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后书房
2022-02-09贾淑娟
贾淑娟
每次去书院门,我都觉得这里像极一座城市的后书房,闹中取静,恻隐于市。一条青石板路面两侧建有二层古楼作为商铺临街而立,是古城西安原汁原味的古建筑风格,商铺里面售卖笔墨丹青、民间器乐及各种文创产品等不一而足。整条街巷里漫卷着阵阵书香墨迹。
如果不是赶在旅游假日,平常的这里巷道清幽,笔墨余香,行人三五,店家闲散地招呼着生意,看上去客主相宜,既有市井买卖,又具文艺腔调,真不失为一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
多日不来,这条明清遗史的百年老街正在进行局部修缮,机器、人工、石料占满了铺着青石路面的街道,乍看之下,杂乱无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儒雅风度。
面对此情,心里顿生关切之感。
万物皆有生命,一条老街也像人一样,上了年岁就需要保养调治。
坐在盘旋升降机里的修复师傅正在二楼临街伸出的砖瓦上涂抹房檐的边角,他手里举着一把蘸了颜料的刷子,旁边放着几个油漆涂料桶,金色的、银色的、大红的,这些都是前朝钟情的色彩,师傅涂抹得仔细匀称又专注。看得出,这并不是普通的泥瓦匠活计,自然马虎不得。
被重新描摹着色的古楼犹如一位深居闺房的大家小姐正在对镜着妆,只觉她端然正坐,贴身丫头在两边小心侍弄,眉如黛,腮桃红,古铜镜里面色妖娆……恍有旧时的女子从镜子深处款款走出。
蓦然之间似是回到百年从前,紫衣罗衫,翩若惊鸿,长安墨客,往来如织……
走在书院门里,不经意间总是给人这样的恍惚之感。
巷头的几家商铺门前砌起两米高的临时砖墙,看这样子似有大动静,询问之下:一说这里要拆迁,一说只拆部分,又一说彻底不拆,只是修补恢复。商家的嘴里听个真话实在不易,有几家商铺乘机摆出出让打折的架势,问过价格却并不比先前便宜多少,这招数多半是他们的营销策略,各色玩意儿原来卖多少钱现在还卖多少钱,折扣都加在价格里,甩卖转让不过是个幌子,徒留过路客人云里雾里莫衷一是。大概修护是肯定的,拆迁之说是莫须有的,却引得我等路人兀自一场虚惊。毕竟这条街是几百年的古迹遗址,既是人们游玩淘宝的地方,也是大长安的文艺腔调之所在,更是我心里认定的古城后书房,哪能随便拆迁?
从历史的驿道追溯上去,西安书院门因内里的“关中书院”而得名,加上“于右任故居”的府邸,这分量实在够沉,难怪乎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一。自明清以来,脚下这青石道上,曾经引来过无以数计的文人墨客和莘莘学子。这里书写过多少人文故事?留下了多少书画墨迹?作为古城重要的一支文化脉络,书院曾几度开关,巷道经多次修补,而如今,它的这些或辉煌或悲壮的过往都在历史长河里沉淀下来,归于书法,归于绘画,归于文艺,成为一座古城的底蕴。
如今的长安城内,像这样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已为数不多,保护还来不及,拆?迁?动哪个词估计都会引起文化界的轩然大波,别说是在古文化遗迹保护意识强烈的今天,就是梁思成先生考古的年代,拆迁古建筑恐怕也会成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问过几家商铺之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如今的书院门已演绎为售卖书画用品的地方,文房四宝是这里的一大卖点,民间工艺品也颇具人气,近年还加入了一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创产品,另有几家古色古香的棉麻衣铺和捎带的真假莫辨的“旧物老店”构成了这里的街景主题。
以上的这些街景固然引人,但这里最为有趣的则是一些街边摆摊的民间艺人和巷子深处进进出出的“闲人”,他们才是这整条街道的灵魂所在。一个板凳,一支笔,一砚浓墨,一沓宣纸并一位气度不凡的艺人,是这条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景观,他们在街边随意写着画着,有顾客时就与之买卖,没有顾客时,就自己书写。他们多半是中老年男性,多留有胡须,穿棉麻布衣,看上去神情闲淡,洒脱超尘。更有专门从事人物速写画像的,一刻钟即可完成,收费三十、五十元不等,价格大半没有规定,遇到出手阔绰的主儿,百八十块也是有的。另有主巷两边极窄仄的小巷道里面出入的“闲人”,他们也多是穿着随意,腔调文艺,但这些人的身份却难以猜测,他们和主巷子两边摆摊的艺人又有些不同,他们多是从街道匆匆而过,直奔里面的小巷子,那小巷里面的门多是半掩的,加上那匆匆的形影,逐让人觉得高深莫测,或许,这仄巷深处才是古城书画更大的江湖。
走过半条青石街,“关中书院”门口聚集着一群人,凑过去围观,原来是抖音里的网红艺人在现场作画,只见他一身白衣,灰白胡须,面容清癯,端坐于画架前,神情专注,心无旁骛,头也不抬地挥笔描摹,看着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不时引来阵阵掌声,旁边围观的人群争相请画。
这场景,打个包楔入古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里都是和谐的音符,古代的民间艺人不正是这样卖艺为生么?
