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022-02-09武小燚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问卷有效性

武小燚

(福建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2)

一、研究背景

作为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活动在教学和教学法研究中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领域。课堂活动作为学生和教师两主体间的互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 “教学相长” 的主要途径。近二十年来,随着交互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等教学法在国内的广泛推广,课堂活动越来越突显出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必然带来对课堂活动的崭新思考,在这种转变中课堂活动有效性成为评价活动效用以及相关教学法效用的重要依据,因此对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国外对课堂活动的研究开展较早,最有影响力的是Nunan[1]对60名澳大利亚教师调查最有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对这些教学活动的看法,结果显示10项教学活动中有9项师生看法不能达到一致。此后,国外学者一系列的研究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即师生对课堂活动的评价有较大差异,与交际性课堂活动相比,学生更倾向于接受传统课堂活动。

关于概念定义,国内外研究对课堂活动还未有统一定义,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课堂活动做出解释,尽管这些定义存在一定差异,但同时也有共通之处,总体而言认可课堂活动需以课堂学习内容和目标为导向,同时,必须 “以人为本” ——即以参与者为活动主体[2]。

国内对课堂活动研究开展较晚,基本以国外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周博、吴树敬[3]等通过对中小学英语课堂调查研究,探讨了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策略和途径,同时认为这也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要求。王艳[4]则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研究了国内高校学生和教师对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看法,结果与国外研究类似:教师倾向交际法有关的课堂活动,学生则偏爱传统课堂;师生间对课堂活动的认知并未达到一致。但该研究的对象为英语专业师生,对于教授和学习公共英语的师生并未涉及。

相较中小学和高校英语课堂,国内课堂活动有效性研究更多集中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刘晓雨[5]认为课堂教学要以交际联系为核心,李泉[6]则认为教学活动应完全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需要,而丁安琪[7][8]则通过一系列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发现,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对某些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的评价产生差异,课堂活动评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郑皓媛[9]和梁爱萍[10]以调查问卷形式研究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产生巨大影响。大学英语课堂受众学生多、影响广泛,针对这部分的课堂活动有效性研究却始终不多,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展开相关调查研究,以为大学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研究提供一些实证分析。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目的

作为大学外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相关调查研究,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

(1)大学本科生对不同种类的课堂活动有何不同的认识?他们认为哪些课堂活动类型有效性最高?哪些课堂活动有效性最低?

(2)他们的专业、性别、年级以及其他外语学习背景等个体因素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否影响他们对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看法?如果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

2.调查对象

本次所涉及的调查对象是福建某二本大学的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这些本科生即将升入大二或大三,已经进行了至少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对高中和大学的教学、学习方式都有一定了解。

3.调查手段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年龄、学历和外语学习背景;第二部分是对16种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评价。问卷详见表1以丁安琪(2007)中的调查问卷为基础,要求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为减少被调查者压力,问卷采取匿名评价的方式。评价表采用李斯特五度量表,5代表程度最高,3代表一般,1代表程度最低。

表1 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问卷

三、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在我们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共有214人参与了此次调查,其中男生80人,女生134人;文科专业76人,理科专业56人,艺术类专业82人。

根据丁安琪[11](2006)调查问卷中的16项课堂活动可以归为三类:信息输入型,包含问题1,4,7,10,13,16,在这类活动中学生是作为信息接收者;控制信息输出型,包含问题2,5,8,11,14,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进行信息输出,例如教师对输出话题和输出内容的控制;自由信息输出型,包含问题3,6,9,12,15,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很少或基本不受限制进行语言信息输出。

2.课堂活动有效性分析

经过SPSS初步验证,本次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质量高,适合提取数据进行研究。

(1)各类课堂活动有效性分析

其实,这次真的是易非误会了,他们只是想对易非客气,想别吵着她了,可这突如其来的客气,反倒让易非觉得生疏和孤单。

我们利用SPSS对三种类型的课堂活动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信息输入型课堂活动评价最高(M=3.847);其次是控制信息输出型(M=3.770);评价最低的是自由信息输出型(M=3.679)。利用多重比较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对这三类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在英语课堂中,学生普遍认为信息输入型活动最有效,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有倾向性地选择课堂活动类型,以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学生要求。

(2)各项课堂活动有效性分析

我们根据问卷对学生评价的16种课堂活动有效性进行分析,发现学生认为最有效的课堂活动排名前五名是:Q13, Q2, Q5, Q1,Q16,而在学生问卷中排名后五位的是:Q14,Q9,Q3,Q6,Q1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信息输入型中高分所占比例较高,自由信息输出型所占低分比例较高,控制信息输出型则各有分布(详见表2)。

