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戏剧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
——以胡红一《月亮上的妈妈》《花山奇缘》《鸡毛信》为例
2022-02-09罗睿
●罗 睿
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和戏剧的联姻,为戏剧艺术注入新活力。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戏剧的视觉体验,使得戏剧拥有更多的表现和叙事手法。多媒体之于戏剧,也从简单地满足显示画面的需要,逐渐与戏剧融合共生,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
胡红一是广西首届签约词曲作家、广西第三届签约作家,戏剧创作成果颇丰。2019 年,胡红一的剧作《月亮上的妈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其原创的《鸡毛信》《花山奇缘》两部剧,则作为献礼作品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均取得圆满成功。胡红一的这三部作品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为研究多媒体技术与戏剧的交融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一、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在戏剧中的应用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戏剧中的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戏剧完全不使用任何多媒体手段几乎是不可能的。“现代的多媒体戏剧,特指狭义地运用了多种现代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的戏剧。”①易红霞:《数码时代的戏剧,其危机、生机与多媒体形态》,《中国戏剧》2004年第8期。电影诞生之初,是从戏剧中汲取营养的。乔治·梅里爱的电影有着浓厚的舞台气息,奉行“银幕即舞台”的金科玉律,后来陷入戏剧舞台的窠臼,失去了市场。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电影人仍在呼吁电影要丢掉“戏剧的拐杖”。随着电影逐渐找到自己的本体架构,蒙太奇的运用日臻成熟,理论体系也越来越丰富,反过来对戏剧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戏剧也不能再故步自封,需要新的探索,以顺应时代的需要。早在20 世纪晚期,我国的戏剧就以影视化手段作为切入点,开始多媒体戏剧的尝试。1984 年,黄佐临的话剧《生命·爱情·自由》在塑造殷夫的过程中,运用电影片段将剧情推到顶点,当时还有许多观众不能适应这样的表现手法。数十年后的今天,人们早已习惯快节奏的生活,追求视听享受,多媒体戏剧的出现水到渠成。多媒体技术也从为了满足画面显示的需要,发展为与戏剧叙事和主题的深度交融,具备相应的审美价值,完成从技术到艺术的蜕变。
在当下的戏剧实践中,戏剧中的多媒体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LED显示屏
LED 显示屏是科技革命的产物,由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排列组合而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商场和各种广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LED 显示屏色彩鲜艳,显示效果一流,在戏剧舞台中可以替代天幕背景,用来播放视频或者图像资料。相较于传统舞美手段,LED显示屏有着很大的优势。实体布景和道具往往只能一次性使用,在实际演出时,场景切换、搬运道具需要关灯或者用幕布遮挡,不仅浪费时间,也影响观众的观剧体验。LED显示屏的出现,打破了戏剧表演过程中场景切换等物理空间的限制,场景切换方便快捷,使戏剧舞台有了更好的选择。
(二)投影技术
人类很早以前就发现了投影的秘密,我国的皮影戏多年前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今的投影技术早已经数字化,成为戏剧舞台常见的装置,投影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创造出亦幻亦真的场景,提高观众的观剧体验。多幕投影可以形成立体的影像,模糊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边界,在亦幻亦真之间,增强艺术表现力。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前科幻作品中出现的全息投影技术也日渐成熟。全息投影技术成本高昂,但是能给观众更强烈的视觉刺激,甚至可以用全息投影代替实体道具,为戏剧创作带来无限种新可能。数虎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一批多媒体儿童剧,运用全息投影技术,真人演员与多媒体动画场景无缝衔接,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达到裸眼3D 的效果。当然,以视觉奇观为出发点的戏剧,内容和形式往往很难较好地结合,过于依赖技术打造视觉奇观,又成为行业的新问题。
