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播研究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2022-02-09陈子文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大会诗词

陈子文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

《中国诗词大会》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并由央视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该节目之所以能够在每一季播出后均收获良好的口碑,受到各界观众的认可与喜爱,不仅是由于近年来公众对传统文化关注度、兴趣的提升,同时也得益于其在文化呈现方面的诸多技巧运用及大胆创新,因此对这些文化传播技巧与创新措施的研究、总结、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1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的文化传承

1.1 内容为王,弘扬文化价值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节目的基本宗旨,十分重视弘扬我国诗词文化的价值,节目对于大众性、普及性诗词文本的选择,正是其弘扬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环。从整体上来看,对诗词文化的呈现、传播,必然需要面向受教育程度与文化知识素养存在明显差异的社会公众,如果节目中出现的诗词比较冷门,或是存在着太多晦涩难懂的地方,就很容易使观众失去观看节目的兴趣。因此,《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非常重视对诗词文本的选择,不仅专门聘请了8位题库专家筛选诗词文本,同时还邀请了周笃文、康震等知名学者作为学术顾问,对诗词文本的普及性及诗词的题目难度进行严格把关[1]。诗词题目的难度相对偏低,观众对多数诗词文本都比较熟悉或能够轻松理解,这大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使其观看体验及对节目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同时,在观众不断尝试解答诗词题目、提出正确答案、建立自信的过程中,其对于诗词文化的了解与兴趣也会进一步增强。

对于普及性诗词文本的合理选择,虽然能够使观众产生一定了解诗词文化的兴趣,但要想借此实现对诗词文化的持续、有效传承与传播,却仍然远远不足,因此,《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在选择普及性诗词文本的同时,还注意了诗词文本的表现形式。节目对识别诗句、填字、对句、图片线索题、文字线索题、飞花令等多种形式诗词的合理设置,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可看性与竞赛公平性,既可以使观众全身心地观看节目,以类似参赛选手的紧张心态来尝试解答题目,并深刻感受到诗词文化的趣味性,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参赛选手在诗词储备、应变能力、诗词理解等多方面能力素养的综合考量,选拔出整体水平最高的选手。比如,图片线索题这类题型,要求选手从沙画、图画老师逐步创作出的画作中提取线索,抢答出与画作内容关联最紧密的诗句,这不仅十分考验选手对诗句内涵的理解,还能够使观众在感到新奇的同时,深刻感受到诗词文化在意境创设、画面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而在节目可看性、公平性均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节目收视率及对观众的影响力自然也会随之得到提升,这对于诗词文化的呈现与传播大有裨益。

1.2 全民参与,促进文化共鸣

从定义的角度来说,“传播”一词与“分享”“参与”“联合”“团体”及“拥有共同信仰”这类词有关。《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诗词类竞技节目,摆脱了传统文化类节目呆板乏味的论调,革新了机械式的问答模式,在选拔选手方面,也选择主推素人选手,充分体现了参与的全民性。

虽然每一季节目选手的报名要求略有不同,但节目组不会对选手的年龄、学历、职业、知识水平等做过多的要求,只要具有一定的古诗词功底与语言表达能力,都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报名参赛,并参与前期的选拔活动,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出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参与热情。不同风格、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选手,除了能增强选手角色的个性化、多样性,同时也能够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与观看体验。同时,基于群体的同质性,还能够激发观众的共情、共鸣效果,以促进诗词文化在群体中的有效传播。

另外,为增加节目的可看性,节目组并未采取部分综艺节目所使用的“人物设定”策略,没有要求选手按照固定“剧本”进行角色扮演,而是选择根据每一位选手的性格、经历、品质等个性化特征来进行适度包装,将真实、独特的选手角色呈现给观众,有效拉近选手与观众的距离,并将选手塑造为引导观众学习古诗词、传承诗词文化的“榜样”,实现呈现、传播诗词文化的目的[2]。例如,有着“国民才女”之称的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被称为“神童”的第五季参赛选手王恒屹等,都是凭借着真实的角色呈现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他们一夜爆火的“流量密码”,不是依靠油头粉面,而是内在的诗书气质。当他们退出舞台、回到平凡生活后,在大众中也会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1.3 名人效应扩大文化影响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对于诗词文化的有效传播与弘扬,同样还得益于节目主持人的合理选择与出色发挥,而这也正是对节目中诗词文化呈现技巧的直接体现。纵观《中国诗词大会》的前四季,节目主持人董卿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当家花旦”,不仅有着极高的专业素养,同时不失端庄、大气,能够充分满足《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对主持人的各方面要求。董卿在历期节目的出场、嘉宾互动、选手互动、答题、点评等环节中保证了用词用句的规范性,有效维护了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专业形象,同时还经常会围绕诗词题目及选手发言进行内涵解读、知识延伸介绍及观点点评。她在节目诗词文本涉及范围较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答如流、引经据典,以其丰富的诗词阅读量、诗词文化知识储备量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设立专家点评环节,每期都会邀请多位知名点评嘉宾,如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等,但节目组并未将嘉宾作为单纯的明星或权威点评者,而是将其准确定位为观众的意见领袖,希望借助嘉宾深入人心的“教师”形象及专业素养,从观众的视角出发进行专业的诗词题目解读,力求在对参赛选手表现作出客观评价的同时,达到为观众答疑解惑的目的[3]。例如,在第二季第二期的节目中,蒙曼就曾围绕《将进酒》中“烹羊宰牛且为乐”的论述展开延伸解读,提出“为何不用‘烹鸡宰猪’等其他牲畜,偏偏采用了牛、羊两种动物”这一问题,并于后续结合古代饮食文化作出了详细的解读。这样一来,观众不仅加深了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2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的创新策略