表2 16项课堂活动有效性分析数据

对学生认为的最有效的5项课堂活动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更倾向于接收信息,但也应考虑到Q13(看电视、看录像)和Q16(上网阅读或听英语)可能受到学生情感因素影响,与教师心中排名较高的课堂有效活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安排课堂教学中可适当重视视频和网络学习的应用。Q2(语法练习)、Q5(学习句型)和Q1(抄写课堂笔记)排名较高,出乎意料这是三种非常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也体现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语法和句型的重视,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并且是学生心中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对学生认为的评分最低的5项课堂活动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于Q3、Q6(英语课堂的小组讨论)和Q9(做口头报告)评价较低,虽然学生对此类的课堂口语输出评价较低,但将同为自由信息输出型的Q15(信息差交际任务)和Q12(上演英语戏剧和歌曲)排在第9位和第10位,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以及口语输出自身难度相关,Q15和Q12一般都有明确的练习目的,我们在课堂中安排口语输出类活动时,可以优先考虑任务明确、有教师从中把控的活动,避免话题过大、过难的讨论,让学生在教师可控范围内进行有效口语输出,提高效率。Q14(背诵对话或课文)作为传统语言学习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是本次问卷中评分最低的选项,但同时也要注意,此选项的标准差较大,反映出学生对背诵这种方法的极端评价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对该项活动的使用要更加谨慎。

(3)个体差异对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影响

根据此次调查研究的采样群体多为本科大一、大二学生,年龄差距较小,学历差异不明显,因此年龄和学历对个项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评价没有显著影响,在今后的调查中可扩大采样范围,进行维度更广、更深的研究。

本次完成问卷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按照大类分为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和艺术类专业,通过ANOVA检验分析,我们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16项课堂活动中的一部分评价产生影响。首先,三类专业学生对Q2(语法练习)、Q10(阅读英文书籍)、Q13(视听说手段)和Q16(上网学习)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异,Q10、Q13和Q16均为信息输入型,结合表2各项课堂活动有效性相关数据可知,三个专业的学生都对英语课堂上的语法练习评价较高,我们推测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我国的基础英语教学中就重视语法训练,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各省市英语中考试卷中绝大多数包括语法选择等专门性试题,以考察学生基础;与问卷调查中各专业高考英语成绩较好的同学进行交流后,我们发现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通过高中阶段学习,认为语法学习对写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考试成绩,尤其对于一些想要进一步提升、得高分的学生,学习语法的意愿更为强烈;二是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能力和心智的成熟,学生认为系统学习语法知识对英语能力水平的提升效率更高,虽然学生也认同口语交流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表现,但考虑到四六级考试和考研等实际因素,语法练习在课堂活动中仍然有较高的评价。

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对Q15(信息差交际任务)的评价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01),对该项课堂活动评价从高到低为艺术专业、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M艺术=3.98;M文科=3.53;M理科=3.00)。通过与不同专业的学生交流,以及对其所在班级或专业的教师进行咨询,我们推测这与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相关,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个性较为开朗张扬,平时课堂表现也比较活跃,虽然英语基础相比其他两个专业的学生稍弱,且个体间基础差距极度不均,但他们表达自我的意愿较强,尤其涉及到与自身相关的有信息差的交际任务,能极大激发他们的表达欲;同时有信息差的交际任务指令明确,回答方式简单明了,可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灵活调整,相较自由信息输出型中Q3和Q6的讨论,因为收紧了口语表达的范围,难度相应降低,艺术专业学生对其评价最高。

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性别不同在对某些课堂活动的评价上显出显著差异。我们对不同性别组进行t检验比较,发现男女学生在对 Q3(p=.009<.05),Q6(p=.034<.05),Q9(p=.034<.05),Q12(p=.030)和Q15(p=.030<.05)的评价中存在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这5项都属于自由信息输出型,男学生对这5项的评价高于女生,我们推测这受到男女性格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提倡女性的温柔和文静,使得大多数女性的性格偏向内敛,不太乐于在众人前表现自己。通过与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交流,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对话,我们发现女生较多的班级确实容易存在课堂气氛略微沉闷,输出型任务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尽管他们的英语水平较高,我们在进行教学中,可适当考虑安排,既要适当激发学生的活跃度,又要避免学生压力过大产生逆反心理。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实证的方式探讨了普通高校学生对3大类16项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评价,并且考察了个体差异对课堂活动有效性评价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本科生对信息输入型的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评价最高,与之相比,学生对自由信息输出型的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评价最低。对具体到各项的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评价显示,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语法、句型练习等)和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如视听手段、上网学习等)同样重视,也体现出学生对 “写” 这项技能的重视,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注重教学方式和课堂活动的安排,对于信息输出型的课堂活动,适当收紧任务的方向性和可控性,提高活动效率。

2.相较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艺术类专业学生更喜欢信息差交际任务,相关班级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需求,以教材为依据,适当增加交际性的课堂活动,这也符合现在提倡的 “任务型教学法” 的要求。

3.男学生自由输出型的课堂活动评价更高,他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口语输出中的错误心理压力较小,在面对性别比例严重不平衡的班级,可适当考虑学生性格和现实情况,适当调整输出型课堂活动,尽量在课堂中做到鼓励与纠正相平衡。

尽管我们的调查规模不大,但是相信得出的结论对评价课堂活动有效性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为了更好满足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在开展课堂活动中能合理安排信息输入和输出活动,促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问卷有效性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