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兴趣引导初中学生感知历史的策略
2022-02-10罗菊利
罗菊利
为了更好地把教学素材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需要按照各年级段不同的特点,分别做不同的教学规划。七年级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尽一切可能把学生吸引过来,引导其从有趣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中感知历史。
一、教会学生换位思考
历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内容是属于过去的,怎样才能让学生看见并参与呢?其实,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换位思考,深入了解古人故事。
应用“换位思考法”,要求教师设计好适当的问题,适当进行一些历史的假设,但不能超出历史的真实性和可能性范围,教师要及时收回学生的“想象之线”。
例如,教学“君主集权的加强”时,我先做一番介绍:清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其中有两条措施最为重要,即“设立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之后,我示意学生看大屏幕,屏幕显示:著名导演蔡导演筹划拍一部大型纪录片《大清朝》,现正为她的新片物色人选,这里是招募现场。接着我问:“你们也来试一试吧,他们要求应试者要熟悉清朝的历史,我相信你们没问题,挑战一下如何?”学生跃跃欲试,于是,招募开始了……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今天,我们要招的角色主要是清朝皇帝以及一批大臣,作为演员,首先要理解所演角色的心理,所以,我们今天来个‘心情大透视,应试者必须通过言语和神情来演绎以下角色……”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初中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求知欲旺盛,针对这一特点,主要采用换位思考法中的“情景创设法”,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其想象,从而能够更为真实地了解历史。这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历史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感知历史。我们通常可以使用这样的假设:“同学们,让我们坐上时光穿梭机,一起梦回……”“假如你生活在……,你会看到什么特别的事情呢?”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情境”,以此来增强其“历史感”,为其“换位”,即由现实角色进入历史角色。角色扮演是换位法中一种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让人们通过扮演某个历史角色,演绎某个历史情景,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体验现实体验不到的某种切身感受。
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历史课堂,通过主题活动,如寻找历史、讲历史故事、开展辩论会、收集过去的物品等,让学生具体感知历史;设法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心理氛围,课堂上和学生平等相处,共同探讨,尽量做到结论由学生得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兴趣提升与落实知识相结合
兴趣提升与知识落实并不冲突,但要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并非易事。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收集各种资料,进行取舍加工,利用趣味点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主动掌握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材料和小字部分,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
前几年的广东中考题均涉及地图和其他图片,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好这些元素。如学习《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玄奘西行路线方向,了解其出发点及目的地,结合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等,分析玄奘西行的有利因素,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此行不仅传播了佛教文化,其口述笔录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更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社会习俗的珍贵史料。
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对感性材料呈现的知识掌握程度会比较理想,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如图片、视频等直观性较强,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史料,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形图画在黑板上,并在整节课中善加利用,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个时期的社会变化。
三、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拓宽学生视野
有人说,阅读历史书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觉得寂寞,因为历史书里面都是一个个历史人物发生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七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还不算重,课余时间可以适当阅读一些历史书籍,如《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等,通俗易懂,适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組织学生阅读,或者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