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新出彩上两会

2022-02-08王比学

法治新闻传播 2022年2期
关键词:委员人大代表代表

■王比学

编者按2 月10 日,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人民日报驻全国人大首席记者王比学,应邀为检察日报社参加全国两会宣传报道的编辑记者,作了题为《出新出彩上两会》的线上业务讲座。王比学结合自己十几年报道两会的经历,解析了两会报道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分享了自己采访过程中的实战技巧和宝贵经验。

打有准备之战,提前做好功课

从现在起,距今年全国两会开幕还有20 天,各位参与两会报道的编辑记者要充分利用两会开幕前的时间,认真学习中央文件、收集相关资料,提前做好功课。除了强化知识储备外,还要着重关注一些社会热点。比如,法治方面的热点主要有电信诈骗、个人信息泄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司法改革进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效果、如何排除非法证据等。关注热点要学会舍弃,挑选出自己感兴趣并且公众也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了解背景,制作采访提纲,寻找采访对象。

两会召开之前先要熟悉会议的背景和议程。比如,今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履职的最后一年,将审议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以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这四个法律文件相关背景资料,就要提前了解,掌握要点。

检察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检察日报社记者重点采访报道的对象。要提前拿到检察系统代表委员的名单,最好做到一名记者盯一名代表或委员,对他们进行充分了解。只有深入了解了代表委员的背景和情况,记者才能提出有深度、有思想的问题,否则只能问一些简单、肤浅的问题,和采访对象根本谈不深入。

版面体现策划意识,而不是大拼盘

两会期间,报纸每天的版面都要让读者看出来有策划,而不是像个大拼盘。我认为,对于重大选题要做到全报社一盘棋,调动全报社力量投入到重点策划的采写。

选题策划从哪里来?一是会前策划,按照中央重大方针政策、重点热点问题找选题。二是会中找选题,两会召开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热点涌现,要善于捕捉。三是做足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的文章,对三个通道的报道保证版面、突出信息量。受疫情影响,今年的两会记者只能观看通道直播和实录,要想做到报道出新出彩,就要功夫做在前面,最好能提前得到通道嘉宾的名单,预测他们会讲哪些问题,提前进行策划。四是突出行业特色,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报,《检察日报》关于最高检工作报告的解读,应当是最全面、最权威的。

注重选取角度,报道要有深度

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无论信息多么发达,两会报道都是一场严肃的、最讲政治的媒体同台竞技场。经过时间的冲刷,只有那些有深度、有思想的作品才能够保留下来。

两会报道要做到角度新。我注意到,检察日报社记者谢文英的作品《代表不再连任,那些尚未落实的建议怎么办——卸任代表持续关注 新任代表接力监督》获得第28 届中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这件作品的角度就特别好。这篇文章写于2018 年,2018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也意味着有一些代表没有连任,但上一任代表提出的建议怎么落实?记者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选取了两位没有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谈建议落实的情况,并作了知识普及,指出没有连任的代表仍可以向建议承办部门询问建议的答复落实情况。这件作品隔了几年拿出来再看,报道角度仍然特别新颖。

内容为王,内容要由人来衬托,而人的形象更多是由观点来呈现。获得第29 届中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养老服务人才,让老年人享受更好的养老服务》,选取了一位非常有特色的代表。李楠楠是一位90 后,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的基层养老护理员。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话题,为什么90 后年轻人去从事养老,从基层一线会带来哪些建议?记者提出的问题是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代表的回答深入、专业。文章发表后,教育部等部门发文要求加快养老服务教育水平。这件作品,内容由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故事和观点来体现,做到了落地有声。。

善于引导,还原代表委员真实个性

两会报道最讲政治,在做到高大上的同时,还要接地气。代表委员是报道的重点,要更多报道代表委员所关注问题的解读,获得他们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回答,切忌纯粹表态。纯粹表态就会千篇一律,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特色。这要求采访过程中,记者要做好引导。

代表委员的事迹是有意义的,但更要有意思,稿子有意思是被受众接受的前提。记者要深入研究受众心理,深挖履职优秀的代表委员背后感人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让代表委员的形象真正站得住、叫得响、立得久。有的稿件回头看,代表委员的具体事迹已经淡化了,可他说的几句话也许还栩栩如生。比如一位基层代表说:“经济上不去,典型多有什么用?”这是大实话,也特别耐人寻味,写进报道里,就把代表还原成现实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的人。

要善于寻找代表委员履职过程中的故事,有故事才有意思。《人民日报》2020 年5 月开设了“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栏目,追寻代表委员的履职脚步,倾听代表委员的履职心声。该栏目推出的首篇报道《陈静余代表:立足本职,进言医卫》,是疫情严重的时候采写的,现场感很强。今年两会因疫情防控需要,大多数媒体记者都不能到现场,但我相信,只要盯紧代表委员的履职故事,同样能够写出鲜活的稿子。

把基本知识记在小本子上

“万无一失,一失万无”,两会报道出新出彩建立在不出差错的基础上。关于两会报道的基本知识和规范用语一定要记准、用对。比如,“人大主任”的准确提法是“人大常委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简称为“人代会”而不是“人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不能简称为“人大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十个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负责人称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四个工作委员会,是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这四个工作委员会的负责人称主任、副主任;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与法制工作委员会容易混淆,前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后者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个工作委员会。又如,人代会和政协会名称中的数字顺序不同,今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人大代表提的是议案,政协委员提的是提案;人大代表审议报告,政协委员讨论报告;参政议政用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是履行职责、行使权利,等等。

对于这些容易搞错的基本知识和规范用语,建议记在小本子上,需要时随时拿出来翻看,以确保万无一失。

观点速递

没有深厚的法律知识积累,法治思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参与过大量法治实践,法治思维就是照本宣科、死搬教条。法治新闻工作者要养成严谨的法治思维,就要建立在前两项兼具的基础之上。对于法治新闻工作者而言,法治思维的养成之所以重要,一方面,可以规范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自觉不干涉司法,不通过新闻报道对司法机关的审判活动施加压力,在报道中不夹带倾向性观点;另一方面,能够客观评价政法单位或者法律服务机构的行为是否做到程序合法兼实体合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受众带去全面、真实的新闻报道。

——周莹莹,《新闻世界》2022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委员人大代表代表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