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被动句教学方略研究

2022-02-09何海莹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被动日语语义

何海莹

(赣东学院 江西抚州 344100)

日语被动句的句式结构复杂,与其他日语语法表达形式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导致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被动句时不容易理解,学习较为困难。同时,通过考察现今我国的日语教学教材,也存在着日语被动句教学要点覆盖面不全面、日语被动句知识分类不系统等问题。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对日语被动句教学方略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日语被动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现今日语教学教材内容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相应的意见,促进日语被动句教学的高效发展。

一、日语被动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日语被动句的理解难度序列:由于日语学习者对日语的被动的语句词汇的快速理解往往存在一些理解问题,其难度相对而言也都较大,日语专业初级以上学习者在开展的中级学生日语听力或阅读的测试活动中,在具体考察中级日语考生对于这些被动的语句词汇快速的准确阅读及理解能力问题时,可能会感到一定程度上的听力阅读测试困难。以2012年综合专业日语四级考试日语材料阅读理解部分模考题目分析为例,题目如下:豊かさへの渇望は、人間に仕掛けられた意味の悪い罠のようなもんだと言える。问题为:問い:人間に仕掛けられたはどんな意味か。正确答案为:A.他の何かによって人間に仕掛けられたという意味。考生的正确选择率不足32%。通过实际调查可知,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被动句时难度最大,其中,由三阶动词构成的对方被动句是日语被动句中难度系数最高的[1]。

二、日语被动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1.日语被动句用法复杂

日语被动句结构中事件的标记用法本来就相当复杂,导致现在大多数的日语学习者也还无法真正快速且正确地理解日语被动句结构中所要求准确表达得出来的事件结构。首先,被动句标记中的「れる·られる」除了可以代表被动义外,还可以同时反过来用作表达可能义、自发义,以及用于表达敬语义等被动表达,这将进一步加大了日语被动语句标记用法组合的理解难度。其次,日语被动句的格式结构中还通常同时存在着有很多种组合的施事标记,而这些多种组合施事的标记组合又常常会具有多义性。最后,日语被动句形式对由作主谓语动词来构成宾语的谓语形式限制条件要求得相对较于宽松,如存在由三价动词所构成主谓语式的对方被动句和由自动词所构成的第三者被动句。如果日语学习者本身无法完全迅速正确地识别理解出句法被动标记、施事标记结构以及动词所表达的事情结构,就意味着无法准确及时而迅速地理解分析出这个句子结构所构成被动事件,从而将导致对句法中[施受]结构理解上偏误等状况的发生[2]。

2.日语被动句与其他日语的句式有着一定的联系

因为有些日语被动句同时还常常与某种或其他特定的日语表达的形式之间存在了一些千丝万缕的对应与关系。例如,由有对他动词而所构成的日本语被动句却常常同时和与其所对应着的其他日语自动词句间有着一个极为的微妙与复杂的对应性关系,日语被动句与其他日语的句式在本质上来说都是对同一种事情和物件进行的观察,但实际上往往是在对于某些具体的现象进行的某种识解的过程中,由有对他动词结构所构成的日语被动句赋予了致使性质,而与之相对应的自动词句却不包含致使性质。从样本中可能存在的[自他]偏误这个语言现象特征上考察可知,部分学习者也容易导致对这一两种常见句式之间的有所的混淆,如把[割られる]理解为[割れる」。

三、现今日语教学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广泛使用的日语教学教材进行考察,常用的教材有:《大家的日本语》《新编日语》《综合日语》,考察发现日语教材在日语被动句的分类上、日语被动句的结构上、日语被动句的语义分析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下文对这三部日语教材进行对比和分析。

1.日语被动句分类上的问题

日语被动句根据各个不同地区的语言标准又将日语被动句又分成了几十种类型,对于中国这样的普通日语学习者们来说有些过于烦琐复杂,不易迅速消化并理解。在三部日语教材的编写中,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教学内容范围上做了限定。比如,在《综合日语》教材中,将日语被动句分为了“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三大类;在《新编日语》教材中,将日语被动句分为“主语是人的直接被动句”“主语是事或者物的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在《大家的日本语》教材中,而是以被动句的句型结构为基础,将日语被动句分成了六个项目进行教学讲解。三部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理解的难度,但仍然存在日语被动句分类标准不明确、分类缺乏系统性、无法全面学习日语被动句等问题。在日语被动句分类上有两种分类方法。其一是考虑被动句主语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分析主动句与被动句中成分的对应,可以将日语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其二,可以考虑被动句中的主语的事物有没有受到影响,将日语被动句分为生命主语被动句和无生命主语被动句。在《综合日语》和《大家的日语》这两部教材中采用的分类方法与第一类方法较为相似,但是日语被动句的分类界限和标准不清晰,各分类之间缺少一定的联系,使日语学习者在理解上受到困难。而在《新编日语》这部教材则运用第二类方法来进行被动句的语义说明,又运用第一类方法进行被动句分类,使教材对日语被动句的分类缺乏系统性,增大了日语被动句的学习难度[3]。

2.日语被动句结构上的问题

三部教材对日语被动句的说明都对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联系进行了说明,尤其对直接被动句和所有者被动句进行了分析,从主/被动转换的角度来解释说明日语被动句的格成分关系。日语的直接被动句是指:人直接承受他人的行为的影响。在《大家的日本语》书中,对日语被动句进行了合理的编排,使日语学习者可以从较为熟悉的日语主动句中切入,使学习者更直观地学习理解。但是日语主动句与日语被动句中的转换原则缺乏合理的系统性,日语学习者在转换时需要记住大量的转换公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直接对象被动句中的主语为什么要转换对于成主动句中的宾语的修饰语;第三者被动句中的主语为什么在主动句中没有相转换对应的句中成分。这些问题在实际的日语教学中,也是日语教师和日语学习者需要面临的难题。所以在日语被动句与日语主动句之间的日常转换运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国日语学习者无法全面掌握转换的原则,不利于学习,在日语被动句的教学中需要继续进一步思考和研究[4]。

