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处理视角下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的运动机制分析

2022-02-11楼雯张鸢飞

现代情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信息处理

楼雯 张鸢飞

摘 要:[目的/意义]学术数据在科学传播与知识共享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有着相当复杂的运动,系统性探究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的运动流程、机制和影响因素,对科学界和科技工作者了解科学交流和知识演化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综合科学情报交流理论和科学交流系统理論来分析并提出现代科学交流系统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Vensim软件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分析影响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运动影响因素。[结果/结论]提出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系统中的双循环运动模式,该系统仿真结果显示,调整学术数据的输入初值与系统的输入转化率对学术数据的输出提升最大。因此,应当增加基础学术数据储备,塑造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平衡发展的稳定系统,推进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的运动产生更多价值。

关键词:信息处理;科学交流;学术数据;系统动力学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2.02.005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22)02-0044-11

Mechanism Analysis on Academic Data Movement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A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Process

Lou Wen1,2,3 Zhang Yuanfei1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2.Institute for Academic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Statistics and Data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Shanghai 200241,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Academic dat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cientific dissemin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At the same time,academic data disseminate with a very complex movement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The systematic exploration of the movement process,mechanism and impact factors of academic data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cience community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evolution.[Method/Process]By integrating scientific information exchange theory and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ory,a model for moder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ystem was analyzed and proposed.Adopting system dynamics method and the software,Vensim,sever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n the proposed model was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movement of academic data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Results/Conclusions]The double-circle movement mode of academic data in th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ystem was propos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system showed that the strongest factors on increasing the output of academic data were adjusting the input initial value of academic data and the input conversion rate of the system.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volumn of basic academic data,to create a stable system to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formal and informal scholarly exchanges,eventually to promote the movement of academic data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a great value.

Key words:information processing;scholarly communication;academic data;system dynamics

学术数据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由于科学交流而产生的,经由理解、分析、组织、存儲等过程形成的一类用以反映特定知识的数据形式。尽管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长期占据科学交流成果的支柱地位,但Baumann A等[1]指出,科学家们为了收集其他学者的意见,在没有经过正式的同行评议前,流出的文件作为学术数据的第二存在渠道正在高速成长。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交流作为一种伴生的社会活动变得愈发频繁[2]。著名前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伊洛夫提出“科学情报交流论”,将科学交流定义为一种信息交流过程,并可依据传播形式分为“正式过程”与“非正式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科学情报系统”模型(UNISIST)中,将“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通过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是否以出版编辑系统和文献信息系统作为媒介进行具体区分。科学交流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传递学术数据,由此了解同行的研究内容[3],提升科学劳动的效率;通过学术数据的共享,引导科学家产生新的个人目标[4];构建学术资源库,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保障。因此,探究学术数据的运动机制,有助于系统、整体地理解科学交流和科学发展的本质。

翟杰全认为,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5]。学术数据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在科学交流的过程中应同时服务于科学家和其他公民的知识需要[6],即肩负着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文献的引用是科学研究中学术数据被利用的普遍形式,具备严格的数据引用规范。刘运梅等提出的文献三角引用模型[7]说明,学者间通过引用与被引用行为形成一种紧凑的三角知识传递结构。另一方面,以网络信息资源与其他非正式出版物为代表的学术数据变得愈发重要[8]。替代计量学的出现和盛行正是学术数据在非正式交流中活跃运动的体现,利用下载量、博文提及量、阅读量等变量进行非正式交流指标,扩展了文献引用等正式交流指标[9],社交网络平台、新闻和政策平台都逐渐作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10],余厚强等利用427万余条新闻替代计量数据进行研究,指出新闻能够推动晦涩的学术数据向亲民形式的转变[11]。学术数据既通过文献信息系统被科学研究者直接引用,又通过非正式交流的形式被社会广泛需求,在不同交流途径中交错运动贡献于科学发展的成果。目前,针对学术数据静态特征的研究已颇具一定规模。计量学方法成为主要研究方法,来分析科学研究中主体从个体向团队进行转变对知识扩散与传播的推动作用[12],知识扩散和交流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引文分析方法指出我国LIS研究领域狭窄、研究热点集中的特点[13];还有从引用行为的视角指出学术数据的利用强度应由其对施引文献的重要性而非参考文献的经典程度决定[14]。以上研究从不同视角对学术数据的利用与发展进行探究取得了一定结论,然而对学术数据运动全局的机制却鲜有提及,系统性地刻画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的运动过程是必须完成的工作。

