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指导下改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02-10许英晨邢冰琛杨伯钊计嘉军张立军张东欣伍冀湘
许英晨,邢冰琛,沈 凯,杨伯钊,计嘉军,张立军,张东欣,伍冀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730)
尽管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了四十余年,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手术意外、并发症仍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LA目前多由刚参加工作的外科医师实施,在手术经验、规范操作方面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是由于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外科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趋于墨守成规,近十年缺乏系统规范的手术操作指南更新,而微创外科恰恰在近十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尤其在目前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推广的大背景下,形成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手术流程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普通外科施行的397例阑尾切除术,总结归纳了近年我院普通外科在LA施行过程中的诸多改进,以期在临床上建立一套可以匹配ERAS、行之有效的改良版LA的操作流程,以供普通外科医师学习与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因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发病时间<72 h)或慢性阑尾炎行LA的397例患者。施行改良LA的160例患者纳入改良组,行传统LA的197例患者纳为传统组,开腹阑尾切除术的40例患者归入开腹组。手术均由我科可独立、熟练开展阑尾切除术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完成。病例选择标准:(1)发病72 h内诊断明确的急性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同意行阑尾切除术;(2)慢性阑尾炎,有典型阑尾炎病史,患者要求手术;(3)经腹部彩超或腹部CT明确阑尾炎诊断,并且排除腹腔包块或阑尾周围脓肿;(4)经过术前检查,排除各项手术禁忌证;(5)入组患者均适合行LA。排除标准:(1)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阑尾周围脓肿;(2)术前检查提示不可耐受手术。
1.2 方法
1.2.1 麻醉、Trocar孔布局及患者体位 采用喉罩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脐正中做第一个切口,通常使用两把艾利斯钳对称提夹起脐周3点、9点钟组织,以尖刀沿脐部长轴纵行切开脐部皮肤1 cm,换用两把布巾钳分别夹住两侧切开的脐部组织并向上提起,如患者腹壁较薄,可使用10 mm Trocar直接穿刺入腹;如果患者腹壁较厚或腹壁较松弛,以气腹针建立气腹再将10 mm Trocar穿刺入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 mmHg。第二枚Trocar通常选择在反麦氏点区域,传统LA的第二枚Trocar通常选择在耻骨联合上,但有损伤膀胱的可能。在腹腔镜观察下避开腹壁下血管、膀胱及脐外侧韧带,确定好位置后,10 mm Trocar入腹,此Trocar随即用作腹腔镜观察孔,换脐部Trocar为主操作孔。目的在于保持视线在左右手之间,便于建立镜下操作手感,同时可避免镜头与操作器械互相碰撞干扰,影响操作。此外,脐部切口距阑尾较近,与辅助孔、阑尾三者之间易于形成60°夹角,操作非常便捷。第三个切口选择在麦氏点附近,不拘泥于常规切口位置,往往根据探查结果而定,通常应兼顾手术操作便利及术后引流管的放置。患者体位调为头低脚高右侧高卧位(具体倾斜角度不固定,根据术野暴露程度而定),术者立于患者左侧,扶镜手立于术者同侧右手位置。
1.2.2 改良组手术方法 腹腔镜探查全腹,明确诊断并确定阑尾位置,排除其他急腹症或合并症。术者左手持腹腔镜无创抓钳或肠钳,夹持阑尾中段或系膜中段位置,提起阑尾,将阑尾系膜展平,形成以阑尾根部为轴的“帆样”构型,右手持超声刀,于阑尾系膜根部,垂直阑尾根部方向,以最短径线切断阑尾系膜,保证系膜创面最小,以减少术后创面渗出。如果阑尾系膜水肿肥厚,超声刀切勿用力一次性夹闭到底,否则容易导致系膜剪切出血。此时可用超声刀刀头夹住系膜根部,以慢档边凝边缓缓切开系膜,直至完全切断。随后探查阑尾根部有无坏疽穿孔,抓钳轻轻钳夹阑尾根部,明确有无粪石嵌顿在阑尾根部,随后用两枚Hem-o-lok尽量靠近阑尾根部,保证阑尾残端长度不超过0.5 cm,并排夹闭阑尾根部。使用两枚夹子的目的在于防止术后脱夹,夹子中间尽量不要留空间,防止形成死腔导致阑尾残株炎。阑尾远端以一枚Hem-o-lok夹闭,在两枚Hem-o-lok中间用腔镜剪刀锐性剪断阑尾。也有术者使用超声刀或电凝钩切断阑尾,但容易造成Hem-o-lok夹的热力损伤,笔者不推荐。阑尾残端不必电凝烧灼,用吸引器将阑尾残腔中的脓性分泌物或粪石吸净即可。阑尾装入标本袋,经反麦氏点切口取出。如果术区无脓性渗出液,可不必冲洗腹腔,以纱布将术区产生的渗出液、残渣蘸干净即可;如果有脓性分泌物或腹腔积液,可根据脓液量、分布范围,选择局部冲洗或腹腔广泛冲洗,冲洗液为温热生理盐水即可,不必使用甲硝唑或其他抗生素稀释的液体。如需放置引流,可放置在右侧结肠旁沟或右侧盆腔,由右侧Trocar切口引出,无需使用负压引流。
