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

2022-02-09李华影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35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

李华影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民政局,江苏 泰州 225300)

内控管理工作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此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单位职能发挥,并且对单位形象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当前,较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价值,不断对内控管理进行完善,已初见成效。为促进内控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提升内控管理水平,还应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强化策略的研究,具体如下。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相关概述

(一)内控管理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不仅具备行政职能,还存在相应的公益职能。为保证各项管理政策的良好落实,使会计数据更为可靠,提升单位服务效益,实现健康发展,需要做好财务管理与控制工作。单位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可有效整合单位各项内控制度,避免各自为政情况,保证内部管理工作向系统化及体系化发展,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科学制定管理决策,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发展。

(二)内控管理现状

现阶段,国家制度准则不断改革完善,有效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水平,管理内容不断完善,并且在管理手段上也得到了优化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内控意识薄弱。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内容较为烦琐,管理难度较大,一些单位并没有认识到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管理工作形式化明显[1],未获得较高的管理效率。由于缺乏对内控管理的重视,使得较多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未能发挥出内控管理工作的真正作用。第二,内控管理体系不健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构建内控管理体系时,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使得内控管理体系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影响到了其作用的良好发挥。第三,缺乏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资产管理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包含较多内容,在以往行政事业单位建设中,因为规模较小,在资产管理上并不具备较高的要求,从而没有形成完善的自查管理机制,不过在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发展变革下,对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些单位并没有积极进行资金管理完善与优化,在固定资产及对外投资方面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此外,一些单位仍采用以往的内控管理方法,没有对其进行完善与更新,影响到了实际内控效果。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一)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若想良好落实自身职责,应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管理上,并不具备较高的内控管理水平,而通过对内控管理进行不断完善与强化,会使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具体工作时,可全面了解内控管理方式与内容,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改进管理方式的同时,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强化单位管理水平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一方面能够提供国家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监管社会各项事务,是党与政府部门职能作用良好发挥的关键,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国家政府机构深化改革环境下,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可科学利用各项资金,获得更高的公共服务质量,同时,还能构建出更为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从整体上强化单位管理水平。

(三)有效防范重大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有效强化内控管理工作,会有效监管各项经济活动,及时发现并处理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有效优化业务部门各项工作,避免出现严重的问题,在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下,严格监督各项业务,有效预防重大风险。

(四)有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环节,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各项工作效率,尤其是在财税改革不断深化环境下,重点做好内控工作,使内控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与科学化。并且,强化内部控制,还能提升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可靠性,获得更高的管理水平,推进精细化管理在单位中的良好实施。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对策

(一)增强内控意识

所有行为均是意识的实际体现,因此只有在意识引领下,才能真正落实各项工作。行政事业内控管理中,应重视内控意识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内控管理效率。当前,我国逐渐加大了对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视程度,要求其不断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以此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需求[3]。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以及业务人员不具备较强的内控管理意识,并没有构建出完善且规范的内控管理制度。在内控管理上,完全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导致内控薄弱。为有效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意识,单位管理人员应强化内控学习,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加大对于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以此,积极参与到内控管理中,使工作人员重视此项工作。定期进行内控管理学习与宣传,并讲解内控规范,保证内控管理工作的深入落实,构建出良好的内控环境。

(二)健全内控管理体系

内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单位应重点构建出完善全面的内控管理体系。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借鉴国内外企业在内控管理上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对自身内控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将重点放在预算管理、采购管理以及收支管理等工作上,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内控管理体系。其次,实施全面跟踪监督,保证内控各环节工作的良好开展,清晰工作目标与责任,将岗位职责分工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再次,行政事业单位应构建专业的组织协调部门,对自身内控管理体系中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完善方案。最后,单位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规范预算资金审批管理,对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协调,保证内控管理工作的良好落实,突显各部门的职能作用。

