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模式与机制优化
2022-02-09娄源冰
娄源冰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当前,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为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深谋远虑,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地方农林高校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力量,应用型、本科生、面向地方为主的人才培养特征突出[2]。根据教育内外部规律理论,地方农林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和经济制度、传统文化等密切相关。地方农林高校只有以国家战略方针为指引,服务地方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谁来培养人”的根本问题[3]。通过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工作,地方农林高校可以获得外部的不竭动力。伴随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地方农林高校将获得更丰富的资源,高质量和纵深发展的舞台也越来越宽阔,充沛的内在驱动力也会凸显。由于多种原因,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于组织结构搭建、优势资源调配、人员激励等方面尚存在一些短板,服务“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强大动能还不能有效释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机制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强化,以地方农林高校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机制欠优问题为靶向,有益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过程中理论和技术的补充完善[4]。
一、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地方农林高校的重要意义
地方与高校是互相离不开的命运共同体,当地经济发展是地方农林高校生存的根基和成长的沃土,在有效互动基础上,地方农林高校通过大力加强与地方的紧密合作,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建设及发展的目标[4-5]。
(一) 地方农林高校的光荣使命之一就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深谋远虑提出的重要决策,也是团结全社会力量开展的重大事业,意义非凡。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中指出,组织和引导高等学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实施,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党和国家赋予农林高校的重要使命和光荣任务,也是农林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农林高校必须认清形势,抢抓当代发展机遇,把握好“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定位,充分挖掘自身教育、科研、创新和协调能力,紧盯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在乡村急需人才培育、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健康建设、环境明显改善等方面有担当、有作为[6]。
(二)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农林高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地方农林高校区位优势明显,富集乡村振兴所需人才、智力等资源,素有“学农、爱农、兴农”传统和情怀。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利好地方农林高校的政策不断出台,区域特色发展需求日益增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四轮驱动下,地方农林高校紧盯目标,发挥自身人力资源优势、注重科技和技术发展创新、优化服务平台与保障机制,积极破解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中各项难题,促进当地乡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和提质增效,带动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不断通过优化服务模式,通畅服务路径,突出服务特色,产学研有效融合发展,专业与产业集群双向加力,深入推进现代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必然会使涉农专业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快速增强、区域影响力日益扩大[7]。
二、 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然与应然大相径庭
乡村振兴,人才和技术是关键要素。根据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地方农民职业能力提升、农业全面发展所需人才的集聚决定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地方农林高校开展乡村适用人才教育可以快速提升农民职业能力,有效发挥高校专业人才密集优势,供给产业升级、融合需要的人才、技术,可以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社会全面进步[8]。发挥地方农林高校职能,服务“三农”发展,既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农林教育本质特点所决定的[9]。目前,地方农林高校肩负“强农兴农”使命,参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面临一些瓶颈和制约障碍,效果不尽如人意,应有作用的发挥不够流畅,降低了对乡村全面振兴的贡献度。
(一) “姓农、为农、思农”情感弱化,陷入支撑“三农”表面化尴尬境地
