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现状审思与路径优化
2022-02-09徐怡涵徐诗雨邱天添
徐怡涵 徐诗雨 邱天添
(泰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2020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造成了重大冲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当前,由于各国人口回流等多种原因,疫情时有反复,随时可能出现小规模的暴发,世界正进入“后疫情时代”[1]。为响应疫情防控要求,高校经常处于封闭管理状态,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封校期间学生的心理状况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探讨。主题团日活动作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发挥团结、教育、引导、服务职能的重要抓手[2],对学生的心理也存在着一定的疏导与引领作用,因此后疫情时代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方式还有待创新探索。
一、后疫情时代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现状审思
为了解当前高校主题团日活动开展现状,本文以后疫情时代高校主题团日活动开展的内容形式、团员对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的思想认识以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为切入点,主要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研究。本次问卷设置了15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以泰州地区高校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涉及本科院校3所、专科院校2所,共发放问卷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回收率100%(见表1)。在对问卷调查数据初步分析后发现,疫情背景下高校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表1 参与调查者基本情况
(一)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每天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活动范围与交流对象逐渐减少,各种疫情消息扑面而来,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困惑。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有55.03%的学生因疫情长期宅在家或封闭在学校而感到无聊,不知如何打发时间;有48.68%的学生产生了心情烦躁的负面情绪。在回答“疫情期间,哪些方面会让您感到压力”这一问题时,仅有5.82%的学生选择“没有压力”,其他学生或多或少有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急躁和悲观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应对这一问题,93.12%的学生所在院校都开展了心理类的讲座、沙龙等活动,采取积极的行动对学生的负面情绪进行消解,但收效甚微。此外,真正吸引同学的活动较少,越来越多的活动已被动地与“打发时间”“无聊”等一系列贬义的词联系在了一起。而动员大家参与的过程又自然地被戴上了“充人数”的帽子。[3]因此,主题团日活动要发挥好活跃校园气氛的抓手作用,消解学生负面情绪,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是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的重中之重。
(二)活动模式创新性不足
针对后疫情时代的特殊背景,共青团中央相应出台了《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全团动员,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通知》,其中要求:“在疫情解除前,学校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一律不得组织各类室内大型活动。”因此,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团日活动开展模式被打破。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发现,73.02%的团支部以线上的方式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形式较为局限单一,主要表现为除了主题团日活动本身具有的一些必需流程外,没有对如何开展线上主题团日活动进行创新性思考。另外,单一的开展形式也直接导致主题团日活动的类型受限。例如,课外实践型、文娱活动型等深受学生欢迎的主题团日活动无法开展。因此,传统模式的改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各团支部要合理利用和改造提升传统模式,积极探寻创新突破口,让主题团日活动变得更加鲜活生动,发挥其应有价值。
(三)活动开展实效性甚微
为保证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学校通常会采用量化形式来评判主题团日活动的完成度,活动的开展材料也须按时统一上交。这种规定以督促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为出发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学业负担较小的大一团支部会较为积极地开展,而到了大二以后,学业负担加重,更多的学生忙于学习与个人发展,对于集体活动的热情所剩无几,也于无形中给活动组织者带来很大的困难。团支书精心策划,班级同学参与度不高,久而久之便使得团干部的责任意识减弱,抱着“完成任务就好,有材料上交就好”的心态应付了事,只是参照网络等工具,按照模板照搬活动,看似完成了任务,实则主题团日活动变得有名无实。此外,在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各大高校着力于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的工作,对于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缺乏重视与关注。上级不重视,下级不配合,主题团日活动的真实性与实效性都遭到破坏。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主题团日活动面临的机遇
(一)网络媒体成为新阵地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扰乱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秩序,同时也催生了线上教学的全新教学模式,互联网也从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转变为一种主要教学手段。腾讯会议、钉钉、腾讯课堂等直播平台成为新的教育介体,对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各大网站、新媒体平台以及社交媒体兴起,为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托与崭新思路。在后疫情时代,利用网络媒体信息资源丰富、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不仅能够创新活动模式,破除活动形式单一化困境,如利用网络媒体实现与兄弟高校的线上联动,实现对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等教育实践场所的“云参观”“云体验”,还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团员青年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网络媒体已然成了高校主题团日活动开展的新阵地。
(二)抗疫故事成为新素材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我国迅速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场抗疫之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大的政治优势,展示了中华儿女同心战疫的精神面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孕育并诞生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为高校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提供了新素材。后疫情时代,高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育人资源,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转机”,用丰富的学习材料、鲜活的现实案例向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进一步发挥主题团日活动的育人功能。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才能够真正得以彰显,让学生体会到“有用、管用、实用”,实现“入脑、入心、入行”。[4]
三、后疫情时代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路径优化
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创新思维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针对上述主题团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优化路径。
