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巢湖地学实习基地利用现状及建设建议

2022-02-10陈健刘文中付茂如

关键词:铸造厂巢湖宾馆

陈健 刘文中 付茂如

摘    要:安徽巢湖地学实习基地野外教学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典型、路线和观察点集中、指导教材完备、后勤保障可靠、交通设施方便,是国内开展地球科学专业群野外实践教学的极佳场所,全国40余所高校地质相关专业曾在此实习。然而,实习基地缺乏持续建设、合理维护和有效管理,实习高校数量锐减,基地利用率较低。运营良好的实习基地是实习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文章详细介绍了巢湖地学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和运行利用现状,并就基地建设提出建议,以期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习基地;地球科学;基地建设;巢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1-0035-04

巢湖地学实习基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辖巢湖市北郊,生活和交通条件便利。巢湖地区露头揭露良好,地层发育齐全,岩石类型多样,生物化石精美,地质构造典型,野外教学资源极其丰富,是国内地球科学专业群野外实习的极佳场所,是面向地球系统科学学科的开放型实习基地,是国内知名的地学野外教学实习基地。

巢湖北部地区野外地质教学资源丰富,地处华北和华南板块交接带,北邻大别造山带,西有郯庐断裂穿越,对中国东部诸多构造运动均有记录,是大陆动力学研究和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绝佳地点。此外,下三叠统剖面和巢湖鱼龙化石等地质内容,为开展优质野外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其丰富和十分珍贵的现实材料。

地学实习基地应包括具有典型丰富地质现象的野外实习场所和能供实习人员学习、生活及教学研究的室内驻地及场所。良好的野外教学环境和高水平的实习基地是提高野外实践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其设施和条件将直接影响实习教学质量。巢湖地学实习基地年均接待学生超5 000人,在地学类专业学生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巢湖地学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和运行现状,并就该基地建设提出建议。

一、巢湖地學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

(一)实习基地自然地理概况

巢湖市位于江淮之间,巢湖之滨,属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约70km。实习区东、北、西三面环山,南临巢湖,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长腰山、凤凰山—大尖山和    嶂山组成,最高峰大尖山海拔350m,一般山峰海拔100~300m。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通过裕溪河连接长江。

巢湖市交通便捷,宁西、合福高铁,淮南铁路,合宁、合芜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巢湖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年均降水量1 200 mm。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水产品有鱼、虾、河蟹等,尤以巢湖银鱼最为有名。矿产主要有白云岩、石灰岩、耐火粘土和温泉。紫薇洞和姥山岛等景色怡人。

(二)实习基地的地学教学资源

1.野外地学教学资源。巢湖地学实习基地野外教学资源丰富,其内容可供地质、地理、土建、环境、水文、旅游等不同专业的不同教学要求选择使用;由于现象典型、内容丰富、适应面宽,可综合充分发挥基地的效益。

实习区不仅保存了震旦纪以来不同时期的地质记录,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类型齐全、典型直观的地质现象。核心区    嶂山、麒麟山、平顶山一带晚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出露良好,层序稳定,沉积环境标志明显;该区野外地质教学内容丰富,观察点相对集中又均匀分布,便于野外观察和实践教学,并可向邻区姥山岛和肥东拓展。

实习区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除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缺失外,区内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发育,以晚古生界和下中三叠统最完整。实习核心区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灯影组,志留系高家边组和坟头组,泥盆系五通组,石炭系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黄龙组和船山组,二叠系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三叠系殷坑组、和龙山组、南陵湖组和东马鞍山组,侏罗系磨山组。三大岩类发育齐全,以沉积岩为主。

实习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北部、郯庐断裂带东侧,属巢湖—无为断褶带半汤复背斜北西翼,印支运动奠定本区的构造格架,形成NNE-SSW向组合褶皱,并伴有断层发育。实习核心区由三个二级褶皱构造组成,自西向东分别为平顶山向斜、凤凰山背斜和俞府大村向斜。断层较发育,规模较小,以NWW-SEE向断层为主,断层标志明显;节理较发育,包括区域性“X”节理和断层伴生节理。