地方农林高校应该对服务区域范围内的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和发展实际情况具有全面、系统和真实的了解。但在传统观念、城乡发展差距和经济社会变革等因素影响下,师生自觉认同“三农”、主动担当责任的情感日趋弱化[10]。20世纪90年代,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全国农林高校毕业生计划就业逐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就业,地方农林高校涉农专业自身影响力辐射范围较小,导致学生就业上的先天不足,加之地方性支持政策不足,逐渐沦为冷门专业,进而各农林高校积极开办社会需求大、就业压力较小的热门专业,离农去农化严重[11]。虽然地方农林高校总体上大多位于区域农业优势发展区域,但在物理空间上与乡村仍然相距甚远,且乡村交通、通信等基础条件较为落后,在综合成本与安全因素叠加影响下,其系统深入“三农”步伐较缓慢,农林高校科技人才“下不去”现象较为普遍,造成服务口号喊的较多、服务举措落实较少的局面。长期以来,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地方农林高校经费短缺问题较为突出,缺乏破解良策,以致地方农林高校在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建立与“三农”良好沟通平台难度加大,各主体(高校、教师、涉农企业、地方政府、农民)间沟通不够充分、协调困难增多,多方利益最大化实现难度越来越大[12],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如果不能时刻牢记农林人的初心使命,提升农林专业的地位,多措并举促进农林毕业生就业,畅通地方农林高校发展与地方“三农”问题解决的发展通道,地方农林高校将无法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得已接受越来越尴尬局面。
(二) “三农”问题关注与研究不够专注精准,落入科技保障“表面化”陷阱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较长时间以来,受“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特点影响,地方农林高校对“三农”问题关注和研究的专注度与精准度不够,缺乏坐得住冷板凳、久久为功的韧劲,教师满足于自己的学术研究,缺少与社会、企业的交流沟通机会及缺乏投身于应用研究的主动性,解决区域“三农”实践中突出问题的攻关能力薄弱。科研课题多集中于理论研究方面,倾向于生产实践一线亟需的应用开发研究偏少,多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契合“三农”发展需求,技术水平高、具有明确实践意义的“三农”研究成果匮乏,这是地方农林高校发展中的最大短板,地方农林高校在切实有效破解“三农”难题上底气不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作为与愿景和目标之间差距显著。
虽然有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但由于地方农林高校参与和助力乡村振兴效果不够理想,未能充分发挥“三农”服务保障作用,在与地方农林高校的互动中,“三农”主体升级、进步和发展难题难以有效解决,不能很好体会到科技生产力进步的巨大影响,对地方农林高校的信任和期待逐渐式微。地方农林高校为了提升影响力和彰显应有价值,被迫陷入破解“三农”问题“看起来美”的表面化陷阱。
(三) 辐射带动“三农”发展能力不足,进入社会服务“碎片化”怪圈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为各类应然主体广泛接受,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逐渐由单纯技术问题向产业体系问题转变,从一般生产问题向社会文化、生态建设问题发展,而地方农林高校却还没有摆脱传统社会服务方式的束缚,主要表现为:专业间融合度不够高,评估与激励机制缺乏灵活性与特色,教师农技推广积极性较低,广大教师关注“三农”问题不够系统,重视科研轻视推广,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内生性动力不够充沛[13]。产业技术服务单一,辐射半径较小,受益对象面窄,社会服务多以自发式、散点式为主,团队组织式和长期性合作者较少,对接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充分,服务面向定位不够精准,指导和支持功能弱。致使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广度和深度不足,辐射带动“三农”发展成效不够凸显,碎片化现象比较普遍。应对策略上,地方农林高校需要主动重塑社会服务模式,从以战术为主向偏重战略部署改变,促使研究成果和技术与乡村需要无缝对接,实现先进战略、理念、成果和技术向“三农”的持续输出[11]。
三、 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模式与机制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殷殷嘱托,涉农高校要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22年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又再次擂响了农林高校奋进的战鼓,地方农林高校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大有可为。克服支撑“三农”不够实在、科技保障不够有力和社会服务不够系统完整的弊病,在组织创新、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上强势发力,建立服务“三农”长效机制,实现自身高质量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地方农林高校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 组织模式创新:构建有效服务大平台
行动机制的建立和优化是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的基础。组织作为管理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可以使工作责任清晰明确,引导协调和监督各方,建立地方农林高校与“三农”深入交流、深度对话的平台,使得地方农林高校统筹、整合全校资源和力量,发挥学校的“合力”,各类资源能够顺畅向农村地区汇流,努力避免学校各部门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是可以结合地方农林高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和社会服务特点,探索设立专门性的乡村振兴研究院(所),汇聚全校人才、资金、场地、政策等资源,强化协同创新,开展乡村振兴战略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与各项研究主题相呼应,有针对性地按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功能组建研究中心,将相对独立的学科点串联起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学科群,增强服务能力建设。例如,西藏农牧学院成立了以学院主要负责人任院长,分管科研、研究生和教学工作副院长任常务副院长的专门机构——西藏乡村振兴研究院,明确了其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权威性,有效调整内外关系,协调全校的乡村振兴服务工作。将生物学、作物学、草业科学、畜牧学、林学等相关学科研究队伍进行整合,成立西藏农牧产业理论研究与技术服务中心,为西藏高原生物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的支撑。