(三)多媒体声光电技术
传统的舞台表演,需要声音和灯光的良好配合,以此向观众传达剧作家的思想。现代多媒体声光电技术,可以将声光的运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对声音进行全方位的精确控制,多声道配合操作,能让观众清晰地划分舞台层次,提高观赏性。王晓鹰的名剧《哥本哈根》,通过科技对声光的控制,在波尔和海森堡的激烈讨论中插入核爆的震撼场景,让观众直观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对于升华主题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对胡红一戏剧的影响
(一)增强视觉效果
传统剧场的舞美,需要实景布置,时间和资金成本都难以控制,而且道具繁多,在场次切换时比较麻烦,会打断观众的观剧连贯性。多媒体技术特别是LED屏幕的使用,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舞台的布景缺陷,变换场景更加方便快捷,时空背景可以自由切换。三部作品中,《月亮上的妈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相对简单。这部剧将现实、神话传说和小主人公李想的梦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为留守儿童的李想思念自己的妈妈,在梦中与妈妈在月亮上相见。这样奇幻的梦境,在制作时用LED 屏幕作为背景,取得非常好的舞美效果。一轮圆月中,李想与妈妈深情相拥,将全剧的情感推向高潮。相较于《月亮上的妈妈》,《花山奇缘》需要更加绚丽奇幻的舞台效果,考虑到成本等因素,传统的舞美手段难以满足需求。剧中的阿呆带着妹妹,经历千难万险,从骆越部落前往花怪居住的奇异洞穴。这样复杂的场景,如果使用传统舞美手段,布景会变得非常复杂,需要关灯或者幕布的遮挡才能完成转场,影响观剧体验。而通过LED 屏幕,切换背景十分自然,不知不觉中就更换了场景,这正是数字技术相较于传统舞美的巨大优势。因此,《花山奇缘》放弃了传统的舞美布景手段,借助LED屏幕,打造了一个绚丽缤纷的奇幻世界。花怪的洞穴中,娇艳花女的舞蹈与LED屏幕流动的漫天花雨相结合,让观众不觉沉醉在绚丽多彩的视觉奇观之中。该段落结合了影视动态美和舞蹈人体之美,特别是LED 视频带来的动态美感,弥补了传统布景手段的不足。这正是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和戏剧的绝妙结合,体现了技术的无限潜力。LED 屏幕在舞台上的运用,丰富和拓展了剧作家的创作思路和内容,创造出各种不可思议的视觉效果。
《鸡毛信》没有选用LED 屏幕,而是采用实景布景,假山、消息树等道具十分逼真,这是基于作品不同风格的选择,综合声光电技术在《鸡毛信》中大放异彩。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扫荡,海娃接受了任抗日民兵中队长的父亲布置的任务——前去送鸡毛信,不想路途中与鬼子狭路相逢。日本人杀掉了海娃的羊。导演将杀羊的情节寓言化,通过一场羊与狼的共舞来完成。当激烈群舞结束,一排羊头摆在舞台前方,在鲜红的灯光下预示着悲剧结局。多媒体声光电技术的介入,强化了舞台的控制能力和层次分明的呈现效果,将传统的灯光和声音渲染到更高境界,既成功地将血腥的杀戮消解,又体现了侵略者的残忍,在保证感染力和冲击力的同时,也充分照顾了儿童观众的心理接受水平。
(二)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融
“多媒体戏剧必须以戏剧本体为核心,保留戏剧的核心元素,运用其他艺术形式(如舞蹈、绘画,甚至包括电影、电视)及两种以上的数字化传播媒体,其中多媒体技术作为戏剧空间中的符号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它参与戏剧叙事、自身具有审美价值并能够与其他戏剧元素相互指涉,创造审美意义。”①刘婧:《中国多媒体戏剧的舞台探索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8,第13页。可见,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丰富布景的手段,在视觉层面为戏剧提供各种支持,而且能够也应该参与到叙事中来,拥有审美内涵,否则就只是“使用了多媒体技术的戏剧”,而不能称为多媒体戏剧。
相较于《月亮上的妈妈》对多媒体的简单运用,胡红一的《花山奇缘》则成功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戏剧的叙事中,使用媒体技术成为剧中不可或缺的审美元素,完成了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融。剧中花怪的出场就是以视频的形式在LED 屏幕展现的。花怪的演员在后台配音,配合现场灯光,瞬时电闪雷鸣,观众既可以看到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也能感受到视频中花怪的狰狞恐怖,打破了传统舞台的时空局限。这段视频也塑造了一个虚拟角色——花怪,这种角色的塑造方式和传统舞台大不相同。角色两个字往往会让我们联想到演员,即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人是角色的载体。多媒体技术在戏剧中塑造的虚拟角色则打破了传统对于角色的固有观念,它具有功能性,能表达剧本所要表现的内容,同时它又是虚构的,没有个体意志。
