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
2022-02-09马小微张鸿飞
马小微,张鸿飞,徐 娜,李 杰,王 雪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4)
2019年3月1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立德树人” 要作为高校育人的基本任务。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
于是,课程思政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成为高职院校学者们的研究的热点。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各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地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随着在线课程的影响范围扩大,在线课程成为学生思政教育的又一主要阵地。针对在线课程,应该科学分析在线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开展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优势
(一)网络平台多媒体形式展示思政元素资源的优势
不同于线下课堂,线上课程有着天然的多媒体特性。视频、动画、图片、声音、超链接等形式非常有利于思政元素的有效展现。思政元素若要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地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通过传统地说教,效果并不好。反之,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多媒体形式的有机组合,利用科学的教学设计,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网络平台互动式思政教育的优势
网络平台具有很多互动功能,无论是配合线下课堂的抢答、选人,还是适合于线上自主学习的讨论区,在线答题测验等都可以很好地辅助思政教育。任何教育都需要互动、反馈、和启发式的氛围。线上平台的互动方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维,对实现思政教育大有裨益。
(三)网络平台大数据功能对于思政教育的分析作用
思政教育是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就应该开展定期诊改活动。对于思政教育,更不能停留在教学过程、还要关注教学效果,思政教育后学生到底有没有实现思维上的改变和提升?效果如何?这些需要靠一定的手段获取反馈并进行改善。而线上课程能有效捕获学生学习数据,通过学习时长、观看次数、习题正确率、讨论参与程度等各项数据反馈学生对于思政教学环节的兴趣、认知程度及学习效果,为教学诊改提供数据支持。
二、基于在线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方法
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应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本,打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体系,凝心聚力,集思广益,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思政元素涉及的方面很多,可以把 “思” 的方面和 “政” 的方面互相融合,达到 “育人” 的初心。
(一)根据课程任务内容挖掘思政元素
常见的思政元素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职业精神、哲学观点等。教师在挖掘思政元素时,要注意避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结合课程内容,挖掘有效思政元素。《网络营销》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主要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模块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 “发展” 的理论。在 “认识网络营销” 任务中,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引出—— “发展” 的理论。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的运动。继而引导学生理解:营销观念从早期的生产观念到需求为主导的市场营销观念的变革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规律。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观点。例如 “认识网络营销中各种工具” 任务中,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引出——只有对客观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方能正确认识事物,才能制订出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案。继而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网络营销工具的使用是由企业的不同情况决定的,有的企业需要借助平台开设网店来推广销售产品,而有的企业则可以做独立的电商网站来营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 “事物是普遍联系” 的观点。例如 “利用网络问卷进行网络调研” 任务中,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引出——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继而引导学生理解:网络问卷的设置中,前面几个问题的设置是围绕人群细分的标准设置的,这就和前面所讲的网络市场细分章节紧密联系,体现着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特性。
2.职业素养模块
(1)时代精神中 “工匠精神” 的观点。例如 “电子邮件的设计” 任务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电子邮件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反复打磨,不断测试,才能设计出用户感兴趣的邮件,才能换来用户 “难能可贵” 的一次点击。这需要设计者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继而展开理论探究: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
(2)职业素养、创新意识。例如 “微信营销的认知” 任务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在微信营销的世界里,已经存在很多套路与固定模式,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很难做出新意,这就需要有 “创新意识” 。继而展开理论探究: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式,追求 “新异” 、 “独特” 的过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文明” 的观点。例如 “认识电子邮件营销” 任务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非许可email没有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强制给用户发邮件,不但有违商业规则,更有失礼仪,是不文明的行为。继而展开理论探究: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文化的 “五常” 也强调礼仪的重要性,礼仪体现着文明,文明是一个民族精神等级的象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法制、爱国” 的观点。例如 “微信公众号营销” 任务中,引导学生理解: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定位可以体现创新思想,但是一定要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吻合,保证健康向上,不宣扬违法思想,向粉丝传递爱国、诚信、友善等正能量。继而开展理论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思政元素挖掘时需要注意的原则
1.思政切入是否恰当
一个知识点有时可以提炼出很多的思政元素,但有些就比较牵强,让学生感觉理解起来很生硬,这样会导致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一定要找到一个最贴切、让学生感受最深、能够通过这节课的知识学习对它理解最深刻的那个元素,进行有效提炼。同时还要考虑到整门课程思政元素的覆盖的科学性。比如《网络营销》课程就覆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时代精神等元素类别。
2.案例描述是否合适
案例选择最好是学生关注的热点,或者身边事、身边人,学生比较熟悉,大脑容易联想与共鸣。比如在微信个人营销这个任务中,提炼的思政元素是:职业素养——坚持。怎么体现坚持呢?现在学生很喜欢看各种新媒体文章或者短视频,他们都知道一个视频爆了,绝非一日之功,是经过作者长期地摸索,稳定地输出,打造了独特的个人IP,积累了一定的数据之后,才有可能在平台上形成井喷式的爆发,如果作者只发表了几篇文章,看不到大量的点赞、收藏就不去坚持,是不会有后面的爆发式发展的。
(三)在线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思政教学设计主要解决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政元素的问题。目前,课程思政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者自始至终感受不到;二是痕迹太明显、太刻意,把育人之道与 “灌输” 等同。灌输式与渗透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如何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的。
下面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具体分析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
1.理解知识点
要想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基础是学生要先理解课程知识内容,这一点是根基。如果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都不理解,何谈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思政教育呢?
