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百年建构的历程、逻辑与启示
2022-02-10王慧娟
摘要: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百年间先后经历雏形期、确立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话语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拓展,日渐形成一套深入人心、凝心聚力、内涵丰富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认知。回顾百年演进历程,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不仅有着明晰的演进逻辑,即概念范畴由分散单一趋向于综合多样、逻辑架构由不完整趋向于系统完整、价值取向由物的现代化趋向于人的现代化;而且有着深刻的现实启示,即新时代推进话语体系创新要坚持和完善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保持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力,促进现代化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2)01-0044-08
话语是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进行交流、沟通和对话的工具,是理念、思想和文化等内容外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统、时代精神等的表达范式,话语“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言语互动以及各种形式的书面文本”[1],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重要的建构作用。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是党百年来立足中国国情,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的话语表达统称,是党现代化理论的话语呈现。党的现代化话语应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而生,是对百年来各历史阶段现代化实践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理解和诠释。系统梳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的历史生成、演变历程和发展逻辑,深刻总结党的现代化话语百年建构的现实启示,不仅能够有效推进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建构的学理化,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而且对深化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民族复兴的新局面具有深远意义,还有助于打破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开拓世界现代化新路。
一、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百年建构的历程
追求和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不渝的理想目标。经历百年风雨,党不仅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且成就斐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创造出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而且围绕现代化实践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认知,逐步建构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
(一)雏形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
“现代化”作为近代中国最为宏大的概念之一,其在中国出现和流行的最早时间尚无一个权威的确切判断。但可以明确的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在中国已有相当程度的流播,中国知识界对其概念的解释不断深化,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开始用之指涉诸多亟待改革的领域,创制出“军事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生活现代化”等一系列复合词汇群,并较多地出现于中国报刊上[2]。“现代化”这一词汇或概念在中国的流传,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话语表达,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奠定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便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关切,从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党的早期领导人积极参与“现代化大讨论”相关的议题可见一斑。1921年至1954年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萌芽期。这一时期,党的现代化话语虽表达方式不固定、概念不統一,却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追求进步、力争先进的初心和使命,蕴含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强大基因。
1.话语内容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所指。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概念的认知多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苏联模式有关。[3]到20世纪30年代,党的现代化话语主要着眼于军事的现代化,与“现代化”表述一起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军制”“军队”“装备”等词。[3]究其原因,话语的内生动力是要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但常年残酷的作战形势和军事上的落后使得党不得不高度重视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现代化。20世纪40年代,随着战争形势好转和中国工农业现代化发展可能性的出现,党的现代化话语开始围绕“工业化”展开,军事现代化观念被工农业生产现代化观念所取代。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进一步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4]1477尔后,“国家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先后成为高频词汇,足见党对工业化的重视。
2.首次提出现代化的战略话语。实现现代化是近代先进中国人的伟大梦想,也是党矢志不移的追求。1949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之际,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4]1437,即“两个转变”。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百年屈辱史的深切体悟和对现代化的深刻认知,为实现工农业现代化和最终建成现代化国家所明确的一种基本思路。
3.话语内核是建立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国家。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侵略下被迫打开国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悲惨境遇。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寻强国富民的药方,但实践表明不是方案化作泡影,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撞得头破血流。直到共产党诞生,中国才真正有了新出路,民族复兴才有了新希望。面对重重考验,党意识到要想救亡图存、赢得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就必须走现代化道路,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现代化”的意义更加凸显。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化被动应对为主动迎接,积极进行现代变革,将“现代化”概念广泛运用到革命话语中,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概言之,这一时期党的现代化话语无论是强调军事现代化,还是工农业现代化,都是为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又富强的新中国而服务的。
