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应用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2022-02-10刘丽凤贾悦杨勇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辽宁本溪117000
刘丽凤 贾悦 杨勇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评估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62例本院诊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分别行无痛胃镜、常规胃镜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分值、治疗时间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①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具有一致性,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呃逆、出血发生率具有一致性,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通过无痛胃镜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例相对较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分值,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患者对无痛胃镜治疗方式的满意度水平较高。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患者多需采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治疗,通过胃镜检查方式明确异物位置,为取出上消化道异物提供便捷[1]。本研究针对上消化道异物治疗方式加以分析,讨论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诊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观察组女15例,男16例,年龄11~63岁,平均(37.03±8.33)岁,上消化道异物时间0.5~43h,平均(22.12±6.71)h。对照组女13例,男18例,年龄11~64岁,平均(37.06±8.35)岁,上消化道异物时间0.5~42h,平均(22.08±6.65)h。对2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年龄、性别、上消化道异物时间数据资料实行验证,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胃镜治疗,给予患者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生产厂家: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880008;用药方式:口服5~7mL),待患者咽部麻醉后,实施胃镜检查明确异物位置后取出[2]。观察组应用无痛胃镜治疗,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并给予患者吸氧,给予患者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2022076;用药方式: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1μg/kg),在胃镜检查明确异物位置后,将异物取出,患者治疗后实施胃镜检查,检查后将患者送至苏醒室,待患者麻醉状态解除[3]。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相关指标,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指标。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躁动、呃逆、出血等[4]。应用《焦虑情绪量表》《抑郁情绪量表》评估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后情绪状态,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不良情绪越严重[5]。统计患者治疗时间。随访方式了解患者对于治疗方式的满意度,满分为30分,其中,随访评分超过20分说明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对治疗方式完全满意、随访评分10~19分说明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对治疗方式基本满意、随访评分不足10分说明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对治疗方式不满意[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s形式,实行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计数资料表示为n、%形式,数据实行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指标比较
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具有一致性,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指标比较(n=31,±s)
表1.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指标比较(n=31,±s)
组别 心率(次/min) 动脉压(mmHg) 血氧饱和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81.04±5.55 72.34±6.01 102.34±4.25 93.74±3.84 99.20±7.57 95.14±7.71对照组 80.38±5.32 92.28±8.48 102.97±4.63 115.62±5.47 99.03±7.94 94.88±7.62 t 0.4779 10.6815 0.5581 18.2279 0.0862 0.1335 P 0.6343 0.0000 0.5788 0.0000 0.9315 0.8942
2.2 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恶心、呕吐、躁动、呃逆、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呃逆、出血发生率具有一致性,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恶心、呕吐、躁动、呃逆、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31,n/%)
2.3 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分值比较
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心理状态分值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分值统计指标较低,具有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分值比较(n=31,±s,分)
表3.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分值比较(n=31,±s,分)
抑郁状态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7.49±6.78 32.02±4.18 54.33±7.91 36.15±5.27对照组 47.80±6.21 39.16±5.41 54.02±8.12 43.94±6.61 t 0.1877 5.8147 0.1522 5.1306 P 0.8517 0.0000 0.8794 0.0000组别 焦虑状态
2.4 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治疗时间(8.24±2.06)h,对照组治疗时间(11.89±2.50)h,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治疗时间统计指标较短,具有组间统计学差异性(t=6.2735,P=0.0000)。
2.5 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96.77%)对比对照组患者(77.42%)治疗满意度统计指标较高,具有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4。
表4.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比较(n=31,n/%)
3.讨论
上消化道异物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治疗中需要采用胃镜检查明确异物滞留位置,再行取出处理和治疗。对此,本研究给予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治疗,结果显示,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具有一致性,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呃逆、出血发生率具有一致性,观察组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心理状态分值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分值统计指标较低,观察组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统计指标较短,观察组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统计指标较高[7]。常规胃镜检查时患者具有清晰的意识,胃镜插入前患者常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心率、动脉压有所上升,对于部分心脑血管功能存有问题的患者,其治疗难度较高[8]。对此,采用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模式,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胃镜检查,此时患者所遭受的痛苦较少,安全性较高,能够避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情绪,防止不良反应发生[9]。由于具有侵入性特征,患者在检查前多数会存在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异常问题,影响了检查的顺利进行。对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十分必要,了解当前患者心理及情绪状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在沟通中需针对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原因予以分析,建立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案,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检查前可通过视频、传单、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宣教,告知无痛胃镜的基本操作、原理、适应证等信息,提升患者对于无痛胃镜检查的认知水平,以便于改善其情绪及配合度。在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应采用温柔、耐心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与家属在无痛胃镜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以便于提升无痛胃镜治疗的流畅性。无痛胃镜治疗后,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需要休养30min以上,确保麻醉状态完全解除,患者未清醒期间应将其头部偏转于肢体一侧,如患者存在呕吐现象,则应尽快清除其分泌物,待患者清醒后取出口垫。待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神志清醒后,应告知患者平卧休养,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心悸、嗜睡、头晕等症状。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无痛胃镜治疗后20h内不得饮食,以免患者因麻醉药物麻醉其咽部肌肉所致的呛咳。同时,无痛胃镜治疗当天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严禁驾驶车辆、操作大型机械设备或高空作业,治疗后当天最好能够休养1d,3d内尽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过热的饮食,严禁饮酒[10]。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通过无痛胃镜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例相对较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分值,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患者对无痛胃镜治疗方式的满意度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