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型人格理论在社区志愿者招募中的应用

2022-02-08王浩泽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格志愿志愿者

王浩泽

(哈尔滨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自改革开放以来,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现如今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实践、贡献自身一份力量的重要途径。据中国志愿服务网志愿服务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3月我国实名志愿者总数已达1.92亿,志愿团体数量79.63万,共计服务时间为27.97亿h,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分支之一,社区志愿服务尤为重要,而如何进行招募符合社区各类志愿服务要求的志愿者,成为其中必不可少所要思考的重点。

1 社区志愿服务类别及社区志愿者招募中存在的问题

1.1 社区志愿服务类别分析

社区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重要分支之一,而社区志愿服务的分类也是我们需要探究之处。邵思新、张维船(1990)根据当时省市的经验和时间将社区服务分为十个类别:老年人服务系列、残疾人服务系列、婴幼儿服务系列、青少年服务系列、精神卫生服务系列、拥军优属服务系列、社会救助服务系列、民俗改革服务系列、文化娱乐服务系列、便民生活服务系列。谭建光(2016)将志愿服务分为智慧服务、技术服务、行为服务、信息服务、资源服务等多样化灵活化的类型。刘振、朱志伟(2018)从目标维度和结构维度将志愿服务组织分为维权类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新社会组织、文体娱乐类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类社区社会组织。由此可见将社区志愿服务进行相关的分类,是有助于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完善,提升社区志愿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要根据社区服务志愿情况、社区发展程度、社区居民需求,按照志愿团队的服务方向,志愿者的专业技能等建构多类别的志愿服务。笔者将社区志愿服务分为五大类:治安维护类、帮扶贫困类、便民利民类、教育宣传类、文体活动类

1.2 社区志愿者招募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社区志愿者来源稳定,主要来源于自愿参加志愿活动社区退休职工、各大高校的学生及教师、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党政机关的党员团员。通过以上这些来源,社区志愿者能够源源不断被提供输送到社区志愿服务的一线中去,但是对于社区志愿者招募也逐渐显现出以下问题。

1.2.1 招募环节把控不严。在社区志愿者招募过程中,志愿者来源虽稳定,但是对于各类人员的性格、特长、喜好做的志愿服务类型都没有进行很好的把控,使招募进来的社区志愿者在参与社区志愿活动项目时可能会影响整体项目出现问题,影响志愿组织的管理,最后造成社区志愿者流失。

1.2.2 招募主客体认识不足。从志愿者组织进行招募来看,志愿者组织在招募社区志愿者时,缺乏招募理论的支撑,对于需要何种类型、何种性格的志愿者并没有很好的判断能力,盲目的进行招募。

从志愿者应征来看自身并不清楚适合何种社区志愿服务类别,对自身的能力判断不清,盲从的加入社区志愿服务团队,致使自身的能力没有被完全得到开发,用到对的地方。

1.2.3 社区志愿者组织配置不合理。社区志愿者招募完毕之后往往会纳入志愿者组织、团队当中,正如前文所讲招募时对志愿者素质等因素的把控不严,加之招募主客体的认识不足,会影响新进入的志愿者对团队的整体人员配置出现问题,造成团队内部对志愿活动不积极或意见不一,最后无法进行开展。

因此,将九型人格理论引入到社区志愿者招募中可以作为解决以上问题的一次尝试,对招募的过程提供理论的支撑,增强社区志愿者招募主客体对于自身需求和能力的认知,并且在招募到组织之后对何种志愿者适合何种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有利的指导。

2 九型人格理论研究现状

九型人格理论是一种将人格分为九种类型的理论,该理论对于各种性格的特点和不同性格之间差别进行研究,九型人格理论运用简洁精炼的理论话语,深入人的内心,引发我们的思考。它对于每个人的各种性格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指导我们进行实践。

九型人格理论在2000年引入中国大陆,对于九型人格的理论研究尚且不多,大多停留在该理论的运用层面。通过中国知网以九型人格为主题共搜索到相关论文183篇。从文章数量来看国内学术文章不多且研究领域大多集中在企业管理领域。

企业管理领域九型人格理论涉及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方面,陈国海、熊淑宜(2007)建立了九型人格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应用效果的评估方法,认为高信度和效度的九型人格心理测试将有助于减少招聘面试小组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能够减少判断的误差。裴宇晶(2011)提出九型人格理论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作用不是选拔而是配置,运用该理论对团队中的每个个体加以配置,弥补弱点,发挥长处。周晓新(2015)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运用九型人格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有效地解决了员工的招聘、团队配置等问题。