1.2.3 术后处理 患者返回病房无需去枕平卧,6 h后鼓励下地活动。是否使用抗生素应根据白细胞等感染指标的具体情况决定。如果阑尾根部处理确切,可不必完全等待排气后再进饮食,通常于6~10 h后进清流食。引流管的放置时间根据术中冲洗情况、引流液性质决定。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组与传统组阑尾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开腹组相比阑尾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三组患者术后情况的比较 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改良组内70.63%的患者于术后24 h内排气,传统组与开腹组术后24 h内排气的患者分别占51.27%与65.00%。见表2。术后均未出现肠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患者于排气、进食后的第2天均出院。术后1、3、6个月规律随访,均未出现右下腹痛症状。
表2 三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
3 讨 论
急性阑尾炎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每年发病率为(96.5~100)/10万人[1]。对于部分单纯性阑尾炎,尽管抗生素保守治疗短期内与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最近一项大型随机研究表明,在接受抗生素保守治疗的患者中,90 d内再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比例占到30%,因此目前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一线治疗方法仍为阑尾切除术[2]。世界上首例LA由德国Semm教授于1983年成功实施[3],随后便以疼痛轻、美容效果好、恢复快等特点,成为临床阑尾切除的金标准[4]。近30年,由于微创外科的广泛推广,LA已在我国基层医院得到广泛开展,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操作流程,使得LA的操作风格迥异,也给患者带来了隐患。
ERAS是通过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协作,对围手术期各项临床路径予以优化,以达到缓解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快速康复的目的[5]。ERAS理念贯穿整个就诊过程,国外研究表明,ERAS理念应用于LA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围手术期疼痛[6]。然而,ERAS理念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贯彻,离不开外科手术的精益求精,只有不断优化手术流程,减少因外科手术环节导致的并发症,才能最大程度上配合ERAS理念。本文现对我院普通外科近年应用ERAS理念指导下施行改良LA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对相关改良展开讨论。
LA临床上以三孔法应用最多[7],近年由于手术技术的进步、腔镜耗材的发展,单孔法开展得越来越多[8],也有报道两孔法或针状器械辅助的减孔法LA,但从本质上而言,都是基于三孔法的演化;从位置上而言,主操作孔的位置变化较多,传统方法常位于耻骨联合上[9],但有损伤膀胱的风险;也有术者选择在右侧脐孔水平与右锁骨中线的交点[10],但总体原则是使操作孔、辅助孔与阑尾之间形成60°左右的夹角,以便于术者操作[11]。本研究中,改良LA组不但改进了传统LA的Trocar布局,还改进了传统Trocar的作用。传统LA往往以脐部为观察孔,其他两孔为操作孔;而笔者的改良LA,以反麦氏点作为观察孔,脐部切口作为主操作孔,完成了160例LA,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54.81±21.96)min,明显快于传统组与开腹组。