2.1 传播理念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诗词大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魂,以呈现、传播诗词文化为目标,做出了很多创新,其中在节目的创作理念上独具特色。

目前,众多娱乐性节目弱化了电视节目对观众的文化引导功能,而《中国诗词大会》并未因经济利益违背文化传承的初心,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节目中,让更多的人热爱传统文化,弥补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空缺。例如,节目中主持人及不同点评嘉宾、参赛选手的服装虽然看似不同,但经常出现的民族服饰(少数民族参赛选手)、古装(以汉服为主)、旗袍、民国时期学生装、中山装等,都与节目的“传统文化”主题密切相关,能够将节目的主题意蕴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包罗万象的特点凸显出来,并营造出使观众沉浸其中的古典氛围[4]。在观众能够沉浸到节目中、深入感知传统诗词文化魅力的情况下,节目对诗词文化的呈现、传播也能取得理想效果。

2.2 节目形式的创新

节目形式的创新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众多文化类节目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节目自2016年播出以来,每一季在保留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在赛程设置、艺术表达等方面都会进行不断创新。

在“百人团答题”这一环节,上百位参赛选手在扮演台下“现场观众”角色的同时,能够与台上选手共同答题,并根据百人团中积分排名来确定参加最终“擂主争霸战”的选手,既保证了比赛的竞技性与参赛选手的全面参与,同时也通过相对柔和的赛制处理,缓解了竞赛本应具有的紧张氛围,以免节目偏离原本的诗词文化传播基调。在第二季中,节目增添了“飞花令”环节。“飞花令”原为古代诗人行酒时玩乐的文字游戏,用大家熟知的词语进行名称设置,使古典文化以一种新形态出现。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将“以诗会友”一词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第三季中“飞花令”升级,以沙画入题,用视觉的唯美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还不乏对沙画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宣传,两全其美。

这种寓教于乐的传播形式将适度娱乐与文化教育联系起来,改变了传统文化刻板的教育模式,将传统的精英文化发展为全民普及的大众文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展示诗词的魅力。这种方式既受到诗词爱好者的拥护与喜爱,也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所接受。

2.3 数字技术的运用

除了对传播理念的创新之外,《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还运用了很多先进技术,并为诗词文化的有效呈现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新增“身临其境”环节,康震教授站在陕西省西安市的大明宫遗址上实地解说,与现场连线,利用现代技术将诗词从舞台扩展到现实,为参与者及受众提供沉浸式答题方式。在节目播出后,《中国诗词大会》官方公众号发布了《AI入驻,你知道吗》一文,并推出“诗词日历”和“诗词飞花”等新功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变得更为生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对于广大受众而言,在这个“快餐文化”时代,诗词爱好者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补充文化知识,并将文化的传承方式大众化。

在第六季中,节目组积极引入了国内综艺节目较少应用的“扩展现实(XR)+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将三块直角排列LED屏幕与舞台整体设计融合的方式,将XR屏幕搭建起来,同时借助渲染服务器与Mosys跟踪服务器来呈现出各种虚拟场景,并根据节目录制需求对场景进行灵活变化[5]。这样既可以实现与诗词题目、嘉宾点评内容的有效呼应,同时也能够借助现场呈现动态虚拟元素的方式,为主持人、点评嘉宾、参赛选手带来环境空间变化的真实感受,使其在舞台上的走位、表情变化等变得更为自然,这对于提升节目的可看性、传播诗词文化有较大的帮助。

3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思考

《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便收获大批受众,该节目以其创新性的传播方式,让受众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随后,很多地方台也推出各大文化类节目,在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笔者认为,通过对《中国诗词大会》的研究,能够对该类节目提供一定的价值引领与传播方法。

3.1 实现文化价值的引领

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指出,有两种方式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变成监狱,另一种是让文化成为娱乐至死的舞台。电视作为大众媒介,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不应该成为狂欢式文化的附庸,短暂的狂欢虽能使人们的感性得到解放,但长此以往会造成大众品位的低俗化、媚俗化。

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担负着弘扬主旋律、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文化为符号和载体,成功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节目制作完美结合,引领了正确的文化传播方向。文化类节目应致力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以蕴藏的文化内涵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培育大众的人文主义精神,承担起服务社会、教育大众的职责,如此既保证了我国电视节目内容的健康传播,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3.2 促进文化创新性传播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新媒体时代,新型媒介的发展为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以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逐渐与电视节目相结合,为节目的传播渠道、传播效果带来巨大的变革,丰富了受众的感官体验,印证了麦克卢汉所提到的“媒介即人的延伸”。

《中国诗词大会》利用“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及客户端)增强与用户的即时互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民学习。在节目中采用数字技术,不断提升视觉化传播效果,实现XR技术应用突破。新技术的应用节省了节目舞台搭建、道具制作等成本开销,同时也提高了节目后期的制作效率。此外,文化类电视节目可以创设特色节目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通过利用新媒体矩阵进行议程设置,在社交媒体中形成刷屏效应,多屏联动、引领话题,提高节目的影响力。同时应尝试将8 K技术、云端制作等传播方式应用于节目生产中,让传统的电视媒体适应当下的信息技术变革,创作出更多优质的节目内容。

4 结语

目前,《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虽然在诗词文化呈现、传播、弘扬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但要想将该节目经验应用到其他同类电视节目的制作中,为诗词文化的有效呈现提供支持,仍然需要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同时,坚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通过对节目理念、形式、技术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形成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全民式参与互动,让电视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诗词大会大会诗词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背后
“中国诗词大会”唤醒民族精神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诗词狂欢
图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