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推动全民守法应如何作为
2022-02-08卓泽渊陈泓昊
■卓泽渊 陈泓昊
法治中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全民守法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指导方针与基本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法治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都是不容低估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媒体对于推进全民守法,具有极其重要、十分特殊的意义,必须予以特别关注。在我们看来,媒体对于全民守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媒体自身要始终坚持真实性、发挥及时性、突出大众性、强化价值性和做好示范性等几个方面。
坚持媒体的真实性
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是无论其如何多姿多彩,都是客观的真实。记录真实、反映真实,以真实作为自己的新闻基础和立论基点,可以说是所有媒体的必需与使命。真实是媒体的生命,没有真实,媒体就失去了立足点与客观基础。马克思曾经明确地指出,代表人民的出版物应当是人民精神的慧眼。作为精神的慧眼必须准确地了解事实真相、揭露事实真相,对真相负责。只有这样才配得上慧眼的称谓与褒奖。
媒体的真实性并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是坚持下来的。媒体的真实性总是通过媒体发表的新闻、评论等具体的文稿体现出来的。因此,每一个稿件的撰写与编发都显得十分重要,媒体人必须牢记“真实”的内涵与意义,并将其贯彻与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及其成果之中。对于真实性的坚持,是媒体人必须秉持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社会公众的殷切期待。
一个社会的法律与法治状态,是一个复杂的真实存在,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媒体如何反映法律与法治的真实,就是对媒体人和媒体的长期考验。所有媒体都有同样的责任,作为法律媒体在其中必须担负更为重大的责任。只有真实才能赢得读者,只有坚持真实性,才能赢得社会认同与公众认可,才能强化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就推动全民守法来说,媒体人和媒体才能发挥出充分的、实实在在的作用。
发挥媒体的及时性
及时性是对媒体的基本要求。所有的媒体都是当下的媒体,对于当下的关注是媒体生命与活力的表现,也是媒体责无旁贷的使命。一个重大的事件或者涉法事件发生了,媒体就应该用最快的速度记录、反映出来,满足社会公众对于资讯的需要,同时还应引起公权力部门对于有关问题的关注,促使公权力尽快解决相关问题,以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与诉求。
只有反应及时的媒体才能担负起自己的使命。媒体的新闻和言论应该及时反映出社会的声音,聚焦社会热点。这些事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注这些焦点的媒体,也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一个媒体在各种事件发生后总是滞后,“慢半拍”乃至成为“舆论的尾巴”,那么就有负社会与公众的期待,也有负自己的使命。不重视时效的媒体,其新闻就是旧闻,其所有的言论不过是“马后炮”,难以成为社会的先声,就不能成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与引导者。
在法治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媒体发挥自己及时性作用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社会不断产生热点,这些热点一定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些热点问题关注的时效性特别重要。法律总是与各种涉法的矛盾纠纷、重大事件、重要案件联系在一起的。一些重大法律事件包括案件一旦发生就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和轰动性,媒体的反应必须及时。通过及时关注,引领社会热点的舆论走向,使之沿着法治化的轨道与路径发展,进而助推全民守法的社会风尚,这是媒体在全民守法上的责任,也是媒体对于法治的重要贡献。
注重媒体的大众性
媒体总是为社会服务的,大众性是媒体的社会本质,没有大众性的媒体就不是媒体。就当下的中国媒体来说,大众性更是其最基本的属性。媒体的大众性实际上是其人民性的具体体现。人民性是媒体的政治属性、根本属性。人民总是由大众构成的,人民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注重其大众性。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服务应当是媒体的宗旨。
要体现出大众性,就必须采用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自说自话,不顾公众感受,不管公众接受水平和能力的媒体,就不是好媒体。因此,我们的语言、文风都要适应社会公众的接受习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明白的是,是媒体要去适应公众要求,而不是孤芳自赏,更不能要求社会公众来适应媒体。当然,社会公众的认知在一定意义上也需要引领,尤其是良善的价值观引领,就是这种引领也得使用他们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
就全民守法来说,必然要求全民提高法治意识、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精神。这需要全社会参与,更需要媒体的贡献。所有媒体都担负着普及法律、宣传法律、引导法治的责任,这些责任的担当必须要有群众基础。法治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对于大众性的尊重,是法治媒体更加突出的特色与要求。法治的群众基础就必然对我们媒体提出更加突出的大众性要求。
强化媒体的价值性
媒体总得有自己的价值观。没有价值引领的媒体,就不是一个优秀的媒体,甚至就不能称之为媒体。媒体人是社会精英,媒体是社会精英荟萃之地。正确的价值观是媒体的灵魂。媒体的言论必须是有价值导向的。在今天,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认知,媒体的新闻报道、言论必须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媒体肩负着维护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作为公众来说,可能有各种观点、各种见解,这是十分正常的。但是作为媒体绝不能将自己混同于一般公众,必须要高举价值观的旗帜,作全社会的价值引领,引导全社会树立、确立、维护正确的价值观。维护正义、鞭挞邪恶是媒体的价值使命,绝不能走向社会正常价值观的反面,否则就有辱于媒体的使命。
就法律与法治来说,其价值属性更加突出与明显,我们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方面都与之息息相关。在诸多的价值目标之中,公正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公正,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法律、法治最神圣的追求。就法律与法治来说,公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甚至是法律媒体至上的价值目标。每一个案件都必须公平正义,这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司法的目标。为公平正义呼吁、呐喊,主持社会的公正,是所有媒体的共同追求,也是社会责任。
做好媒体的示范性
全民守法是法治的社会基础与基本要求,也是对媒体与媒体人的要求。没有全民守法,最终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无法建立起来的。它需要每一个公民都自觉守法。其中,每一个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每一个公务人员、每一个新闻媒体,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全民守法,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守法。这里的全体社会成员,有自然人,也有法人,有记者、编辑、总编、社长等自然人,也有报社、杂志社、通讯社等法人组织,都必须自觉守法。
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必须体现法治精神,必须倡导和引领人民自觉守法。媒体应该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成为守法的模范。与守法相对应的是违法,一个违法的媒体,根本就无法维护法律与法治的尊严,更无法引导社会的法治化发展。甚至可以说,一个违法的媒体,自身都难以长期存在。一个连法律都不遵守的媒体,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更不会赢得社会的尊重。
媒体理当成为全民守法的典范。在守法的视角上,媒体、媒体人具有比一般社会成员更为重要的责任。媒体应该成为社会守法的表率,为全民守法做出示范。媒体与媒体人,相对于其他机构与行业是具有某些言论上的特殊优势,但是这些优势绝不是不守法乃至违法的理由。恰恰是因为媒体具有特殊的优势,才要倍加小心,悉心呵护自己的声誉,进而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这一形象中一定有守法形象,作为全民守法模范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