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精巧构思,受爱国教育
——对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木笛》的教学思考

2022-02-09李珍萍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朱丹波折主考官

李珍萍

教育专家孙双金曾说:“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抓什么内容解读,选择什么角度解读,怎样引导学生解读,这是每个教师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大凡入选的语文教材,都蕴含丰富、文质兼美,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思想品德都是很好的范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木笛》就是一篇弘扬爱国主义的作品,是情文并茂的佳作。文章记叙了木笛手朱丹参加乐团考试时宁可不被录取,也不愿在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演奏欢快曲目。故事情节不复杂,内容却感人至深。怎样带领学生学好这篇文章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

一、理解主旨,领悟选材新意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李渔强调了“新”的至关重要。文章的“新”表现在多个方面,如选材、立意、构思、表达等,只有出“新”,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才能展现文章的审美价值。这也正是作家写作时致力追求的境界。《木笛》的主旨表现的是崇高的爱国精神和坚定的民族气节,这一点,学生在读完全文后不难理解。因为文章内容已经显示出来,文章结尾大师的话也明确点出。[1]应该说,主旨不算新颖,类似这样的文章并不鲜见。那这篇文章的新意体现在哪里呢?

笔者在帮助学生排除文字障碍之后,就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自读和讨论后,形成下列比较统一的意见:1.文章的新意体现在选材上。文章写出了有别于一般故事的特殊性。如音乐考试的时间特殊,正是南京大屠杀的公祭日,是一个举国悲痛的不寻常的日子;音乐考试的内容令人奇怪,是两个表达欢快情绪的名曲,且只能二选一,按理说,在国家公祭日就不该设置考核这样的乐曲;木笛手朱丹考试时的着装特殊,一般来讲,在这个决定自己前途的庄重场合,应该从多个方面取悦主考官,以博得好印象,比如要穿光鲜亮丽的衣服,要刻意梳妆打扮。可是他只是穿了一身黑色的素衣;考试题目既已定,那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他却恳求主考官更换曲目,这是考场没有的怪异的现象;要求被拒后,他居然放弃层层选拔后进入决赛的难得的机会,毅然决然地离开考场,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这种题材确实罕见。2.文章的新意体现在构思上。在艺术学院的考场丢失了表演的机会,没有被录取,而他在雪花纷飞的纪念碑前的演奏却受到音乐大师的赞扬,并被当即录取。读到后文,我们才明确,考题内容的设置正是为了考察朱丹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这不单是艺术考试,更是思想考试。朱丹放弃考试,正是他牢记国耻、心系祖国的表现。

新颖的选材和精巧的构思是为表达文章主题服务的。抓住文章的新颖点,高效地解读文章,能培养学生作文选材求新的意识。

二、结合历史,透视人物情怀

语文课程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具有深广的影响。我们要挖掘语文材料中多元化的素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构建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木笛》是反映家国情怀的优秀佳作,借助文本资源,可以把人物的高尚情怀深植于学生心中,融化到学生的血液中。

阅读《木笛》全文不难看出,本文设置了一个鲜明的矛盾冲突,那就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和乐团招考的考试曲目。这是一个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扣住这点,笔者设置两个问题让学生精读讨论:南京大屠杀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这一历史悲剧与招考曲目是什么关系?只有解决了这些重点,学生才能更加明确朱丹放弃这次重要考试的原因,透视人物高尚的情怀和精神内核。学生根据自己知道的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纷纷发表意见,笔者将史实汇总补充在电子白板上: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 年12 月13 日,南京沦陷后,日本侵略者用飞机大炮对千年古都南京城进行狂轰滥炸,惨无人道地大开杀戒,他们杀人取乐,比赛谁杀的人数多。屠杀持续40 多天,死难同胞超过30 万人。南京城血流成河,这是中华历史惨不忍睹的一页,是中华民族难以忘怀的屈辱日、国殇日。尔后笔者展示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这个教学环节结束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一致表达了对日寇的痛恨,对同胞的哀悼,表达了要牢记历史、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

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将南京大屠杀的悲惨与乐曲的欢乐对比,回答为什么朱丹宁肯放弃录取的机会也不演奏考试的曲目。学生通过比较,明确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是一个举国悲痛的日子。而考试曲目是表达欢乐的曲目,是不能在国殇日演奏的,这二者不能相容在同一时空中。弄清了二者的关系,学生便明确了朱丹放弃比赛,是把民族气节看得高于个人前途,这正是他崇高爱国情怀的表现。

三、赏析景物,探索用笔意图

叙事写人的记叙文也会穿插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或交代场景,或烘托气氛,或衬托人物,或蕴含某种象征意义,等等,作家在客观的景物中灌注自己的情思,使之承载着一定的深意,为表情达意服务。同时,景物的介入也使文章具有了诗情画意之美。

教学《木笛》时,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笔者先让学生用笔画出景物描写的句子,然后认真阅读并讨论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两种主要景物。

一是写腊梅花。“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笔者发问:作者写朱丹时多次提到“梅”是什么用意?学生自然地想起学过的陈慧瑛的散文《梅花魂》,想起了万花纷谢、傲然绽放的腊梅,说朱丹就像腊梅。笔者追问:为何他就像腊梅呢?学生回答:他以腊梅自励,因为他衣服上就有梅花,他的音乐才华来自顽强刻苦的努力,其精神就像那不屈不挠、洁身自傲的腊梅。考场中的腊梅盆景和人物融为一体就暗示人物形象,同时也使文章诗意化。