野外实习基地相关科研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教学内容的客观性、典型性和丰富性,是评价实习基地的重要标准之一。截至本论文投稿,在中国知网地质学类以“巢湖”为主题检索词共检出学术论文370余篇,在Web of Science上以“Chaohu”为关键词,共检出学术论文340余篇。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更新和充实了野外教学资源。

2.教材资源。教材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是体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重要知识载体,是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总结,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巢湖地学实习基地实习教材资源丰富,先后共出版教材9部,其中,2005—2018年已公开出版的地学实习教程或指导书共8部(见表1),为确定实习任务、规范实习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习路线和观测点、切实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保障。

3.实习基地基础设施。地学实习基地必须满足往返交通、教学内容、学习生活环境等诸多条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质学巢湖实习基地为厂校共建的管理模式,是由安徽省巢湖铸造厂和各实习高校共建共管;后勤保障方面,由巢铸宾馆提供后勤保障系统,统一安排实习师生的吃、住、行等,实习高校向宾馆支付相关费用,从而实现实习高校和宾馆共同受益。巢湖地学实习基地现为开放型实习基地,采用校企共管模式,野外实习资源由各高校根据实习任务和需要自行选择确定,后勤保障由当地不同企业提供,各高校根据情况选择不同企业的实习驻地。

4.实习基地建设与利用基本情况。1934年,南京大学徐克勤教授最早对该区进行地质考察;1956年,合肥工业大学罗庆坤教授等首次对该区进行系统地质调查,并规划为地质学实习场所。20世纪50年代以来,合肥工业大学就将巢湖北部地区开辟为地学实习基地;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理工大学(原淮南矿业学院)也在此开展地质填图教学实习,为地质教学实习基地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校的地质、石油、地理、土建、环境、旅游等专业先后在此实习,并挂牌成立野外实习基地。2008年,由南京大学牵头申报,巢湖铸造厂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为“地质学巢湖实习基地”,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地质学实习基地之一。巢湖铸造厂主营生产铁道扣件,地质学巢湖实习基地由巢湖铸造厂下属巢铸宾馆运营,宾馆不属于铸造厂主营业务。近年来,该基地缺乏有效维护和管理,实习高校数量、实习学生人数骤减,基地利用率持续偏低。

二、巢湖地学实习基地的利用现状

(一)野外教学资源的维护现状

巢湖凤凰山地区石灰岩、白云岩和耐火粘土等矿石的开采形成諸多人工露头和天然露头,构成了实习区的野外地质教学资源,是野外地学实习的极佳场所。当地的矿山开采等人为破坏曾对实习基地造成较大威胁。2010年,10位院士联名建议安徽省委、省政府保护巢湖地质遗迹,建设巢湖地质公园,当地矿山开采得到有效扼制。2012年,合肥市环巢湖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获批实施,野外教学核心区马家山和平顶山治理区为该示范工程一期治理范围,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好恢复,然而,复垦区种植的低矮灌木生长茂密。此外,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入和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实习区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增高,低矮灌木的繁盛导致实习通行条件恶化,覆盖露头,不仅严重影响了野外实习的教学质量,而且增加了学生野外填图工作的安全风险。

(二)实习后勤基地的运营现状

1.巢湖铸造厂。2008年,巢湖铸造厂被设立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质学巢湖实习基地”。巢湖铸造厂作为后勤基地具有以下优势:(1)铸造厂处于实习区中间部位,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大多野外地质观察点近,可步行抵达,仅平顶山水库和岠嶂山路线踏勘需要大巴车送达;(2)厂区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有大型室外运动场和厂区菜市场饭店,是师生学习、生活和休息的理想场所;(3)实习后勤保障由铸造厂下属巢铸宾馆提供,巢铸宾馆位于巢湖铸造厂职工院内,治安良好,环境安静;(4)巢铸宾馆属安徽巢湖铸造厂管理,铸造厂为安徽省大型国有企业,高校与其协议挂牌成立实习基地,基地建设和合作具有可靠性、保障性和可持续性;(5)巢铸宾馆建筑面积约2 600m2,作为实习师生驻地始建于1993年,宾馆设施较齐全,配有多媒体教室、自习室和学生浴室,教学、学习和生活便利;(6)先后有30余所高校与巢铸宾馆签订实习协议,宾馆管理服务人员长期从事师生实习服务工作,管理和服务经验丰富;(7)由于巢铸宾馆长期接待高校学生实习,学生实习已成为厂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工厂职工与实习师生相处融洽,具备良好的实习生活氛围。

