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大亚湾守护碧海蓝天
2022-02-08赵宝娣
赵宝娣
梁伟欢
1998年,18岁的梁伟欢中专毕业,带着甜美微笑来到广东惠州海洋环境监测站报到。惠州站始建于1993年,梁伟欢入职时,这里只有两名职工,人手少,工作量大,办公条件非常简陋。
转眼几年下来,梁伟欢跟着师傅逐渐熟练了观测监测工作。她迷上了这份工作,觉得能够保护碧蓝海水,造福于民,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2008年,梁伟欢担任惠州站站长,并承担惠州海域海洋观监测网建设。上任伊始,梁伟欢带领惠州站一路高歌,并逐步壮大职工队伍,拓展新业务。
惠州站旧站址在繁华的惠州市区,距离石化区太远,工作不方便。梁伟欢毅然在海边惠州石化工业区选址,亲手设计和建设惠州新站。当时,那里是一片滩涂,但水文代表性和观测条件都非常好。新站建设期间经历了两次用地规划调整,两次台风袭击。
2011年7月11日凌晨4点半,梁伟欢正在睡梦中,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欢姐,我在大亚湾石化区这边听到了很大的爆炸声,看到了好大的火光,你要不要过来看看?”一位渔民志愿者告诉她。
梁伟欢一下子跳下床,立即准备出发。同时惊醒的丈夫见状,急得一把夺过车钥匙:“现在现场什么情况都不清楚,你去了遇到危险怎么办?”“应急工作是我的职责,就是因为不清楚,我必须去看看!你好好带着宝仔。”说完,梁伟欢回头看了一眼儿子,夺回车钥匙,转身就冲进了夜幕中。
从梁伟欢家到石化工业区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不断有撤离的车辆和人群,人们脸上写满了恐惧和焦急。
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南临大亚湾,是全国最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之一,区域范围27.8平方公里,各类大型石油化工仓储、加工、生产设施设备林立。如果意外事故造成原油或者石化产品泄漏入海,后果不堪设想。
梁伟欢赶到大亚湾时,石化区已经被封锁,只有抢险人员才能进入。她亮明身份,对方还是不让她进去,说是太危险了。梁伟欢好话说尽,终于得以赶往事发点。
梁伟欢看到夜空下一个约10米高的储油罐熊熊燃烧,火焰冲天,伴随着噼噼啪啪的爆炸声。附近十几个同样的巨型储油罐也岌岌可危。爆炸点距离海边仅2公里。
梁伟欢立刻向抢险的消防和应急人员了解现场情况,然后迅速汇总,向南海局领导汇报。“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预案开展应急监测,局里马上派人支援你!”局领导当即做出指示。
南海局根据梁伟欢上报的第一手现场情况,迅速制订了应急抢险工作方案。梁伟欢即刻返回海洋站取出相应的仪器设备,进行简单防护后,进入事故现场开始工作。
南海局的监测人员当日晚间从海陆两线赶到了现场支援。他们和梁伟欢一起,在距离事故点不足150米的地方进行油指纹鉴定,不间断地监测入海排污口海水质量,在海面上用船舶围绕排污口拉起了拦油网,杜绝油污泄漏到大海中,为大亚湾海域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为了不引发更大规模的爆炸,现场只能控制火情,不能直接灭火,大火持续燃烧了48小时后才逐渐熄灭。几乎融化殆尽的巨型储油罐发出令人作呕的怪味,弥漫在空气中。在梁伟欢和同事的全力救助下,事故产生的污水得到了妥善处理,含油污水全部被隔离处理,大亚湾的浪潮依舊清澈可人。
梁伟欢入火场连续工作七天六夜。期间,她匆忙打电话向丈夫报平安:“我很好,你们放心。”然而,她的谎言很快被戳穿了。在事故安全隐患解除的前一天,梁伟欢高烧昏迷,倒在了抢险现场的救护车上。
当丈夫急匆匆赶到医院时,梁伟欢昏迷不醒。她吸入了大量有毒气体,被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脱离生命危险后,梁伟欢睁开眼看着紧紧攥着自己手的爱人,说:“我很好,你们放心。”
梁伟欢住院两个月,医生才敢放她回家。但为了排除体内毒素而注射的大量激素类药物引发的副作用,直至十一年后的今天仍没有完全消除,梁伟欢必须一直坚持用药,并定期复查,做后续治疗。
梁伟欢负责的惠州海域观测网扩建任务,也称“两站一点”建设,除了位于石化区的惠州站外,还有盐洲观测站和惠东观测点。其中,惠东观测点位于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设规模最小,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当地政府划拨了土地给惠东观测点,但遭到当地村民和驻地企业的强力阻挠。村民迅速在征地区域的空地上新建了一座妈祖庙。有个别诉求无法得到解决的村民,甚至对梁伟欢进行恐吓和攻击。
梁伟欢毫不惧怕,为了获取村民的理解,她组织编印了海洋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她尽力帮助村民反映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梁伟欢筹措征地补偿金为村里修筑排水沟,解决了村里多年的雨污淤堵问题。她还组织惠州站发挥专业特长,及时准确地发布台风等海洋灾害信息,协助村干部劝导群众撤离危险地,保障了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渐渐地,惠州站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原来极力反对建站的村民说:“梁站长掏心掏肺地为我们做好事,处处为我们着想,她是我们的主心骨,我们信得过梁站长。”村民们主动拆除了妈祖庙,使得惠东观测点顺利建成并交付使用。
2020年年底,惠州新站落成剪彩。新站的小楼面朝惠州石化工业区,背靠大亚湾海域,枕着海涛声声。因为这片海域历史上曾多次受台风袭扰,台风甚至正面登陆,所以设计新站时,梁伟欢果断放弃了漂亮的面朝大海,而是选择背靠大海,加高地台,并将所有需要安装重要仪器的实验室都安置到小楼背海一侧。她说:“生于忧患,我们从事海洋观测监测,看到的大海是多面的。”
梁伟欢的心胸和生养她的大亚湾一样宽广。二十余年来,她把青春、智慧和勇气,全部播洒在大亚湾。她相信,大亚湾的海水会更加清澈湛蓝。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