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浙江农林大学余杭基地为例

2022-02-10赵光武童再康汪俐琴罗黎敏魏玲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科特派员农林

赵光武 沈 希 童再康 汪俐琴 罗黎敏 魏玲玲

研究生培养

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浙江农林大学余杭基地为例

赵光武 沈 希 童再康 汪俐琴 罗黎敏 魏玲玲

针对我国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方案与目标定位不匹配、产教融合长效培养机制缺乏、“三农”情怀缺失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实现了导师、研究生、产业发展三者需求的统一。该模式通过聚焦一批“三农”技术难题,建设一批创新性实践基地,组建一批科技特派员导学团队,形成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厚植一份“三农”情怀,创新了基于科技特派员的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长效机制。通过深度分析该模式在浙江农林大学余杭基地的实践成效,发现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该模式也被多所高校借鉴并广泛推广。

科技特派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五个一”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是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试点阶段(1984—1989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推广阶段(1990—2008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1]。目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达到46种,专硕生规模持续扩大,占比6成以上,已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流[2]。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这种培养目标的重大变革是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及发展变化的需要,也对今后的研究生教育方向、培养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适应培养目标变化而进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3]。早在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反复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格要有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各有侧重。但我国农科类专硕生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学硕生”)培养仍存在趋同的现象,培养出的人才达不到国家对专硕生的目标定位,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对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的需求。

一、农科类专硕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精耕细作向现代化创新转型的重要时期,高层次人才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对农科类专硕生的培养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新型农业发展需求,提升农科类专硕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现代化农业科技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但我国农科类专硕生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方案与目标定位不匹配,研究生创新性实践能力不足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但目前专硕生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学硕生培养存在趋同现象,一些单位仍然坚持按照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标准来评价专硕生的成果。此外,按照国家要求将专硕生派驻基地进行为期6个月至1年的实践培养,但两年制的培养方案及其课程形式、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难以保障创新性实践能力的培养时间与培养效果。制定与专硕生培养目标定位更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内在要求。

2.缺乏产教融合长效培养机制,行业、导师和学生三方利益诉求难以统一

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是其发挥实质性效用、推进高等教育系统性变革之基石[4]。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硕生一直是学界倡导的培养路径,并进行了运行机制的不断探索与完善。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探索实施了“科技小院”产教融合模式,成为我国农科类专硕生培养的标杆,已在全国推广,取得突出成效[5]。然而,在现行体制下,通过与企业或政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企业或政府直接参与批量培养研究生,始终难以达到各方利益诉求的共同交汇点,由此产生企业核心技术的保密要求、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以及导师参与实践指导的目标差异。产教融合专硕生培养缺少互利共赢机制,研究生入驻基地实践半年以上的要求难以达标,基地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是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3.“三农”情怀缺失,到农村创业就业的热情不足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急需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严峻的形势、最艰巨的任务、最繁重的工作仍然在农村。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始终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同时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鉴于目前基层工作环境、待遇条件、发展空间以及户籍制度等实际情况,研究生普遍不愿意到农村创业就业,这与研究生“三农”情怀不足有关。加强“三农”情怀教育,培养乡村振兴急需的“一懂两爱”专硕人才,使其立足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是当下农科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开展农科类专硕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科技特派员制度1999年首创于福建省南平市,发展于浙江省。浙江省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2002年在浙江省工作期间创立实施的,2003年浙江省派出首批100名具有一定的科技专业理论、技术、工作经验、指导方法、管理能力、年富力强的专家担任省级科技特派员,以“立足一个乡村、基于一项技术、发展一个产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技特派员制度面向“三农”实际,是我国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和科技瓶颈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破解“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人才制约问题的深邃思考,蕴含着深刻的育人价值[6-7]。科技特派员制度已推行20余年,各高校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要求,为科技兴农、富农做出了突出贡献。顺应乡村振兴对人才和科技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专硕生培养深度融合,先后与杭州市余杭区、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庆元县实验林场等单位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建立了基于科技特派员的农科类专硕生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科技特派员是连接高校与产业的重要纽带,他们借助基地、项目、生源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可有效解决导师、研究生与基地建设发展三者需求之间的矛盾。针对农科类专硕生普遍存在的创新性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大胆实践,率先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专硕生培养相融合,创建了农科类专硕生“五个一”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聚焦一批“三农”技术难题,建设一批创新性实践基地,组建一批科技特派员导学团队,形成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厚植一份“三农”情怀,为乡村振兴工作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聚焦一批“三农”技术难题

“三农”技术难题源自科技特派员农村基地,主要是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急需问题,涉及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方方面面。聚焦一批“三农”产业和农村治理难题,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浙江省气候多样,种质资源丰富,是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区,主要农业产业有粮油、畜禽、蔬菜、茶叶、果品、茧丝绸、食用菌、花卉、中药材等,完全可以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石。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抓手,依托“百园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出“禹上田园”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接二连三”加快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着力打造“生态、高效、精致”的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对杭州市余杭区50家涉农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种植业、林业、农业工程、风景园林、旅游、中药等行业的技术难题亟待突破,尤其是种植业和农机技术需求占比达到60%(见图1)。

