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读狮子山

2022-02-09张璐

求学·理科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生

张璐

有些大学,你总是要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才会第一次听说;有些专业,不去了解和学习,你永远无法想象它的全貌。

而听名字会被人误认为是二本、学生总被游客围观拍照的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华农位于武汉市主城区的狮子山脚下,是国家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她坐拥近五百万平方米的校园,有着雄厚的学科实力,却低调得像一位田间农妇,从不张扬。

华农的校训是“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短短八个字,鲜活地体现了华农知行合一、朴实勤勉的校风。

在华农都  啥

在新冠疫情期间,华农有师生滞留学校,引起大家的密切关注。在校友们想方设法援助母校的同时,在校的同学间却已广泛流传着一个乐观段子:在学校隔离,可以吃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植科院”)的粮食、蔬菜,可以杀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动科院”)的牛和猪,还可以捞水产学院的鱼吃,怕运不回可以借工学院的拖拉机,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了嘛!

的确,华农像极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小世界。在这里,你可以在植科院亲身体验农作物的生长全程,通过分子基因水平解析植物的秘密,还可以趁着院里的兴趣田到收获期时在教室里支起一口锅;你可以在动科院学习母猪的产后护理,也可以在实验中剖析动物医学之谜。你既可以学园艺、学渔业、学茶学、学机电、学食品,拥有一技之长;也可以学育种与繁殖、生物技术工程、计算机与生物信息,在科学领域不断深耕。

别人的实验课,是拿着一堆瓶瓶罐罐做实验或对着一堆方程式加加减减;我们的实验课,是走街串巷寻找不同科属的植物,是让枯枝败叶通过插花艺术绽放美丽,是通过观察玉米粒的排列解锁遗传和基因知识。

别人的社会实践,是去各个公司实习;我们的社会实践,是在小区当植物医生,是研究市中心的风景设计规划,是分析湿地生态保护变迁,是调研当地一种别致的美食……就这样,在大街小巷留下一个个步履匆匆的年轻身影。

华农的学子都很“接地气”,但其实也很“理想主义”。我们都有一个梦,希望用自己“接地气”的小技能,让这个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在华农都  啥

每一个来过华农的人,都会忍不住给出这样的评价:学风优良。

在华农,学习是头等大事。我们没有补考,期末卷面分不合格立即重修,考试作弊二话不说办理退学手续。即使不是考试周,图书馆、自习室也人满为患,小情侣走遍教学楼想找个空教室,最后往往也只能在旁边人翻书写字的声音中好好学习。

在校学生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华农有三宝,早操听力环湖跑”,因为每一个新生都被每天七点的早操、每学期二十小时的英语听力、每学期十二圈及格的环湖跑折磨过,等他们升入大三成了新生的学生班主任,又无一例外会成为“华农三宝”的忠诚支持者,语重心长地告诉自己带的小班学生们,坚持进行“华农三宝”给他们带来了多么大的益处。

虽然学习氛围浓郁,但华农学子可不是书呆子。相反,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积极参加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报名参加各种高含金量的大赛,还早早进入教授实验室进行学习。在华农的十佳学生评比会上,每一个学生都德才兼备、品学兼优,他们成绩名列前茅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志愿活动,个个都闪闪发光,只差在头上写上“优秀”二字。

只要用心汲取营养、努力生长,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是小麦告诉我们的道理。

在华农都  啥

华农的文体活动完全不走低调风,相反,它一路高调,时常上微博热搜,被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疫情时期,校长书记给学生的倡导信就上过热搜,原因无他,只因在其他学校普遍以安慰鼓励为主的老套官方信件对比中,我们的书记充满热情的话语是如此掷地有声——“开学还早,不如就地春耕!”

