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
2022-02-07张承全
张承全
摘 要:新时代条件下,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涉及众多施工技术,因此,增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认识至关重要, 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具有更丰富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施工技术,加强施工作业的过程監督和管理,高质量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工作。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公司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要在建筑质量上下功夫。建筑工程不仅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是城市发展建设的标志。建筑质量不仅与施工技术有关,还与施工管理有关。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建筑企业应该控制施工质量。只有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研究清楚,才能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施工方案,在施工中遇到问题时,才不会手忙脚乱。施工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是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信息支持也是施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可以保证施工方按照进度完成工程任务——既不会超过规定的竣工时间,又能保证施工的质量。
1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1.1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的作用是控制建筑施工的结构形状和空间限制,使混凝土在模板包裹范围内凝结,能满足结构形状和尺寸的设计要求。同时,模板也需要支撑混凝土的重量及混凝土的侧向压力,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必须对模板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模板使用何种材料、材料的厚度以及受力分析、拉结固结方式等,为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提供技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模板一般分为钢模板和木模板,木模板一般采用竹胶板,厚度为10mm,通过主楞与次楞固定,并将施工时的荷载传递到支架。
1.2混凝土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也同样重要。而混凝土施工主要涉及混凝土配制、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及混凝土养护等环节。如今很多房屋建筑施工都是使用的商品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做好对混凝土相关参数的检测,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在模板施工环节,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做好模板结构的搭建,避免出现模板松动、变形的情况。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单结构一次性浇筑完成,避免出现停滞或中断的情况。浇筑时,使用合适的振捣设备做好振捣,确保混凝土在模板中填充密实,避免出现空洞。同时,要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做好每一层的振捣, 避免因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另外,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需要将高度控制在2m以内,以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1.3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也是施工应重点关注的对象。一旦地基出现质量问题, 不仅会给施工过程带来安全隐患,对于建筑的使用也存在潜在风险。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在地基施工前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选择与地质条件相符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土层的压缩性,减少不均匀沉降为主,多使用基础工程与岩石加固措施,确保地基性质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基础工程包括柱基、墙基,以及为避免浅层土质不良,对建筑工程带来影响的桩、墩基础等,主要使用合适的方式将将来源于地基上部的荷载传递到周围地层,避免对建筑造成影响。而岩石加固则主要针对风化岩等结构发育岩石,采用开挖置换等方式对地基进行加固。
1.4建筑工程排水技术
如果没有做好建筑地基中的排水工作,基坑中的积水就会影响后续的施工,甚至会导致建筑坍塌,因此控制桩基的高轴线参数在施工中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地基渗漏之外,建筑在下雨天渗水也会给居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因此,施工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建筑原则,高度重视防水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在建筑材料采购环节,施工人员应该采购合格的防水材料(防水材料比普通材料多了一层防护效果),还可以用新型的拒水材料代替传统的防水材料,以提高建筑的防水性能。
2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策略
2.1增强安全意识
为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加强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科学协调二者的重心,做到在工作中保证安全。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在遵守安全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将安全理念贯彻施工作业的全过程。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安全施工的宣传工作, 帮助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与意义,做到以规章制度指导工作内容,避免危险操作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企业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就施工安全进行专项学习,明确施工中各种危险因素,学习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从而整体提升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安全施工,减少潜在安全隐患。除通过专项学习使施工人员学习安全施工的相关知识外,还可以采用考试等方式促使施工人员掌握相关知识。还要做好定期培训工作,以提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2.2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监管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环节,管理水平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会使用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而且也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保证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就需要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建立更加完善的施工现场监管制度,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让每道施工工序都能顺利、高效的完成,这样才能提高整个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以及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2.3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是做好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前提。施工管理人员要在开始施工之前,组织所有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充分了解,不懂的地方及时沟通,对图纸进行深入研究,在考虑建设环境、建设周期、建设所采用的施工工艺等基础上,制定一份科学的、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实际需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同时,因建筑工程中技术工艺种类繁多,要避免使用国家已经淘汰的施工工艺。
2.4加强建筑材料管理
在采购材料的时候,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图纸和实际情况,不采购超出图纸范围的材料。在施工前期,材料采购人员要对材料使用量进行估算, 确定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折损费和备用材料费。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材料采购人员应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商家的材料,不能贪图单价便宜而选择小厂商的材料。在施工之前,材料都需要经过核验和测试,在正式使用之前,材料管理人员还要进行抽查,避免材料被人调包,防止将不合格的材料混入合格材料之中。施工人员要合理规划材料的使用,一旦发现某工序使用材料太多,就应该立即调整施工技术。
结束语:建筑工程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应当从技术和监管的角度对当前的施工管理进行审视,解决现存问题,采用适合的施工技术,选择专业素质强的施工人员参与施工作业,提高作业质量,从而保证建筑使用安全,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建鑫. 简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 居舍, 2020,(15):146.
[2]汤昌环.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要点思考[J]. 居舍, 2020,(29):47-48.
[3]安忠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思考[J].科技与创新, 2020,(22):105-106.