图1 杭州市余杭区研究生实践基地技术难题攻关需求情况

2.建设一批创新性实践基地

农科类专硕生教育是为满足农业发展,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创造性地从事农业农村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此,有别于高职和本科教育,专硕生培养是更高层次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创新性实践能力。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模式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拥有稳定的生产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借助基地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为学校师生了解“三农”一线生产实际、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浙江农林大学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创造性地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专硕生培养结合起来,带动地方建设标准化示范推广与人才培养基地,建章立制,直接服务于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截至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建有各级产教融合研究生实践基地150个。其中,浙江农林大学与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联合申报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8年获得省级认定。此外,在余杭区建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个,这些基地为专硕生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

3.组建一批科技特派员导学团队

面向行业产业实际需求,组建由科技特派员导师、行业导师和研究生组成的导学团队。研究生的加入为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扶贫和推广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大大提升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效率。自浙江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浙江农林大学初步探索形成了个人特派员结对项目、团队特派员服务产业、法人特派员支撑全县完整的科技特派员体系,开展全面的科技帮扶与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修订《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及管理办法》,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分类遴选,将“省级科技特派员”身份作为专硕导师遴选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确保招生名额分配向科技特派员导师倾斜。目前,浙江农林大学担任各级科技特派员的教师有92人,其中专硕导师56人,占比达到61%。在余杭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农林大学每年遴选20个导学团队,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在科技特派员导学团队指导下,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位论文选题的实践导向强,围绕选题产出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余杭区乡村振兴。从2015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在余杭基地探索实行招生培养项目制,2015—2020年共有86篇论文选题来源于余杭基地农林业生产第一线,涉及行业需求的毕业论文篇数占比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100%(见图2)。

图2 科技特派员导师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农林业生产第一线的比例

4.形成一套人才培养方案

产教融合的本质是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实现生产和教育的一体化[8]。因此,对国家农业、林业等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确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改革实践,通过延长学制、优化课程设置、调整学位授予标准等措施,对接解决“三农”实际问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制订个性化专硕生培养计划,层层推进“厚专业基础、能实践创新、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发布了《浙江农林大学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意见》,合理设计农业硕士、林业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了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见图3)。基于农林业季节依赖性强、实践过程长等特点,2013年由原2年学制调整至2.5年,2020年调整到3年,以确保实践的时间与效果;剖析“三农”工作过程,增设农林业关键节点的案例课程模块,从课堂到基地实施案例教学,完善课程体系;修订学位授予标准,将专利、标准、品种、产品、政策建议等创新性实践成果纳入学位授予标准,匹配农科类专硕生培养目标。

5.厚植一份“三农”情怀

培植“三农”情怀是科技特派员制度教育价值政治性的重要体现,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不仅培养青年一代改造社会、改造自我的实践能力,更是立德树人,锤炼品质,培养青年一代岗位感情、劳动意识、崇尚劳动价值观的重要育人载体[9]。构建多维度、系统化的教育教学体系,完善全员参与、全过程贯穿、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大思政立体格局,将科技特派员所在的基地作为育人之根,深植“大思政”的沃土。专硕生入驻科技特派员所在的“三农”基地,进入真场景、分配真岗位、开展真实践,实现“德智体美劳”结合。在特派员导师带领下,扎根农业农村,与基地农技员、农民同生活、同工作,深刻体验、认识和认同“三农”实际。围绕“三农”现实真问题,在真实岗位上承担具体工作;实践+学习、实践+科研、实践+生活,工作日志的记录情况作为课程成绩之一,将“五育”结合教育置于“三农”真实践中,磨炼专硕生意志,让专硕生产生真情感,为他们上好一堂不下课的思政实践课。学制调整使专硕生入驻特派员所在的基地时间从0.5~1年延长到1.5~2年,保证了岗位场景、岗位实践、劳动教育的深度体验,强化了专硕生“三农”情感、职业认同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图3 浙江农林大学农科类专硕生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三、以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硕生的实施效果

1.专硕生培养条件、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近5年,以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专硕生创新性实践能力在浙江农林大学8个农科类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的条件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新增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个(获批数量全省排名前3位)、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示范培养基地2个。立项建设浙江省优秀研究生课程9门,获评浙江省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优秀案例6个,浙江省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专项10项,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9项,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评农业硕士教指委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研究生科研成果数量和水平显著提升,专硕生已成为学校创新能力提升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2.培养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人才