阑尾系膜的处理是LA的重点操作步骤之一,丝线结扎[12]、电凝[13]、超声刀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处理阑尾系膜的方法;此外,笔者团队明确了LA术中处理系膜的一个观念,即“帆式”构型技术,此举可明显减少系膜的断面面积,极大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血管断面与术后渗出[14]。术中出血量是评估阑尾系膜处理效果最直观的指标,改良组的160例LA,术中出血量平均(5.64±7.86)mL,明显少于传统组的(9.26±5.12)mL、开腹组的(29.38±3.61)mL,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帆式”构型技术的理念,使得术中处理系膜的面积较小,血管断面少,术中出血的几率减少。
阑尾根部的妥善处理直接关系到LA术后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瘘、腹腔脓肿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阑尾根部的处理方式包括Hem-o-lok夹闭[15]、丝线结扎[16]、8字缝合、套扎器、Endo-loop、Endo-GIA[17]等。笔者团队开展的LA,均采用Hem-o-lok夹闭阑尾根部,无一例术后发生脱夹或阑尾残端瘘等严重并发症。关于阑尾切除术腹腔冲洗的话题,一直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部分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腹腔存在脓性渗出液及穿孔导致的粪便残渣,如果不进行冲洗,会导致腹腔脓肿、继发感染[18];而另有学者认为,腹腔冲洗会使潜在的污染难以控制,反而导致脓液扩散,从而诱发腹腔脓肿、继发感染[19];放置引流的问题同样存在争议,反对放置引流的学者认为,盲目放置引流会增加切口感染、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主张放置引流的学者认为,腹腔引流可充分引出术中未彻底吸出的脓液、渗出液,减少术后炎症因子吸收导致的血象升高与发热,从而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此外,引流管可作为腹腔内情况的动态观测窗口,一旦有出血或肠瘘的情况,可第一时间知晓。研究表明,术后早期拔除引流管,不但未增加相应的并发症,反而减少了患者的应激反应[21]。根据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对于存在腹腔感染的情况,推荐放置腹腔引流管[22]。笔者认为,对于腹腔冲洗、引流管放置的判断要因患者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对于腹腔脓液较多,污染较重的患者,可局部甚至腹腔广泛冲洗引流液清亮,然后于右侧结肠旁沟放置腹腔引流,引流应兼顾盆腔与阑尾术区,术后引出液清亮,且少于30 mL即可拔除。在ERAS理念的指导下,术中精细化操作,不过度翻动阑尾术野外的肠管组织,尽量利用头低脚高右侧高的体位,利用患者自身重力作用,使腹腔网膜及肠管组织倾斜,更利于暴露术野;此外,保证术野脓液冲洗或用纱布蘸干净,防止术后因局部感染导致的肠麻痹,在以上改良基础上,本研究中改良组70.63%的患者于术后24 h内排气,而传统组为51.27%,开腹组为65.00%,均低于改良组。此外,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肠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3、6月规律随访,未诉腹部不适。
对于入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表明,与传统组、开腹组相比,改良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传统组相比,阑尾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改良组、传统组与开腹组相比,阑尾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选择开腹手术的患者多因阑尾炎病程超过3 d,且已进展至化脓坏疽的程度,术者已有中转开腹的预判,因此术前与患者进行知情同意时,重点强调了中转开腹的可能性,使患者做出直接开腹的选择。而多数慢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回盲部情况较明确,更利于施行改良LA,尤其系膜处理的“帆式”构型技术,对于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根部坏疽穿孔或阑尾系膜粗短的患者而言,不适合开展;而对于改良术式的其他方面,如术中轻柔对待肠管、腹腔冲洗、引流放置等理念,则适于各类阑尾炎。
总之,LA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被证明是治疗阑尾炎确切有效的经典外科术式。对于LA的不断改进,推动了微创外科的发展,最终将造福于广大患者。ERAS理念的提出,对LA的应用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中三组病例在术前禁食水时间、术中麻醉药物应用、肠道准备方面均按照ERAS的要求开展,术中抗生素、镇痛策略、避免低体温等ERAS措施也贯彻实施,改良组仅在术中操作,如术式改进、腹腔冲洗、引流管放置等方面,在ERAS理念的指导下做出改良。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