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偏至论》看鲁迅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批判

2022-02-10赵芳沈阳师范大学沈阳110034

名作欣赏 2022年36期
关键词:物质文明鲁迅民主

⊙赵芳[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10034]

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中,如何才能既学习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又能够积极建构并不断巩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这是每一个致力于民族文化建设的人所必须面对并深入思考的问题。鲁迅在一百多年前留学日本时期写作的《文化偏至论》中所提出的概念、范畴和观点等,因为其超越时空的价值,为当下的我们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文化偏至论》发表于1908 年,其时正值清朝末年国力衰弱、外敌入侵、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正如同西方的坚船利炮轻而易举便攻破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使得西方现代社会取得了对中国社会的历史性优势一样,西方文化也同样对中国固有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价值重估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文化趋向:一是盲目自大、抱残守缺的“中国中心主义”;另一种则恰好相反,完全彻底陷入对西方文化的全盘、盲目的模仿与崇拜之中。在鲁迅看来,前者固然只能将自己隔绝于世界大潮之外,并终至于落后、灭亡;而后者那种将西方文化的价值绝对化、普遍化甚至是神圣化的态度同样不可取:西方文化不等于先进的、优越的文化,它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是存在着缺陷的、需要变革的、“偏至的文化”,因此也就更称不上是文明的样板和典范,更不可能成为拯救中华民族危亡的灵丹妙药。

一、“任个人而排众数”:对西方现代民主政治模式的警惕

民主作为高高飘扬于西方启蒙运动城堡上的一面旗帜,是西方人所引以为荣并亟欲推介给全世界的一种政治模式。而在鲁迅写作这四篇古文的清朝末年,关于东西方文化论争所形成的二元对立结构中的焦点之一就是专制与民主之争。

在许多维新人士看来,中国之所以落后,原因之一就在于专制政体的长期存在,倘欲改变现状,就必须废止原有的专制政体而引进西方的民主政体。于是,法国大革命及其自由平等的原则、美国革命及其民主制度,都为中国从事社会解放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维新人士提供了思想上的资源,成为他们探索政治变革和文化变革的理论依据。与同时代那些对西方的民主制度热情呼唤而无半点怀疑态度的人士相比,鲁迅的态度则显得复杂得多,也深刻得多。

从主体的自由意志这一内在的原则和标准出发,鲁迅对法国大革命以后出现的现代民主的考量和评价独具特色: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及其自由平等的原则取代封建专制制度固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毕竟“扫荡门第,平一尊卑,政治之权,主以百姓,平等自由之念,社会民主之思,弥漫于人心”①。

对于法国大革命在摧毁旧的观念体系,唤醒人类的尊严,鼓励人们追求自我的价值等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鲁迅是持肯定态度的;但与此同时,他又对自由平等观念所孕育的“社会民主之倾向”感到深深的疑虑:“流风至今,则凡社会政治经济上一切权力,义必悉公诸众人,而风俗习惯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语暨其他为作,俱欲去上下贤不肖之闲,以大归乎无差别。同是者是,独是者非,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者,实19 世纪大潮之一派,且蔓衍入今而未有既者也。”②极端的社会民主之倾向,必将导致人人归于一致,社会之内,荡无高卑,这作为一种理想固然是美好的,但对于单独个体的特殊个性完全不加区分,甚至欲致之灭绝,这就必然导致文化精神趋于固陋;况且“人群之内,明哲非多,伧俗横行,浩不可御,风潮剥蚀,全体以沦于平庸”③。

如此看来,所谓“平等”的原则,不过是牺牲少数明哲之士的真知灼见而顺从平庸伧俗的多数,这样的以“灭人之自我”为代价的民主不但不会带来社会的进步,反而会因为全体的日渐沦于平庸而导致社会的退步。

鲁迅还极其深刻地预见到:过去受制于“独夫”的专制统治时,我们还可以号召和联合大家揭竿而起来反抗或推翻,而如今的问题不是受制于“独夫”,而是受制于大群,“故民中之有独夫,昉于今日,以独制众者古,而众或返离,以众虐独者今,而不许其抵拒,众昌言自由,而自由之蕉萃孤虚实莫甚焉”,且“古之临民者,一独夫也;尤今之道,且顿变而为千万无赖之尤,民不堪命矣,于兴国究何与焉”④。

也就是说,过去的专制来源于“独夫”,而“独夫”的专制尚可以通过联合群的力量来推翻;如今专制力量恰恰来源于大众,当一种专制以大众的面目或多数决定的形式现身时,你就无从反抗了,否则就是拂逆众意,并且会背上“辱国害群,罪当甚于流放”的“反文明”之“野人”的罪名。所以,鲁迅预见并担忧新型的民主社会中独裁的主体力量和样态发生了转变,变成了大众的独裁,多数的独裁,舆论的独裁,而这种以“众数”“大群”的名义出现的独裁其实是比以往的封建君主制度危害更深也更为隐秘的。

