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坐标的内涵价值及其融入高校思政课“三进”研究

2022-02-09姜姝王建光

中国农业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三进红色思政

姜姝,王建光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优秀红色文化资源,既是先进价值观的物化标志,在一定地区也具有“文化地标”的作用。场馆中的一件件文物,宛如连接古今的桥梁,可知先人之内心,解读民族之基因。知前方能裕后,如何在思政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这些承载着凝重深沉历史的红色文化坐标都“活”起来、“动”起来、“立”起来?让大学生通过触摸历史、亲历历史,从“相互关注”到“情感连带”,通过“互动仪式链”了解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诗,了解新中国的建国大业。这不仅意味着要进一步开发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也意味着在教学中从“三进”的视阈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内涵式利用”,展现红色基因“三进”思政课的新境界。

一、 红色文化坐标“三进”思政课的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坐标是一种由显性或隐性爱国主义红色基因构成的、具有丰富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价值观物化存在形式。正是众多存在于中国各地的、闪烁着理想和信念光芒的红色文化坐标,构成了本文所说的红色文化坐标体系。红色文化坐标体系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得到实践的,通过先进思想性和价值观建构的,具有教育性、灯塔性的先进理论的物化形态。它们也因此成为党史教育或学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素材。有的红色文化坐标也与传统优秀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1]因此,利用好优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探索“文化+思政”的思政课机制创新,构建“情景课堂”、延展“交往空间”、挖掘“共情素材”,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特别是“三进”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也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题中之义。

红色文化坐标“三进”思政课,能够彰显优秀红色文化资源“入脑入心”的教化功能,体现出运用实践教学思维改造师生关系,完成教育服务的供需体系建设,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高质量教育。红色文化坐标建构的红色课堂本质是一种融合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学术素养和家国情怀的培育,即马克思所说的“精神”的养成。红色文化坐标不仅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提升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涵,它所折射出的中国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价值和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文化基础是中国特有的,具有非同凡响的“中国意义”。

红色文化坐标的“走深走实”,必须要重“学”重“质”,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完善基因传承机制,拓展育人机制的受众面,实现学生、教师及各类主体的全员覆盖,通过师生互动的“共同情感线索”让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用”,让思政课“入脑入心入行”。通过红色文化坐标的精神与物质载体,培育师生“认知对话”和“集体对话”的软实力价值,引导学生完成知识汲取的认知过程,使得师生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的集体过程构建文化软实力[2]。

第一,因材施教的需要。“兴趣学习理论”表明,兴趣点就是学习者的兴奋点,以兴趣点为“切口”,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着力点。把红色文化坐标作为现场教学的“活教材”,就要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3],在软实力的输出方面强调感染力和感召力。

第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需要。2021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提升教学实效。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培育与运用,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成果全面贯穿、有机融入思政课程,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唯有如此,才能加强红色文化地标“三进”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现在时代性、民族性和先进性方面的有机统一。

第三,继承和弘扬党的优秀教育传统的需要。作为软实力形态的红色文化,包涵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还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方法来进行继承和弘扬。

第四,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当前红色文化“进课堂”的问题主要有:或缺乏历史性素材,素材内容较为单一;或过于偏重理论叙述,缺乏生动的画面感;或说教性过重,而说服力欠佳;或知识陈述丰富,而感染力不够。往往会造成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形式同质,教学中“硬件有余”“软件不足”,“以史撑理”的思想认同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挖掘红色文化坐标的软实力内涵,焕发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并将之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失为教育创新的一条路径。

二、 树立红色文化坐标“三进”的原则与内容

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观摩思政课现场教学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4]。从历史沉淀的视域来审视,将红色文化坐标纳入软实力的建构中,不是研究软实力本身,而是要研究运用理论和实践中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的教学场域中,师生通过一套缜密的身份系统、原则内容,建立彼此的角色期望,在此过程中保持情感认知、情感唤醒、情感记忆……即创设“集体兴奋”的教学情境,便更可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能量。

(一) 增强红色文化坐标可接受性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就是要贯穿真理性。只有真理才能掌握人、说服人。以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为对象的教学内容,必须“入脑入心”、扎根民众,使之充满思想政治教育真实的生命活力,而不是远离教材。在科学透彻的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升课程教学的理论品质,增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软实力和可接受性。

