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探究
2022-02-10骆成林
文 /骆成林
引 言
作文教学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加工感性材料,利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客观材料及主观情感。小学生的直接经验相对较少,尚未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再加上一些教师没有向学生提供间接经验,导致学生面对作文时往往产生恐惧心理。而在作文教学中融入生活教育理念,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经验和情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利用文字主动表达自己的所看、所思与所悟,增强作文的真实性与可读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优化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综合素质。
一、生活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要求
(一)主体与主动
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在作文课堂上让学生模式化练习不同类型的作文,忽视了作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内心需要及真实感受,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生活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用“活”教育替代“死”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语文教师要遵循主体性、生活性的原则开展作文教学活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自主确定写作素材及谋篇布局,避免利用自己的经验替代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抒写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利用随笔的形式记录日常生活。这样就可以在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为学生后续写作提供素材支持[1]。
(二)实践与实用
生活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师科学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和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体验生活,然后再运用所学的写作知识进行表达,逐步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和方式。同时,生活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服务现实生活的能力。但目前部分语文教师习惯性采用模式化的作文训练策略,没有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往往较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认真贯彻实用性原则,结合现实生活的需要确定写作方向和主题,引导学生利用文字表现生活、表达情感。
(三)引导与尊重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教师应明确自身引导者的地位,着重发挥组织、引导职能,与学生加强交流和互动,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件,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写出具有独特性、创造性的作品。小学生缺乏良好的生活体验与感悟能力。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逐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同时,学生在观察相同现象、事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避免利用成人思维替代学生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养成抒写真情实感的良好习惯。
二、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引导,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往往让学生按照既定的题目开展写作活动,部分题目与学生现实生活并不贴近,导致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个问题逐步连接作文题目与现实生活,让学生快速搜寻已有的生活经验,基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展开写作[2]。例如,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主题的写作中,学生面对这样宏大的写作方向,没有明确的认知,难以产生写作表达的欲望。对此,教师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着手,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阅读经验、旅游经验,说出自己最熟悉的地方。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按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分析自己给出的答案,逐步确定写作对象。由于学生较熟悉这些写作对象,顿时产生了表达的欲望,促进了后续写作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既要依据教材内容确定写作方向,又要善于设计生活化的命题,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自主选取命题。这样,学生的习作素材能够得到顺利激活,习作内驱力也可有效形成。
(二)创设情境,降低写作难度
学生只有深入体验和感悟,才能获取相应的写作素材,产生写作表达的欲望。目前,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无话可写的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相应的真实体验。对此,教师可依据生活教育理念,创设类型多样的写作情境,满足学生的体验需要,为写作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支持。
1.真实再现写作对象
为让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入具体、真实的写作对象,通过再现场景、活动及其他类型的事物,调动学生的表达积极性。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写物类习作单元众多,教师通过真实再现某一事物,让学生真实观察和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在“我的心爱之物”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准备自己的心爱之物,向其他同学介绍心爱之物的特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这一写作主题开展创作活动,用文字形式描述事物及情感。此种教学策略能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写出能打动人、感染人的文章。
2.真实复现模拟场景
从建构主义角度来讲,为让学生顺利构建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刻体验与感知,逐渐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内在联系[3]。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直接经验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亲历过程、直接参与是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最好方法。但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语文教师难以在课堂上直接再现某些生活场景。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利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场景复现,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获取经验。例如,在“记一次游戏”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可让学生谈一谈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游戏活动,在课堂上模拟展示。这样既可以增强作文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写出真实、生动的文章。
(三)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很多小学生没有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容易忽视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对此,语文教师要依据生活教育理念向生活、社会、大自然延伸教育,让学生深刻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人情冷暖、风景事物,积累丰富的真实素材。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态度。
1.社会生活
学生从课本中只能获取间接经验,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周末、节假日期间真实感知和体验生活,获取独特、深刻的体验,且用文字形式记录和表达[4]。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重阳节参与关爱老人的社会活动,在植树节参与社区组织的植树活动。参与活动后,学生需采用随笔、日记等形式记录活动过程及自己的想法,这样在写作时才能言之有物。
2.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小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也是常见的作文命题方向。因此,教师要利用家长会等活动,向家长详细介绍素材积累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进来,引导学生记录家庭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如生日聚会、第一次做家务等。为增强写作指导的针对性,教师要指导家长结合学生的年级段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策略。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家长可让孩子采用口头形式,回顾今天发生的事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家长要鼓励孩子用文字形式记录琐碎小事。
3.学校生活
学生的学校生活不仅包括日常的知识学习,还涵盖类型多样的特色活动,如运动会、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会产生复杂多样的情感,产生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要积极挖掘、利用学校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具体来说,教师需提前研读各个单元的写作内容与要求,统筹安排写作教学计划,紧密联系校园活动,让学生依据真实的活动经验进行写作。
4.阅读生活
教师要紧密结合阅读与写作,引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谋篇布局,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水平,避免出现词汇乱用、结构混乱等问题。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文本中出现的常识性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一方面,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要有计划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带领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剖析文章主旨,分析作者用字用词及谋篇布局的精妙。另一方面,教师要打破教材的限制,将目光转向课外,为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阅读素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更多地去感受和体会文字中蕴含的写作技法和情感表达。例如,在《父爱之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利用哪些事情体现了父爱的伟大?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等问题,且向学生推荐有关父爱的其他文本,如《父亲的严厉》《回忆我的父亲》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这些文本在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以便使其将阅读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
(四)注重创新,锻炼写作技能
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文体,导致学生难以获得良好的写作体验,阻碍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对此,教师要积极创新写作形式,引入多样化的文体,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1.创新写作形式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着重增强写作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性。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这些新型写作形式。首先是生活随笔。此种形式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记录生活事件与思想感悟,教师不需要向学生提出字数层面的要求,而要引导学生真实记录与表达。和常规意义的作文相比,生活随笔的灵活性、自由性较强,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还能引导学生观察和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其次是朋友圈作文。近些年来,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普遍使用微信等通信工具,较熟悉朋友圈的功能。为调动学生的表达积极性,教师可在教室墙壁上设计真实的“朋友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按照提前确定的写作主题分别写出一段话,之后在“朋友圈”中展示各小组的作文成果。最后是循环日记。写日记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自制力,往往坚持数日就会放弃。对此,教师可探索引入循环日记形式,让小组成员轮流在同一个日记本上写日记。每个成员在写日记之前,要认真阅读、评论上一位同学的日记内容,且向其他小组分享优秀的日记。此种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之间的监督作用,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2.应用多种文体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活需要。现阶段,部分教师仅重视记叙文、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开展,没有引入其他文体,这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引入说明书、书信等生活中常见的实用性文体,让学生尝试写出不同风格、不同文体的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例如,在“推荐一本书”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放宽文体上的限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不同文体的作品。学生既可以采用书信的形式向某一同学、朋友介绍相关图书的故事情节、阅读价值,又可以采用说明文等文体,客观介绍此书的作者信息及故事脉络。教师采用此种写作教学策略,能够增强作文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创新精神。
结 语
综上所述,生活教育理念高度贴合作文教学的优化需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对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改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积极引入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且在现实生活中延伸教学活动,紧密融合作文教学与实际生活,优化作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