二、“掊物质而张灵明”:对现代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质疑

18 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物质文明的繁荣和进步也令人叹为观止。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作后盾,西方列强加紧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活动,以攫取更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在西方列强对中国全面而强大的军事、经济、文化的入侵面前,中国的新生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如洋务派就积极主张实业救国。

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鲁迅的态度相对全面而中肯。

他首先肯定了19 世纪以来西方物质文明的昌盛,并列举了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如棉花、钢铁、煤炭之类,产量比过去成倍增加,又可以在许多方面加以应用,如用于战争、工业、交通,功效都超过以往;蒸汽和电力,也都听从人类的指挥,世界的面貌为之一新,对人类所从事的事业也都更加有利,人们长期享受着物质文明的恩惠。但是,实业、军事倘真可以挽救中华民族吗?物质的极大丰富就可以穷尽人生的根本吗?对此,鲁迅通过梳理西方物质文明的发展进程及其最终产生的负面的效果,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否定性的回答。

正如同在“个体性”原则的考量下,鲁迅对西式民主政治、自由平等的观念作出了反思性的评价,并进而主张“任个人而排众数”一样,他对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批判,同样遵循的是已经上升为世界本体位置的个体的主观精神自由这样的评价准则。在鲁迅看来,在社会关系中,因为人们有了对自己的自由本质的热诚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所以就有了对宗教权威和君主专制的反抗,并最终确立了民主政治和自由平等的原则;同样,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依然是出于对自己的自由本质的追求,才有了对自然的支配和征服,以及因此而来的不断发展的物质文明。

然而可悲的是,恰恰是因为在这个层面上的对自由的追求构成了人类最为深刻而可怕的本质的异化。在19 世纪的西方,唯物之倾向愈演愈烈,俨然成为生活之根本,舍此便别无他者。看一看19 世纪欧洲现实主义作家笔下那些被物欲挤压得完全丧失了正常人性的文学形象,以及那一桩桩因物欲的贪婪而导致的人间惨剧,便不难看到物质文明的畸形发展所结出的社会苦果。正如鲁迅一针见血指出的:“递夫19 世纪后叶,而其弊果益昭,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19 世纪文明一面之通弊,盖如此矣。”⑤

不难看出,鲁迅依然是站在以“主体性”为中心的主观主义文化哲学的原则立场上,对西方的物质文明作出了反思与批判。那么,他的主观主义文化哲学究竟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主体与和客体的关系中,以主体作为中心,以主体的自由意志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和衡量准则,以此来对抗一切外在于主体的通过习俗和惯例所形成的所谓的公认价值,也就是所谓的“思虑动作,咸离外物,独往来于自心之天地,确信在是,满足亦在是,谓之渐自省内曜之成果可也”⑥。

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中,鲁迅认为精神才是人的根本,而他所说的“有主体性的人”,从根本上而言就是精神性的个体,是能够超越外部物质环境的束缚和限制,将精神的主动性、能动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人。“意者文化常进于幽深,人心不安于固定,20世纪之文明,当必沉邃庄严,至与19 世纪之文明异趣……内部之生活强,则人生之意义亦愈邃,个人尊严之旨趣亦愈明,20 世纪之新精神,殆将立狂风怒涛之间,恃意力以辟生路者也。”⑦

由此可见,在鲁迅的文化哲学中,人的主观精神已经获得了本体的意义:人是什么?人就是精神。精神又是什么?精神就是主体性。所以,对人的尊重就是对人的精神主体性的尊重,就是对人的主观精神自由的尊重。这样,精神就在极大程度上摆脱了外在物质条件的束缚,获得了独立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也就是说,精神的完善与发展,从根本上依赖和取决于自身;人的自由在于主观精神的自由,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只在于精神和意志自由的完全、充分的展开和实现。

三、“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对科学主义价值观的反思

科学作为现代理性主义的体现和核心内容之一,无疑是现代启蒙思想家的重要理论武器,鲁迅当然也不例外,他也曾对科学救国投注过无限的热情。早在1903 年留学日本时期,鲁迅就发现留日学生所掀起的民主革命浪潮中,广泛涌现的是像邹容的《革命军》这样的革命刊物,而文学艺术方面的工作则鲜有人从事。于是,他便于1903 年和1905 年先后翻译了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以及美国路易斯·托伦的科学幻想小说《造人术》。也就是说,鲁迅译介科幻小说的目的主要在于以小说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宣传和介绍科学知识,以此来启迪民智,唤起国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除了积极译介科学幻想类小说,鲁迅还于1903 年先后发表了《说鈤》和《中国地质略论》:前者是我国最早介绍“镭”这种新发现的放射性元素的论著之一,以此来向国人介绍西方的新科学,并极富远见地预言这一元素的发明必将使得自然科学理论发生重大的革命性变化;后者则通过论述祖国的地质分布、地质发育、地下矿藏,使国人了解“中国大陆里面之情状”,“以备后日开采之计”,这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本国矿产的科学论著,在痛斥了清政府“引盗入室”的卖国行径之余,也发出了“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⑧的爱国主义的铮铮誓言。

