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的内心充满希望

2022-02-09陈紫菡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充满希望情感教育

陈紫菡

(济南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山东济南 250000)

在我从事中学教育工作的十年时间里,对“教育”这个词语产生了许多的感悟,并且愈发的强烈与深刻。“教育”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去接受,更不是仅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去执行。“教育”是相互的、是细致的、是科学的,是需要构建良好心理建设为基础的,是教师与学生健康且高效的互动。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的内心充满希望。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站在人本主义的角度,创新地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每个人都有两种植根于生物学的需要,即“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缺失需要又称基本需要,基本需要的满足比成长需要更迫切,基本需要按照力量的大小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自尊需要。马斯洛认为,需要有一种渐进的层次,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之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只有在所有的缺失需要满足后才会出现成长需要,即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学生的需要层次被分为“缺失需要”和“生长需要”,学校教育应该基于满足学生“缺失需要”的基础上,进而激发学生“生长需要”的健康发展,以此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这样,满足学生“缺失需要”就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它将起到激发“生长需要”的重要作用[1]。

一、让学生的内心充满希望,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拥有独立人格并且在不断发展的生命个体,有着完整的生命表现形态。“学生”需要教师的认识、认可和尊重。秉承这种学生观,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更加科学地理解和定义“学生”本身。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更加细致地分析每个学生的缺失需要。

首先,学生是需要得到尊重的生命个体。在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教学和日常管理的时候,需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跟教师不是组织架构中的上下级关系,学生不是教师随意支配的一个教学附属品,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自己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人翁。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进取创造性,让学生掌握自身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历程和性格特点都有很大的不同,需要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个性魅力的机会和空间。教师要掌握每一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综合发展的特点、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以及对事物的兴趣、爱好、擅长以及其自身的不足之处,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教师需要细致地去了解每个学生,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各尽其才,在适合自己的领取有所发展。

其次,学生的潜力是需要不断发掘的。一方面,在进入学校之前,每一名学生都是一张“白纸”,学生自身蕴含着巨大的潜能需要开发,教师需要合理和科学地对其进行发掘,帮助学生成人和成才;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拥有独立的人权,是享有一定权利的主体,学生享有一定的权利并具备行使这种权利的能力,学校和教师无法剥夺或者代替学生行使其应有的权利,学生的正当权利应当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潜力是需要不断发掘的”,这就意味着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自身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每一名学生都是能够雕琢成为艺术品的“美玉”,而教师就是学生成才道路上的指导者和推进者。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教师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生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独立个体,要接受学生自身的缺点,理解并允许学生在成长中犯错,积极地帮助学生及时修正错误,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再次,独特性是学生阶段最宝贵的特点。一方面,“学生时代”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富有激情活力、具有丰富绚丽色彩、是身心得到迅速成长的黄金时代。另一方面,学生有着自己独特且生动的内心世界和认知水平,这是不同于成人认知世界的。教师需要进一步了解并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生活追求等方面,要肯定学生阶段性独有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价值。不管是具有独特性特点的学生阶段还是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这对于学生来讲都是即将得到开发的宝贵资源。教师需要借助学生阶段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来激活和唤醒学生的发展潜能,而“独特性”或许将变为潜能中最为优秀的一个方面。

二、让学生的内心充满希望,需要做好情感效能、确立主体地位

每个人都具有丰富的情感世界,情感拥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属性,它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重要影响。当情感发挥着它积极的效能作用时,将会促进人的实践活动;当情感发挥着它消极的效能作用时,将会破坏人的实践活动。这就是情感效能对于人的实践作用影响。同样,情感效能在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的得当,就有利于教学、辅助于教学。做好情感效能、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才能积极主动地满足每个学生的缺失需要。

首先,教师要用热情感染和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情感。每名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同、学习环境及氛围不同、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大相径庭。现实教学中自然有很多学生会对学习抱有较大的消极态度,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师的热情去感染和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热情。当学生学习的热情被教师不断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就会逐渐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

其次,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情绪的基础。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朋友来看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还需要敢于打破“教师为本、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传统观念,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时代师生关系。把学生当成朋友来看待,就需要教师尝试着多与学生进行彼此的思想与情感交流,探讨交流彼此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把“与学生交朋友”当成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情绪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的地位,进而培养和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更加自信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形成教学活动的良性发展。

我国古代教育专著《礼记.学记》记载道:“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其中的意义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有渊博知识,善言谈技巧,秉高尚人格,富工作热情的教师,会有更多的学生来追随。其表述也充分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情绪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同时,也给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才能提升学习能动性。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过程、方法、手段都应紧紧围绕这个主体进行。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顾明远教授所说的内容,基于的前提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2]。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迅速发展并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教育的概念和形态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引擎驱动,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迅速迭代发展、日新月异,只有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当今的教育需要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高效的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知识的权威;学生已经不是只依靠课堂上教师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主要是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适合的环境;指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教师的角色是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会改变教育的生态、教育的环境、教育育人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或者可以说,发生了深刻的颠覆性的变化。即便如此,我们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教育里面,它的目的还是培养人,立德树人,而技术只是一种手段。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我们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因此培养的目标要改变,需要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实践的能力。在现代教育里,学生已经不是受教育者,而是学习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学习和学生共同学习。

作为教师,我一直努力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公平和对他们的爱,我认为这是教师的职责。我不断努力地去满足每一位学生的“缺失需要”,进而激发学生“生长需要”的健康发展。我希望学校成为每一位学生享受生命中快乐时光的地方,希望教师的温度和感染力能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光亮,在学校的教育中得到满足且内心充满希望。

三、让学生的内心充满希望,需要点亮学生人生路上的启明灯

点亮学生人生路上的启明灯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心中的渴望,就是要通过学习这件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激励其自主学习的信念与毅力。

首先,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为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键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要引导学生用正确观点、立场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主次矛盾和本质现象;要培养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的,拥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和高尚的人生追求。

其次,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为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唯物主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侵蚀。正确的历史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更加宽广的思维视角,分析问题时就会更加全面客观和符合实际,接近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吸收历史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能少走弯路,才能做到“前车之辙,后车之鉴”;要培养学生国家和集体优先意识,拒绝个人优先主义。在任何时刻都要以社会集体和国家利益至上,社会团体和国家代表的是大众百姓的利益,所以在社会团体和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荣辱得失永远不能相提并论;要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意识,杜绝自私自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不能“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不要把个人利益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更不要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小人的标准衡量自己。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在学校、生活、家庭各个阶段场景中的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做有损于集体和个人有害的事情。

结语

教育是相互的、是细致的、是科学的,是需要构建良好心理建设为基础的,是教师与学生健康且高效的互动。让学生的内心充满希望,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更加细致地分析每个学生的缺失需要;让学生的内心充满希望,需要做好情感效能、确立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满足每个学生的缺失需要。用教师的热情感染和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情感,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情绪,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能够促进其学习能动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充满希望情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充满希望的艺术新星喻喻如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Three ways to stay hopeful about the future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