(二)确立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化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揭开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抗美援朝的胜利和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为党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1954年至1978年间,党围绕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宏大主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奋进、接力探索,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外延及其规律的认识,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初步确立。
1.初步形成标识性的目标话语。为回答和解决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走向富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探索中,逐步提出“四个现代化”,并将之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5]的现代化目标。1957年,毛泽东提出建设“现代科学文化”的概念。随后,“现代科学文化”同“现代工业”“现代农业”一起出现在党的各类重要文献中。1959年至1960年间,为提高全党各级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认识,统一全党思想认识,毛泽东提出领导干部要好好研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正是在研读该书的过程中,党内主要领导对“四个现代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毛泽东重新强调了“国防现代化”,周恩来提出将“科学文化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1963年,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上发表讲话,进一步明确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作用。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取代“现代的交通运输业”。至此,“四个现代化”的内容被确定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6]439,并一直沿用至今,标志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初步确立。1975年,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文革”的严重破坏,周恩来在党的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四个现代化”。党对“四个现代化”话语内容的多次调整和强调,不仅说明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也表达了党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建设富强国家的追求和愿望。
2.创新发展现代化战略话语。党深刻洞察中国国情,针对20世纪内完成“四个现代化”的总目标在实施步骤上作了详细规划,提出“两步走”战略构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6]439“两步走”的话语表述标志党的现代化战略话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三)发展期:改革开放新时期
“文革”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反思中对现代化有了全新认识,准确研判世情、国情和党情,科学回答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成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1978年至2012年是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快速发展期,其间经历了伟大转折和重大创新。
1.目标话语更具标识性、主体性和原创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重启追赶现代化的征程,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探索。改革开放初期,党沿用“四个现代化”表述,继续将之作为发展目标。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外宾时第一次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全新概念,尔后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进一步表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并在之后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正式提出,中国要基于自身国情和特点,“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7]163。此后,“中国式的现代化”成为党经常提及的重要概念。同年12月,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问题时,创造性地提出“小康之家”的新概念,并为其确定具体的量化指标。由“四个现代化”向“小康之家”的话语转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现代化目标的一次重大调整,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日益明晰。“小康”也成为党擘画中国式现代化蓝图的核心概念。为把错失的时间抢回来,“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一天也不耽误”[7]241地搞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后的历次党代会都对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其中党的十二大、十四大和十六大直接将“现代化”写进大会主题。党的十三大首次正式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概念,为现代化建设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党的十五大上,“依法治国”被首次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标志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日益科学化、法治化。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概念写进党代会文件,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回顾30余年的不懈奋斗历程,党的现代化话语经历了历史性转变,其具有标识性、主体性和原创性的概念、范畴和表述不断被赋予新内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进而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的跨越式进步。
2.提出更具科学性、导向性的新战略话语。党立足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为实现不同的现代化目标作出不同的战略部署。1982年,为验证“小康之家”构想的可行性,党提出“翻两番”战略,将之作为实现小康目标的现实路径。1987年,党正式确立时间跨度70年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使中国第一次有了清晰又切实的现代化战略布局。党的十五大对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细化,提出时间跨度50年的“两个一百年”重要概念。“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8]。党的十七大对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第二次具体设计,提出了标准更高、更可持续的新要求。每一个概念的提出都凝聚了全党的智慧和力量,每一次概念的变革和创新都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深化。“翻两番”“三步走”“两个一百年”战略话语的提出,指引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航向,勾勒明晰的奋进坐标,设定稳步前行的节奏,展现出党和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光明前景。
3.話语内核的指向呈现渐次深化的动态过程。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现代化话语内核指向的演进也是在阶段性发展中渐次实现的。改革开放之初,党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建设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9]。党的十七大对此进行新的探索和思考,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写入党章[10]。至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逐步成为这一时期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的价值内核。