因此,本文旨在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综合现有研究中学术数据的静态特征描述与科学交流的模式定义,建立一套综合性科学交流仿真系统。期望通过仿真实验对学术数据的运动流程与机制进行揭示,探究其影响因素,进而加深对科学交流与知识演化的理解,促进科学发展。

1 科学交流系统分析

科学交流系统主要有4个功能:“注册、认证、告知、存档”[15],最终科学研究的实现成果归纳为“荣誉”,从而实现学术数据由具体向抽象、由外在向内在的转化。结合米哈伊洛夫的理论,科学交流可被归类为正式交流过程与非正式交流过程,科学交流系统在以上过程中逐步实现其职能。科学交流,尤其是非正式交流的形式多元化使得科学交流的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拓展[2],科研人员的信息行为受该来源学术资源的影响产生了相当可观的成效[16],这使得其中的两类过程产生新的内涵与交互。因此,本文将首先就两类交流过程分别从信息流理论的角度对学术数据流动模式进行配置,进而实现对学术数据流动模式的全局刻画。

1.1 正式交流系统分析

目前,针对正式交流系统的各类产出常常以同行评议法与科学计量法进行[17-19]科学评价。据此,正式交流系统将主要以正式出版文献的视角,对学术数据自科研起始向出版方向进行运动的路径实现描述。

从数据流看,隶属系统主体的学术数据需经过研究、投稿、出版、收录等过程最终被呈现于文献信息资源系统中,作为新一轮科研的基础存在。每一项学术数据流的形成均需通过引用的方式与其他学术数据流的汇聚,从而使得正式交流系统内部可以通过多个线性过程嵌套的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学术数据流在完整通过注册、认证、告知、存档的职能实现后,即可视作系统的产物,又可视作系统的投入。

1.2 非正式交流系统分析

近年来,对非正式交流的研究逐渐频繁,尤其是针对社交媒体的Altmetrics指标研究,实现了对科学交流评价的补充[20]。信息载体的发展使得学术数据在公开出版前可通过网络首发、预印本、知识社区等网络途径投入交流,从而优化了正式交流过程固有的时滞性。因此,传统的非正式交流过程与网络环境下新生的非正式交流过程将被视作非正式交流系统中的两项主要路径。

从数据流看,学术数据可通过传统或Web环境下非正式交流过程的各个环节输出,最终成为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由于非正式交流的产出往往不以公开出版的形式呈现,在数据流进行运动的每个过程中,每当数据流产生变化均可被视作是该次交流的产物。在该过程中,学术数据不必完整履行科学交流的四项核心职能,可以成为新的学术数据并输出,因此,此系统仅提出学术数据在其中可能进行的步骤。实际学术环境中,学术数据可在任意环节输出并作为新的数据源发起新一轮运动。

1.3 科学交流系统

基于以上就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两类过程的科学交流系统配置分析,学术数据的运动轨迹可被抽象为两类子系统,分别遵循严格及不完全严格的科学交流系统职能规则。然而在真实科学交流中,学术数据的运动方向往往不会单一地以线性的形式存在。