无论是学生自己组织的几乎每周都有的摆摊摆点小活动、剧社乐队的专场演出,还是学校四季不断、丰富多彩的官方活动,都充满特色。

今年学校的文化主题是“生命”。迎新季,学校调动图书馆、艺术团和各大社团举办了118场活动迎接“生命的萌新”;艺术节,学校邀请各大高校的学者为同学们带来针对文学、音乐、播音和表演等内容的讲座,一起感受“生命的脉动”;学术年会,师生们自由辩论,用共同的“求学者”身份进行科研问题的交流,在问题墙上写上自己“生命的寻问”;跨年夜,学生们自己申报项目,摆摊设点,卖美食、賣文创、卖体验,昆虫宴、花卉展、微景观等摊位尽显学科特色,最后近四万名师生一起在篝火前体验“生命的狂欢”。

今年毕业季,水产学院送别毕业生的龙虾宴又引发了关注。网友们笑我们无愧“农业大学”的美名,我们笑他们吃不到食科院研发的红酒奶茶、面点饼干。无论是工学院用拖拉机送别毕业生,还是植科院让同学们手举麦穗走方阵,都是一种诙谐的调侃。华农的学生爱学习,更爱玩,也会玩。上一秒在舞台上表演热歌劲舞,下一秒就能罩上白大褂直奔实验楼。成为有用又有趣的学生,这就是华农人“生命的原色”。

在华农都  啥

据说武汉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中国人都知道去武汉大学看樱花,武汉人都知道去华农看樱花。

在华农的行政楼门口,有一株树冠直径约为15米的巨大樱花树。在同学们环湖跑、做早操的南湖大道上,樱花树绵延千里,一眼望不到尽头。

事实上,作为武汉市校区面积最大的大学,华农可不止有樱花。华农有“五月花海”之说,花卉基地里百花争艳,走在校园里,你能看到樱花、梨花、杏花、梅花、桃花、菊花、郁金香、蔷薇、百合、栀子……几乎到处都是花,到处都能闻见花香。

要说起最出名的花卉,就要提到华农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了。油菜花在华农有特殊寓意,油菜界最德高望重的傅廷栋院士就在华农,他今年已经九十岁,他的“油菜界的袁隆平”这一称号或许可以让圈外人更直观地了解他的贡献。学校以他研究出的“波里马”油菜命名了通往油菜花田的主干道,他直到今天还会走在“波里马”路上去看他的油菜。每到油菜花期,游人如织,大家都能从他的石像上读到他作出的贡献,言传身教莫过于此。

华农像一座宝库,植物种类多到植科院有教授专门为它编撰了一本厚厚的《狮山图鉴》,总有学生表示从校门口走到宿舍的一小时路程就像在逛植物园。武汉高校间还流传着一个段子,提起镇校神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鸟雀,武汉科技大学有鱼,武汉大学有猪羊兔狐,华农有鸡鸭鱼虫鼠兔猫狗松鼠刺猬乌龟野猪黄牛……

单论鸟类一项,就已经让人眼花缭乱。华农有几十种鸟儿,狮子山广场戴胜成群,树林中经常有喜鹊出没,试验田里的麻雀群总是可爱又可恨。麻雀们经常用憨态可掬的样子吸引你的注意,等你被“萌”得情不自禁放下锄头掏出手机拍照,它们就蹦过来叼起油菜叶火速逃走……

如果你热爱自然,来华农看看吧,这里是各种生灵的天堂。

在华农都  啥

不可否认的是,农学在当今社会可能并不是一个就业薪酬高的专业,即使听我说了这么多,你可能还是在想:学农到底是为了啥?

“中二”一点的说法是,为了天下苍生。

更准确一点的说法,就是我们的校训——“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你可能听过很多关于未来的畅想,里面大概有这样一条:未来的农民可以在空调房里操纵机器进行农业生产,未来的农作物长得和树一样高,未来的农业是一个地位高、收入多的行业。这也是我们的期待,期待在那个未来,世界上不会再有饥饿,不会再有粮食短缺带来的死亡威胁。

我们正在创造这样的未来,我们就是未来。

猜你喜欢

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小猴学生车
赶不走的学生
像什么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创新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
长城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