(四)成熟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以时代之需为坐标,求真务实,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新主题、赋予新内涵、确立新方向,推动党和国家现代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新成就,形成内容充实、思路清晰、层次丰富、维度多元、科学鲜活的现代化话语体系。2012年至今,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进入全面提升和快速完善阶段。
1.形成更具系统性、开创性、时代性的全方位目标话语。进入新时代,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科学深刻,在话语上体现为提出更多更具阶段性、层次性、承接性和科学性的现代化目标话语。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之写进大会主题,作出“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1]13的庄严承诺。“建设”与“建成”仅一字之差,却使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建成有了明确预期。会议还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表明中国的现代化是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上,党的十九大郑重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12]11,表明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发展的新坐标。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申制度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性,力求推进全方位的国家制度体系朝着更加科学进步、合理规范、成熟完备、运行有效的目标前进,“制度”成为全会公报中出現频率最高的词汇,标志党的现代化话语实现了由“器物技术现代化”向“制度理念现代化”的百年跨越。2020年,小康社会得以全面建成,实现了其所承载的历史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取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事实证明,党逐步提出的集系统性、开创性、时代性于一体的全方位现代化目标话语,不仅为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任务,还为开拓世界现代化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导。
2.战略话语更加全面系统、细致缜密。伟大事业和目标都是在接续奋斗中推进和实现的。党的十八大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第三次设计,提出要“在党成立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此,党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11]7。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话语的转换,深刻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局部到整体、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认知过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为细化的顶层设计,即“两个阶段”新战略:“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2]28;“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29。“两个阶段”新战略谋划作为“三步走”战略的升级版,是党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表述。
3.话语内核指向中国梦。2012年,习近平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概念,生动描绘了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3]十八大以来,党就现代化建设提出的一切目标任务、总体布局、战略部署等概念、范畴和表述,都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前者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后者是近代以来全体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两者既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共同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追求。
回望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百年演变,我们能够深切地体悟到党为踏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之路所经历的艰辛探索。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鲜明底色,生成和发展于近代以来党一以贯之的接力奋斗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寄托全体中华儿女于上下求索中筑就的理想、信念和美好追求。百年间,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拓展,既展现话语体系的一贯性和持续性,又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使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不断明确、方向不断具体、蓝图不断清晰。
二、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百年建构的演进逻辑
纵观党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百年演进史可知,这一话语有着鲜明的演进逻辑,即概念范畴由分散单一趋向于综合多样、逻辑架构由不完整趋向于系统完整、价值取向由物的现代化趋向于人的现代化。
(一)话语概念范畴由分散单一趋向于综合多样
概念是话语体系中最具基础性的结构单元,是主体在对社会客体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主观抽象,是建构话语体系最为重要的基石之一。范畴以概念为基础,是人类思维中抽象程度最高、概括性最强和结构性最稳的概念。在任一话语体系中,范畴都是其逻辑系统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概念。理解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就是理解党的现代化话语概念和范畴的历史变迁。百年来,党的现代化话语概念和范畴,不论是词语构成还是内涵意义都取得了重大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概念谱系图。具体地讲,雏形期,党提出军事现代化、工业化、农业近代化等概念,尽管潜蕴着追赶和发展现代化的内涵,但概念本身未形成相对清晰的现代化意义表达,概念之间也未形成系统明确的现代化主题意义关联;确立期,党提出四个现代化,强调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一相对自觉的发展概念成为当时党和国家现代化事业的总体性概括;发展期,从中国式现代化、小康、“三步走”到“两个一百年”等的提出,体现党对建设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对治国理政战略的创造性传承,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熟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两个阶段”发展战略等一系列简明生动、形象活泼的话语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成为当下话语体系的核心关键词和重要范畴,高频率出现在党的重要文献、领导人重要讲话及宣传标语中,构成新发展阶段党的现代化主流话语。可以看到,党的现代化话语概念、范畴和表述的创新具有原创性、借鉴性和集成性,表达稳定、风格延续、内容自主,内容跨越宏观、中观和微观多个维度,由比较分散单一到相对综合多样,日渐形成集中性较强、准确性较高、指向性明确、表述更规范的综合性概念群,凸显出深厚的学理性和深刻的哲理性。
(二)逻辑架构由不完整趋向于系统完整