3.日语被动句语义说明上的问题

对日语被动句的语义分析可以从两方面出发,其一,分析事件间的关联性,其二,考虑被动句的受影响义。《综合日语》和《大家的日语》在语义说明上基本都是从关联性出发进行分析,在叙述事件时,采用无影响被动句,注重以物或事件作为被动句的主语。《新编日语》在人直接承受他人行为影响时,采用的是直接对象被动句。在人间接承受他人行为的影响时,采用的是第三人称被动句。过于复杂的语义说明导致知识结构也复杂化,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被动句时的理解力和学习力无法全面熟知知识结构,使学习效率和质量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四、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教学思路

1.详细说明日语被动句的事件结构

在日语教学课堂上,要对日语被动句的事件结构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提高日语学习者对日语被动句事件结构的知识要点的理解。日语被动句中的无影响被动句的事件结构可以表示为:无影响受事是直接指直接的行为对象,←事的箭头符号也是指直接指施事对象时发生的行为动作。受影响被动句结构中常用的事件结构形式一般可大致上总结为:受影者⇐箭头符号[事件],其中的受影者符号所要代表指的是对象是一个人因受到某人在施事之时产生的各种特定的动作行为影响,而可能会间接受到其影响的那一个人,[事件]则是指表示被某人所施事之时出现的某些特定的动作行为,⇐箭头符号也就是直接指的会间接对其中的某人行动产生影响。在日语被动句的教学中,要注意重点向日语学习者们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事件]这个事件具有什么语言性质,[事件]本身到底又是一个直接致使的事件还是个直接致使自发的事件,涉及了的几个事件参与者等。以上解释原则和翻译方法避免了由于动词主/句之间被动关系的转换方所带来的一些新问题,即日语主动句形式结构中不存在的语言要素以及如出现在日语被动句形式中。另外,也能对所有常用的日语被动句形态下的形成条件与发生机制等内容提出了相对统一全面且日语学习者准确掌握的简洁文字解释说明,从而切实减轻日本语言学习者们面临的日常日语习得的难度。

2.对日语被动句进行有效分类

在学习日语被动句内容的理论实践或教学准备工作研究中,可以根据情态动词之间是否存在有某种受影响义,分为受影响意义的被动句部分和无影响意义的被动句。对上述日语被动句共性特征所进行科学的和有效地语法分类,使整个语法和分类学习步骤也得到一个最大程度上的简化,学习者们没有必要专门记住各类日语被动句共性特征中的其他的各个次元类特征,应该把学习注意力放在对日语其他的各类被动句共性特征的习得上。虽然已经充分准确把握了日语被动句词中常见的各个次类动词之间的基本语义区别性特征,并能有助于促使日语学习者更加深化提高其自身对各个日语被动句词汇特征含义的准确全面地理解,但在日语词汇习得理解研究的初级语法准备阶段,过于繁杂的语法信息反而又会增加了进行其词汇习得与理解分析的整体学习难度。同简化了分类标准结构的同时,分类单元的分类标准结构自然也随之得到了统一,从而使受影响日语被动句的各类单元内部的成员们之间共同具有的基本的共性优势得到的更加充分突显,也使其单元本身和与其外部的成员,即日语无影响被动句成员们之间存在着的共性差异最大化。分类结构体系本身的语言规范系统性特征得到了进一步地加强,各类日语被动句各之间的语义相互的联系结构更加地明确和清晰,日语学习者便更加快捷和直观有效地辨认并分析推理出各类日语被动句,更有利于日语学习者迅速有效地掌握日语被动句的用法和定义。

3.被动句语义说明的侧重点向受影响转移

应将日语被动句中语义说明的重点从语义的关联性向受影响性方面转移发展,语义中受影响是指说话者的主观判断和认识因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产生感知的变化。所以,就可以以日语判断句是否受到外界影响义来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分类有利于日语学习者的有效接收和高效学习日语被动句。也就是说,在日语专业教学或实践应用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先着手对日语受影响义的动词中的一些相关概念内涵问题进行研究或者说明,这样教师也就无须单独对上述动词的各个被动新句式进行过单独的说明或者进行单独详细的解释,避免了过去为方便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各个次类动词用法而被额外地引入成了一些过多和复杂的、被动的新概念,从而进一步大大降低了在语法知识习得上投入的成本。特别应该注意如何把自己直接的所有者被动句语义和直接对方的第三者被动句纳入融合到统一的语义框架体系中,可避免去把这前后二者语义同时当作是相对而独立存在的一种语法的学习或者训练的项目,使这前后的二者都能够分别与自己直接的对象被动句、对方被动句之间能够同时实现其语义的无缝化地相互对接,有助于让日语学习者之间能分别在这四种类型被动句语义框架之间形成相互联想[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日语被动句教学问题的深入分析,指出了我国日语被动句在课堂教学上和教学教材的排版上所存在的问题,也提供了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教学新思路。在日语被动句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把日语被动句分为无影响被动句和受影响被动句,方便日语学习者理解;同时还可以借用受影响义的辅助作用,方便日语被动句的学习和解释;在日常日语被动句教学中也要重视对事件结构的具体分析,有利于更全面、深入地进行理解。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各类日语被动句统一地做出分类说明,有利于提高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高效性,为解决日语被动句学习难点提供了借鉴资料。

猜你喜欢

被动日语语义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语言与语义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