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报道与新闻业务类课程思政教育的实现

2022-02-08

新闻传播 2022年6期
关键词:抗疫思政疫情

党 洁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30)

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召开了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宣言指出新文科需要推动学科融合,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创新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上演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在很长一段时间,抗疫精神将都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富矿,主流媒体及新媒体的抗疫报道对抗疫精神进行了生动呈现,新闻业务类课程中利用抗疫报道实现思政教育就成为应有之义。

一、课程思政对象的现状分析

以往的课程思政研究多集中于教学环节,包括教学主体的课程思政意识,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对课程思政的对象——学生的状况研究较少。课程思政中,教师确实占据相对较主动的地位,但思政效果的最终实现须通过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同来完成,为了保证课程思政能够有的放矢,需要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他们的信息环境,意识认同心理等。

(一)大学生的信息环境

当代大学生属于数字技术的原住民,互联网及各类数码技术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信息量非常丰富,而且获取渠道更加多元。根据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12月发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下,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习惯研究报告》,“Z 世代”群体偏向于通过新闻资讯平台、社交媒体以及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这种信息环境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信息的丰富及多渠道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对于客观世界会有多角度的观察以及多元化的看法;二是由于新媒体的强互动性,Z 世代群体在资讯阅览中更喜欢通过点赞、评论、弹幕等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这一媒体行为最终会内化为这一群体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即更愿意表达自我。同样,新媒体固有的问题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困扰,如新媒体虽然会带来巨量的信息,但大多是碎片化的呈现,同时新媒体普遍采用推荐算法也会带来信息茧房,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接受的信息不系统,加之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处于成熟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

(二)大学生的接受心理

思政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文化价值规范被个人接受、内化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形成了成熟的理论,包括主体间共识理论、共享现实理论以及规范焦点理论。在这几种理论当中,将规范区分为描述性规范与命令性规范,所谓描述性规范指通过描述其他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完成对个体的教育与引导;命令性规范指直接向个体提出要求。研究表明,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对大多数人行为的知觉来完成的,即描述性规范及个人对社会现状的感知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效果要强于命令性规范及社会价值观[2]。

当代大学生大多属于00 后,这个时期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加之这一代人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物质方面基本能够得到满足,精神文化方面,这一群体获取的信息更为丰富多元。鉴于这种生活环境,当代大学生对意识的接受心理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相比结论性质的观点,他们更愿意接受客观性事实,通过客观性事实完成对社会的认知,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第二,在对某种价值观的接收中,通过对其他社会成员行为的描述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大;第三,无论是客观事实还是对其他成员的描述,负面的或者否定性的描述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会有反向的效果。

二、抗疫报道中的思政元素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以及各类新媒体在第一时间展开相关报道。总体来说疫情报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疫情暴发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报道主要是围绕疫情的基本情况,以及疫情中普通人物的命运故事;第二个阶段是共同抗疫阶段,媒体主要围绕抗疫情况进行报道,包括全国各地支援湖北抗疫以及抗疫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第三个阶段为疫情得到基本控制阶段,主要报道各地复工复产情况。这些报道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

(一)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疫情暴发后,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主流媒体对党和政府关于疫情的重要指示进行及时充分地报道,在这些报道中无不透露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如《人民日报》在1月21日头版报道了“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文章中指出“面对疫情习近平总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1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报道中“习近平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1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又报道了《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月26日起,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并机直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通过这些报道,使人民群众获悉了党和国家在疫情面前对人民高度负责,坚持生命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清楚了党和国家关于疫情的部署,坚定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战胜疫情的信心。

(二)举国同心的民族精神

这次抗疫当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就是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其中有大国担当的专家学者,也有义无反顾的“最美逆行者”,但更多的是平凡的普通人响应国家号召,居家自我隔离。在新闻报道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抗疫的群体画像,反映举国同心的中国精神。如人民网文章:战“疫”十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展示了抗疫十天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八方驰援,凝聚力量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致敬!“看不见”的战疫一线,报道了抗疫中的加油站员工、隔离病区保洁员、大桥“守灯人”等普通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些报道传递出了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工作路线,也呈现出了人民群众的自觉、勇气与担当,这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三)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

在此次抗疫报道中,除了对全民抗疫的集体画像以外,也对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进行重点刻画。如《人民日报》头版文章:“冲锋在一线用心到极致”,报道了火神山医院重症病房一科护士长陈静不畏风险,冲锋在抗疫一线。《光明日报》文章:“一位护士长的速度与激情”,报道了护士长李晓莉忘我的工作态度,如文章中人物所讲“救人必须争分夺秒”“速度就是生命,救治就是打仗”。人民日报新媒体摄影报道《10 个瞬间,看完泪目》,通过图片表现了大国勇士面对疫情的责任与担当,如疲惫地闭上双眼的钟南山院士,与亲人告别的军医,脸上布满勒痕的女护士等。通过这些报道,可以感受到在重大灾难面前有人挺身而出,网友也将他们统一称为民族的脊梁。这次抗击疫情中有一个典型群体,就是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 后”“00 后”,《中国青年报》通过专题“筑起防疫青年长城”“战疫青年英雄谱”等进行了集中呈现,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