《花山奇缘》中的花怪,既是用多媒体技术来塑造的虚拟角色,随着剧情进展,也由人物扮演出场。这样的方式,使得虚拟角色加强了人物扮演角色的特性,因为多媒体视频表现手法更为多样。视频的逼真形象,非常便捷地突出了花怪强大的实力,营造了紧张可怖的气氛,也为花怪演员登场作了铺垫。如果没有多媒体技术,花怪的强大实力将难以凸显。花怪如此强大,但是为了家园、为了族人,小英雄们依然勇往直前,这也从侧面衬托出打花怪的小英雄阿聪和阿呆的勇敢机敏。由此可见,无论是虚拟角色还是演员演出的角色,都能够呈现剧作家要传达给观众的内容,而多媒体技术的便利,可以使得虚拟角色拥有更多的特性。如果删除这一段多媒体虚拟表演,则不仅仅失去了绚丽的舞台效果,花怪这个角色也将不再完整,可见这部剧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多媒体技术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本身也具备审美内涵。
除了强化角色的表现力,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将戏剧时空延展到角色的内心世界。《鸡毛信》的故事主要包含两个时空,一是当代海娃过生日的时空,一是1941年海娃送鸡毛信的时空。如何巧妙构建不同时空的联系,就成了表演现场的重中之重。《鸡毛信》对时空的处理十分精妙,21 世纪的海娃得到爸爸的生日礼物,一副充满现代科技感的VR 眼镜。海娃戴上眼镜,就可以进入游戏,这个游戏正是1941 年晋察冀边区,日军进村扫荡,送鸡毛信的赵海娃的经历。这个逻辑十分清晰,充满现代科技感。而多媒体技术不仅拓展了现实舞台空间,还将海娃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出来。在海娃弄丢了鸡毛信懊恼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声光电技术,爸爸、妈妈、朋友的影像出现在舞台,对他进行了鼓励,时空在这一刻定格。海娃在内心自我挣扎中逐渐找回自信,体会到革命先辈顽强斗争的精神。传统的舞台表演,很难这样细腻直观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很难让观众体会到主角内心的纠结和成长。内心、现实、过去这几个空间的跳跃衔接天衣无缝,很好地表达了全剧的主题,堪称全剧点睛之笔。
(三)技术与艺术的平衡
从多媒体技术被引入戏剧开始,质疑声就不绝于耳,主要集中在是否会导致技术主义的迷信,对技术过度依赖甚至滥用,使得戏剧沦为炫技的表演。不可否认,当下一些贴着“多媒体戏剧”标签的作品已经沦为技术的奴隶,把营造视觉奇观吸引观众放到首位,损害了戏剧本身。因此,把握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平衡的度十分考验戏剧创作者的初心和功底。多媒体之于戏剧,就如同色彩之于电影一样。1935 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上映,但是这充其量只能说彩色胶卷技术获得成功,因为此时的彩色电影只能算是“色彩”和“黑白电影”的简单相加,没有发生质变,甚至很多彩色电影的艺术品质还远远不如黑白电影。但随着艺术实践的增多,彩色电影在继承中发展,色彩逐渐成为导演手中重要的表情元素。有人认为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才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因为在这部电影中他巧妙地运用颜色来刻画了主角的精神状态,完成了色彩从技术到艺术的大突破。这对于厘清多媒体技术与戏剧艺术之间的关系有很好的参照价值。
多媒体戏剧和传统戏剧并不是你死我活的仇敌,创作者应该积极地探索两者的相处之道,在不破坏戏剧本质的前提下生产多媒体戏剧精品,不仅是市场的需求,更是时代的呼唤。以戏剧的假定性为例,假定性是戏剧的固有属性,一出戏可以表现一天、一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跨度,这无疑是对戏剧时间的假定。传统的中国戏曲在空旷的舞台上表演,观众在脑海中对程式化的形象进行脑补。戏曲在假定性原则下,以程式化、虚拟化、歌舞化为主要特征①吕静:《小剧场戏曲的假定性拓展》,《中国戏曲》2021年第5期。。相较于戏曲的写意,话剧更偏向写实,追求对生活的逼真反映,但是话剧的各种写实性布景,依旧是对情境的假定。
其实不只是话剧舞台,许多剧种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过于“实”的场景限制了演员的舞台自由,进而制约了戏剧表现的更多可能性。传统京剧《三岔口》中,刘利华和任堂惠在深夜的搏斗酣畅淋漓,精彩绝伦,但这段黑夜中的搏斗却在正常的光线下展现,让观众想象黑暗中失明的状态,通过假定性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观剧体验。
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将创作者的想象进行视觉化呈现,使戏剧从假定性走向逼真化,这毋庸置疑弥补了传统舞台的缺陷,戏剧的视觉表达得到更广阔的自由。胡红一的《月亮上的妈妈》《花山奇缘》《鸡毛信》这三部剧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多媒体技术,无疑可以看到剧作家对于技术运用的克制和探索。《花山奇缘》中,骆越部落的小英雄阿聪打败了花怪,却在骄傲自满的情绪中迷失了本心,沉溺于虚荣享受,最终自己也变成花怪。花怪变身的过程是这一段落表现的重点,在多媒体声光的配合下,阿聪和花怪在花女的簇拥中完成了绚丽的变身,在获得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的同时,也让观众沉浸在花山的神奇故事中,技术与艺术达到美妙的平衡。