正是出于向往科学的热情,鲁迅认为中国固然可以通过兴办实业、购置先进武器来实现暂时的变革图强,但这也仅是习得其“葩叶”而非其“根柢”。表面看来,西方文明最让人称羡的莫过于繁荣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先进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富国强兵”便成了晚清国人最强烈的追求。然而在当时的鲁迅看来,“富国强兵”也好,“兴业振兵”也罢,无非只是看到了西方社会先进发达的表象而未窥得其根本,因为先进发达的科学技术才是这一切成就的基础,而科学之繁荣又源于西方人求知探索未知世界之理想和热情,离开这个前提,科学无法取得长足的进展,自然也就没有实业的兴旺和军事的先进。应该说,在写作《文化偏至论》之前,鲁迅还是表现出了很强烈、很明显的通过科学进行启蒙进而救国的意愿,镌刻在西方近代大门上的培根的那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断言不时地在他的耳边回响。

然而鲁迅不同于同时代人或者说他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绝不会陷入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和乐观之中,就在他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世界面貌的日新月异而高唱赞歌之时,他也不会忘记为片面追求科技发展即科技理性的无限膨胀所可能导致的恶果而敲响警醒世人的钟声:“顾犹有不可忽者,为当防社会入于偏,日趋而之一极,精神渐失,则破灭亦随之。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⑨

也就是说,科学固然可以富国强兵,造福于民,但不可否认的是,科学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限。因此,如果一味追求科学理性,将一切都纳入科学理性的范畴,以为理性思维可以洞悉万物的本质,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无疑会形成新的“科学迷信”和“理性盲从”,无疑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即“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当然,鲁迅绝对不是从根本上去否定或者是抹煞科学本身的价值,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固然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绝不可以因此而夸大科学造福于人类的力量,从而将人类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进而忽视了对人生最为根本问题的关注和探究。科学理性是以逻辑概念和推理的方式来认识和研究世界的,并试图将这种逻辑思维提升到至高无上、无可置疑的地位。当本来只是应该作为一种认识和研究世界的工具而存在的科学理性成为人生的最高目的时,会不可避免地将“人类的注意力引向外部世界,把人类生存的意义归结为依靠逻辑工具掌握和支配外部世界。在理性主义的统治下,人们迷信科学万能,热衷于追求科学知识,从事外在的物质活动,忽视了人的内心生活”⑩。

应该说,19 世纪以来,尤其是在20 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确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然而不可否认,也正是工具理性的恶性膨胀给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正是有感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才有了西方思想界对启蒙的深刻反思和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在这样的视野下,我们再去回顾鲁迅在20 世纪之初所生发的“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这样的,对片面追求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将导致的恶果所产生的深深的忧虑,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到那忧虑的可贵和那预言的极富远见!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所谓“启蒙的辩证法”不正是“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于几十年后在西方社会所产生的遥远回声吗?

综上所述,在鲁迅看来,这些让西方人引以为荣同时也让非西方人称羡不已并亟欲模仿的西方现代文明模式,其实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总体性的危机,倘若对这些危机视而不见,盲目模仿遵从,根本不可能为中国的未来变革提供合适的方法和尺度。正是因为不满并焦虑于国内某些人对西方现代文明模式过度推崇的现象,才有了鲁迅对西方文明的反思和批判。

应该说,在当时那种对西方文化奉若神明并意欲以其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浪潮中,鲁迅的这种质疑与反思的声音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这份来自百年前的清醒和冷静,无疑为今天全球化进程中构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我们,提供了最宝贵的启示。

斯人已经远去,然而那艰难前行于探索民族文化出路和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的远征者的背影和足迹却不曾消失,那曾经热情的呼唤和悲愤的呐喊,也不时地回响和激荡于今日已经或将要跋涉于重建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漫漫征程上的后继者的耳畔。

①②③④⑤⑥⑦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第49页,第52页,第47页,第54页,第55页,第57页。

⑧ 鲁迅:《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⑨ 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⑩ 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2页。

猜你喜欢

物质文明鲁迅民主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论析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