从信息输出的角度来看,相当比例的学术数据最终遵循正式交流过程的特征转化为正式出版的文献信息资源,也存在大量学术数据自非正式交流的中间环节流出,以开放资源的形式成为可供使用的学术数据,同时具备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的内涵,本文将其归纳为学术数据的“应用”实现。从信息输入的角度来看,学术数据在生成新的学术数据的过程中,不仅依赖于此前运动的产出,同时也会纳入该部分输入数据在尚未正式输出前通过非正式交流过程相伴形成的学术数据,通过运动过程中的数据循环提升最终产出的信息质量。由此,该系统表现出学术数据在多轮运动间依靠正式交流模式连接,在单次运动时依靠非正式交流模式调整修正,进而形成由内外循环同时决定的运动机制。

2 学术数据运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2.1 学术数据运动的回路构建

学术数据运动分析的主体应为输入的学术数据与其相应输出的变化差值,通过差值的反馈原理进行探究以揭示科学交流發展的本质。本部分基于第一部分数据流系统的提出,通过Vensim软件对系统进行模型化[21],结果如图4所示。

在该回路设计中,原系统配置的外循环通过多层正反馈回路实现,学术数据通过多个途径分散形成各类信息资源并最终向新的学术数据进行运动;原系统配置的内循环结构则通过“反馈”变量的二阶反馈回路实现,从而完善对学术数据运动过程中自发提升现象的描述。

具体而言,由于前项学术数据表现形式的质量提高将直接决定后项学术数据的发展下限,例如,正式交流过程中论文研究的手稿越完备则形成的论文初稿将越有可能具备更高的质量;非正式交流过程中推文的质量越高则推文中被抽取的信息资源质量将相应提高。因此,以上变量间均呈现“同进同退”[22]的趋势,即“注册、认证、告知、存档”四大科学交流系统职能对应的产出之间存在一阶线性正反馈关系。

为描述非正式交流过程,尤其是Web环境下非正式交流过程中学术数据的运动细节,建模中设置“权威性及共信度较低的反馈”这一变量,对学术数据运动过程的中间产物针对其本体的作用进行刻画。当学术数据以非正式出版文献的形式作为科学交流过程中的产出时,将穿插与科学交流系统职能间的信息传递定义为权威性及共信度均欠佳的反馈信息传递。一方面,产生学术数据的活动质量将直接影响该反馈信息的数量,具体表现为当活动质量越高时,对应的反馈信息将越频繁,从而降低可提取反馈信息的密度,最终降低反馈信息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反馈信息的生成依赖于该活动中产出的学术数据本身,当该信息源的质量越高时,相应产出的信息也将提升;由此,当该类活动的成果质量越高时,对学术数据的最终作用由反馈信息密度与反馈信息质量的影响叠加形成。

2.2 学术数据运动的回路分析

本模型主体由正向反馈环组成,依据科学交流系统的基础理论对其进行抽象,所有的正向反馈环

均遵循“学术数据—研究质量—注册质量—认证质量—告知质量—存档质量—新的学术数据”的环形结构。由于单次正式交流过程中,学术数据的运动均以线性的形式呈现,前一步的研究质量对后一步的产出质量起到正向决定性作用,产出质量对文献的出版期刊层次、存档系统评级又起到正向决定性作用,该环形结构是对学术数据传统发展的描绘。

模型的补充部分由高阶反馈环充当,主要表现为“任意阶段的学术数据输出—非正式的反馈—另一阶段的学术数据输入”的抽象逻辑。鉴于非正式交流过程发展至今演化出的更快反馈速度与更大信息处理量,该回路体现了不同于正式引用的即时反馈与学术数据提升的关系,为部分尚未或不将被纳入正式出版文献资源系统的学术数据的运动机制填补空白。

由此,在两类反馈环的交互作用下,本模型涵盖共计12个反馈环,以此构建学术数据运动流。

3 基于Vensim的学术数据运动仿真

3.1 学术数据运动的流图设计

依据因果回路对学术数据运动模型的流图进行搭建,本研究以评分作为考察变量对学术数据本体的质量及传播能力进行描述[23]。该流模型的主要通路由以正式出版文献形式呈现产出的途径与非正式出版文献呈现产出的途径互补形成的双向通道构成,同时佐以运动过程中学术数据自我提升的内部循环流,实现对科学交流中学术数据运动普遍形式的描述,具体流图设计如图5所示。