2. 主体性原则

根据信息接收理论,对于知识和信息的消化、吸收和运用,在本质上取决于人的能动作用,取决于人的自觉主体性。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已经是清一色的“00后”,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突出学生的角色,善用数字信息平台,改变纯理论授课的单一性,建设多维的文化软实力,及时而准确地把握学生精神需要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唤醒、激发学生对于红色文化坐标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

3. 导向性原则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文化繁荣,思想激荡,这可能会给青年大学生造成一定的价值认识或选择困惑。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红色课堂,传承红色软实力、弘扬民族正能量,让学生充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这些洋溢着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的红色文化坐标中认识英雄、感知历史、沐浴传统,其感人之深、动人之切,是一般理论讲述所难以企及的。

4. 创新性原则

在“遭遇”文化作品时,观者往往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期待视野。在红色文化坐标“进课堂”的进程中,不同的因素、不同的状况,形成了不同的影响因子结构。“不日新者必日退”,红色文化坐标的“导入者”需要改革创新自己的“看家本领”,使得这样的“导入”有效、有力,这样的“创新”前瞻、主导[5]。通过与外部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创新红色文化,凝练文化软实力,实现红色文化的自我升华。

(二) 红色文化坐标育人体系的主要内容

要做好红色基因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促进红色历史资源开发利用,就要从内容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丰富的、生动的红色历史和现实资源,确保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本原性”“真实性”“实在性”。

第一,系统梳理精神谱系,让教材内容“动”起来。把红色基因“请进来”,通过红色故事、红色家书等激活红色基因,结合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对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挖透讲活红色故事,如组织学生赴雨花台烈士陵园(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弘扬铁军精神)等爱国主义基地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对史实的时代新解读、理论新对照,凝练丰富、温暖和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事迹,克服纯理论教学中存在的缺乏感染力和生命力的“痼疾”,从“可研学”到“可触摸”,将思政教育和理论提升对接起来,丰富文化自信的理论内涵和思想活力,为红色历史题材注入更多理论的内涵。

在南京,“雨花英烈精神”是最具特色、最富感染力、最为大众所熟知的红色文化坐标。雨花英烈精神浸润了党的初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志士救国情,在这些点燃燎原星火的革命烈士中,雨花英烈成律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他曾是国立东南大学农科学生, 参加过知行社、协群社等群众性进步组织,1927年3月17日在雨花台英勇就义。在碧血丹心的烈士群像前、在落花如雨的丁香树下、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次次洗礼中,成律烈士的箴言言犹在耳:“中国只有全民革命,才可以救亡。”通过重访革命故地、红色热土的现场教学,在学生中传承红色基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阵地,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的“双脚站立”并实现自由转换。

第二,系统梳理故事案例,让教材内容“立”起来。相对于过去“理论—概念—书本”的学习场,相对于严肃刻板的说教式教育和抽象生硬的理论化灌输,丰富多样的打卡爱国主义教育“红色课堂”,更能带给学生轻松活泼的学习方式和鲜活便捷的即时交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太多爱国主义相关的感人故事。从红色文化坐标的角度整理好这些故事,通过对爱国主义素材的“地毯式”的知识汲取,能够更好地在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熏染洗礼下成长成才,体现出思政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育人实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展开红色故事、红色案例的现场教学,深入挖掘软实力的内涵,培育红色文化历史、红色文化符号和红色文化意义的有机统一体,构建以“人”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为”能力的话语体系。

从红色人物故事的历史脉络讲起,以知名度高、典型性强、感染力丰富的故事“特写”,辅之以音乐、绘画等“复合型”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课堂呈现。也可开展讲述目录人物故事比赛,这既能引用大学生普遍熟悉、关注、热议的社会热点问题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吸引力,又能够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方法为指导的条分缕析的讲解中,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系统推进教研相长,让教材内容“活”起来。要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孵化好传承红色基因的新平台,推动红色基因的学理性转化。红色文化坐标“三进”思政课的进程,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时代变迁的理论结合,使得软实力既是“文化形态”又是“方法”。一方面,科研成果和科研产出能够输出为“教学生产力”,通过设计“思辨与争鸣、调查与研究、实践与模拟”等环节及时充实到红色基因传承的进程中;另一方面,将教学和科研相分离的难题进行协同统一,用红色文化坐标来打通教学与科研的“最后一公里”,形成教学输入“催化”科研输出,科研输出“支撑”教学输入的良性互动,使得两者联动发展、比翼齐飞,感受知识魅力和心灵震颤,培养学生由知识渴求向知识更新的跃迁。