书院门里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混迹于此,多是低调高艺之人,看着不起眼的路人皆不可小觑,也许刚刚和你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就是这古城有名有姓的书画大家。这里的江湖高深莫测,往来常驻的,没有一点“少林扫地僧”的武艺,大概也不敢在此常居常住,这里面的乾坤显在明处又隐在暗里,像我这样的过路游客很难明得就里。
这青石街巷和那些隐没在这里的书画商贩,构成了这条老街特有的人文生态。商业还是商业,买卖还是买卖,但市井和交易在这里显得不喧闹、不拥挤,有种散漫悠远的古意。
于一个没有美学造诣的人,对摆在街边的书画,看不出来子丑寅卯,张张幅幅都觉着好,深究下去就说不出门道了。所以每每留恋于此,只是喜欢游走在这样的古道墨香里,喜欢这巷子里面透出的古木沉沉的气味和光阴包浆出来的沧桑厚重之感,贪图这闹中取静的恬淡、古朴以及慢节奏的生活气息。
以往但凡路过南大街,总要绕进来走走看看。在一家常去的老店里看到一个仿古的青花瓷烛台,样式古朴,似有远年记忆,令我一见如故,爱不释手。但却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拿起,放下,看了再看,摩挲半日。店家见我纠结不定,走近跟我聊起天来。
他说这些不过都是“玩意儿”,喜欢就带走,明人不说暗话,反正都是仿制品,又没有多少钱。直白地说他卖的是生意,我买的是喜欢。走遍这条街又能有多少真东西?又能有多少真心喜欢?再说了,哪有那么多随随便便摆出来的古董藏品给人卖,仿品就是仿品,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上当受骗的事。他说自己也犯不着为了诓几个钱编一个故事出来,任你去古玩市场听听看,净是前朝传奇,哪样东西不是带着一身的故事摆出来,真真假假的,谁敢信?只怕把真金白银撒出去不过是买了个杜撰的故事回去。
我被他的话逗乐了,原来造假的人也不容易,在造假之前还得先费一番心思编个故事出来,且要讲得曲折离奇,最好是先把自己感动了,这样才能卖个好价钱。
呵,市井的可爱与可恨尽在于此。
心下当即释然,带了烛台欢喜而归。
回到家里越看越入眼,这是一个与我有共情记忆的物件,小时候见过家里有类似的高脚烛台,也就是北方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家家必用的煤油灯台。高的、低的,铁的、铜的都有,那时天天见着,并不觉得珍贵,现在想起来竟都是些特别精致的东西。
可惜后来好日子来了,这些精致物儿成了废铜烂铁,人们一心要与贫穷和老旧决裂,都忙不迭地抛弃了它们……
对旧物的记忆是这样:看到旧物都是悲欣的从前,但却因隔着时间的光年,再回过头去看,看见的好像又都是无尽的美愿。
人啊,总是贪恋从前。
无由想到作家木心的《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每次来书院门都似是回到从前,古朴的阁楼,闲适的艺人,和那些摆在地上、挂在墙上、藏于幕后的字画,永远给人一种岁月悠悠的感觉,让人如沐诗书,如沉画海。
很多时候,在我心里,总是固执地将这里认定为这古城的后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