话语体系逻辑架构的演变过程同党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认识过程紧密相关。首先,就话语结构而言,党对现代化事业的关切由近代化、工业化、国民经济体系等要素逐步上升为对现代化宏伟蓝图的整体性观照。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法治、科技等各方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整体性规定,作出一系列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安排,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现代化话语表述框架,建构出日益严密的逻辑体系。其次,从话语内涵的演变逻辑来看,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先后将现代化问题看作军事装备革新问题、工业化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关乎党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和社会问题。相应地,党的现代化话语重点先后经历由聚焦于军事技术装备某单一领域到强调物质层面四个现代化,再到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接着经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最后拓展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现代化,标志党的现代化话语实现单一向度到多元向度的转变,强调多维度、全过程地推进现代化建设。最后,就话语立场来讲,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社会实际,以人民福祉为先,持续探索现代化道路,切实推进现代化事业,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国立场和人民立场。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现代化程度的深入,中国现代化不仅要造福中国百姓,而且要造福世界人民,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在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國立场、人民立场的同时,也要站稳世界立场。百年间,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逻辑架构逐步实现了向系统完善且逻辑严密的飞跃,体现了党对现代化建设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根本提升。
(三)价值取向由物的现代化趋向于人的现代化
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取决于人类对于某一事物的认知程度及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改革开放前,受历史实践和社会现实多重因素限制,党更侧重于强调物质层面现代化,注重追求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党对现代化本质及其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的价值主体性逐渐被意识到并日益强化,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现代化事业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战略地位被不断提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人的现代化,明确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1]594,将“人民”二字鲜明地写在中国现代化发展旗帜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提出“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目标话语,绘就以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社会形态的美好发展图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14]6,进一步勾勒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4]5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美好画卷,预示着人的现代化不论是在理念还是行动上都会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回首百年演进史,现代化的价值主体从客体逐步延展到主体,由“物的现代化”上升至“人的现代化”,实现话语体系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全新的价值与意义,推动其实现质的提升,这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要求,体现中国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又表达了更高层次的话语追求。
历经百年淬炼,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不断更新升级,日渐形成概念范畴丰富多样、逻辑框架系统严密的现代化叙事,并逐步回归到对现代化本质的深层次探索,突破主客二分的思维瓶颈,以推动人的现代化、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逻辑归宿,为构建出一套既能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当性、回应外界各种质疑和挑战,又能分享中国现代化智慧进而推动全球现代化发展的话语体系指明方向。
三、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百年建构的现实启示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百年历程启示我们,在新时代要想写好现代化话语体系创新发展的“锦绣文章”,就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持加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定力,促进现代化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一)坚持和完善党对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百年历程和辉煌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和最根本保障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7]267-268,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建构更无从谈起。在某种程度上,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探索、追赶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也是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史。为寻求现代化之路,早期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探索,但就本质而言,都是以西方文明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其刺激动力和示范效应均依赖于西方,结局均以失败而告终,使得民族危难、国家飘摇、民众苦难深重。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并随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而发展壮大,成为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有力领导,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权威基础,也为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重要政治保障和建构主体。它赋予中国现代化以全新的发展内容,在根本上划清了中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界限,也内在地规定了党的现代化话语与西方现代化话语的本质区别。正是历届党中央对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接力传承、与时俱进,才使得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更加科学合理,有效避开现代化发展陷阱,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取得新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党以观大势、谋大局的长远战略眼光,站在科学性和整体性的高度,聚焦现代化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迫切期盼,对党和国家未来数十年的现代化发展作出切实可行的清晰规划,制定出一个个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形成一系列具有标识性、原创性和指导性的现代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和新理论。在党的领导下,现代化话语体系经过革命时期的洗礼、建设时期的积淀和改革时期的革新,正逐步形成一套集标识性、艺术性、哲学性、学理性、解释力和影响力于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人是现代化的行为主体和根本对象,人的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归宿。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15]42不同,它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15]42。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逻辑,将人的现代化视为现代化的本质和核心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把握人的现代化发展规律,既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也追求人在理念和行为上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为终极目标。