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022-02-08马玉莹张家骅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核心院校职业

马玉莹,张家骅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宜兴 214206)

随着当今世界技术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多样性的增加以及全球化经济的竞争,企业不仅关注就业者是否具有匹配当前岗位的职业技能,更关注就业者是否具有岗位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就业者要求具备的这种能力称为职业核心能力,这种能力是不论人们从事哪一种职业都离不开的一种通用的职业能力,成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所必备的能力。如何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效解决培养过程中职业核心能力“虚化”的问题,成为高职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待破解的一个难题[1]。

随着国家不断重视高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开展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从社会创新发展需求的高度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战略需求高度,来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力度[2]。高校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和社会的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

目前,对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已有高校开发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构建了职业核心能力分层的课程体系等实践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但如果从创新创业培养的目标中可以分析得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如何能够通过从创新创业这一视角,开展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既能整合学生培养过程中各种课程,有效节约教学资源,也能厘清学生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1 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欧洲教育界在研究就业者职业能力的时候提出了职业核心能力概念,将这种能力定义为一种具体专业和专业知识以外的技能,是一种“跨专业的、可携带的能力”[4]。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专业性、技术性的岗位快速增加,出现了企业找不到人,高校毕业生就不了业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考虑市场的真正需求。高职毕业生是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培养的一种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专业知识,还需要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了开发职业核心能力体系。2011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办公室编制了《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2015年《中国职业分类大典》对职业核心能力进一步明确,确定为“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外语应用”8个方面能力。这8个方面能力保证了高职毕业生在日后工作中在变化的职场环境中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迁移能力。

2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高职院校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没有足够重视

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高职院校都在国家支持下快速发展。由于许多高职院校从原有中职、广播电视大学、技师学院基础上升格而来,为了解决原来薄弱的师资和实训条件,很多高校更加重视的是专业能力建设,课堂教学和实践过程注重专业能力,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没有足够重视。

2.2 高职学生的外语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薄弱[5]

据研究调研得到,目前26.60%的大学生和35.90%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学生信息处理较弱,54.68%的大学生和48.74%的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薄弱,33.99%的学生和33.33%的用人单位认为学生欠缺创新革新能力,58.61%的学生表明从没考虑过创新创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没问题,不提问题的现象非常普遍。

2.3 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缺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自我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指学生在校期间对未来职业进行的总体规划,大部分学生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楚所学专业的作用,对以后的人生发展的影响。正是缺少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没有主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自我意识,只是被动地对课程教学的接受。

3 创新创业视角下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策

近年来,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的支持,创新创业活动与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活动改革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6]。仔细分析创业兴业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可以得到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不仅要求高职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一系列综合能力。这些跨专业、可迁移的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能增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中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3.1 积极开展和鼓励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高职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可以通过创新教育进行有效锻炼,创新创业教育是增强学生各项能力的有效举措。要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创业,敢于创新创业,提供各种机会给学生展示创新创业能力的机会,在课程体系培养、学分认定、学生的教学考核过程中,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招生存在学生底子薄,自信心弱等不力因素,但也有着年轻人愿意尝试的优点,多鼓励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在项目过程中提升从事活动的信心。

3.2 精心设计创新创业项目,以项目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要精心设计符合时代需要的,融合专业能力,能够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通过互联网,帮助学生了解成功的创新创业项目的主题,融入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在设计项目的过程中,既能提高项目的含金量,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3.3 建立能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合格师资队伍

创业创业教育和职业核心能力教育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对学生培养,始终无法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老师要自身具备复合型能力。教师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既了解了比赛的规则,也能够更加深入的体会各种能力如何与项目融合,如何在项目指导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3.4 积极孵化创新创业项目,模拟真实就业环境,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高校通过提供优良的场地和设施,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保证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对自身职业的长远规划,增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是高职学生在日后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要积极利用一切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竞争能力。近年来,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有效提高了高职院校只重视专业培养的情况,增强了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意愿。随着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并通过合理设计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猜你喜欢

核心院校职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