该流图包含常量24项、状态变量2项、辅助变量12项及流率变量8项共46项变量,最终输出的学术数据评分因果关系如图6所示。学术数据的运动在该过程中并非单纯选择某一类过程的分支路径,在科学研究初期,数据流即可直接通向文献撰写与投稿环节,亦可通过非正式交流反馈环进一步提升内涵;在研究过程主体实现后,数据流通向最终输出的回路通过文献资源系统与开放存取等途径均可实现,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的运动呈现出多元化、交互上升的特点。

3.2 学术数据运动的方程构建

为对学术数据运动回路所刻画的运动模式进行仿真,本研究构建了以下主要方程模型:

科学交流辅助变量方程(以非正式交流学术数据提升率为例):非正式交流学术数据提升率=(平台公信度+平台曝光度+平台舆论负面影响)*(1+交流内容关注度)*(1+交流规模)*(1+目标人群专业程度)。对于各个用于描述科学交流中某一阶段输出学术数据与投入学术数据之间的差值部分,总是利用一个辅助变量来解释该过程中差值的产生原因。以非正式交流学术数据在认证步骤的增益为例,利用6个相关常量对该过程中学术数据评分的增益与减益进行描述,最终得到非正式交流学术数据提升率作为辅助变量,并通过与该部分的输入值相乘,即投入研究的学术数据评分,得到学术数据在非正式交流(认证)通路中的提升部分。

科学交流职能方程:输出的学术数据评分=投入研究的学术数据评分+文献学术数据完成度(存档)+非正式交流学术数据完成度(存档)+文献学术数据实现度(告知)+非正式交流学术数据实现度(告知)+文献学术数据提升度(认证)+非正式交流学术数据提升度(认证)。依照科学交流系统的职能,将一次研究中的成果撰写/结论汇总、投稿/交流预备活动、录用/交流生成及收录系统/归档划分为4个学术数据运动阶段。对于后3项阶段,总是以生成于前一阶段的学术数据作为输入,通过各职能环节对应的影响因子(常量)决定的比率(辅助变量)作用,得到该轮次运动中由输入数据部分转化形成的额外产出值。由此,通过各实际环节中的影响因素促进学术数据的产出,将最终输出的学术数据评分定义为以上所有部分产出的总和,从而形成运动流模型中数据流动的核心模式。

学术数据转化率方程:转化率=1/(1+EXP(-输出的学术数据评分+投入研究的学术数据评分))。当系统进行长周期模拟时,由于科学交流的发展性,学术数据的评分将通过大量的正反馈回路逐步趋向无限大。然而在实际的科学研究环境中,尽管科学交流正爆炸式发展,当统一轮次内系统产出的数据质量远高于系统输入的数据质量时,系统将难以在下一轮次运行中完全利用上轮的产出数据,此时表现为科学交流需要一定的時滞来适应该冲击。因此,利用值域介于0与1之间的Sigmoid函数作为转化率的基本形式,考察上一轮次中输出与输出的增长情况,为下轮输入数据的转化率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学术数据发展更贴近实际情况。

科学交流反馈方程:反馈度=学术数据的阶段性评价*反馈信息转化率;投入研究的学术数据评分=(DELAY1(输出的学术数据评分)-投入研究的学术数据评分)*转化率+非正式交流学术数据反馈度。从正式交流过程的视角来看,科学交流的反馈是由系统输出不断成为新的系统输入的循环结构实现的,因此新一轮仿真中应当包含上轮输出的学术数据评分。然而仅以此并未能完全反映科学交流反馈的模式,考虑到非正式交流的反馈无需在严格履行完整的科学交流职能后进行,系统内部应当具备学术数据循环提升的通路。由于学术数据受反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研究质量的提升而非传播能力的提高,所以选择在非正式交流通道的“认证”环节部署科学交流反馈方程,设置辅助变量“反馈信息的转化率”以实现从学术数据的阶段性评价指标中提取反馈信息的贡献度,从而强调非正式交流中信息双向传递以提升科研质量的特征。