检视百年建构史不难发现,党的现代化话语之所以能够不断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党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人民,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注重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无论是强调“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16]的小康生活,还是强调“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17]的小康社会,抑或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强调“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4]5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等现代化话语的提出,无一不向世人宣示着党领导的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党的现代化话语处处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彰显着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和真挚的为民情怀。因为人民是党执政的坚实基础和最大底气。以人民为中心、为民谋幸福,既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和归宿,也是现代化话语生成和发展的“根”和“魂”。当下,我们已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之路,面临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使命任务,党推进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赓续这一优良传统,深刻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创造出更多符合人民意志的现代化话语符号和内容,赢得人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三)保持和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力
党的现代化话语底气和自信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成功经验。一个世纪以来,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并谱写了彪炳史册的消除绝对贫困奇迹,为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创新性发展奠定实践基础。当下,我国现代化正式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然而新征程往往伴随新风险新挑战。“十四五”乃至之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将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及风险挑战。国际上,宏观环境波动较大,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进入动荡的变革期。加之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冲击,世界需求市场萎缩,全球经济遭遇重挫,经济增长前景面临巨大挑战,全球现代化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国内方面,除各领域均面临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外,我们还面临着地区经济转型、部分领域结构性风险挑战、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难题。上述问题增加了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难度,也对新时期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提出新挑战。面对困难,我们只有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切实贯彻好新发展理念,保持和加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定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既为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提供坚实物质基础,也为推进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创新发展奠定硬实力基础,用现代化建设的硬实力支撑现代化话语的表达力和创新力。
(四)推动现代化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百年来,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现代化发展优势并未充分转化为现代化话语优势,致使国内外对中国现代化有着多元的理解和评判,话语格局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这就要求党在乘势而上全面开启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之际,也要高度重视现代化话语体系建设,促使二者融通转化,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为此,需要多管齐下。从话语主体向度来看,要增强现代化话语自觉,遵循现代化话语生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升党的话语建构能力和水平;要夯实话语底色,在现代化实践中挖掘思想共识、价值共识和表达共识,不断丰富现代化话语内容和形式,并以话语创新创造引领社会实践走向。从话语本体向度来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融合不同的话语资源,推进现代化理论创新,不断优化中国现代化的话语关联、话语框架和话语阐释,促进现代化话语新内涵的生成;要创新话语体系,坚持开放包容,将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现代化话语的核心概念作为主体,打通不同话语场域,实现官方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三者间的概念兼容、表达对接。从话语客体向度来看,要创新务实亲民的话语表达方式与技巧,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明道理;要根据话语受众的多元化,在进行现代化话语传播时采取传播对象的精准化、传播内容的大众化和传播格局的立体化方式,提升传播效果。从话语媒介向度来看,要探索话语传播多元主体协同配合之道,创新传播方法,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认同内容、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传播载体与渠道相结合的传播机制,使现代化话语传得开、行得开;要开拓话语平台,营造开放互动的语境语场,推动现代化话语体系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不断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
现代化是一个由不均衡向均衡状态不断演进的过程,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建构也应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开放过程。当下,推动党的现代化话语体系进一步创新发展,既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和文化不断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必将为新发展阶段党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举旗定向,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乔纳森·波特,玛格丽特·韦斯雷尔.话语和社会心理学[M].肖文明,吴新利,张擘,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
[2]黄兴涛,陈鹏.民国时期“现代化”概念的流播、认知与运用[J].历史研究,2018(6):70-90+189.
[3]王辛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基于概念史研究的论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1(2):13-19.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53.
[6]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5.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1.
[1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9.
[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
[1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
【责任编辑:何妮】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视域下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研究”(5811211133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慧娟(1990-),女,河南商丘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