然而,近年来,选择巢湖铸造厂后勤基地的高校数量锐减,主要原因如下:(1)巢湖铸造厂主营铁道扣件生产业务,巢铸宾馆运营不是其主营业务,宾馆对公司的业绩贡献小,缺乏足够重视;(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质学巢湖实习基地成立后,巢湖铸造厂和相关实习高校缺乏持续资金投入,宾馆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维护,多媒体教室设备损坏,生活设施陈旧,宾馆原为解决过多实习师生住宿问题于熙园小区开辟的住宿楼废弃;(3)宾馆职工为铸造厂企业员工,缺乏一定的现代服务企业管理理念和规范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4)师生住宿条件较差,尤其是学生住宿条件亟待改善。

2018年,巢铸宾馆在新任领导的关注下,进行了重新装修和系统维护,师生住宿条件显著改善,多媒体教室也重新装修,原熙园小区住宿楼的实习区沙盘等教学设备也搬至宾馆,部分高校已与宾馆重新签订协议,挂牌成立实习基地,进驻该基地高校和师生数逐步回升。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巢铸宾馆已暂停接待实习师生。

2.巢湖地学实习基地。2016年,巢湖市与南京大学签约实施南京大学巢湖地质实习基地项目。2017年,由南京大学与巢湖市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南京大学巢湖地质实习基地项目入驻协议》,并注册成立巢湖金钉子地学实习基地有限公司,由南京大学和巢湖市政府共同培育,整合相关资源逐步完成实践型“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地质公园及其他以地球科学为主题的科普旅游类综合体的建设。巢湖市负责提供土地、公共服务以及财政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南京大学建立接待能力达300~400人的实习基地,并配合巢湖市完成地质遗址的保护工作。

该后勤基地为新建实习基地,具有以下优势:

(1)由南京大学和巢湖市共同培育建立,具有较可靠的经费支持和较强的室内教学资源支撑;(2)教学设备较先进完备,可满足现代教学需要;(3)师生住宿条件较好。然而,该基地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小,缺乏运动场等配套设施,师生课外活动范围受限,生活不够便捷。目前,有南京大学和安徽大学等高校进驻该实习基地。

3.第7410工厂。巢湖地学实习基地位于第7410工厂内,实习后勤驻地为第7410工厂招待所。因为其他实习基地接待能力不足,所以部分高校选择该招待所作为实习后勤基地。

该后勤基地为部分高校选择的临时基地,具有以下优势:(1)7410厂位于凤凰山背斜谷内,招待所位于厂区内,区内建设有小公园,环境清幽,生活较舒适;(2)厂区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治安良好;(3)生活配套设施较齐全,具有大型室外运动场等。该基地同时也存在如下缺点:(1)基地离各踏勘路线较远,需要通勤往返交通;(2)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3)招待所设施较陈旧,缺乏更新和维护。

4.巢湖水泥厂。巢湖水泥厂金钉子实习基地由私人企业开办经营,该后勤基地位于巢湖水泥厂外居民区内,为一四合院建筑,院内配有食堂等基本生活设施,师生住宿房间经过装修,具有一定的接待能力。但该实习基地还有以下潜在问题:(1)由私营企业经营,与高校合作具有不确定性;(2)后勤基地位于巢湖水泥厂外居民区,人员较杂乱;(3)驻地场所局限于四合院内,学生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限。目前,仅少数高校进驻该基地。

三、巢湖地学实习基地建设建议

巢湖地学实习基地交通方便、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各种地质遗迹丰富、出露清晰、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教育价值、环境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然而,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质学巢湖实习基地缺乏持续投入、合理规划建设、有效管理维护,来此实习的高校数量逐年下降,部分社会力量开办的实习驻地尚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笔者基于安徽理工大学多年来在该区从事地质填图实习教学的经验,提出如下建设建议。