3.3 学术数据运动的仿真实验

利用Vensim软件,设置步长为1轮/次,进行仿真周期实验,实验中各变量设置如表1所示。

图7展示了在控制其他因素取值与方程结构不变时,仅调整辅助变量“非正式交流学术数据提升率”为恒等于0的常量时模型输出的情况对比。其中,左图为该变量恒等于0时的情况,即学术数据仅单向通过文献信息资源路径而对非正式交流过程没有响应时,其评分的变化状况;右图为对照组,反映该模型在表1参数下正常运行的结果;仿真周期设置为60轮,步长为1轮/次。此时该图像共反映两个核心要素:其一,当不存在正式出版文献及内部循环作为科学交流的模式时,单一的非正式交流过程(包括社交媒体、讲座、虚拟社区及其他公开交流等)在促进学术数据评分上升的行为中仅表现为线性作用,即缺少反馈环节时学术数据体现出流动速率较低的特点;其二,观察坐标轴标度可发现,同样设置初始学术数据评分的仿真初始值为1个单位时,在任意周期后二者绝对差值均较大,即就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系统中的产出量而言,非正式交流过程涵盖的活动对学术数据流的绝对产出量占比更大。

为验证系统特征,在此选取“信息抽取”(Information Extraction)领域作为实验案例,以2001—2020年的WoS发文量代表学术数据评分,验证两类科学发展情境对模型的有效性。以2000年WoS发文量2 217篇为初始学术数据评分,默认每篇学术论文贡献为1单位,分别控制非正式交流回路开启与否、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受鼓励与否进行30周期的仿真实验,设置4组对照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

对照组:实际值。

组1:一般过程。依据原参数设置,初始学术数据评分为2 217。

组2:仅正式过程。依据原参数设置,令“非正式交流学术数据提升率”恒等于0。

组3:鼓励正式过程。依据原参数设置,令文献学术数据提升率初值为0.01。

组4:鼓励非正式过程。依据原参数设置,令非正式交流学术数据提升率初值为0.01。

对比对照组与组1、组2,本系统模型的一般过程与WoS刊登的信息抽取领域相关文献发展基本吻合。不考虑非正式交流通路后,学术数据评分上升缓慢,甚至因转化率过低而未能在30周期内达到投入数据的评分值。由组3与组4可知,当学术数据正常运动时,对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的鼓励在输出的学术数据评分上呈现类似的激励效果。

进一步观察图像特征,图8中实际值与仿真值存在多个交点,其中实际值与单一过程受鼓励的仿真值出现两处相交,分别位于2012年与2018年。在第一处交点以前,实际值高于任一受鼓励过程仿真值,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两处交点之间,实际值首先经历一段低增长期,随后与一般过程仿真值相近,即领域内的高速科学交流对科学系统的稳定性产生挑战,非正式交流过程的运行效率受较大影响,发展速度受限;第二处交点后方,实际值上涨,在系统输入评分与输出评分再次形成平衡后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由此,本文模型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由于系统流多以正反馈环嵌套形成,位于头部的变量将参与学术数据运动的更多环节,以下对3个具备代表性的变量初始值进行调整,为避免浮点溢出的异常抛出,仅实施为期30轮次的仿真。

输入的学术数据评分:输入的学术数据评分代表了该科学交流系统所处环境的学术研究基础。在仿真实验中分别为其赋予1单位与10单位的初值,用以描述较弱的科学交流环境与较强的科学交流环境。

交流规模:交流规模(常量)通过非正式交流学术数据提升率(辅助变量)影响参与非正式交流循环的学术数据比例,由于相关常量作用方程类似,此处仅以交流规模为例调整其边际效益,在仿真实验中分别为其赋予-0.5单位、0.001单位与0.5单位的初值,用以描述非正式交流过程被厌恶、常规与被偏好的背景。