同时,依托研究院建设智库。发挥农林高校学科齐全、科技力量雄厚优势,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特别是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探索,开展联合研究,成果共享,将学科、专业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精准服务地方决策需求,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为相关部门高水平的决策提供咨政服务,为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保障,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二是与区域政府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建设乡村振兴研究院。“三农”实情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地方农林高校积极深化长期、紧密的校地合作关系是有效服务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2021年11月,西藏农牧学院为进一步发挥科技教育人才优势,突出大学职能、“产、学、研”深度融合,营造“双向赋能、双向服务、互惠互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搭建互动、互联和互助的平台,解决与“三农”更好相遇、相知、相识和相助的问题[4],与驻地林芝市巴宜区签订了校地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巴宜区人民政府提供顺利开展科教合作需要的工作环境与条件,并制定相应优惠政策,西藏农牧学院将巴宜区乡村作为科学研究与试验、科技示范与推广、教学实习基地,乡村振兴研究院提供科研成果、技术力量、人才培养以及决策信息服务,在农牧业教育、科技、人才培训、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帮助巴宜区增强源动力,做强核心增长极。以此为载体,定期举办“三农”问题讲座和论坛,引导学校专家和学生深入驻地农村,聚焦“三农”问题,开展持续性和系统性的调研,真实还原“三农”建设和发展问题全貌,实现双方信息和数据的共享互动,拉近了与农民、农业、农村的距离,稳步推进区域内新型农牧民缺乏、产业基础薄弱、实用型人才力量不足、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够、农牧业养殖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的解决,助力巴宜区乡村全面振兴。这种模式较好发挥了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平台作用,印证了组织模式创新的重要作用。
(二) 服务机制创新:激发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力
农林高校服务地方的落脚点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是服务乡村振兴的抓手。从我国农村发展实际来看,没有适合于任何地区的样板式乡村振兴模式,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地方实际基础上,利用当地乡村资源特色,推动区域发展[14]。做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服务机制。地方农林高校一定要切实利用学科特色和自身发展优势,全面掌握服务区域乡村基本情况,适应乡村振兴新形势,积极转变观念,以强化激励机制、项目引领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重点,全面优化服务机制。
首先,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步伐,强化教师、科研工作者激励机制,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于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教职工,出台针对性的鼓励激励政策,利用职称评审、福利待遇等杠杆,建立教职工定期服务乡村长效机制。工作机制上,改进现有管理机构、人员、经费与顶层设计,物质与精神激励双管齐下,全面引导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方向,为地方农林高校各级各类人才参与服务“三农”注入强劲的动力。
其次,以“三农”问题为靶心,锚定目标,通过具体项目形式实施,释放项目对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和农民发展中面临问题的系统性与普遍性解决效应。第一,学校针对乡村振兴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重点难题,优化人力、财力等资源投放方向与结构,设立专门性项目,采用委托与竞争等多种方式激励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积极作为,推动实现地方农林高校资源与“三农”进步、升级和发展之间的深度融合。第二,地方农林高校主动加强与地方科技、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局的联络、交流与合作,结合自身实际组建尖刀团队,主动牵头完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项目,推动建立农林高校、地方政府、产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平台,密切地方农林高校与“三农”联系,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促使服务“三农”能力不断提升,把服务“三农”的项目做优做强,凸显大学带动型发展效应。第三,大胆创新乡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学校选择典型区域自主设立培训项目;另一方面,积极主动与地方对接,承担培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懂两爱”乡村管理干部等任务[15],注重内容、方法方式创新。培训内容精准化,以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创新创业需求为原则,缺什么,补什么;效果评价精确化,根据受训对象文化知识基础与能力底数,追求实用,不搞贪大求全;时间人性化,以受益对象“坐得住”为依据,科学确定培训时间,长短有机结合;方式灵活化,高校教师(行业专家)理论讲授、成功人士经验交流、实践基地学习参观不设固定比例,三者因人因事因时有机融合[16]。切实为地方乡村人才建设添砖加瓦,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动力。