2.思政元素解读
首先,让学生明白思政元素代表的含义。比如 “实事求是” 的这个哲学观点,可以从原理、定义、特点等先展开讲解,配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感知该元素的含义。
3.元素内涵与本知识点的联系
本知识点如何体现的思政元素,让学生明白学习内容背后隐藏的哲学道理或者精神品质,将两者的关系显性化,这个过程也可以锻炼学生归纳总结、挖掘本质的能力。
4.拓展应用
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白这种哲学观点、价值观念、职业素养不是只适用于当前学习内容的场景,也可以迁移到其他场景中,实现思政教育的融会贯通。
以上四个环节体现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基本逻辑,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逻辑
结合《网络营销》在线课程,以微信个人营销教学单元为例,展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如下。
1.理解课程知识
充分理解微信营销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以及微信营销工作的性质。
2.思政元素解读
理论探究:坚,即意识坚强,坚韧不拔;持,即持久,有耐性,坚持是意志力的完美表现。
案例解读:
(1)小红书草根网红的成长之路——坚持输出优质内容。
故事要素:经历了开始创业后一段时间的无人问津,没有放弃,明确定位,坚持输出优质内容,最终收获了大量精准粉丝。
(2) “清华神厨” 是怎样炼成的。
故事要素:张立勇辍学打工,清华食堂,每天7小时英语学习,托福630分, “馒头神” 。
3.思政融入
结合课程内容理解:靠微信朋友圈能够营销成功的人,除了熟练掌握营销技巧外,还需要坚持的毅力。如果没有每天的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给人的感觉就是心不在焉,是不会收获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成功。
4.拓展思考、融会贯通
思考讨论:
(1)你在生活、学习中哪些时刻感受到了坚持带来的收获?
(2)哪些特质阻挡了坚持的脚步?你能写下来吗?
提示:玻璃心、要求即时满足、受外界影响大、内心定力不够。
三、基于在线课程思政元素的呈现方式
(一)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方式
1.思政元素嵌入课程教学内容中
一般这种情况适合于讲到某一个具体知识点时,自然引出,比如在某一案例后自然引出某一哲学原理。
例如,在网络市场细分这一节,采用了在案例分析中嵌入思政元素的方式,下面为案例分析过程。
案例导引 — 左撇子工具公司
商店卖的工具都是右手使用的工具。一德国人分析这个现象:
(1)有些工具左撇子用不了。
(2)德国人11%是左撇子。
(3)左撇子希望买到合心意的工具。
于是他开了间左撇子工具公司,生意兴隆。
案例分析
几乎没有一种产品能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比如案例中的剪子,左手人群与右手人群对剪子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提示生产企业,在设计产品时要考虑究竟我的产品是迎合哪类顾客的需求的。
哲学启示——实事求是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目标产品的营销对象,必须先对市场进行细分,搞清楚哪些人群是对产品有需求的,要尊重事实。
理论探究: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2.思政元素独立于课程内容之外呈现
这种情况与前者不同,思政元素不是针对某一节中的某一个知识,而是针对整个章节的内容提出。比如在线课程中, “搜索引擎营销” 章节所有任务点之后,有专门一个任务点是关于工匠精神的相关思政教学资源,包括工匠精神视频、优质作业展示以及工匠精神思考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是学习与工作实践成果优质与否的重要因素。
(二)课程思政元素展示形式
1.视频
适合于展示需要教师深入解读的案例、观点。或者本身是其它影视公司已经制作好的比较经典的电影片段、纪录片、采访纪实等。
2.文档、图片
展示碎片化的信息,包括比较容易理解的事迹、案例、故事等。由于文档和图片属于静态媒体,所以需要在设计上尽可能吸引读者。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等形式降低读者的理解难度。
3.动画
某些案例不便于或者没有条件纪实录制,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既能反应问题,又发人深省,且学生喜闻乐见。比如某些犯罪行为、某种不良风气。只是动画的制作难度较高,一般要交由专业公司完成。
四、基于在线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追踪
课程思政最终的目的是润物细无声地使学生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教师在做了一系列思政教学设计之后,到底有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还需要一些手段加以检验。具体可以采用网络问卷、专项测试题、讨论区发帖等形式检测学生的观念变化。比如,在课上学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思政元素后,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讨论本门课程(或者其它课程)的哪些章节还是有着密切关联的?应该如何运用这种联系来处理问题?这种主观题目如果参与性不强的话,还可以利用客观题目,如选择、连线等题目考察学生对于思政元素的理解。学生完成客观题目后,平台上会留下数据,教师根据答题正确率分析学生对于哪些思政教学内容还没有深入理解,对于哪些内容理解的非诚透彻。而整个学期结束后,还可以采用线上匿名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感受,可以从认知程度、兴趣程度、理解程度来设问,通过问卷数据获取学生的心声,为今后的课程思政教学诊改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