(四)新闻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媒体具有党性、人民性、实践性和规律性原则。疫情暴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快速跟进,及时向公众报道相关情况。如仅1月20日当天,《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武汉两天新增136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北京、广东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及快讯《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1月21日上午推送了《钟南山:新型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不会重复SARS 疫情》,通过这些报道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1+1》栏目,自1月20日起持续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当天连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介绍疫情情况。1月27日起,总台在湖北广播电视台设立“战疫情·武汉直播间”,把演播室设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短片《战“疫”记者》以及《逆行到武汉,到风暴中心去》更是对记者为了将疫情最新情况传播给观众,不畏艰险,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进入疫情核心区域进行了客观呈现,其中蕴含了新闻媒体的专业素养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抗疫报道思政功能的实现路径

新闻业务类课程教学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新闻报道案例,抗疫报道由于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事实呈现、互动讨论以及专业实践等教学手段,通过对抗疫报道的运用实现对教学对象的思政引导。

(一)客观事实中呈现

1990年,心理学家西奥迪尼(Cialdini)通过实验提出了规范焦点理论,这一理论表明描述性规范对人的行为影响比命令性规范的影响更大,在描述性规范中,否定语气的描述规范在对人的行为影响中具有反向效果[3]。无独有偶,在新闻报道当中有一句行话是用事实说话,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聚焦客观事实,反映客观事实,尽量不做主观性的分析、评论与解读,让受众通过客观事实去领悟其中包含的道理,并形成认识,得出结论;记者需要通过客观事实实现社会舆论引导,在我们国家就是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新闻业务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大量的新闻报道案例,包括新闻作品以及新闻从业者的新闻实践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为同学们呈现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共同抗击疫情的真实状况。

优秀的作品能够鼓舞人,高尚的精神能够塑造人,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案例的思政功能,在案例选择时坚持价值导向。价值导向并不是只说正面的回避负面的,而是坚持以正面案例引导为主,负面问题为辅。价值导向基于这样的逻辑,一是就社会客观情况来看,一个最基本的感受或者常识就是正面的人物和事物占据社会的主流,负面的问题也有但占比极小,这一客观现实表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是正面报道多而负面报道少,这也符合新闻整体真实的要求;二是从思政引领的角度来看,新闻中的人物言行对于读者具有示范作用,正面的人物事例可以塑造人,同样负面的人物事例也具有破窗效应。抗疫过程中,新闻媒体对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关注与报道,如武汉市初期应对不利,湖北省对抗疫物资处置不当等。为了更好地达到思政引领的作用,在对教学案例进行选择与分析讲解时还应该坚持以正面的新闻报道作品为主,在作品分析时,也应该重点分析正面报道作品。

(二)互动讨论中引导

密尔在《论自由》中讲到,一种思想观点只有在讨论中才能够得到确立并被接受。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信息丰富且多元,对于现实问题,大学生也会积极思考,在课程思政过程中,通过适当的互动讨论,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形成“意见自由市场”。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学主体通过倾听,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现状,同时也可以据此对学生思想进行针对性地引导。疫情期间,每位同学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这一事件,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相关信息,思想方面有疑问都很正常,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才能进行有效地引导。如在课堂上同学问到我国在抗疫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为什么还要对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援助?也有同学问到,媒体在疫情期间为什么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很少呢?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能同学们的意见不尽相同,然后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对同学们的意见进行引导,最后,同学们就这些问题达成一致认识。

(三)专业实践中内化

新闻业务类课程包含大量的实践环节,通过实践学生练习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像等业务,在实践目标设计方面可以将课程思政融入,通过实践使思政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自觉。具体来讲,在实践环节首先坚持价值导向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比如,在新闻报道选题方面,鼓励学生尽量选择正面的、积极的报道主题,鼓励学生关注身边涌现出的人物故事。在全国疫情期得到基本控制后,我们号召学生关注疫情期间身边的人物故事。围绕这个选题,学生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报道了身边商家店铺复工复产的情况,也有同学报道了自己社区疫情防控的情况。疫情期间,有部分同学作为志愿者参与了当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就给这些同学布置了记者手记的实践作业,希望他们通过体验式采访或者现场目击的方式对疫情情况进行报道。其次,在坚持价值导向的前提下,采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我们鼓励学生挖掘疫情期间表现突出的同学与校友的事迹或者挖掘普通学生身上发生的感人故事,或者关注复学后学校疫情防控情况。关注校内的同时,也引导学生适当将目光投向校外,观察、触摸我们生活的城市。通过这些专业实践,使同学们与所生长的环境紧密相连,在社会接触中与时代同频共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猜你喜欢

抗疫思政疫情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战疫情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团结抗疫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