适应新产业发展的专业,凸显专业特色。
二是专业布局需要系列化。面对产业由“制造”向“智造”的变革,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与产业变革匹配,实施同步升级。专业建设需要实现纵向系统化,选取产业链,设计系列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产业链人才培养计划。例如,智能制造领域可以依据技术领域的特点构建专业群,按照树状结构布局需要实施专业系列化,重组专业群内相关专业,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的核心技术构建“根”专业,根据产业技术应用领域的特点构建“干”专业,根据产业发展催生的新兴产业构建“枝”专业,推动专业建设再升级。
三是专业建设需要集群化。传统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主要采用离散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的是点对点的服务。面对产业由离散型向集约型发展、着力打造产业集群的新趋势,需要提升人才的聚集度。由此,要求专业建设也必须进入集群式发展,实现专业间的资源共享,打破各专业的明显界线,整体提升专业升级,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方案优化:系统化、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系统化、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架构,必须从制度、操作、考核层面创新设计,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人才培养制度层面要强化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与服务的承诺。保障教育教学运行管理与质量提升,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凭借所学课程掌握一技之长,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上谋生、立业和发展。高职人才培养是以实践为主的技能教育,要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贯穿以实践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二是人才培养操作层面要落地生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满足人才培養成长的普遍规律,更要符合人才成长的个性规律,把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个人的兴趣爱好、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融合,凸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链条效应。可以按照“一年级做课程设计—二年级做团队实践项目—三年级做行企实践项目”的思路建立创新创业训练体系,课程设置上全程嵌入“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与运行、财务管理”等商科类的课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潜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人才培养考核层面要凸显实践比重。技术技能人才由谁培养、怎么培养、培养的怎么样的核心是加强考核。结果考核是解决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过程性考核是解决怎么培养的问题,是达成结果考核的关键环节。在过程性考核中,应加大实践考核所占的比重,这不但有利于实施者关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提高阶段性人才培养质量,还能保障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发展。
(四)师资提质:打造多元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影响大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关键因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需要职业教育师资具备技术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积极聘请企业家、产业教授、行企专家等精英人才,建立校外兼职教师库。同时,推动校内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建设一支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一是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构建“政行校企”四方联动机制,“行校企”协同培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培养机制。探索政府主导,“行校企”协同,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职业教师的机制。出台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创新、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职教教师实践技能提升计划,建立职教教师实践培训、考核、评价机制,鼓励职教教师将企业真实场景、典型案例、真实项目等融入教材开发、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建立教师提升技术技能的长效机制。
二是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职院校要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建设集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创新团队,实施育训创结合的培养路径,开展师生企“团组融合”的教学和生产实践,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聚力教学改革,培育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资源共建共享:政行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联合产业界搭建实践平台,建立政行校企共享的联动机制,推进实践基地建设,给予学生直接指导,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激发兴趣。
一是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硬件平台。以区域共享高水平产教融合集成化平台为载体,瞄准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家政、养老、健康、旅游、托育等社会服务产业,组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技能教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推广中心、创业孵化中心于一体的产教融合人才实训基地,以支撑产业链映射的岗位集群人才培养、社会培训、科技服务的需要,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硬件平台支撑。
二是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集创客交流、创业苗圃培育、创业项目孵化、创业公司加速等一体化众创空间。通过建设创客空间,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创客交流会,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创客者,发挥优势,强强联合,加速项目落地;对于有创业项目的创客,发挥高职院校的人才、设备、专业特色的优势,提升创业项目的技术含量,优化创业项目的架构,帮助创业团队快速成长;基本成型的创业项目进入创业孵化,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与行业标杆企业全方位对接,与风投公司合作,实施公司市场化运营,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服务。
(六)制度保障: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是关键
制度对如何开展工作具有规范性、指导性、约束性、激励性。高职院校要创新教学管理、增强专业群适应性,关键是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推動专业群适应性体制机制建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专业群建设,一以贯之地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为党育人的初心。根据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展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适应为国育才的使命。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人才成长通道,适应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