手稿质量:手稿质量(常量)通过文献学术数据提升率(辅助变量)影响参与正式交流过程的学术数据比例,同理,此处仅以手稿质量为例调整该过程边际收益,在仿真实验中分别为其赋予-0.5单位、0.001单位与0.5单位的初值,用以描述正式交流过程被厌恶、常规与被偏好的背景。

对比组1与组2可知,当输入的学术数据评分值由1个单位提升至10个单位时,输出的学术数据变化趋势未见明显加速;而学术数据转化率的基础值相比输入值为1单位时高出了0.2,同时转化率的增长速率远高于对照组。这意味着夯实的学术研究基础有利于学术数据的转化率在短周期内提升并趋近于1,但对学术数据整体评分提升的速率影响欠佳。

对比组1、组3与组5可知,调整交流规模变量的值将显著作用于学术数据的输出评分。具体表现为控制其他变量不变时,当学界认可并鼓励非正式交流过程,设置交流规模参数值为0.5,输出的学术数据评分约为对照组的6倍;而当学界忽视非正式交流过程,设置该参数为-0.5,输出的学术数据评分约为对照组的0.3倍。从图形上体现为,当交流规模变量为负值时,输出值的变化趋势更接近于线性。以上表明,控制进入非正式交流过程的学术数据比率将严重影响科学交流系统中学术数据的提升产出,且当修正量相同时,对其正向的鼓励将比负向的抑制产生更敏感的回应。

对比组1、组4与组6可知,调整手稿质量变量的值,即调整正式交流过程的通路对学术数据的输出评分作用相较稍弱。对比组3、组5与组4、组6两两之间的输出值同比比例,发现当交流规模(非正式交流过程的代表变量)与手稿质量(正式交流过程的代表变量)同时由-0.5调整1个单位至0.5时,前者的提升接近20倍而后者仅0.5倍,说明正式交流过程对输出值的贡献取决于该通路本身的特性,输入学术数据的比例对其影响则稍逊。此外,在30轮次的仿真周期中,当正式交流过程被厌恶与被偏好时,其转化率均在仿真周期结束前趋近1,而对照组则未实现这一点,意味着正式交流过程对学术数据输入的稳定性在于其易达成内部的系统均衡,即在输入值较高与较低时均能快速提升上轮次输出转化为本轮输入的能力,形成冗余较小的子系统结构。

4 结 论

本文结合当前科学交流研究成果,以科学交流模型与职能模型为基础,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信息处理的视角对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运动的机制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如下:

其一,学术数据在科学交流中的运动发展必须依赖于循环的形式。不论是通过科学交流系统单次运动输入输出进行交互的外部循环,抑或通过系统内部学术数据流动的内部循环,只有存在循环时,学术数据的发展才能突破线性的限制,贴近正式出版文献的“指数增长规律”。因此,不能盲目鼓吹头部科学研究成果而忽视非正式交流过程在科学交流系统中的发展作用,应当同时鼓励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的职能。

其二,学术数据运动的提升机制对输入学术数据转化为非正式交流过程中流通数据的比例最为敏感。由于正式交流过程依托于文献信息系统呈现最终的科学研究产出,该子系统具备一定的调整能力;而非正式交流的发展则完全依托于输入的学术数据向该过程的输入比例,当这一比例被降低时,科学交流系统中学术数据的提升将大幅降速,直至趋向于线性变化过程。因此,应当提升由正式交流过程的产出集中构成的文献信息资源向公众开放的程度,降低获取学术数据的门槛,即鼓励人们在社交过程中更多地通过非正式交流的形式利用学术数据。

其三,科学交流的效率取决于该系统所处环境的基础学术数据储备。科学交流的效率直接体现为能否对本系统上轮的输出值在新一轮交流中实现应用,即本研究中的转化率变量。当某科学交流系统被建立时,其基础转化率首先由输入学术数据的评分决定,而后依据该环境内正式交流过程与非正式交流过程的活动强度决定转化率的变化速率。因此,当科学交流系统被优化时,首先需要提升并筛选当前存有的学术数据,通过输入高质量的学术数据来提高系统的下限是最为直接实现促进科学发展的方法。

参考文献

[1]Baumann A,Wohlrabe K.Where Have All the Working Papers Gone?Evidence from Four Major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J].Scientometrics,2020,124(3):2433-2441.

