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风雨里的人间烟火
2022-02-09张凡叶煜瞳
张凡 叶煜瞳
身为“80后”军旅作家的代表,董夏青青游走边陲之境数载,与官兵同住、与人民同行,以无比真挚的心感受边关冷暖,用明亮的眼去发现生命背后的坚韧与旷达。她在边塞、在大漠、在戈壁,以眼中所见的平常,感慨生活点滴,留念曾经烟火,更以纯净的文字去勾勒寄托在远方的复杂情感。
董夏青青的小說集《科恰里特山下》以十一则故事描绘边塞之景的旷然、书写边塞的人间烟火。文字之上的董夏青青并不像这十一个故事的讲述者,更像引领者,引领万千读者去打开那既陌生又熟悉的边关世界。对多数人来说,边塞是一处陌生的景象,遥远且虚幻。那里有冰山、有危崖、有草地,那里好似荒芜至极、人迹罕至,给人一种强烈的疏离感。而《科恰里特山下》很大程度上抹去了这份疏离感,更多地展现了边关之景中的人,那些几乎被人世间“遗忘”的人们。他们是驻扎在边疆的军人,董夏青青用大量笔墨叙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经历,以此毫无保留地描绘了一幅边关世界的生活图景。尽管这幅生活图景往往被世人忽略,董夏青青却能深刻地认清这图景中的生活百态,认清在边塞生活的人们的那份愁与思。
仔细阅读《科恰里特山下》中的十一个故事,可以发现其最为鲜明的情感——边关人的思念之情。在第一篇故事《科恰里特山下》中,作家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主人公“我”以及参谋李健的日常生活。故事用回忆穿插的方式展开,不断在过去与现在来回“穿梭”,直至末尾才引出李健曾经的排长巡逻遇险的一段往事。主人公“我”因为对部队生活的挂念而选择与妻子离婚、李健因为对排长的挂念而彻夜难眠。在边关生活的人民子弟兵,对边陲饱含着深情与思念,久久难以忘怀,他们思念的对象可以是那一幕美景、一只军犬,抑或一位曾经的战友。就算主人公认为“过去的生活已被新的洪流全部冲走,不可能为我重现”,“我”也无法放开对边关岁月的缕缕挂念之情;就算李参谋的生活有再大的变化,排长的记忆仍会永远停留在他的内心深处。董夏青青认为属于边关的人间烟火正是平凡生活点滴中的挂念与不舍,这份挂念有时候甚至超越了普通人之间的情感,是许多戍边人无法放下的。
当然,除了思念,驻扎在边关的人们有着更复杂的情感,这份情感却极容易被时间淹没,而后慢慢沉寂。多年的走访经历让董夏青青能够细致入微地看到最为真实的“边关人”,极为熟悉他们内心的苦楚与点滴无奈。她发现,很多时候这些情感都是向生活妥协的结果。《在晚云上》一篇,作家借连长与副团长、司务长等人进山巡逻分别回忆起三人曾经的往事,这样具有时空跨度的叙事,让人物更容易融入过去与现在的思考之中。文中塑造的副团长这一形象,打破了许多人对军人的惯性认知。他在外展示的是英勇无畏,而背后则是对生活的退让。窥视他的内心,的确也让人有些许心酸。作家以细腻的文笔将副团长复杂的内心境遇刻画得淋漓尽致,为读者塑造了一位极富立体感的军人形象:出身于军人世家的他,难以直面父亲的期待与厚望,后来在军校听从安排,照猫画虎。毕业后却蓬头垢面,精神衰弱。父亲的身影如山一般压在他前方的道路上,让他看不到生活的期许。当他奋起追求爱情时,地位的悬殊又使他的愿望破灭,直到女友的死亡让他真正向生活低头。尽管“对父亲、对她的这两样情感,结结实实捆绑着他”,副团长仍与生活周旋,在边关努力寻求自我,或许边疆的旷然之景令他学会释然,放下过往的无奈,“他能看见河水泛着泡沫流过巨石,河水也回看他。岭间万物安谧”。在时间里寻求救赎,在旷达当中寻找自我,犹如副团长这般在边关生活的人们以独特的方式找到生活的真谛。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董夏青青所观照的属于边关世界的人间烟火的另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董夏青青对边关人民的塑造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在边关生活的人群中,既有无畏奉献的戍边军人,也有一群在边关努力生活、与命运纠缠的普通人,他们与军人一起构成了边关风雨里的人间烟火,也因此丰富了边塞日常的生活图景。《高原风物记》是小说集中较为特殊的一篇,讲述的是边疆青年海俩尼与维吉扎尼错恋的爱情故事,展现了边疆青年为爱而大胆追求的质朴与纯真。进一步说,董夏青青在充满人情世故的叙事中对人物的刻画与描写相当出彩,她总能用简短的语言为读者刻画丰满的人物形象,比如“海俩尼,一张瘦长脸、骆驼眼、宽肩、窄胯、细腰、长腿”,几处贴切的形容让这个人物的外表跃然纸上,生动且细致;又如《旱獭》中以记者“我”的视角去看戍边的军医与淳朴的谢尔扎提一家的故事,展现了边关军人和边疆群众的和睦相处;再如《高地与铲斗》中深刻地叙写了边关生活的诸般困境,以及困境中豁达的青年们:从内地来边关生活的黎娟,就算面对“彼时生活的攻击”,也因“一阵清风吹出来的对美好的感受与向往”而心存感激。
戎马半生的老军人徐怀中曾这样评价小说集《科恰里特山下》:“作者描绘北部边陲所特有的自然景色,寥寥数语间,如一缕清澈的光晕在流淌,令读者神往,久久在品味着。”不难发现,董夏青青正是用纯净的文字描绘出最纯真的边陲百态,让万千读者能够身临边关而忘乎所以。不仅如此,她更以热诚的心为读者们再现边关世界里的人间烟火,替戍边人的灵魂发声。
作者简介
张凡,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叶煜瞳,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学生。
责任编辑 孙海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