二是着力加强教学管理机制建设。以“三教”改革为抓手,提升课堂质量,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专业全覆盖,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改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加大学生、企业、社会对教师教学评价的满意度指标,构建多元、多层次的评价体系,让评价结果真实反馈教学实际效果。
三、变革导向: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效评价
人才培养导向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更是保障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核心问题。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首先看人才培养系统性评价的科学性,其次看保障机制建设评价的协同性,最后看社会服务的贡献度。
(一)贯通培养体系的科学性
贯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大力培育产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结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决定高职教育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必要性。这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主要看人才培养体系是否畅通,是否能够满足人民对各层次教育的美好需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层次的迫切需求,是否符合产业发展对人才类型与结构的需要,是否满足学校发展对提升办学层次“提档升级”的现实需求,是否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是合理性。这是人才培养的支撑点,主要看人才成长通道是否畅通,是否构建了多元人才成长“立交桥”、强化了各层级之间的接口;具体评价各成长层级路径是否畅通,专业衔接之间是否合理,能否促进人才技术与学历的双提升,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是可行性。这是人才培养的立足点,主要看现有资源对人才技能提升质量的支撑。人才技能提升的关键要素是实验实训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因此,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优质教学资源能否集中协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为人才成长提供开放、便捷、协同的“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奠定基础。
(二)强化培养机制的协同性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发挥各培养机制的协同效应,推动机制之间的协同联动,实现机制一体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是开放性。开放性与多元人才培养路径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能够融合多方理念、资源与模式,以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宗旨,积极拓展培养创新拔尖技术技能人才的路径与方法;以适应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对人才技术与能力素质的新需求,积极融合政行校企的资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搭建共享资源;适应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新标准的变革,将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和标准融入本土人才培养。
二是灵活性。灵活性与人才培养方式、路径密切相关,主要看能否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能否依据产业技术要求变化适时更新教学资源,能否随产业技术升级提高师生技术技能水平,能否根据学院办学特色、个性化人才培养特色调整人才培养路径与方法,保证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
三是一致性。一致性与人才培养的全局性密切相关,人才培养是需要全员参与、全资源聚集、全机制协调的全局性活动,主要看大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是否具有共同的培养目标,评价体系和制度是否统一,培养路径与方法是否体现个性到共性,任务和机制的建立是否体现协作性、是否能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突出社会服务的贡献度
服务贡献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成效的核心,也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达成度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从质量、产业、品牌上进行着力打造,凝聚办学特色,凸显办学质量与水平。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反映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贡献度。高职院校的使命就是培育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升是办学水平聚集效应的体现,可重点关注学生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就业率、资金支持、实验实训设备配备等方面。
二是人才培养产业认可。人才培养产业认可反映人才培养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人才支撑的贡献度。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人才培养产业认可应关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匹配度,技术技能人才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能力、素质匹配度,技术技能人才知识与岗位需求知识的匹配度等方面,凸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产业技术革新的贡献度,助力产业迈向中高端。
三是人才培养品牌辨识。人才培养品牌反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贡献度。在当前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突出、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的情况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的突破口,必须结合地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人才培养的特色,开拓创新,重点关注人才培养的特征、特色、特點和社会美誉度。
[参考文献]
[1]苏霄飞.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专业集群建设研究——服务“智能工厂”的发展思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137-142.
[2]任占营.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变革意蕴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4-8.
[3]程振设.以“重要讲话”精神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2):68-70+75.
[4]拓俊杰.坚守教育初心 牢记育人使命[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12):36-37.
[5]范跃进,刘恩贤.以习近平高等教育思想为指导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0-15.
[6]张文利,范明明.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本遵循与推进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21):25-32.
[7]刘绪军,温贻芳.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体系构建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8(23):47-52.
[8]温贻芳,周尉.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苏州答卷”[J].江苏教育,2020(8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