[2]张立伟,陈悦,刘则渊,等.社交网络平台非正式科学交流的探讨——基于Evolutionary Biology学科Altmetrics数据计量[J].科学学研究,2018,36(6):1008-1017.

[3]Bernal J D.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39:292.

[4]Alshebli B K,Rahwan T,Woon W L.The Preeminence of Ethnic Diversity i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J].Nature Communications,2018,9(1):1-10.

[5]翟杰全.再論科学传播[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2002:11.

[6]王晓笛,李广建.基于新闻信息抽取的人文社科非正式科学交流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8,(2):43-53.

[7]刘运梅,马费成.面向全文本内容分析的文献三角引用现象研究[J/OL].中国图书馆学报:1-17[2021-05-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746.G2.20210420.1428.00 2.html.

[8]Brittain J M.Pitfalls of User Research,and Some Neglected Areas[J].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Studies,1982,2(3):139-148.

[9]Chi P S,Gorraiz J,Glanzel W.Comparing Capture,Usage and Citation Indicators:An Altmetric Analysis of Journal Papers in Chemistry Disciplines[J].Scientometrics,2019,120(3):1461-1473.

[10]王瑞,李思豫,袁勤俭.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特征对知识交流效果的影响——以南京大学ResearchGate用户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20,(4):97-105,132.

[11]余厚强,曹雪婷,王曰芬.新闻替代计量指标的分布特征研究[J].情报学报,2020,39(10):1081-1092.

[12]丛敏,王景周,陈咏梅.学术期刊合著论文作者的科研合作特征分析[J].图书情报导刊,2020,5(11):66-72,79.

[13]赵鸿玉,薛丽娜,王代礼.国内外LIS领域高被引论文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21,39(4):129-139.

[14]孙太安.中文文献引用行为分析——以《图书情报工作》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

[15]Roosendaal H E,Geurts P A.Forces and Functions i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An Analysis of Their Interplay[EB].http://www.physik.uni-oldenburg.de/conferences/crisp97,2007-05-08.

[16]方菲,叶冉玲,杨冀.社交媒体学术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分析[J].出版科学,2020,28(2):67-73.

[17]韩毅.非正式交流回归语境下科技评价的融合路径取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2(4):64-74.

[18]巴志超,李纲,谢新洲.网络环境下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的理论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18,(2):86-94.

[19]楼雯,蔡蓁.科学论文评价的涵义与方式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21,40(5):171-177.

[20]田文灿,胡志刚,王贤文.科学计量学视角下的Altmetrics发展历程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9,(2):5-11.

[21]李立睿,邓仲华.系统动力学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5,5(3):92-97.

[22]楼雯,房小可.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34(7):21-27,38.

[23]李宇佳,张向先,张克永.用户体验视角下的移动图书馆用戶需求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6):90-96,119.

(责任编辑:陈 媛)

收稿日期:2021-08-02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科学家与跨学科数据的双螺旋知识发现研究”(项目编号:2019T120322)。

作者简介:楼雯(1988-),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计量与科学交流。张鸢飞(2000-),男,本科生,研究方向:数据挖掘与信息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系统动力学信息处理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地震烈度信息处理平台研究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基于随机函数Petri网的系统动力学关联分析模型
大学生网游成瘾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基于SD模型的文化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仿真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东省农村消费的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住宅能耗分析
一种新型BP神经网络模型在火灾探测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第7届智能信息处理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