再次,和学生的社会实践充分结合,构建师生下乡服务长效机制。第一,高校和乡村共同创建一系列实习(训)基地,以此为抓手,把实践教学保障与乡村振兴服务有机融合起来,为师生下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第二,以暑期“三下乡”作为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窗口,抓好各类服务乡村振兴载体建设,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乡村,服务社会,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扎根美丽乡村实现自我价值的远大理想和抱负。通过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有利于其发挥所学专业特色和优势。高校层面,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层面,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乡村里增长了见识和才干;地方层面,收获了新文化、新科技,接受了新鲜血液,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悄然发生转变[17]。无论从眼前还是长远来讲,都是一件多方共赢、值得坚持做好的事情。
从乡村振兴视角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明确指导思想,增强使命感,有的放矢,确保“三下乡”活动实效性和实践性。组建最优服务团队,保障“三下乡”战斗力,着眼长远,保持“三下乡”持续性活动成效[18]。行动中通过构建“点对点”“任务式”和“项目式”模式激发和整合社会实践团队的力量,发挥最佳的效果[19]。
“点对点”即高校与乡村两点精准匹配,以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会议精神为工作内容,做好政策的解读者和宣讲员。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把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原原本本落实好,政策的好处要一丝不苟、毫不走样地全部落实到每一个农民[20]。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新政策、新技术推广,群众正确理解与接受都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地方农林高校可以通过横幅标语、专题讲座、漫画、现场教学等传统宣传手段,视频、抖音、微信等现代媒体形式,加强对政策文件及农业新科技等进行解读和宣讲、培训,耐心帮助乡村致富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重点人群受众,使他们从心底里理解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避免出现“政府干,群众看”,实现“上下同欲者胜”,把各项惠农、兴农等政策毫不走样地传达到基层。
“任务式”即激励广大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以“中国梦”、法律法规、良好家风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为目标,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凝人心、聚人气,增强乡村聚合力。聚焦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生态伦理道德等,秉承保护与传承的原则,整合乡村已有文化资源,创新发展、创造转化,丰富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以农民群众易于接受为标准,推出乡村风格浓郁、农民真心喜欢、正能量满满的各类文艺作品,开展农民喜爱并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培育文明风尚,营造乡风文明氛围,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项目式”即从乡村传统优秀文化创新入手,设立若干应用性项目。以具体项目为依托,引导青年大学生利用现代数字工具,创新乡村优秀文化传播新形态、新载体和新渠道。在社会实践中,突出强调项目实践价值和意义,通过设定合理的项目考核体系,最大程度激发其致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性,促使大学生将自我价值实现融入高质量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其成就感和荣誉感,避免“闭门造车”和“纸上谈兵”等不良风气。
结语
乡村振兴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征程中,不能一举而竟全功、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共同推动,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坚持动态发展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积小胜为大胜。地方农林高校要打破短期和局部思维,树立战略观念和全局思维,不断总结服务过程中的好理论(念)、好成果(技术)和好经验(做法),将标本兼治和触类旁通的工作方法落实到服务“三农”的实践中,补齐短板,拉长长板。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地方农林高校应该立足自身优势,打造服务区域发展的亮点,同时秉承共享发展理念,联合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组建乡村振兴联盟,进一步扩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格局,通过强强联合,迸发专业力量,加强各地区乡村振兴实践先进经验交流,互补短长,齐心协力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