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四步骤&六环节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究
2022-02-09张梅君
张梅君
(石家庄幼儿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新课改要求中职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学生潜能的目标,参考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中职语文具备的工具性、人文性特征,从专业建设扩大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起语文教学的新模式。下面将重点探究中职语文四步骤&六环节教学新模式的应用策略[1]。
一、中职语文四步骤教学新模式的实践策略
1.目标导学
中职学校教育的核心就是要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教育。对中职生来讲,掌握职业技能是最终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引导学生学习。
(1)与专业课程结合
中职教材的编排,教材内容比较多元,具备实用性、趣味性以及知识性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把专业与教材进行结合,分析学生就业、从业以及创业实际需求,从认识特点、情感心理方面进行教学;将课本与教学目标紧紧结合起来,展示出语言交际功能,满足贴合实际生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2)与学生实际结合
实际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现状。中职生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语文课兴趣不浓,导致教学活动不能顺利展开。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置教学目标,良好的指引学生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指导,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习的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有意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发现语文和其他学科间的共性和联系,提高学生探究语文学科的欲望[2]。
2.分组探究
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当前的中职语文教材当中,每一个单元都具有相对应的活动内容。教师需要充分运用教材所设置的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的职业以及专业需要,选择出中职生所熟悉且感兴趣的内容,实现分组合作探究。
例如,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展望我们未来的职场”中,教师能够围绕“求职应聘”的主题,让学生展开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先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设计出在求职当中面试官会提问的问题,如“请仔细描述一下,你对于自己即将要工作的岗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在选择工作当中,你最重视什么呢?”等,然后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通过小组形式,从报纸、杂志、网络上选择适宜自己条件的招聘信息,当作实际的训练内容。每一个小组由四名学生组成,其中两位学生扮演招聘者,两位学生扮演应聘者,选择5道应聘题目,当作话题,在班级当中模拟进行应聘。教师通过紧紧围绕职业要求来实现分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水平,还能加强学生对职业的适应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3]。
3.师生互动
(1)语言互动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语言交流,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教师要按照教材内容,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课堂互动,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整个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具有活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保持良好的思考意识,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第二,教师能够综合教材,通过讨论的形式与学生展开互动教学。在课堂互动阶段,经过课堂中的激烈讨论,学生会逐步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产生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另外,教师通过采用这种方式,还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加深师生间的情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不断进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4]。
(2)情景互动
利用情景活动能够更直观、更真实地呈现出语文知识点,能够助力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及时掌握语文知识。首先,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实现情景互动。例如,在教学《雷雨》这节课的内容当中,教师先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形象后,选择出自己所喜爱的角色,展开角色扮演,在表演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其次,师生互换角色,展开情景互动。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教学情景,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能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4.课堂达标
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属于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能够助力学生指明学习中的问题,还能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技巧。由于学生之间存在能力、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课堂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定的进步[5]。
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能力展开层次划分,将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划分到C层;对成绩普通且需要提升学习方法的学生,将他们划分到B层;将成绩优秀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划分到A层。为学生提供教学评价指导时,针对C层学生,教师要利用鼓励为主的评价方法,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获得进步;针对B层学生,教师要以激励为主,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所碰到的具体问题,引导他们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开阔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法;针对A层学生,教师要以启发为主要方式,为他们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全面进步。
二、中职语文六环节教学新模式的实践策略
1.观:观察学生思想动向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始终在课堂当中仔细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传授语文知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许多真理。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课文发挥出真正的价值[6]。
例如,教师讲解关于诚信主题的文章时,教学中心要始终围绕诚信展开,让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作用。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教育学生要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成为一名诚信的人。
2.读: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生活化、实用性的教学活动。中职生的生活经验比较有限,因而,教师要强化对阅读内容的开发,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提供阅读素材,找寻突破口,将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渗透进来,将语文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中,提高中职生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助力学生践行专业素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例如,在为烹饪专业的学生实施教学中,能够加入有关饮食文化的内容;在旅游专业的解说词当中,加入关于民族风情的介绍。在教师讲解《父亲的手提箱》这节课的内容当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父亲之间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引发共鸣。
3.思: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中职语文教师能够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开放性、自主性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推送优质的文章、有关学生职业发展的视频资料等,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使学生能够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围绕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可在信息化平台上提出问题“在议论文写作当中应该如何提出论点?应该怎样让其他人接纳你的观点呢?怎样预设其他人对自己观点的反驳呢?”“你最喜欢的一篇散文是什么?作者语言风格怎样?如何让散文语言变得更加灵动?”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积极讨论,深入进行思考,巩固所学语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4.讲:教师讲解核心知识
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属于一项比较重要的方法。教学大纲当中提出学生要具备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能够运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解核心知识。
比如,教师在讲解关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节课时,让学生体会到散文所具备的音乐美和动感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荷塘,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夜晚,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作者为何能够写出这样美妙的文章呢?教师可借此让学生认识到: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自己安静下来,仔细思考,或者放空自己,仔细体味生活。此外,教师还可以分别邀请几名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经历,模拟这样的场景,展开一定的语言表达,邀请其他学生进行欣赏评价,提高互动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5.问:促使学生求真善问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会出现一些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求真善问。不管问题怎样的简单幼稚,教师都应该保持充足的耐心进行回答,让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针对与课堂教学重难点相关的问题,教师要重点解释,具体分析以及总结归纳,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可以自由展开讨论,汇报得出的结果,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语言表达能力带来帮助。
其次,结合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提问。语文课文的题目即对整篇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深入思考题目,帮助学生掌握好课文的核心内容。教师能够结合题目来引导学生提问,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如教师讲解关于《世间最美的坟墓》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利用课文题目来提高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积极性。教师能够让学生结合课文题目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什么样?文章具体想要表现什么意思?”等。从而,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印象。
最后,通过运用课后练习题来带着学生提问。课后练习题一般涉及整篇文章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特点。解决课后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主旨思想,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内容。因而,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题的提问形式,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可以在提问当中更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旨。
6.练:强化训练夯实基础
(1)口语交际训练
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关注语言表达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中职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普遍不高,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实际需要,教师在中职语文课上,要强化对口语交际的训练,关注从简单到复杂、从照着阅读到脱稿有感情阅读、从有准备到即兴发挥、从对话到辩论、从清楚完整的说句子到准确、得体地讲明白全篇文章的内容,为将来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夯实表达基础。此外,还能够组织学生参与到辩论会、演讲比赛、课本剧演出当中,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目的。
(2)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
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应用文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应用文作为事务处理、关系协调、工作联系等方面不能或缺的文字工具。写好应用文是中职生所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中职语文教师做好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方法。因而,在写作方面要严格按照实用性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学做常用的应用文,促使学生在未来进入社会中具备基本技能。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加强对请假条、通知、自我介绍等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为中职生进入社会后处理工作、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带来帮助。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理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与实际生活、专业发展相结合,提高实用性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构建起中职语文四步骤&六环节教学新模式,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一个中职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都得到提升,促使学生能够均衡发展,成长为新时代社会所需的职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