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

2022-02-09严璇曾庆嘉

现代园艺 2022年24期
关键词:树木火灾林业

严璇,曾庆嘉

(江西省樟树市林业局,江西樟树 331200)

退耕还林工作在生态环境及提升国家森林绿化面积有着重要作用,在当前阶段,退耕还林对于提升人和自然的接触性,更好地维护全民生态环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单位都要高度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确保工作能够扎实推进,使得退耕还林工作质效达到预期目标。然而在退耕还林工作全面推进时,由于运行机构不健全、了解信息不全等薄弱环节,导致退耕还林工作无法高效地开展,各单位要强化重视程度,立足于数字林业技术支撑来拓宽信息宽度,使得退耕还林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

1 退耕还林的含义

退耕还林是指结合生态环境特点以及农业种植等工作特性而开展的全面治理土地沙化、盐碱化和水分流失等问题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借助于植树活动积极改进生态条件,可以全面缓解水土流失等现象。截至目前,我国开展退耕还林工作长达20 年,已经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1]。退耕还林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借助于国家各项政策的全力扶持,建立长久的发展目标,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2 数字林业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2.1 数字林业技术的含义

伴随大数据的飞速发展,数字林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需要无缝对接3D 技术及数字共享技术等,在逐步完善林业系统的同时,使得VR 和3S 技术能够获得全面发展[2]。借助于数字信息化手段,能够高效监测当前的林业数据,还可以全面检测数据质量,促进林业高效发展,也便于管理者全面掌握树木的类型和特点,让林业由抽象化向着具象化发展,便于林业工作开展,使其以一种更规范的方式获取更大的发展规模,从而在林业发展方面做到全面发展和绿色发展。

2.2 特点

首先,全面应用数字林业的手段,能高效整合之前树木以及森林资源档案,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为林业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其次,通过数字化技术,能够迅速把记录的信息通过具体化、可视化的手段进行演示,使得林业工作者能够全面掌握当前森林所处的条件以及实际林业的具体情况。而且,在全面使用数字信息手段以后,还要结合全面抽取的最新林业基础数据,提前判断森林在日后的发展趋势,使得管理者可以迅速掌握当前林业资源的具体信息,进而精准支撑林业工作的开展。全面应用数字技术,积极使用GIS 技术和GPS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综合性技术,及时抽调树木的基本信息以及防疫等数据,才能开展全面测算,突出林业管理工作重点,有助于全面提升森林覆盖率。

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出现的问题

3.1 思想认识局限

退耕还林是当前的热门工作,然而受制于森林覆盖面积,一些地方还不能正确认识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要意义,即便是在属于退耕还林的范围,还有一些人不能意识到退耕还林的价值,单纯看重退耕还林时国家所拿出的一些经济补偿,无法把退耕还林工作与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在全面进行退耕还林工作时,缺乏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时不够科学,造成所种植的树木出现死亡以及管理不到位等情况。还有一些人误以为退耕还林某种程度上等同于经济扶贫,在推行政策时,无法依照政策标准完成退耕还林专项经济补助,造成在政策层面补贴已经精准执行,然而具体落实的树木种植量和想象当中的目标值存在偏差,造成大量树木无法存活。

3.2 管理意识不足

退耕还林并不完全等同于人工植树,还要注意强化全程管理以及种植技术,才能确保树木茁壮生长,使大部分树木成活,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后期在补种树木时所面临的压力[3]。然而在全面推进退耕还林工作时,更多的精力放在前期,即种植树苗环节,忽视了种植成功的树苗,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缺失,造成无法全面发挥退耕还林的工作效果。

3.3 缺乏顶层设计

退耕还林是一项比较宽泛的工作,并不是在种植条件不利的地方进行栽植活动,以期取得某种平衡状态,还要给环境提供能够休养生息的条件,使其能够同时兼顾经济建设活动,以求全面提升人们的日常资金收入,确保退耕还林工作得到全面推进,保证做到抵抗市场的大部分风险。在这种条件下,也就能更好地面对市场上的多种变化,让还林户能够在工程款的帮助下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许多地方的管理者在设计环节存在疏漏,在挑选苗木种类时不够科学,造成大范围的同质化现象,制约了当地林业市场的发展。

3.4 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在具体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时,要十分注重保障群众的既得利益,确保退耕还林专项补贴及时、到位,按照要求精准发放到农户手中,保证他们能够进行必要的生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地方挪用公款以及吃拿卡要等违规现象屡禁不止,在分发粮食等物品的过程中,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导致退耕农户的既得利益得不到保障。还有一些农户不科学地进行作物套种,严重背离了《退耕还林条例》的标准,导致不能从根源上提升退耕还林质量。

4 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应用

4.1 应用于自然灾害预控

退耕还林工作一定要长期坚持并贯彻落实,它牵涉到的工作面较大,每个地区依照林业资源的实际状况,要使森林的管理成效越来越好,就一定要全面确保数字林业技术的扎实推进[4]。自然灾害是直接制约退耕还林效果的要因,特别是在发生森林火灾时,会导致森林资源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给退耕还林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在当前条件下,应立足于数字林业领域衍生出的3S技术开展工作,当出现火灾险情时,在预判火灾信息的前提下,通过3S 技术来开展精准定位。3S 技术在数字地球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地理信息和全球定位以及航空航天遥感系统等内容上,全球定位以及遥感技术可以彼此协助,在极短时内测控森林火灾的具体位置,还能够通过遥感技术来拍摄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形,进一步明确火势大小以及现场火球周边的状况,这样就能更好地预判火灾的后果和救灾实际条件,从而进一步制定措施实施营救,全面缩减救援时间,积极减少火灾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如果频繁的出现火灾事件,应使用GIS 技术,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最佳搜寻人物和扑灭火势的路线以及方案,还要积极利用火灾附近的水源点,综合考虑居民居住情况,迅速转移人员,做到科学灭火。

4.2 应用于战略规划

我国森林面积整体持续减少,土地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积极推动退耕还林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一定要做好长远规划,科学统筹,通过这种手段全力推进数字化林业的建设,确保退耕还林工作更好地开展。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区别,实际种植的树木种类也不完全一致,而且不同的树木需要完全不同的生长条件,林业工作者要认真对待这些差异性,综合分析和考虑不同的问题,挖掘数据价值,在全面规划林业资源发展形势时,全面整合数据价值,收集不同地方的基础信息和当地的气候温度等信息,进一步挖掘其发展规律,还要综合考虑当地树木的生长空间,通过虚拟技术健全可视模型,确定科学的树木种植计划,使树木存活下来,提升树木经济价值,确保科学推进林业资源管理。

4.3 应用于数据管理

退耕还林涉及的基础数据类型非常多,且实际牵涉的数据量非常大,数据类型包含多比例空间矢量问题以及摄格数据等不同的类型,还有多种分辨率的遥感图像。由于实际情况数据类型多样,不便进行管理,在这个阶段就能够通过数据分布存储来优化查询以及存储能力,依托某些区域类型,在数据中心库中全面管理数据,这种管理模式较为高效。此外,要进一步强化退耕还林的工程进度,通过数字林业的手段进一步做好数据信息共享工作,给数据提供规范化的范本格式,精准对接数据管理平台,完成数据共享,确保林业工作的开展更加贴合实际。

5 结语

我国经济一直在持续向前发展,在各个行业内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随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问题的凸显,导致森林变少,土地质量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质量。数字林业技术的应用便于收集数据和支撑存储,全面支撑数据的有效利用,进而推动更好地开展森林培育,助推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治理和发展。

猜你喜欢

树木火灾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树木之最
land produces
辨认树木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树木之最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