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022-02-10白向红河北唐山市路南区东新街小学
◇白向红(河北:唐山市路南区东新街小学)
网络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最活跃、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领域。特别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同时,网络也改变了教育和教研方式,使得教研更能调动教师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疫情时代,网络教研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居家上网课的教师,通过网络教研的方式,足不出户,就得到专业支撑。网络教研已经成为教师教研的重要形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探索依托网络教研,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转变观念,让每一位教师参加网络教研
从某种意义说,网络教研是对传统教研方式的挑战。开始接触网络教研时,总会有教师感觉隔着屏幕,看得见摸不着,不如线下教研来得直接。诚然,本校教师抑或同组教师,在有充足的条件,能够进行线下教研时,线下教研确实具有优势。然而,我们不可能永远局限于这样的小范围。
(一)网络教研让区域教研更加便捷高效
区域内学校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是对校本教研的有力补充。针对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教学任务目标,片区内教师共同研讨达到目标的方法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策略,互学互促,有效推进目标实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区域教研,教师都需要提前调课,奔赴某一所友邻学校,往返路途至少半小时,往往需要半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次比较深入的教研。路途耗时,太频繁的交流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展网络教研,这样的难题迎刃而解。打开电脑或手机,在中心发言人组织下,教师通过屏幕,围绕主题开展研讨,像校本教研一样便捷高效,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通过网络教研实现共建校之间的合作互利共赢
跨地域的校际共建、合作共赢,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薄弱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这样跨地域的校际交流学习,因为距离,只能偶尔为之,只有极少数教师能得到这样的学习机会。而网络教研,使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让更多教师参与到跨地域的教学研讨中来,使偶尔的学习交流变得常态化,对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网络教研,根据学校各自实际情况,加强两校之间团队的交流,利用各自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打造专业发展共同体,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
网络教研,为教师搭建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学校要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网络教研中来,让教师真正看到网络教研的优势,真正得到教学研讨的实惠。让教师在实践中体会到,线下教研能做的,网络教研几乎都可以做,而线下教研无法实现的,网络教研更彰显优势。通过这种良好的体验,教师能逐渐悦纳这种教研方式。
二、合理配置硬件资源,保证网络教研效果
武功再好,也要有一把称手的神兵利器,才能所向披靡。网络的卡顿、电脑的迟滞,甚至无法实现人手一机,都很难让教师体验到网络教研的高效便捷。因此学校要想方设法加强办公信息化的硬件建设。人手一台办公电脑,软硬件及时更新,互联网全覆盖,无线网全覆盖,录播教室、智慧黑板、多媒体会议室,移动终端设备等硬件建设,以及相关的办公软件,都是网络教研高效便捷的神兵利器。
三、提高办公信息化水平,为网络教研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网络教研效果的好坏,常常受教师本身对网络的掌控能力、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的限制。只有提高全体教师运用互联网和计算机及软件的能力,才能保证网络教研质量。
(一)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教师要紧跟网络发展的步伐,努力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一些年长教师,面对网络会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而这部分教师中不乏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人,在网络教研中能发挥业务引领作用,因此不能小视他们的畏难情绪。要通过多种途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信息技术水平。网络教研,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教研方式及传统观念的革新,因此必须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念、网络技能、网络知识、软件应用等的培训。从硬件设备到教研软件及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学校都要为教师提供有效帮助,多给教师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二)师徒结对,互帮互助
除了多种培训之外,青蓝师徒结对,互帮互助,也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及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年轻教师,作为网络原生代,在网络教研中显现出特有的优势,他们对网络教研得心应手。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可从业务方面帮助青年教师,而青年教师可在信息技术领域、在网络教研软件的使用上,帮助老教师,互为师徒,共同进步。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在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专业化发展方面,优势互补,进而积极探索全面的课程改革,努力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网络教研渐渐成为教师成长的有力支撑。