(一)创新主题内容,提高团员参与的积极性
后疫情时代下,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新时代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重要内容。主题团日活动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团组织思想引领、服务成长的重要载体。[5]因此,各大高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主题团日活动,用价值引领与信仰坚守,帮助团员青年缓解心理压力,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心理免疫力。此外,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广大团员青年在活动中尽情交流、互相倾诉,在加深对心理健康了解的同时,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排解负面情绪,提高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在坚持疫情防控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开展以体育锻炼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如体育知识竞答、运动打卡挑战、师生拔河比赛等活动。同时,团干部要发挥主导作用,动员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运动项目,利用运动类软件,打卡一些适宜室内锻炼的体育项目。这不仅能够促进团员青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身体素质,也能够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此外,主题团日活动作为团组织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后疫情时代更不能忽视主题团日活动本身所蕴含的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教育意义,要切实将主题团日活动内容与疫情防控等时事相结合。一方面,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增强团员青年对疫情防控相关情况的认知显得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抗疫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无畏的抗疫英雄,他们身上体现的抗疫精神值得当代团员青年敬仰与学习。在主题团日活动开展过程中,挖掘这些鲜活的案例,让这些抗疫英雄的事迹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理解伟大抗疫精神的实质内涵,增强责任担当意识,为共同抗疫贡献青春力量。
(二)丰富开展形式,构建知行合一新模式
当下,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趋稳,但随着全国疫情继续反弹,我国疫情防控仍然面临较大的风险挑战,这对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形式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前文已经述及,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程度日益成熟,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因此,可以依托网络新媒体开展线上主题团日活动,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新”功能。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设理论与技能学习专栏、实践运用交流板块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入挖掘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构建知行合一的新模式。例如,开展“云端祭英烈,青年表心声”“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线上主题团日活动,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同时,线上主题团日活动也可以采用少部分同学录播的新方式为主题团日活动增添一份活力。在活动中,团支书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与团员青年多互动、多沟通,以团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并选取一至两位代表进行学习心得分享。这既能遵守高校防控疫情要求,也能丰富后疫情时代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形式,为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赋能”。
此外,以疫情防控为抓手,开展志愿服务类活动。一方面,志愿服务类活动是深受广大团员青年喜爱与认可的活动;另一方面,开展志愿服务类活动对团员青年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这不仅能够提高团员青年的组织协作能力,增强团队精神,也能够展现团员青年的不同风采。如今疫情防控已从突击式向常态化转变,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团干部要积极主动,自发组织成立班级志愿服务队,形成团支部品牌特色,让广大团员青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发挥广大团员青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同时,高校团组织要积极作为,鼓励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中去,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志愿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心善意和彰显责任担当。
(三)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活动开展成效性
主题团日活动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当代大学生起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6]高校团组织要以评优树先为宗旨,高度重视各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主题团日活动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是团支部及时发现不足、促进支部发展的有效机制, 对提升团日活动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
在评价主体上,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传统的评价主体是单一的,通常是以团支部提交相关材料,院系分团委(团总支)审核,校团委进行最终评定的方式展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也存在局限性。因此,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基层团支部—院系分团委(团总支)—校团委”三级评价机制。在活动开展结束后,基层团支部可以通过发放网络问卷、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了解团员青年参与活动的直观感受,总结团员青年提出的意见,并在下次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中避免问题重复出现,形成良性循环。院系分团委(团总支)可以通过随机抽查、现场打分等方式,对各团支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校团委可以通过日常评比、阶段性评比等过程性评价对院系团总支进行考核评定,增强评价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在评价方式上,由“量化评定”向“综合评定”转变。学校通常会采用量化形式来评判主题团日活动的完成度,这样可以保证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但实际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打造综合性评价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在活动准备阶段,分团委(团总支)要做好申报材料的审核工作并做出等级评判,做到严把关、高要求;在活动开展阶段,采取活动跟踪、现场评估等方式, 以全面了解活动内容与开展情况;在最终评定阶段,要综合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的参与程度、活动的效果反响等方面,从多维度、多侧面进行综合评定。
四、结语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必须带头贯彻党中央的要求,主动担当、冲锋在前,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高校共青团在落实疫情防控严格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创新思考后疫情时代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模式及路径转向,着力提升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针对性、实效性,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