培养了一批扎根基层、懂经营、能创新、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浙江省“三农”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先进典型,将汗水挥洒在希望田野的“新农人”等一批优秀毕业生。农科类专硕生就业率、毕业生服务“三农”比例由2011—2013年三届均值71%和45%提高到2017— 2019年三届均值98%与87%,在浙江省内排名由原9–10名提高到前3名,在国内农林院校中也位于前列;专硕招生生源的专业对口率由2009级20%逐年提高到目前的75%。以余杭联合培养基地为例,2015—2020年在余杭区实践的毕业研究生134人,就业率和服务“三农”比例均为100%,其中留在余杭工作的为82人,占61%,实现了联合培养基地留住人才的目标,得到了余杭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赞许。

3.取得了一批研究与推广成果

浙江农林大学组建了由科技特派员导师、行业导师、研究生组成的导学团队,到目前为止已发展了67个导学团队,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了一批优秀专硕生导师。5年来,共有379名专硕生入驻科技特派员所在的基地,参与科技特派员的项目研究,解决了农作物、蔬菜、茶叶、水果、食品加工、特色经济林、珍稀药材、珍贵树种等一大批产业技术难题,显著提高了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深化了科技特派员制度。浙江农林大学多次获评“优秀派出单位”,以斯金平、陈思宇、周圻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优秀特派员导师获得国家和省政府的表彰,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奔小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4.专硕生的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我们对80名2019—2020年毕业研究生的调查表明,他们对专硕生培养新模式表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有66人,占比82.5%;认为“一般”的共14人,占比17.5%。通过对76家用人(实习)单位进行调查,他们对该模式表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共68家,占比89.5%,认为“一般”的有8家,占比10.5%。由此可见,研究生和社会对浙江农林大学实施的基于科技特派员的专硕生培养模式认可度高。安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21所高校对该模式进行了借鉴与效仿,并且取得明显成效。教育部网站以《浙江农林大学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 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为题推广典型做法;《将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实践》在《中国教育报》全文刊出;我们也应邀在全国高博会、校长论坛、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会议作主题报告,基于科技特派员的专硕生培养理念、机制、模式得到学界广泛认可。专硕生培养的科技特派员模式得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衢州市开化县等地方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科技特派员导学团队指导创建的岭里绿色生态稻米种植模式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充分肯定。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科技特派员队伍,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三农”建设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要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浙江农林大学“五个一”培养模式将科技特派员制度和研究生培养有机结合,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导师自身优势,带领研究生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建立了农科类专硕生培养新模式。随着该模式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导师、研究生、产业发展三者统筹兼顾、协调统一将成为专硕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借助政策制度优势,组建师生团队,下沉“三农”基地,将是农科类专硕生培养质量提升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探索与实践农科类专硕生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我们发现聚焦产业现状和深入产业前线是专硕生培养模式中的核心内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高产优质到绿色可持续,不断引领农业产业进行重大转型升级,需要企业同时兼顾产品质量、产业效益、生产效率、绿色发展、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的要求。在转型期间,农业产业常面临生产技术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步伐、产品质量与特色不符合现代消费者的理念与导向等难题。因此,在专硕生培养过程中,要顺应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聚焦产业的主要矛盾,组建科研队伍深入研究,解决产业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开展研究和解决关键难题的过程中,应注重专硕生在产业一线的实践与创新,需要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尤其需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农业中进行检验与提升。产业一线往往是一个产业的核心部分,也是该产业关键技术需求与创新的聚集地。派遣专硕生驻扎农业生产基地开展技术研发,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其创新性实践能力,满足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符合专硕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专硕生培养更需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产业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养有“三农”情怀、懂“三农”工作、具有创新性实践能力的农科类专硕生是涉农高校的责任和使命。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基于科技特派员的农科类专硕生培养“五个一”模式,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1] 廖湘阳, 周文辉. 中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反 思[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2): 102-110.

[2] 中国教育在线. 2021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R]. https://www.eol.cn/e_ky/zt/report/2021.

[3] 李学昌. 构建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导向的案例教学体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11): 11-15.

[4] 谢笑珍. “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5): 81-87.

[5] 张宏彦, 王冲, 李晓林, 等. 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科技小院”培养模式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12): 1-5.

[6]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G].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9.

[7] 沈希, 童再康, 杨竞红. 将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实践[N]. 中国教育报, 2020-04-20.

[8] 唐未兵, 温辉, 彭建平. “产教融合”理念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 2018(8): 14-16.

[9] 顾越桦, 叶秉良. 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J]. 教育评论, 2016(2): 104-106.

10.16750/j.adge.2022.01.007

赵光武,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副院长,教授,杭州 311300;沈希,浙江农林大学校长,教授,杭州 311300;童再康,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院长,教授,杭州 311300;汪俐琴,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杭州 311300;罗黎敏,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杭州 311300;魏玲玲,浙江农林大学团委书记,杭州 311300。

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四个一批’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9-005)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农科特派员农林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