四、探索网络教研的方法和途径
网络教研,不能仅仅停留于浅表阶段,要有计划、有组织安排,力求网络教研的系列化,寻找适合于不同学科的网络教研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与专家互动,发挥引领作用
教师要提高业务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和提升,肯于钻研,这都是必不可少的。但若仅限于此的话,局限性就太大了,很可能停滞在原地,或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或是找不到解决路径。要丰盈自己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化水平,专家的引领在这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专家的适时点拨,往往如醍醐灌顶,给教师迷茫的实践探索以理论支撑。网络教研,能给我们提供更多与高水平专家的学习互动机会,给眼界插上翅膀,飞得更高。
(二)师师互动,发挥同伴互助优势
同行同伴之间的专业互助,是网络教研中十分重要的形式。在传统的线下教研中,更多的同伴互助来自同组教师或是本校教师。这些身边的同行能给予教师最直接最便捷的帮助,但是往往局限于身边同伴的能力水平。要想得到更多的信息与帮助,就必须依托网络教研。区域教研前,先商定一学期的研讨主题,按照计划定期定时进行网络研讨。可以是围绕新课标的解读;可以是对某一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可以是针对一个问题,每个人分享解决办法;可以是一人分享案例,大家点评互动。大家通过对各学科不同课型的案例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教学、总结经验,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能够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这样的网络教研有针对性,接地气,快捷高效,非常受一线教师欢迎。
(三)网络互动,教研格局更加开阔
跳出教育看教育,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每位教师要树立大网络教研格局,要敢于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不同声音开展教研互动。一个教育观念、一种教学方式,甚至自己讲课的实录,都可以在网络上分享,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价研讨中来。这些人可能是同行,可能是学生,可能是学生家长,也可能是来自各行各业关注教育的人。这样的大网络教研,无疑能够提升教研格局,更加有利于改进教学。
(四)共享资源,让网络教研成为坚强的教学后盾
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对教师上好一节课至关重要。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是网络教研中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对网络教研服务于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尝试与探索。通过网络教研,实现教学资源的合作开发及共享,方便教师教学。
比如,教学课件的制作耗时费力,但又是现代课堂必不可少的利器,教师通过网络教研,可对课件共商共讨共用。教师的教案及链接的相应课件,通过网络分享给同伴,这样在上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室中的“班班通”,点击自己需要的课件进行教学,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评论的方式进行线上交流,到达时时教研的目的,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各学科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学科的教学及学习网页,利用此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师师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师的专业化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引进资源和自主开发,形成一个资源库供大家共享。教师要以专题活动为途径,共建专题资源,通过组织主题学习研讨、边研边建等形式,不断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还可以通过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已有资源,引进教学资源,进而丰富教学资源库。合作开发,共享共赢,实现取长补短,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五、线上线下教研有机结合
网络教研可以帮助教师更加便捷快速地交流探讨、呈现和解决问题。通过网络教研,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能够得到加强,新的课程观、教育理念会逐步形成。通过网络教研,教师逐渐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然而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教研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它的局限性。网络教研,不能只重视外在形式,而忽视内在根本。如果一味强调通过网络教研来解决问题,有时会把生动的现实场景忽略,把丰富的探索过程省略,思维探索过程被抽象的理论取代。
(一)考量三个要素
利用网络进行教研,目的是更好地“探究”而“用网络”,并不是为“用网络”而“用网络”。因此在组织教师教研过程中,务必考量三个要素:一是要考虑教研内容的特点和教研目的;二是要考虑参与教研的教师的能力,考虑到它能否在激发教师教研积极性和教研效果方面发挥最大潜能;三是要考虑到网络的利用是否更加便捷和高效。如果一味追求华而不实的网络教研方式,势必会带来反面效应。
(二)不排斥线下教研
传统的深入课堂现场听课、现场评课、教师反思,这样的教研,采取线下教研方式,教师面对面地交流研讨,交流更加充分,深入,更直接便捷,更加接地气,也有非常高的效率,所以不能排斥线下教研。
教师在开展网络教研的同时,不能完全排斥传统的线下教研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研方式。要充分发挥现代网络的优势,当它有着任何东西都不可取代的地位时,才会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教师要努力打造多媒体和网络化的教研环境,选择多元化、开放性的教研任务,突出交互、协作的教研过程。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教研工作转型发展和教研模式创新,通过网络教研引领,聚焦课堂高效,同频共振,强力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