如以“红歌百年”为主题,开展“德性与音乐”“论爱国主义歌曲的传承功能”“抗战歌曲的‘血与火’”“闪闪的红星之情怀分析”“论‘长征组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主题的论文征集,要求史论结合、以史为鉴,以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坐标的教研价值,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社会教化功能,激发起大学生磅礴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向心力。

三、 红色文化坐标“三进”的运用路径

在“三进”过程中,有效而充分利用红色基因“入脑入心”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打破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灌输模式,给课程思政注入活力,带来生机。但要让红色基因进一步“入脑入心入行”,还需要在情感教育和馆校联动上下功夫。

第一,拓展校地资源,在实境中强化理解和认同。加强校馆校间(纪念馆、博物馆等)深度合作,通过历史故事表演、模拟历史场景,将厚重历史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在身临其境的“情感空间”强化理解与认同,既充分发挥了文化软实力资源的育人功能,又能引导青少年在场馆的实境中感受文化传统。

红色文化坐标“进课堂”,对于涉农专业高校来说,还意味着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农科”建设,让学生成为强农兴农的“知农爱农人”。中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面向经济全球化和第四次产业革命,探索实施“新农科教育”[6]。依托博物馆、社会实践基地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开设党史学习教育选修课,设立“耕读教育实践周”,以“新农科人物故事品鉴”为主题,通过馆校联动,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具有的“天然”优势,增强现场教学的“可接受性”[7],激活红色基因的情感教育和知行合一的功能。

第二,突出情感教学,让同一性在共情共鸣中得到升华。情感社会学认为,情感互动能够有效地利用情感符号,从而构建情感共识共鸣、共情共意的“共同在场”过程[8]。以何种情感导向使教学内容“入脑入心”也将成为体现教学效果的关键节点,比如共同的互动节奏会增进集体兴奋、共享心境并且带来“认同性震动”。要求教师以学生的道德情感唤醒系统为基础,能够促进学生向上向善的情感生成,在现场教学情感场中增强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同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直接的、具体的“情感呈现”。

红色文化坐标进入教学环节,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思维特质,在“寻访党史、心系天下”等系列现场教学环节,引入“心系延安的中国小麦之父金善宝先生”等专题,深入挖掘红色基因的教化功能,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校史、增长才干、锤炼品格。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和接受维度,做好相关背景知识的梳理“功课”,从“七七献金”的故事讲起,讲述金善宝老先生慷慨激昂的表态:“我相信共产党,我的心,在延安,在八路军将士身上!”在这样一种“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拯救黎民众生于水火”情感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体悟“统一战线中的南农力量”这一主题,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第三,打造情境再现,使思政课教学场域产生“集体兴奋”。社会学家柯林斯曾经对“情感在场”做出过这样的判断:“虽然视频、语音等形式同样可以实现人与人的互动,但是,如果人们共同在场,就能够更好地沟通内心,产生更高水平的情感。”[9]在某种程度上,情感是思政课教学中的“软件”,和技术“硬件”一起,共同构建了情境教学的整体格局。在情境教学中,师生能够真切感受到红色文化资源背后的情感真实,体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背后的情感意蕴,在教学场域中创设“集体兴奋”的教学情境,使得师生之间“节奏同步、共享心境并集中注意力”[10]。

比如,通过在课堂中师生共同欣赏演唱红色历史教育歌曲,在师生中营造常态化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场景,将红色党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美育实践中。让学生“采撷”聚焦某一主题,选出代表性好、知晓度高、教育性好的歌曲,编写讲解和资料,按照主旨意趣、背景溯源、创作花絮、背后故事等环节,对这些目录歌曲进行声像并茂的演绎或者再创造。

通过红色基因的“情感仪式链”,使得师生之间产生了“认同性震动”,最终达到共同的情感状态,充实了这个“情境空间”,培育学生“学以强国、学以为民、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时代担当。

思政课教学是一个承载知识流动、价值传递和信仰塑造的复杂过程,以红色基因为灵魂的软实力文化,已经深深浸润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教学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进行教学创新的出发点和方法。传承中华文化红色基因之所以具有生命力,正因为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开放体系,而其开放性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彻底的创新精神。挖掘好红色文化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修课,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必修课,也是思政课“入脑入心入行”的必修课。

猜你喜欢

三进红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棋乐
藏垢纳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