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2-02-10郁盛静

幸福家庭 2022年16期
关键词:生活化案例法治

■文/郁盛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已经被各阶段的教师所熟知,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目的是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并不理想。鉴于此,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通过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降低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第三启蒙阶段,教师要想帮助该阶段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借助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推广及应用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巧妙地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实案例融入理论教学,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和法律知识的认知,还可以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

因为小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加之生活阅历较少,所以其往往无法全面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但是随着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且真实存在的案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高效融合,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堂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要点,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

(三)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生活化教学强调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案例有效结合,降低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当下的热点新闻,引入一些正能量的人或事,以此激励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学会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生活化教学思路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道德与法治教师设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治观念,学会利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明确生活化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生活化教学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坚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入生活元素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时,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明确生活化教学思路,结合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全面且透彻地了解我国的地理、文化和民族等基本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以上教学活动均围绕该课题的教学目标展开,完美实现了学习目标与日常生活的有效衔接。

(二)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

要想确保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教师就需要将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各种人或事合理地融入课堂,从而达到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案例开展教学,不仅能够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其一,贴近学生生活,精准设计问题。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做好备课工作,仔细研读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事件设计问题,从而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正确认知广告”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精准设计如下生活化问题:“生活中常见的广告有哪些?为什么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广告内容是否真实?”根据以上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辨别商业广告的真假,这对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其二,创设生活情境,学习身边榜样。为了让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案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可以在班级中通过匿名投票的方式选出平时乐于助人的学生,并将该学生的事迹通过文字或者图片等形式展现在全班学生面前,使其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此外,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同时,教师在选择生活化案例时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免选择的生活化案例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

(三)完善生活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但是仅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案例,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探究生活,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仔细观察,亲身感受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使其学会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教师在教学“我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前,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任务,如“本班需要添置一个脸盆,请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提出相关建议,说说哪种材质的脸盆最为合适”。教师发布任务后,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对比各种材质的脸盆发现,塑料盆的使用寿命、价格和轻便度都优于其他材质的脸盆,最终塑料盆成为学生的首选,学生也在观察和探究塑料盆的过程中了解到塑料拥有广泛的用途。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并探究如何在生活中减少“白色污染”。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帮助其树立环保意识。

(四)实施生活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每个学科都会涉及的教学环节,道德与法治学科也不例外。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根据每个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融入生活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落实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其一,实施生活化的过程评价。综合来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生活性较强的综合课程,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基本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生活化评价。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参与,使其能够通过教学评价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其二,保障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比如,在教学“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一课时,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有效沟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完善学习评价的内容,将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统一的多元化评价。课余生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自由选择课余生活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但是在选择的过程中,部分家长或教师想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这并不能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在此次教学评价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与家长、教师去有效沟通,勇敢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让家长倾听自己的心声。教师此时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其在课余生活中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

其三,开展生活化检测。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日常生活场景设计生活化问题,以此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情况。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授课方式之一,该方法的合理应用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价值。鉴于此,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如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此外,教师在选择生活化案例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降低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法治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生活化案例法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