(三)重视资产管理工作

第一,单位应形成专业的资产管理小组,由单位最高管理人员担任组长,管理人员为小组成员,将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全面开展,有效落实。第二,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设立独立性较强的资产管理部门,该部门主要进行具体的资产管理工作,由专人管理固定资产,如固定资产购入记录、使用记录[4],固定资产维修管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各项工作责任的具体落实。此外,资产管理小组应安排专人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理核对,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全面分析评估设备产生的投资收益率,结合考核结果,实现固定资产的再利用,防止固定资产闲置,对固定资产产业链加以优化。第三,行政事业单位还应重视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特别是要重点关注自身冠名权的授权使用,以免对单位产生不良影响。详细且全面的调查评估单位知识产权等内容,了解自身无形资产价值,构建科学、合理的保护机制,提升单位无形资产利用率,使单位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创新内控管理方法

新时期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转变以往工作理念,对内控管理方法进行创新,首先,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大信息化建设,构建出内控管理系统,实现内控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以此,将内控人员从繁杂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人员工作量;在内控管理系统应用下,还能避免人为失误够、影响内控管理质量[5]。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大内控管理方法的学习、引进力度,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下,单位可以在网上查找其他单位内控内容,对其他单位内控手段进行了解,结合自身实际,完善自身内控建设力度,提升自身内控水平。通过基层资源规划系统应用,不断优化自身内控管理方法,根据内控制度要求,分解预算指标,严格审批各项支出,并且,还应进行资产的定期清查,确保账实相符,充分发挥出内控管理的作用。

(五)强化监督,形成内控长效机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在内控管理工作上,不仅要接受政府部门监督,还应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在有效的监督下,保证内控监管具备程序化以及透明化特点。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到内控管理评价监督中,使内部审计机构工作更为独立,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内控管理中存在问题,应及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次,构建完善的检查问责机制,若员工违反内部管控要求,需要做出相应处罚。再次,根据国家规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工作业绩考核,清晰各项责任等,在此基础上,促进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最后,为有效强化监督,构建出内控长效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身内控管理工作的自动监控,使内控工作具备更强的执行力。

(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若想提升自身内控管理水平,应将重点放在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上,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对内控制度加以完善[6]。第一,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业务流程与职能,对内控流程加以优化,确保内控工作贯穿于所有业务及运营环节。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应对内控建设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内控制度加以完善,并且,还应借鉴其他单位优秀的内控制度经验。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应引进第三方审计机构,重点监督审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与有效性,从而保证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充分发挥出内控制度的作用与价值。以完善的内控制度为主要依据,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水平。

(七)实施风险识别与评估

内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较多风险因素,为有效提升内部控制效果,需要重点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行政事业单位,每年均应实施综合风险评估,结合最终的风险评估结果,对自身内控流程加以完善与改进,针对风险管理关键节点,做出动态调整管控。结合单位内控要素及目标,尽可能避免经济活动风险的出现,综合、全面地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风险清单编制的方式[7],也可以选择风险矩阵绘制的方式,找出各项风险因素。在内控制度设计上,应有清晰、明确的目标,遵循“纵到底、横到边”原则,实现管理制度全覆盖,强化风险节点管控。通过对风险清单的良好使用,全面掌握现存风险因素。选择风险矩阵图,聚类分析风险因素,针对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出针对性的应对方式,科学控制各项风险,保证其处于单位可承受范围内,最终实现内控管理目标。

(八)落实内控关键岗位责任制

单位构建相应内控制度后,还应结合制度要求,对岗位职责与各项分工加以明确,进行各项经济业务关键岗位的科学设置,如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内部监督、收支业务以及资产管理等,不仅要对人员专业能力及素养要求加以明确,还应科学划定各岗位权限与职责,实施不相容岗位分离,同时,科学进行岗位设置,保证人员配备合理。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实施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制,结合实际需求,科学确定轮岗周期。如果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无法有序实施轮岗制,可选择专项审计等控制方式,保证人员能力满足关键岗位具体需求。还应对人员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进行教育培训,从整体上提升人员素质,实施绩效考核,表现不佳人员应予以相应惩罚,为表现好的人员提供相应奖励,降低岗位违规操作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应重视内控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在内控管理工作的不断强化下,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及服务质量,有效预防各类风险,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具体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应从增强内控意识;健全内控管理体系;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创新内控管理方法;强化监督,形成内控长效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风险识别与评估;落实内控关键岗位责任制等方面,促进内控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发挥出内控管理的真正作用,在此基础上,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