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科的一些事
2022-02-10李泓逸
李泓逸
新高考改革已经相继在多个省份实行,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再无文综理综。我参加高考所在的山东省采用的是“3+3”模式的选科。
我们学校很好地贯彻了“内卷”精神,多课少假,课讲得很快,所以选科也来得很早。我们是在高一的寒假期间就进行了选科分班,分完科后就不再学其他三科了,等到合格考的时候再考前突击几节课,我很轻松就考过了。我高一的各科成绩比较均衡,各科排名也都差不多,就当时来讲,也就不用考虑哪个学科更擅长。正当我还在困惑时,得知我很喜欢的班主任在选科结束后带的是纯理班,也就是“物化生”选科组合的班级,所以我有了选“物化生”的想法。再问了几个好兄弟后,得知他们的选科也选了“物化生”。最后,我在稍微思考后也确定了“物化生”的选科。
其实后来我才慢慢明白,如果没有特别强烈的愿望或不得已的理由,考虑擅长科目是必要的。因为不同的选科,考试科目不同,所以采用赋分制度。如此一来就不是你考得好分数就高,而是你排名靠前分数就高。所以此擅长非彼擅长,乃更擅长之意。“物化生”三科学霸很多,我们戏称为“神仙打架”,一不小心就会沦为学霸考高分的垫脚石,相比之下可能其他选科组合的同学中学霸少一点。所以我们选科时还是要看自己擅长什么科目。
就大部分学校而言,不同选科的班级师资配备是参差不齐的。由于以前分文综理综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刚刚实行新高考的省份的学校师资配备可能会没那么完善。比如我们学校,所设置的重点班还是以纯理班或者纯文班为主,这些班级的师资也会好很多。其他一些混有好多种选科方案学生的班级的师资会差一点,学生还需要走班上课,我个人觉得比较麻烦。但万事都不是绝对的,不是说纯理组合或纯文组合就一定好,还是结合学校和自身情况理性选择。
我现在回想起我自己的选科过程,太过于草率了,根本没有考虑个人志向或者职业规划。一个对的大学,一个对的专业能为你的理想添砖加瓦。就我们大学来说,如果山东考生想读金融系,以后想找份金融方面的工作,那么选科就必须要选物理科目,不管你喜不喜欢物理,精不精通物理。好在虽然“物化生”三科比较难,但是这三科的“适普性”很高,我高考结束选专业时,几乎没有遇到我不能填报的专业,没有受到草率选科的影响。就像新海诚电影《天气之子》中的那句话一样,“只要有爱,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同样我们也该相信,“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一科小小的物理又有什么呢?
或许有人看了攻略,最后还是像我一样看人选科,跟风选科,因为喜欢一个人或者讨厌一个人去盲目地做出选择。我们都知道面对每一次选择时要谨慎,但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没有那么成熟理智,觉得奮不顾身的冲动才是青春美丽的色彩。人生本就是走在不断选择的路上,像我们选择了读书,也有的人早早辍学了。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会在未来的不远处显露出作用,正面抑或负面,我们选择的是我们的人生。
虽然高一选科时草率选了物理科目,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逐渐被其中万物神秘的规律深深吸引,研究物理难题、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奥赛成了我的日常,并且在高考选专业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物理专业。现在我就读于中山大学的物理学系,正在准备CUPT(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这是我的选择。我很期待,你们又会为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怎样的答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