(一)地方政府合理规划和高效管理

政府在矿山土地修复、城市区域规划布局和山体生态公园规划建设等方面应充分征求和听取地学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例如矿山土地修复兼顾地学实习需要,预留便道,保护露头,选择种植适宜的植被,保障实习师生和景观公园行人的通行条件;公园步道建设应全面考虑地质填图实习路线与观测点布置需求与公园地球科学知识科普点和景观点设置需要,在方便地学实习的同时,丰富公园景点的地球科学知识内涵;政府增加经费投入,高效管理和有效維护现有基础设施和地质旅游资源。

(二)相关高校持续投入和团队建设

来基地实习的高校均不是以地学类专业为主的大学,各高校只有部分地学相关专业来基地实习,因此,各高校投入实习基地建设经费非常有限,大多都仅限于支付实习费用,无实质建设经费投入。各实习高校应选定实习驻地,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挂靠成立实习基地,与基地构建地学实习命运共同体,并不断投入设施维护和改造经费,建立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立巢湖地学实习高校联盟并联合地学相关教育学会,定期或不定期在实习基地组织地学实践教学经验交流会或青年教师培训会,培育巢湖地学实习教学优秀人才团队。

(三)企业服务意识提升和方式创新

提供后勤保障的企业应该立足企业长远发展,不断增加投入,维护好实习基地住宿和生活环境,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实习师生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云、网络主播直播等新技术平台、媒介和手段宣传实习基地,提高实习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推广高校地学实习和各实习高校毕业学生的巢湖地学实习情怀以及与乡村文化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和对象,实现企业长足发展。

安徽巢湖地学实习基地野外教学资源丰富、现象典型、路线和观察点集中、教材完备、后勤保障可靠、交通设施方便,是我国南方地球科学专业群野外实践教学的极佳场所。近年由于野外实习资源缺乏合理规划和持续建设,后勤基地缺乏合理维护和有效管理,实习高校数量锐减,基地利用率较低。政府、高校和企业应构建巢湖地学实习共同体,打造好巢湖地学实习基地名片,政府层面应做好实习区功能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地学实习的需求;高校层面应持续投入实习基地建设经费,建立基地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企业层面应拓展服务领域和对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罗玉华,连芸.巢湖地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模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刘文中,陈健.巢湖地质实习基地教学资源评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6(24).

[3]刘文中,吴诗勇,陈健.巢湖地质填图实习的教学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7(2).

[4]沈玉林,郭英海,李壮福,等.基础地质实习野外实践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J].中国地质教育,2015(2).

[5]刘国生.影响巢湖地质填图实践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6]刘国生,孙世群,牛漫兰,等.巢湖基地地学实习数字化方法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7]黄昕霞,侯香梦.高职院校地质类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8]宋传中,孙世群,任升莲.地球科学专业群巢湖开放型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2(4).

[9]廖晴,施小清,朱国荣,等.南京大学巢湖区测实习数字化填图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5(3).

[10]王心源,张广胜,贾冠忠,等.安徽省巢湖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建设与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2).

[11]罗玉华,宇文君,连芸.巢湖地区地质遗迹与社会效益探讨[C].合肥: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汇编,2007:473-476.

[12]叶真华.同济大学巢湖地质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12(1).

[13]王道轩,宋传中,金福全,等.巢湖地学实习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2.

[14]陈宁华,胡程青,程晓敢.野外地质简明手册——安徽巢北区域地质填图实习指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02-204.

[15]陈时亮.巢湖地学实习教程[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4:3-5.

[16]刘国生.巢湖地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保护[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7]刘文中,李宗海,王来斌,等.巢湖凤凰山地质填图实习指南[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1-10.

[18]付兴建,刘小河,陈雯柏.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实习教材建设探讨[J].大学教育,2015(8).

[责任编辑  巴登其其克]

收稿日期:2021-04-09

作者简介:陈健(1984—),男,四川仪陇人,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基础地质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淮南地区地学类专业实习基地与教材建设研究”(2018jyxm0141)

猜你喜欢

铸造厂巢湖宾馆
金华远方·双龙宾馆
某铸造厂落砂和砂处理的具体措施
巢湖颂歌
英国Duport铸造厂升级造型线
ROOM AT THE INN
铸造工人
宾馆开房致残引发离奇赔偿案
龙信老年宾馆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
巢湖玉卮意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