由上可知,九型人格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运用是显而易见的,该理论的运用更是能够帮助企业配置合适的团队、提高招聘的质量,同样在社区志愿者的招募过程中,其背后也有人力资源管理的身影,将九型人格理论运用到社区志愿者招募也是未尝不可的。

3 九型人格理论在志愿服务中的应用

根据上文志愿服务类别的分类,志愿服务类别可分为治安维护类、帮扶贫困类、便民利民类、教育宣传类、文体活动类。这5类可以在九型人格理论的指导下很好地进行志愿服务。

3.1 治安维护类

治安维护类需要很强的正义感和道德感,面对不法分子能够勇于斗争,对待重点关注的青少年能够细心帮扶进行教育,并且能够拥有一定的热情对于社区治安维护,面对纠纷能够起到调停的作用。根据以上对于治安维护类要求的特点,最适合此类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的性格类型为领导型、忠诚型、完美型。领导型具有正义感,性格外向,讲话中肯,主题明确,具有很强的意志力,适合作为治安维护志愿服务的带头人,对于此类志愿服务组织或服务团队有着很好的控制力,社区居民对待其有很强的信服感。忠诚型做事细心谨慎,能够主动去关注周边的安全问题和存在的风险,能够关注到社区平常看不到存在隐患的地方,能够将安全隐患消弭无形,对待社区环境的改进有着很大的帮助,提高社区的安全指数。完美型具有很强的原则性,黑白分明,绝不会因为个人感情的好坏去偏袒一方。道德感十足,对于违背公序良俗的事件会全力抵制,对待重点关注的帮扶青少年群体会竭尽全力的进行教育和帮助,希望能够将他人变得更加完美,同样也能关注周遭的细节之处,能够发现常人所发现不到的东西。以上3种人格所展示出的自身特点更加有利于治安维护类志愿服务的进行。

3.2 帮扶贫困类

帮扶贫困类要求志愿者对贫困居民伸之以援手,助人为乐,尽心尽力地去做好关于贫困居民的每一件事,让贫困的社区居民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并且开展相关扶弱助贫活动。结合了帮扶贫困类志愿服务的特点,最适合帮扶贫困类志愿服务的性格类型为助人型、和平型。助人型经常面带笑容,平易近人,与社区居民打交道时有很好的亲和力,在对待贫困居民时能够带给居民们乐观的心态。和平型性格对待生活渴望舒适和和谐,对待人际关系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和平共处,能够认真聆听居民们的想法,并且能够在这些居民与社区之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缓和社区中的矛盾。以上两种人格能够发挥自身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区贫困居民。

3.3 便民利民类

便民利民类志愿服务活动是为社区居民做一些便利事项,要求志愿者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帮助社区居民做一些志愿服务,使社区居民能够足不出户解决其自身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依照便民利民类志愿服务的要求,最适合便民利民类志愿服务的性格类型为思想型人格。思想型人格具备精明能干,知识丰富的特点,极富智慧的一类角色,所奉行的就是运用自身的智慧和理论去与他人进行交流,坚信自身的逻辑和专业素养,因此思想型人格能够帮助社区居民进行便民利民类的活动

3.4 教育宣传类

教育宣传类志愿服务活动是对社区居民的普及教育活动,对居民普及医疗卫生、反诈骗、反邪教等相关的知识和政策,开展教育宣传活动是社区对居民宣传普及知识的重要手段。符合教育宣传类的特性,最适合教育宣传类的性格类型为活泼型。活泼型人格类型能够跟上新事物发展的步伐,能够迅速地了解国家发展政策,社区周遭变化,在进行教育宣传活动时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去进行普及,能够满足各个群体接收新知识、新政策、新文化。

3.5 文体活动类

文体活动类志愿服务是社区中娱乐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志愿服务举办了大中小型文体娱乐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增强社区的向心力,是凝聚社区居民团结力量的重要手段。结合文体活动举办特点,最适合文体活动类志愿服务的性格类型为成就型、艺术型。成就型人格爱出风头,做事情目的性较强,注重目标和结果,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并且希冀他人能够认同自身的价值,受人尊敬和羡慕。艺术型人格优雅且具有品味,具有浓厚的艺术气质,其思想发散浪漫极具创意,这正是文体活动所需要的,有非常高的审美眼光和敏锐的直觉,对活动艺术性和娱乐性的把控稳妥恰当。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志愿服务愈加重要,社区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分支,对于志愿者的招募更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理论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社区志愿服务的活动质量,保证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开展,笔者运用九型人格理论对社区志愿服务进行指导,希望能够对未来社区志愿服务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继续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人格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