二是写雪景。笔者发问:为何把故事安排在雪天,并浓墨重写雪花?学生很快答出:因为12 月正是冬天,音乐考试就发生在冬天,给人以真实感,且与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也相吻合,显示出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天。接着笔者又提问:写宽阔密集的雪片,会使人想到什么?想到天“寒”。若仅仅这样回答,作品的深层意蕴没有得到发掘。笔者问:这寒只是身体上的寒冷吗?学生深入一步理解到:还有内心之寒,因为这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全国人民内心悲凉、痛苦的日子。接着笔者继续引导: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赋予颜色以某种意义,雪是白色,它能象征什么?学生思考后就答出“象征人物心灵的纯洁”。至此,学生结合全文内容,对作者详写雪花的用意就明白了,那就是为了烘托木笛手朱丹热爱国家的纯洁高尚的情感,突出参加纪念活动的孩子洁白无瑕的民族感情。[2]

课文中两种普通的景物,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蕴含作者的深意。抓住这些景物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既能高效理解课文内容,也能提高学生发散思维和深层思维的能力。

四、品味细节,提升思维能力

《木笛》中的不少细节描写值得深究。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疏忽一个词一句话,要读出字里行间的味道,发掘文本中的丰富内涵,要用心灵去感受人物的灵魂。在教学时,笔者放手让学生给文章做批注,不限内容,不设条条框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文章的精彩处或疑难处,即便认识有所偏颇或错误也不加责备,鼓励学生见仁见智,各尽其力,各展才情,尔后彼此交流,取长补短。这里摘录几名学生批注的实例:

示例1:朱丹身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

衣着描写,暗示人物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示例2:考官们个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

作者从坐姿和神态,写出考官们态度严肃,场面庄严凝重,考试意义非凡。

示例3: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悲戚。沉默片刻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轻轻地说:请原谅……

这段话用了生动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悲戚”写他由欢乐的曲目想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心里难受;“闪过”写眼神快速而细微的变化,非常传神;朱丹“沉默”,写面对人生重大的抉择,他稍有迟疑。深深鞠躬并说“请原谅”,可看出朱丹礼貌的恳求,

示例4:他轻轻一句话,犹如闷雷在会场炸裂。

这句话用对比和夸张手法,写朱丹在这庄重的场合要求更换曲目,前所未有,引起主考官和在场人们的疑惑不解,反响极大。

示例5:一群自发汇集在纪念碑前的孩子方阵。孩子大小、男女、高矮、衣着不一,肩上积雪,手擎流泪的红烛。

描写纪念碑前的孩子方阵,表现出具有民族精神的后代很多,他们的举动来自老师和长辈的教育。这样写,说明朱丹的举动更有典型意义,对文章主题是一种深化。

在自我品味、互相交流环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发散思维,力求多角度寻求问题的答案,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教师对重点处要响锤重敲,偏颇处给予纠正,疑难处稍加点拨,忽略处做出补充,学生通过对细节的仔细品味,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梳理内容,体会情节波折

有波折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木笛》是一篇情感荡漾的小说,主要人物朱丹及孩子们的爱国情深深地打动着读者,文章情节的波折紧紧牵引着读者心弦。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文章涉及三个场地:考场外、考场内、纪念碑前,以主要人物朱丹为情节主轴,分别写了考前竞争的激烈,考试时朱丹看曲目后请求更换,遭主考官拒绝后离场,朱丹伫立纪念碑前吹奏悼念亡魂曲,大师找到朱丹并告诉他被录取。弄清文章的基本情节后,笔者让学生思考文章有没有波折?若有波折,是运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学生在阅读讨论后认为:文章设置了多处波折。考试时主考官要他从两道曲目中任选一个曲目演奏,朱丹却恳求更换曲目,在这应试者竞争激烈的关键时刻,在这决定前途命运的最后一考,他却提出不可思议的恳求,实属意外,让主考官难于理解,整个考场也为之轰动,此为波折之一;主考官连问几个“为什么”,又以他是“有才华的青年”加以肯定,以要珍惜“艺术前途”加以劝导,在主考官拒绝他的恳求之后,他应该按规定曲目考试,可是他仍然不肯改变,毅然而又惋惜地离开了考场,此为波折之二;朱丹离开考场后,作者又写朱丹冒着风雪来到纪念碑前,伫立默哀,并用吹奏来表达自己对遇难同胞的哀思。这也是读者难以意料的事情,此为波折之三;一般人的构思只会写朱丹一人来纪念碑前演奏,但令读者始料未及的是,还有不少自发前来的孩子,手擎红烛在悼念先辈,火红的蜡烛、飞扬的雪花、忧愤的笛音,构成悲壮感人的一幕,此为波折之四;故事到此应该算是高潮了,但结尾又兴一波:主考大师找到纪念碑前,向他宣布被录取的消息,此为波折之五。

深入分析文章后学生明白:这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便构成了文章的波折,故事情节在波折中不断推向高潮,人物形象渐渐凸显,感情渐渐浓郁,主题也得以深化。

语文是文化之根,也是构建高尚精神的家园。教学《木笛》,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民族精神的洗礼,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还要让学生懂得,人的才华固然重要,但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更值得敬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不能忘记民族的耻辱,要努力学习,为建设强大的国家而奋斗,做祖国尊严的维护者,做祖国江山的捍卫者。这也正是《木笛》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内核。[3]

猜你喜欢

朱丹波折主考官
高山雪峰历险记·(第4章)波折重重
鳜鱼行情又遭暴击!4天内至少下跌2元/斤,新鱼上市几经波折
朱丹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爱的波折
十字路口
考驾照
考驾照
艺术院校的面试题
秀才与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