三、戏剧中的多媒体技术
在胡红一的这三部戏剧作品中,《月亮上的妈妈》简单地使用多媒体作为背景,有亮眼表现却不能称为“多媒体戏剧”;《花山奇缘》将多媒体技术与叙事较好地结合,是对多媒体戏剧的成功探索;《鸡毛信》则返璞归真,兼具戏剧叙事和审美功能,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毫无疑问,戏剧并不是单纯的视觉艺术,过度依赖技术,会使得作品丧失深刻的内涵,沦为炫技表演。艺术源于生活,戏剧艺术本应该是剧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和提炼,但是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营造视听奇观,戏剧的本体就会变得模糊。大量地使用视频固然省事,甚至能让观众眼前一亮,但是会造成观众注意力的分散,传统的戏剧观演关系将被破坏,技术喧宾夺主,脱离艺术创作的正确轨道。戏剧中的多媒体应该不仅为满足显示的需要而存在,而应该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成为戏剧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成由技术到艺术的蜕变。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在当下戏剧作品中运用得越来越多,但绝大多数作品还仅仅停留在舞美层面,暴露出许多问题,带来了新挑战。
近年来,深圳数虎图像股份有限公司制作了十余部多媒体儿童音乐剧,如《爱丽丝梦游仙境》《海底两万里》《匹诺曹奇遇记》等,技术在国内处于先进行列,也有过很多大胆的尝试。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使用了虚拟小主持人,积极与小观众交流,取得了不错的现场效果。但是从整体而言,其故事基本来源于经典作品的引进与改编,缺乏原创性,而且过度依赖视听奇观来吸引观众,限制了其发展的前景。市场上还有更多的多媒体戏剧,以LED 屏幕代替实体画布,以视频代替手绘,这当然算得上形式的创新,可以节约成本,但对于戏剧艺术本身而言却并没有实质的进步。
几十年来,后戏剧剧场的拥护者试图用多重其他媒介来颠覆传统文本,声势浩大,但实际上戏剧文本并不曾被打破。对于大家普遍认可的戏剧观而言,剧本依旧是一剧之本,一个好的剧本、一个好的故事尤为重要。胡红一的剧本充满诗意并有思想深度,《月亮上的妈妈》用中国地方特色音乐讲述中国的古典故事,将“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搬上舞台,兼具对留守儿童、留守乡村问题的关怀。《花山奇缘》在“辟地开天,是谁缔造了花山,沧海桑田,有谁读懂她容颜”苍茫的音乐声中开始,制造了一个浪漫的疑问,将观众带入情境。花山岩画究竟从何而来,古骆越文明是何面目?正如屈原《天问》中的“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种对文明起源的探究,将作者对花山文化的浪漫想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丰富了作品的审美情趣,令人陶醉。《鸡毛信》则将数十年前的红色经典故事赋予现代内涵,通过精妙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巧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内容与形式巧妙结合,使用得恰到好处。可见一部优秀的多媒体戏剧作品,不能让技术凌驾一切,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结语
“因为戏剧有别的媒体所难以企及的‘味道’,我们的导演也不必把注意力全放在用多媒体吸引观众的眼球上,倒是更应该思考如何加强剧本的人文精神,如何发挥演员的表演特长,包括语言的、肢体的和一切有关人的精神领域的表现力。”①计敏:《多媒体:炫耀技术还是张扬人文?》,《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但作为综合性艺术的戏剧,应博采众长,绝不该故步自封。多媒体与戏剧的交融,也不应该是简单的叠加,或仅仅作为技术手段使用。把握好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平衡,避免喧宾夺主,是每个戏剧创作者的追求。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但是正因为多媒体技术解放了戏剧舞台的时空,给创作者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对于剧作家是更大的挑战——不仅需要熟悉戏剧的创作方法,还要谙习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律,把握多媒体舞美的设计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会逐渐淘汰粗制滥造的次品。戏剧将在不断发展中汲取新技术和新理论的营养,将这些营养从追求视觉刺激到逐步有机融入戏剧艺术之中,以更多的创作手段营造更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最终丰富戏剧艺术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