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拒绝的不是“梗”,而是千篇一律的表达方式
2022-02-09胡优妮
胡优妮
不知从何时起,无处不在的“YYDS”成了网络上的一种社交礼仪。“梗”就像是进入某个领域的暗号,如果你对不上来,就会被“玩梗”者携带隐秘的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视为异类。
于是很多人在网上聊天时,尽管一开始难以感受这个热“梗”的有趣度,却不得不在人云亦云的盲目跟风中被迫承认并使用;而现实生活中,明明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却会选择性地略过那些缩写梗,也不敢追问,甚至会飞快找“度娘”,生怕别人看出自己“落伍”了。
在如今的互联网大浪潮下,视频直播风起云涌,碎片化的弹幕追求速度,短小而简单的“网梗”便成了网民的心头宝。搭配鬼畜视频、魔性混剪、洗脑神曲,在互联网的传播发酵下,甚至经过网民二次造“梗”后,形成浪潮效应。“重视频轻文字”的泛娱乐化下,停思、无思、文字断片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那些在饱读诗书后本应脱口而出、信手拈来的好词佳句,全都变成了“一言以蔽之”的符号和“拟声词”,失却了从属于自我的独特表达,已与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初衷相悖。
当每个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出“YYDS”“AWSL”时,虽然看似活跃气氛、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但也让每个人的感受结果趋于同化,失去了宝贵独特的思考过程。我也曾在接触“网梗”后,明显感觉写一篇作文比以前更费时间了,赞美某样事物时,绞尽脑汁地想了几分钟,脑海中仅存“绝绝子”三个大字闪闪发光,而煞费苦心编造出来的文字,也早已失去了其独有的韵味和令人深思的内涵。
那些由大众一同创造出来的“梗”,正在以一种千篇一律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这种“聚众狂欢”式的口号,早在如鲠在喉般地一遍遍重复后变得寡淡无力,令人兴味索然了。相信已经有许多人意识到要从遍地是“梗”的泥潭中挣扎而出,找回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毕竟主流文化还在持续发展,积极向上的深度思考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不要再过度依赖“玩梗”带来的快感而错失了把观点付诸文字的习惯,要警惕碎片化表达和“玩梗”创造出的社交亲近感和交流效率,这种“亲近感”“排他性”容易形成一种温暖的幻觉,到了面对面的现实生活中,就说不出話来了。
是不是听起来都很有道理?
的确,“玩梗”和表情包一样,是属于当代年轻人的一种文化符号,用一些能够精准表达自身想法的“梗”来进行沟通交流,有时可以避免了直接使用文字带来的尴尬,而又能让对方领会其中内涵,礼貌而不失自然(网友@Cindebella)。
但我们不能否认,“相比不知所云,当前一些网络语言更要命的问题是千篇一律。无论是北京的上海的重庆的桂林的拉萨的风景,铺天盖地的‘绝绝子!无论是新口味奶茶新色号口红新款式衣服,排山倒海的‘YYDS”。(《北京晚报》2021年09月22日第21版,吾云)
互联网本该是现代汉语最鲜活的使用场景,却充斥着新鲜出炉的陈词滥调;本该彰显个性、激扬青春的网络语言,却成了泯灭个性、扼杀创造的摇篮。身在其中的不少人接纳了、尝试了,甚至创造了网络语言之后,又开始陷入质疑、迷茫和反思:我们是不是患上了“文字失语症”?离开了网络语言,我们还能好好说话吗?
2021年1月,豆瓣用户“胡桃(厌学中)”创建了名为“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的豆瓣小组,她最初只是因“三分钟热度上头”而“想建一个个人玩耍”的小组,但自创建后,该小组迅速扩容,截至12月1日,已有222430名“文字失语者”在此集聚。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这是“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中,网友们对自己症状的形容,与生理性病变引起的失语症不同,“文字失语者”所经历的“失语”,更像是一种社会病。
在“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成立之前,已有人关注到此种现象:2019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受访者认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说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